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板支撑装置及柜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5548发布日期:2019-03-05 17:52阅读:10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板支撑装置及柜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翻板支撑装置及安装有该翻板支撑装置的柜子。



背景技术:

板凳,在生活中具有各种各样的用途,比如换鞋时,一般我们需要一个板凳作为支撑从而提供方便,而现有的鞋柜没有提供坐凳装置,每次穿鞋要么放个小凳子在鞋柜旁边或门口,要么站着穿,极不方便。简单利用传统的凳子不仅占空间,而且不美观,像火车上的翻板凳,不易隐藏并且是自动弹起,没缓冲,又比如桑拿房折叠凳往往只有一个支点,并且支点均受力于墙壁,不适于鞋柜等比较追求整体平整美观的家具柜体。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变以上存在的缺点,出现了采用四连杆结构组成的鞋柜、梯柜等产品,能实现安装的面板与支撑板形成直角打开,实用又不失美观,收起后比较隐蔽、节约空间,方便了人们生活,可是还存在以下不足,比如助力、缓降效果不理想;面板与支撑板翻开时,面板高度过高,使用效果很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翻板支撑装置及安装有该翻板支撑装置的柜子,可以有效解决面板与支撑板翻开时面板过高的问题,使用效果十分理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翻板支撑装置,用于连接面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翻板支撑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包括有主固定支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一支撑板固定架、第二支撑板固定架、第二支撑板翻转支架和主缓冲装置,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主固定支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主固定支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架的另一端上,从而构成可折叠收放的平行四边形,所述主缓冲装置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主固定支架的连接处,所述主缓冲装置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一支撑板固定架的连接处,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架上,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架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支撑板翻转支架上,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杆形成有可供面板安装的面板安装面,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固定架、第二支撑板翻转支架各自形成有可供第一支撑板安装的第一支撑板安装面,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架形成有可供第二支撑板安装的第二支撑板安装面。

优选地,所述主缓冲装置为弹簧或气压支撑、油压支撑、直线阻尼、旋转式阻尼、压簧式阻尼的任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优选地,所述连杆结构还包括有次级缓冲装置,所述次级缓冲装置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固定支架上,所述次级缓冲装置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优选地,所述次级缓冲装置为气压支撑、油压支撑、弹簧、直线阻尼、旋转式阻尼、压簧式阻尼的任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优选地,所述连杆结构折叠时,所述面板安装面、第一支撑板安装面及第二支撑板安装面相互平行呈竖直状态;所述连杆结构展开时,所述面板安装面与第二支撑板安装面相互平行呈水平状态,所述第一支撑板安装面呈竖直状态。

优选地,所述述第一支撑板固定架的第二端可延长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翻转支架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翻转支架一体成型。

一种柜子,包括有柜体、面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上述的翻板支撑装置,所述面板安装于所述面板安装面,所述第一支撑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安装面,所述第二支撑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安装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翻板支撑装置可以折叠收放,使得第二支撑板相对第一支撑板翻转折叠呈90度夹角,使得第一支撑板的下端接地而第二支撑板呈水平状态且与地面接近,使得面板展开时的高度为第一支撑板的高度,从而解决了面板高度过高的问题,使用效果十分理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翻板支撑装置安装到柜子上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翻板支撑装置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翻板支撑装置安装到柜子上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翻板支撑装置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柜子可以是家具领域里面的鞋柜、梯柜或隐藏桌柜等之类的柜子。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柜子包括有柜体200、面板201、第一支撑板202和第二支撑板203,所述柜体200内安装有翻板支撑装置。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翻板支撑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杆结构100,所述连杆结构100包括有主固定支架101、第一连接杆102、第二连接杆103、第三连接杆104、第一支撑板固定架105、第二支撑板翻转支架106、第二支撑板固定架107和主缓冲装置108,所述第一连接杆102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主固定支架10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102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架105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103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主固定支架10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杆103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架105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三连接杆104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103上,所述第三连接杆104的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架107上,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架107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支撑板翻转支架上。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杆102形成有一可供面板201安装的面板安装面1021,所述第一连接杆102通过面板安装面1021与面板201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架105形成有一可供第一支撑板202安装的第一支撑板安装面1051,所述第二支撑板翻转支架106形成有一可供第一支撑板202安装的第一支撑板安装面1061,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架105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板安装面105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2的上端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板翻转支架106通过第一支撑板安装面106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2的上端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架107形成有一可供第二支撑板203安装的第二支撑板安装面1071,第二支撑板固定架107通过第二支撑板安装面107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03连接固定。

所述主固定支架101、第一连接杆102、第二连接杆103和第一支撑板固定架105连接构成一个四连杆结构的平行四边形,四连杆结构的对角线上安装有主缓冲装置108。具体地,所述主缓冲装置108为一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第一端连接于主固定支架101和第一连接杆102的连接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103与第一支撑板固定架105的连接处。所述主缓冲装置108同时具备在所述翻板支撑装置展开时的缓冲功能和翻板支撑装置折叠时的助力功能,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主缓冲装置108也可以采用弹簧、油压支撑、气压支撑、直线阻尼、旋转式阻尼、压簧式阻尼及配重平衡方式的装置,同样可以取得以上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当所述连杆结构折叠时,所述主固定支架101、第一连接杆102、第二连接杆103、第三连接杆104、第一支撑板固定架105、第二支撑板翻转支架106、第二支撑板固定架107折叠在一条竖直直线上,所述第一连接杆102形成的面板安装面1021、第一支撑板固定架105形成的第一支撑板安装面1051、第二支撑板翻转支架106形成的第一支撑板安装面1061、和第二支撑板固定架107形成的第二支撑板安装面1071相互平行呈竖直状态。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02的面板安装面1021上的面板201折叠隐藏到柜体200内部,第一支撑板202和第二支撑板203可作为柜门贴合于柜体200上,既不占空间也能作为柜门,实用美观。

如图1和图2所示,当所述连杆结构展开时,所述第一连接杆102、第二连接杆103相对主固定支架101各自顺时针旋转90度,从柜体200内拉出呈水平状态,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02的面板安装面1021上面的面板201打开旋转90度呈水平状态,从而实现桌面、梯面或板凳凳面的功能。同时,所述第三连接杆104、第一支撑板固定架105和第二支撑板翻转支架106展开呈竖直状态,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架107展开呈水平状态,因此,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架107形成的第二支撑板安装面1071相对第一支撑板固定架105形成的第一支撑板安装面1051和第二支撑板翻转支架106所形成的第一支撑板安装面1061呈90度夹角,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安装面1051和所述第一支撑板安装面1061上面的第一支撑板202相对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安装面1071的第二支撑板203呈90度夹角。所述第一支撑板202的接地,从而起到底部支撑作用;而所述第二支撑板203通过第二支撑板翻转支架106翻转折叠90度与地面平行且接近于地面,使得面板201展开时的高度为第一支撑板202的高度,从而解决了面板高度过高的问题,使用效果十分理想。

优选地,所述连杆结构100还包括有次级缓冲装置109,该次级缓冲装置109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固定支架101上,所述次级缓冲装置109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103上。具体地,所述次级缓冲装置109包括一弹簧和一气压支撑,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次级缓冲装置109可以为气压支撑、油压支撑、弹簧、直线阻尼、旋转式阻尼、压簧式阻尼任一种或者任意组合。为了安装更方便,在主固定支架101上设有一第一扣臂110,在第二连接杆103上设有一第二扣臂111,次级缓冲装置109的两端扣接在第一扣臂110与第二扣臂111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主缓冲装置108安装在四连杆结构的对角线上,主缓冲装置108对第一支撑板固定架105施加了一个斜向上的拉力,导致面板201无法达到水平状态,而是呈一斜面状态,而且第一支撑板202也受到一个向上的拉力,导致第一支撑板202的下端脱离地面,使用效果很不理想,这时,次级缓冲装置109向第二连接杆103施加一下斜向下的拉力,使其与主缓冲装置108对第一支撑板固定架105施加的斜向上的拉力相互抵消,面板201打开后水平度非常好,而且第一支撑板202的下端与地面紧紧的贴合,使用效果大大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