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度和角度可调的扶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9923发布日期:2019-01-18 19:17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度和角度可调的扶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度和角度可调的扶手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扶手作为生活办公中常用到的物品,也相应的需要一些功能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体型和放手习惯,目前生产出的扶手结构功能单一,不能自如的实现扶手放手面板的伸缩和调整角度,且现有技术中的扶手结构普遍只有一个旋转中心,扶手结构的可变换角度和伸缩长度非常有限,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长度和角度可调的扶手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长度和角度可调的扶手结构,包括支架和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与面板组件之间的转动架,转动架包括转动盘,所述面板组件包括定位件和开设有腰形通孔的底盖,所述定位件设置有用于与腰形通孔滑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支架上端向上凸伸有圆柱块,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及相对第二安装部偏心设置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朝上设置有第一凸体,第一凸体与定位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朝下设置有第二凸体,第二凸体与所述圆柱块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盖还设置有用于容置定位件滑动的凹槽,定位件相对腰形通孔对称设置有两个与凹槽侧壁抵接的凸出,所述凸出在朝向凹槽底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槽,所述第一容槽内设置有弹性垫和滚柱,凹槽底壁沿定位件相对底盖滑动的方向均布有若干个用于与滚柱卡合的第一凹位。

进一步,所述转动架还包括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安装部还朝上设置有第二容槽、第一凸柱和用于与第一转动件可转动连接的圆槽,第二容槽内设置有弹性垫和滚柱,所述第一转动件在朝向第一安装部的一侧周向设置有第一卡槽和若干第二凹位,所述第一卡槽用于容置第一转动件相对第一安装部转动,所述第二凹位用于与所述滚柱卡合,第一转动件与定位件卡接。

进一步,所述转动架还包括第二转动件,所述支架上端还向上设置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二转动件固定安装在支架上,且第二转动件设置有容纳第二凸柱贯穿的避让孔和若干环绕圆柱块轴线设置的第三凹位,第二安装部还朝向第二转动件设置有第二卡槽和第三容槽,所述第二卡槽用于容置第二凸柱相对转动盘转动,所述第三容槽内设置有弹性垫和滚柱,所述滚柱用于与第三凹位卡合。

进一步,所述转动盘为一体成型件,转动盘的材质为铝。

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扶手结构包括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包括定位件和开设有腰形通孔的底盖,所述定位件通过腰形通孔与底盖滑动连接,而定位件与第一转动件固定装配,因此使用者推动底盖可使其与定位件相对滑动;转动盘偏心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分别与面板组件和支架可转动连接,因此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支架和面板组件实现扶手结构的二级转动,通过综合前述两项功能,使用者可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扶手结构调整出多种状态以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扶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扶手结构去除上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面板组件和转动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面板组件和转动架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2中面板组件和转动架的半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一种长度和角度可调的扶手结构,包括支架1、面板组件2和转动架3,转动架3包括转动盘31、第一转动件32和第二转动件33,所述面板组件2包括定位件21和开设有腰形通孔221的底盖22,所述定位件21通过腰形通孔221与底盖22滑动连接,所述支架1上端向上凸伸有圆柱块11,所述转动盘31偏心设置有第一安装部311和第二安装部312,所述第一安装部311朝上设置有第一凸体3111,第一凸体3111贯穿第一转动件32并通过销钉与定位件2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312朝下设置有第二凸体3121,第二凸体3121贯穿第二转动件33并通过销钉与所述圆柱块11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为了使定位件21和底盖22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有卡位限制停在使用者需要的位置,所述底盖22还设置有用于容置定位件21滑动的凹槽222,定位件21相对腰形通孔221对称设置有两个凸出211,所述凸出211在朝向凹槽222底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槽212,所述第一容槽212内设置有弹性垫和滚柱,凹槽222底壁沿定位件21的相对滑动方向均布有用于与滚柱卡合的第一凹位223。此外,还可以通过在凸出211朝向凹槽222侧壁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凸耳,凹槽222底壁沿定位件21的相对滑动方向均布有用于与弹性凸耳卡合的第一凹位223,以实现对底盖22滑动到不同位置的限位。为了在转动底盖22时实现其自身转动,所述凸出211与凹槽222侧壁抵接,从而在转动底盖22时带动定位件21和第一转动件32转动,实现底盖22的转动操作。

进一步,为了使面板组件2能够转动并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停留在使用者舒适的角度,由于第一转动件32与定位件21卡接,就需要第一转动件32和转动盘31的相对转动能够发生并能停留在所需固定的位置,所述第一安装部311还朝上设置有第二容槽3112、第一凸柱3113和用于与第一转动件32可转动连接的圆槽,第二容槽3112内设置有弹性垫和滚柱,所述第一转动件32在朝向第一安装部311的一侧周向设置有第一卡槽321和若干第二凹位322,所述第一卡槽321用于容置第一转动件32相对第一安装部311转动,所述第二凹位322用于与所述滚柱卡合,第一转动件32与定位件21卡接,因而面板组件2能够在第一卡槽321相对第一凸体3111的圆心角角度内转动,并且在使用者转动面板组件2到达所需位置时,弹性垫伸展使滚柱和第二凹位322的卡合,从而实现第一定位件21相对转动盘31转动并停留在所需角度,即通过使用者趋势面板组件2就可实现面板组件2的转动和在不同角度的固定。

进一步,为了使转动盘31能够转动并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停留在使用者舒适的角度,在所述支架1上端向上设置有第二凸柱12,所述第二转动件33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且第二支架1设置有容纳第二凸柱12通过的避让孔和若干环绕圆柱块11轴线设置的第三凹位331,第二安装部312还朝向第二转动件33设置有第二卡槽3122和第三容槽3123,所述第二卡槽3122用于容置第二凸柱12相对转动盘31转动,所述第三容槽3123内设置有弹性垫和滚柱,所述滚柱用于与第三凹位331卡合。

实施例2

一种长度和角度可调的扶手结构,包括支架1和面板组件2,还包括转动架3,转动架3包括转动盘31,所述面板组件2包括定位件21和开设有腰形通孔221的底盖22,所述定位件21通过腰形通孔221与底盖22滑动连接,所述支架1上端向上凸伸有圆柱块11,所述转动盘31偏心设置有第一安装部311和第二安装部312,所述第一安装部311朝上设置有第一凸体3111,第一凸体3111通过销钉与定位件2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312朝下设置有第二凸体3121,第二凸体3121通过销钉与所述圆柱块11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盖22还设置有用于容置定位件21滑动的凹槽222,定位件21相对腰形通孔221对称设置有两个与凹槽222侧壁抵接的凸出211,所述凸出211在朝向凹槽222底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槽212,所述第一容槽212内设置有弹性垫和滚柱,凹槽222底壁沿定位件21的相对滑动方向均布有用于与滚柱卡合的第一凹位223。

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部311还朝上设置有第二容槽3112和第一凸柱3113,第二容槽3112内设置有弹性垫和滚柱,所述定位件21在朝向第一安装部311的一侧周向设置有第三卡槽和若干第四凹位,所述第三卡槽用于容置定位件21相对第一安装部311转动,所述第四凹位用于与所述滚柱卡合。

进一步,所述支架1上端还向上设置有第二凸柱12和若干环绕圆柱块11轴线设置的第五凹位,第二安装部312还朝向支架1上端设置有第二卡槽3122和第三容槽3123,所述第二卡槽3122用于容置第二凸柱12相对转动盘31转动,所述第三容槽3123内设置有弹性垫和滚柱,所述滚柱用于与第五凹位卡合。

对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优选所述转动盘31为一体成型件,转动盘31的材质为铝。面板组件2还包括上盖23,所述上盖23与下盖相向设置,上盖23与下盖螺钉连接或者卡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