一种洗碗机置物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5467发布日期:2019-03-30 08:47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碗机置物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油污洗碗机置物筐。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用于厨房的洗涤设备不断涌现,其中洗碗机就是一种近年来涌现的新型厨房设备,既可实现餐具的自动清洗,又可实现餐具的杀菌消毒。现有的洗碗机通常具有一个用于放置餐具的置物筐,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洗碗机搁架用支撑组件、洗碗机搁架及洗碗机”,其授权公告号为CN206007195U,其中的洗碗机搁架用支撑组件包括有塑料制成的固定杆和支撑杆,支撑杆包括支撑部和与支撑部连接的套筒,套筒可转动的套设在固定杆上,固定杆的外周壁和套筒的内周壁上分别设有第一齿形结构和第二齿形结构,第一齿形结构与第二齿形结构啮合、并且能够相对转动以定位在多个啮合位置中的任一个,在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限位套,以便使支撑杆在固定杆上轴向限位。上述支撑组件能够灵活调节以适用于多种不同规格大小的餐具的放置和清洗。

但是现有的洗碗机搁架通常存在如下问题:首先,为了便于结构设计和加工制造,洗碗机搁架通常采用塑料制成,由于洗碗机搁架需要经常放置具有大量油污的餐具,因此餐具上的油污很容易污染洗碗机搁架的表面。特别是,洗碗机搁架虽然在清洗餐具时会同时被清洗,但是塑料制品的特点是在粘上油污后不易清洗干净,容易在表面留下印迹,因此,当洗碗机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洗碗机搁架表面会发黄、变色而影响美观。其次,现有的洗碗机搁架多为固定结构,为了便于放置不同大小的餐具,通常会设计几种不同大小的容置空间。但是,对于不同的用户,其需要清洗和放置的餐具的种类、大小以及各类餐具的数量是不同的,因此,极易造成用户在餐具放置时的困难和麻烦。上述公开的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支撑组件虽然具有可调节容置空间的功效,从而可适应不同大小的餐具,但是其仍然存在如下缺陷:由于固定杆和支撑杆的套筒是通过第一、第二齿形结构相互啮合而成的,其类似花键连接,因此,需要调节容置空间时,用户必须先松开支撑杆两端的限位套,然后再轴向移动支撑杆,接着转动支撑杆,并再次轴向移动支撑杆,使支撑杆与固定杆相啮合,最后在重新固定限位套。由此可见,其支撑杆的调节相当麻烦,因而不方便用户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洗碗机搁架所存在的表面粘附的油污不易清洗干净、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在表面形成难以去除的污渍的问题,提供一种抗油污洗碗机置物筐,可有效地避免洗碗机置物筐长期使用后在表面留下难以去除的污渍,确保洗碗机置物筐的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洗碗机搁架所存在的调节容置空间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抗油污洗碗机置物筐,可极大地方便容置空间的调整,从而适应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洗碗机置物筐,包括具有置物空腔的置物筐体,所述置物筐体上侧开口,置物筐体的侧壁上设有过液通孔,置物筐体采用热塑性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置物筐体的表面设有抗油层,所述抗油层采用含氟聚合物制成。

在现有技术中,厨房用的洗碗机置物筐通常采用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置物筐表面难免会粘附一层难以有效去除的污渍。为此,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在置物筐体的表面设置一层抗油层,由于由含氟聚合物制成的抗油层具有良好的不粘性能,因此,清洗餐具时粘附在抗油层表面的油污不会在置物筐体的表面留下难以去除的污渍,从而可使洗碗机的置物筐长久地保持崭新状态。另一方面,由含氟聚合物制成的抗油层可以和置物筐体一起通过双色注塑成型工艺一次性构成一个一体结构,或者通过简单的喷涂工艺实现,从而极大地方便其加工制造。

作为优选,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为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其非缺口冲击强度≥35KJ/m2,弯曲强度≥150MPa。

采用基体为聚酰胺、或聚酯之类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有利于置物筐体的注塑成型,同时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抗油层采用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或聚四氟乙烯、或有机硅改性聚三氟氯乙烯制成,所述置物筐体与所述抗油层为通过双色注塑成型工艺形成的一体结构。

在此方案中,抗油层采用可注塑成型的材料,因此,在注塑成型置物筐体时,可使置物筐体与抗油层通过双色注塑成型工艺形成一体结构,从而可提高其生产效率,并提升置物筐体和抗油层之间的结合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可调式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置物筐体内的至少一组固定杆组,所述固定杆组包括两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固定杆,固定杆上设有支撑杆,固定杆组的两根固定杆上相对应的支撑杆之间形成可容置餐具的容置空间,支撑杆与固定杆连接一端为套设在固定杆上的转动套,在转动套一端的内孔中设有外扩的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定位环,在定位环上设有至少一个径向贯通内外侧壁的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内设有滚珠,固定杆在对应滚珠位置设有V形摩擦槽,在定位环的外侧圆周面上设有止位凹坑,在转动套的外侧设有可在转动套的横截面内转动、并可弹性伸缩的拨动杆,所述拨动杆的内端位于止位凹坑内,所述滚珠一侧贴靠V形摩擦槽,另一侧贴靠环形槽。

本实用新型在固定杆上设有中间深、两端浅的V形摩擦槽,而滚珠在位于V形摩擦槽内,而可弹性伸缩的拨动杆会推动定位环在环形槽内转动,从而带动定位环的定位通孔内的滚珠一起移动至V形摩擦槽两端深度较浅处,此时的滚珠一侧贴靠V形摩擦槽的底面,另一侧贴靠环形槽的底面而定位,从而在滚珠和转动套以及固定杆之间产生一个摩擦力。这样,当我们转动支撑杆时,即可带动滚珠在V形摩擦槽内滚动。当支撑杆的转动方向使滚珠由V形摩擦槽一端深度较浅处向着中间深度较深处滚动时,滚珠与转动套以及固定杆之间的摩擦力消失,此时的支撑杆可自由转动;当支撑杆的转动方向使滚珠向着V形摩擦槽两端深度较浅处滚动时,滚珠与转动套以及固定杆之间的摩擦力会越来越大,此时的支撑杆会形成自锁,从而使支撑杆在一个转动方向上可靠自锁定位。当我们往相反的方向拨动拨动杆时,即可驱动转动套转动,从而驱动滚珠由V形摩擦槽内一端深度较浅处移动至另一端深度较浅处,此时支撑杆在另一个转动方向上可靠自锁定位。也就是说,我们只需拨动拨动杆,即可方便地解锁支撑杆,然后通过转动支撑杆,调整两根支撑杆之间的容置空间。当调整到位时,只需反向拨动拨动杆,即可使拨动杆自锁并定位,从而适应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有效地避免洗碗机置物筐长期使用后在表面留下难以去除的污渍,确保洗碗机置物筐的经久耐用;并且极大地方便容置空间的调整,从而适应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拨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置物筐体 11、过液通孔 2、可调式支撑组件 3、抗油层 4、固定杆组 41、固定杆 411、V形摩擦槽 5、支撑架 51、转动套 511、环形槽 512、转动通槽 52、支撑杆体 6、定位环 61、定位通孔 62、止位凹坑 7、滚珠 8、拨动杆 81、拨动杆体 82、伸缩套杆 83、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洗碗机置物筐,包括一个具有置物空腔的置物筐体1,在置物筐体内设置可容置并支撑餐具的可调式支撑组件2,置物筐体大致呈长方体状,并且其上侧开口,置物筐体可采用热塑性复合材料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制成,从而有利于提高其生产效率。优选地,热塑性复合材料可选用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是由玻璃纤维、碳纤维之类的增强纤维材料与基体材料形成的复合材料,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基体可采用聚酰胺、或聚酯,既有利于置物筐体的注塑成型,同时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优选地,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按ISO 179/1eU测试)的非缺口冲击强度应大于等于35KJ/m2;在测试速度2mm/min时按ISO 178测试的弯曲强度应大于等于150MPa。当然,我们需要在置物筐体的全部侧壁上设置过液通孔11,每个侧壁上的过液通孔均可按矩形阵列排布,以便于洗碗机工作时能对放置在置物筐体内的餐具进行有效的清洗。

为了避免餐具上的油污在置物筐表面留下难以去除的污渍,我们需要在置物筐体和可调式支撑组件的表面分别设置一层抗油层3,该抗油层采用含氟聚合物制成。由于由含氟聚合物制成的抗油层具有良好的不粘性能,因此,清洗餐具时粘附在抗油层表面的油污不会在置物筐体和可调式支撑组件的表面留下难以去除的污渍,从而可使洗碗机的置物筐长久地保持崭新状态。

优选地,设置在置物筐体表层的抗油层可采用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或聚四氟乙烯、或有机硅改性聚三氟氯乙烯制成,以便置物筐体与表层的抗油层可通过双色注塑成型工艺一次成型而形成一体结构。此外,设置在可调式支撑组件表面的抗油层则可采用聚四氟乙烯、或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制成,以便通过喷涂工艺在可调式支撑组件表面涂覆一层抗油层,从而有利于降低其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置物筐体内的二组固定杆组4,每组固定杆组包括两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固定杆41,固定杆的两端固定在置物筐体的内侧壁上。此外,在固定杆上设置若干支撑杆5,支撑杆在固定杆的轴向上等间距分布,固定杆组的两根固定杆上相对应的支撑杆之间即形成一个可容置餐具的容置空间。为了使容置空间能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餐具,支撑杆包括套设在固定杆上的转动套51、径向地连接在转动套外侧壁上的支撑杆体52。在转动套一端的内孔中设有外扩的环形槽511,环形槽内设置一个定位环6,在定位环上设置至少一个径向贯通内外侧壁的定位通孔61,并在定位通孔内设置一个滚珠7。另外,固定杆在对应滚珠位置设置一个V形摩擦槽411,该V形摩擦槽的底面在固定杆的横截面内呈中间深、两侧浅的V形,滚珠一侧贴靠V形摩擦槽的底面,另一侧贴靠环形槽的内侧壁。也就是说,在环形槽的内侧壁和V形摩擦槽之间形成一个可容置滚珠的空间,并且该空间的径向尺寸在V形摩擦槽中间位置较大,在V形摩擦槽的两侧较小。这样,当滚珠位于V形摩擦槽的中间位置时,滚珠与上述空间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此时滚珠与V形摩擦槽的底面以及环形槽的内侧壁之间不会形成压力。当我们推动定位环转动,以带动滚珠从V形摩擦槽的中间位置向V形摩擦槽的两侧移动时,滚珠与上述空间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到零,从而定位在锁止位置。此时滚珠与V形摩擦槽的底面以及环形槽的内侧壁之间会形成压力,并相应地产生摩擦力。可以理解的是,我们可通过合理设计V形摩擦槽底面的夹角,使得滚珠移动到V形摩擦槽的两侧的锁止位置时,可使转动套和固定杆依靠与滚珠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形成自锁,从而实现转动套在转动方向上的自锁定位。当滚珠移动到V形摩擦槽的左侧的锁止位置时,即可使转动套在逆时针转动方向上形成自锁定位;当滚珠移动到V形摩擦槽的右侧的锁止位置时,即可使转动套在顺时针转动方向上形成自锁定位。

为了方便地调节转动套的自锁方向,我们可在定位环的外侧圆周面上设置一个半圆形的止位凹坑62,在转动套上设置一个沿圆周方向延伸的转动通槽512,转动通槽内设置拨动杆8,该拨动杆包括拨动杆体81以及套接在拨动杆体上的伸缩套杆82,拨动杆体的中部转动连接在转动通槽内,拨动杆体的外端伸出转动套的外侧壁,用户可通过拨动伸出转动套外侧壁的拨动杆体的外端使拨动杆在转动套的横截面内转动。此外,伸缩套杆套接在拨动杆体位于转动通槽内的内端,在伸缩套杆内设有压簧83,该压簧一端抵压拨动杆体的内端面,另一端抵压伸缩套杆,从而使拨动杆可弹性伸缩,伸缩套杆的内端部定位于止位凹坑内,压簧驱动定位环转动并定位在。

当我们需要顺时针转动一根支撑杆以调整该支撑杆在固定杆上的位置,从而调整与另一根固定杆上相对应的支撑杆之间的容置空间时,可先拨动该支撑杆的转动套上的拨动杆,拨动杆推动转动套内的定位环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驱动滚珠移动至左侧的锁止位置。在拨动杆的转动过程中,拨动杆先逐渐受压缩短、再逐渐伸长。当拨动杆位于固定杆的径向方向时的长度最短,因而可使滚珠可靠地定位在左侧的锁止位置,此时的支撑杆可方便地顺时针转动。当该支撑杆转动到位时,我们只需再次拨动拨动杆,从而使滚珠从左侧的锁止位置移动至右侧的锁止位置,即可使该支撑杆在顺时针方向上实现自锁定位。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通过拨动拨动杆,即可方便地无级调整任意一根支撑杆在固定杆上的位置,并实现自锁定位,从而适应不同用户、以及不同餐具的使用需求。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可在转动套外侧壁设置转动通槽处设置一个凸台,以便增加转动通槽在径向上的深度,从而有利于拨动杆的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