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调节的座椅扶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9918发布日期:2019-01-18 19:1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升降调节的座椅扶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扶手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升降调节的座椅扶手结构。



背景技术:

扶手是人们生活办公中常用到的日常器具,对需要长期坐在座位上的办公族更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座椅扶手普遍在生产过程中就固定了扶手的高度,因而使用者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扶手高度,因此现有的座椅扶手具有很大的高度限制,不能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使用者,且不能满足使用者在不同坐姿下对扶手高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升降调节扶手高度的座椅扶手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升降调节的座椅扶手结构,包括横杆、与座椅本体固定连接的外套和套设在外套内的中空支架,外套可容置中空支架在其内上下滑动,且外套一侧设置有腰形通孔,外套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竖直排列的限位孔,中空支架的上部设置有一横向贯入中空支架的拉柄,拉柄在其伸入中空支架内部的一端分别上下连接有复位弹簧和可上下滑动的拉杆,拉杆下部开设有斜孔,横杆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定位销,中空支架设置有用与容置定位销滑动的腰形槽,所述定位销穿过斜孔并可滑动连接在腰形槽内,横杆两端穿过中空支架并交替的插接在腰形通孔和限位孔内。

优选地,所述中空支架呈T型或倒L型。

优选地,所述外套外部套设有防尘套筒。

优选地,所述中空支架内壁设置有用于限制拉杆滑动方向的限位筋。

优选地,所述外套由两个相向设置的壳体卡合而成。

有益效果是:外套相对其轴线对称设置有腰形通孔和若干竖直布置的限位孔,使用者通过拉动设置在中空支架上的拉柄带动连接在拉杆上的斜孔上下移动,继而横杆两端交替的插接在腰形通孔和限位孔内,横杆插接在腰形通孔内时,中空支架可相对外套滑动;横杆插接在限位孔内时,中空支架相对外套滑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扶手结构简单,使用者能够通过方便的操作使座椅扶手结构调节到合适的高度。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扶手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扶手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扶手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扶手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图4沿A-A方向截开的剖视图;

图6为图4沿B-B方向截开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扶手结构的外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一种可升降调节的座椅扶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杆241、与座椅本体固定连接的外套1和套设在外套1内的中空支架2,外套1可容置中空支架2在其内上下滑动,且外套1一侧设置有腰形通孔11,外套1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竖直排列的限位孔12,中空支架2的上部设置有一横向贯入中空支架2的拉柄21,拉柄21在其伸入中空支架2内部的一端分别上下连接有复位弹簧22和可上下滑动的拉杆23,拉杆23下部开设有斜孔231,横杆241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定位销242,中空支架2设置有用与容置定位销242滑动的腰形槽,所述定位销242穿过斜孔231并可滑动连接在腰形槽内,横杆241两端穿过中空支架2并交替的插接在腰形通孔11和限位孔12内。

可选地,所述中空支架2呈T型或倒L型,本实施例中中空支架2呈T型,不管是T型还是倒L型的中空支架2均能起到对中空支架2相对外套1滑动到下极限位置时提供限位作用。

优选地,所述外套1外部套设有防尘套筒3,从而防止外部异物从所述腰形通孔11或限位孔12进入支架内部,影响扶手结构内部的传动,甚至造成卡死情况。

优选地,所述中空支架2内壁设置有用于限制拉杆23滑动方向的限位筋25,一方面限位筋25对拉杆23的滑动起到限位作用,另一方面限位筋25本身构成滑槽容置拉杆23在限位筋25围成的区域相对中空支架2相对滑动,此种情况对拉柄21和拉杆23的传动很稳定,相应的使用寿命也更长。

横杆241及插接在横杆241内的定位销242组成定位栓24,中空支架2开设有容置横杆241通过的通孔,可选地,所述横杆241两端架设在通孔上,随着拉杆23的动作横杆241交替的插接在腰形通孔11或限位孔12内,或者,如本实施例中所示,中空支架2设置有与定位销242相应的腰形槽,所述定位销242穿过斜孔231并可滑动连接在腰形槽内。

以本实施例为基础做出进一步阐述,所述中空支架2整体呈T型,中空支架2竖直部套设在外套1内,一横向布置的拉柄21中部活动卡接在中空支架2内,拉柄21伸入中空支架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竖直布置的拉杆23,所述拉杆23底部设置有一斜孔231,斜孔231内可滑动连接有一定位栓24,定位栓24包括穿过斜孔231的销轴和分别连接在销轴两端的横杆241和设置在中空支架2上的腰形槽,中空支架2还设置有容置横杆241两端通过的两个通孔,外套1在与所述通孔滑动接触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腰形通孔11和一列限位孔12,所述斜孔231朝向限位孔12的一侧斜向上倾斜,则使用者需要提升扶手结构的高度时,只需趋势拉柄21向上运动,则拉柄21带动拉杆23向上运动,由于斜孔231朝向限位孔12的一侧向上倾斜,则斜孔231使销轴沿腰形槽向左移动,从而是横杆241向左平移,横杆241的一侧插接在腰形通孔11内,使用者拉动拉柄21的同时向上运动,横杆241一侧与腰形通孔11插接并沿腰形通孔11滑动,支架上升到使用者需要的高度时,使用者松开对拉柄21里的施加,复位弹簧22对拉柄21产生弹力,使拉柄21向下运动恢复到初始状态,因而拉杆23也带动斜孔231向下,斜孔231通过其轮廓限制使横杆241向限位孔12一侧平移,横杆241朝向限位孔12的一侧与限位孔12插接,从而使中空支架2与外套1固定,同理,当使用者需要降低扶手结构的高度时,使用者只需拉动拉柄21并同时向下降中空支架2,到达所需位置时撤掉对拉柄21施力,横杆241插接在相应的限位孔12内,以达到对位置的固定,中空支架2呈T型,降低支架高度直到支架横向布置的部分与外套1上端抵接,座椅扶手结构到达其下降的极限位置,当横杆241朝向腰形通孔11的一侧与腰形通孔11的最上端抵接时,松开拉柄21横杆241与相应限位孔12插接,此时座椅扶手结构到达其上升的极限位置。

可选的,所述外套1由两个相向设置的壳体卡合而成,或者,所述外套1为一体成型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