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8826发布日期:2019-04-13 00:2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家具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座椅。



背景技术:

现在日常生活中,椅子作为一种坐具,被普遍的应用于家庭生活中。目前的椅子的一般结构时:左右一对前脚部和左右一对的后脚部,然后在前脚部和后脚部的顶部设有一块整体的座板,在后脚部上连有一个椅背。此类的椅子功能较为单一,只能是作为一种坐具用。而在家庭生活中,有时往往需要一个梯子一样的登高用具,方便于安装电灯等需要登高的地方。但是一般的梯子都是体积较大,不方便长时间放置在室内。如果放置在室内,这样会导致室内空间减少,梯子放置不便等问题。

在公开号为CN202981078U的公开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登高椅,包括左右一对的前脚部和左右一对的后脚部,所述的后脚部连有椅背,所述前脚部之间设有下踏板,所述前脚部的顶部连有前座板;所述后脚部之间连有上踏板,所述后脚部的顶部连有后座板,所述前座板和后座板铰接相连,所述后座板可翻转折叠在前座板上,所述登高椅在后座板翻转折叠在前座板后成可登高的梯子形态。

但是上述凳子的翻折结构仅仅是通过一个铰链连接,转动的时候转轴所在的轴线处在梯子攀爬面的外部,这就导致了转轴容易损坏,而且暴露在外部的转轴会对攀爬人产生不必要的阻碍,比如:勾住攀爬人的裤子,使得攀爬人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攀爬状态,必须要时刻注意来自转轴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至少两个转轴调节椅背的翻转,使得转轴能处在梯子的攀登平面内,从而起到保护攀登者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座椅,包括前部和后部,所述后部连有椅背,所述后部可翻转折叠在所述前部上形成可登高的梯子形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之间设置有双轴调节器,所述双轴调节器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前部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和与所述后部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

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前部的上方,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后部的上方;

在凳子状态下,所述基板处在凳面内;在梯子状态下,所述基板处在梯子攀登面内。

作为优选,所述双轴调节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部与所述第一转轴配合的第一嵌入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后部与所述第二转轴配合的第二嵌入块;所述第一嵌入块与所述前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嵌入块与所述后部固定连接。

便于转轴的固定,而且还能方便凳子和转轴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前部与所述后部配合紧贴面侧视为一段弯折线,所述弯折线具有竖直部和倾斜部,所述竖直部和所述倾斜部之间具有一个卡合角。

便于处在梯子状态下的凳子能快速的变成凳子,就是翻折的时候能快速的卡合。

作为优选,所述前部具有一个框基体,所述框基体中部具有一个水平的踏板,所述踏板覆盖所述框基体的后局部。

前部留有便于就座人放置脚部的区域。

作为优选,在梯子状态下,所述椅背与所述前部紧密贴合,且所述椅背端部与地面之间具有一个的保护距离。

保护了椅背的完整性以及美观性,因为对比文件内椅背需要着地,这就使得做为凳子时候靠背会被损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结构上的优点是:能作为普通椅子的同时又能作为梯子形态使用,使得登高椅的功能多样化,而且方便放置,简单实用。

最主要的是能使得作为凳子的时候,转轴嵌入在凳子表面内确保凳面光滑;作为梯子的时候,转轴嵌入梯子表面内确保梯面的表面光滑。

保护操作人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座位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3是梯子转台立体图;

图4是俯视剖视图;

图1、图2、图3和图4中:21-后部,22-前部,23-椅背。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多功能座椅,包括前部22和后部21,后部21连有椅背23,后部21可翻转折叠在前部22上形成可登高的梯子形态,前部22具有一个框基体,框基体中部具有一个水平的踏板,踏板覆盖所述框基体的后局部。在梯子状态下,椅背23与前部22紧密贴合,且椅背23端部与地面之间具有一个的保护距离。

在凳子状态下,前部22与后部21配合紧贴面侧视为一段弯折线,弯折线具有竖直部和倾斜部,竖直部和倾斜部之间具有一个卡合角。

前部22和后部21之间设置有一对双轴调节器,双轴调节器包括基板,基板上设置有与前部22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和与后部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第一转轴设置在前部22的上方,第二转轴设置在后部21的上方;在凳子状态下,基板处在凳面内;在梯子状态下,基板处在梯子攀登面内。

双轴调节器还包括设置在前部22与第一转轴配合的第一嵌入块,还包括设置在后部21与第二转轴配合的第二嵌入块;第一嵌入块与前部22固定连接,第二嵌入块与后部21固定连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