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多层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2308发布日期:2019-02-01 19:41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的多层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展示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多层置物架。



背景技术:

置物架是采用底板及支柱组合而成放置杂物的架子。多由条形支架支撑,加以底板作承托,造型独特,设计灵巧,装卸简便,洁净亮丽,开放式的设计,令储物一眼可见。

由于置物架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家庭生活用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所以需要一个可以进行整顿和归置这些生活用品的一个置物架,而置物架的设计非常的简洁和大方同时又具备灵巧,所以对于归置生活物品很有作用,关键是有利于生活物品能够很好的取拿不用很费力的寻找。

但是现有中的置物架在组装后都是固定不变的,当需要移动的时候一些较大的置物架就需要进行拆卸后搬运到需要的地方,再进行重新的组装,从而增加的人的劳动力,浪费了搬运的时间,不利于移动以及携带。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折叠的多层置物架,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折叠的多层置物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且靠近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支撑架五,所述支撑架五的一侧且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顶部设置有齿轮四,所述齿轮四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四相啮合的齿轮三,所述齿轮三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支撑架五的上方设置支撑架四,所述支撑架四的一侧且远离所述齿轮三的一侧底部与所述支撑架五的另一侧顶部之间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撑架五的一侧底部与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顶部之间设置有活动杆;所述底板的顶部另一侧且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且靠近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且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设置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齿轮一相啮合的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横板,且所述横板的一端且远离所述齿轮二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五的相对应侧边底部,所述齿轮二另一侧且远离所述横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一,所述支撑架一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支撑板三,且所述支撑板三的一端且远离所述支撑架一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齿轮四的相对应侧边中部,所述支撑架一的另一侧且靠近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支撑架二,所述支撑架二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支撑架三,所述支撑架三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撑架二的一侧底部以及顶部分别与所述齿轮三的相对应侧中部以及所述支撑架四的相对应侧边顶部之间设置有支撑板二和支撑板一,所述支撑架二的另一侧中部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撑架二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柱相滑动配合的滚轮,且所述滚轮通过活动栓一与所述卡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的顶部通过活动栓三与所述限位板的底部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的上部通过活动栓二与所述支撑架四的相对应侧边顶部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的中部通过活动栓四与所述支撑架五的相对应侧边顶部以及所述齿轮四的中部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一的纵向截面尺寸与所述支撑架五的纵向截面齿轮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三的纵向截面齿轮与所述支撑架四的纵向截面齿轮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外部控制按钮的作用,控制电机的启动,使得电机带动齿轮二在齿轮一的配合下,以及所述齿轮三在齿轮四的配合下,使得支撑架一、支撑架二、支撑架四以及支撑架五之间随意的可以折叠起来,而支撑板一、支撑板二以及支撑板三用于物品的放置,当需要把置物架展开用于展示的时候,可以把支撑架一、支撑架二、支撑架四以及支撑架五在齿轮一、齿轮二、齿轮三以及齿轮四之间的配合下支撑开,当不需要展示的时候,可以把各个支撑架折叠起来,使得各个支撑板重叠在一起,方便置物架的收集以及携带,减少置物架的占地面积,并且,增加了置物架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折叠的多层置物架的总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板;2、支撑柱;3、固定板;4、支撑架五;5、齿轮四;6、齿轮三;7、支撑架四;8、限位板;9、活动杆;10、支撑座;11、电机;12、转轴;13、齿轮一;14、齿轮二;15、横板;16、支撑架一;17、支撑板三;18、支撑架二;19、支撑架三;20、支撑板二;21、支撑板一;22、卡板;23、滚轮;24、活动栓一;25、活动栓三;26、活动栓二;27、活动栓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多层置物架。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折叠的多层置物架,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2,所述底板1的顶部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一侧且靠近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支撑架五4,所述支撑架五4的一侧且远离所述固定板3的一侧顶部设置有齿轮四5,所述齿轮四5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四5相啮合的齿轮三6,所述齿轮三6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支撑架五4的上方设置支撑架四7,所述支撑架四7的一侧且远离所述齿轮三6的一侧底部与所述支撑架五4的另一侧顶部之间设置有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撑架五4的一侧底部与所述固定板3的另一侧顶部之间设置有活动杆9;所述底板1的顶部另一侧且远离所述固定板3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10,所述支撑座10的顶部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一侧且靠近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设置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一侧且远离所述电机11的一侧设置有齿轮一13,所述齿轮一13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齿轮一13相啮合的齿轮二14,所述齿轮二14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横板15,且所述横板15的一端且远离所述齿轮二1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五4的相对应侧边底部,所述齿轮二14另一侧且远离所述横板15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一16,所述支撑架一16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支撑板三17,且所述支撑板三17的一端且远离所述支撑架一1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齿轮四5的相对应侧边中部,所述支撑架一16的另一侧且靠近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支撑架二18,所述支撑架二18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支撑架三19,所述支撑架三19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撑架二18的一侧底部以及顶部分别与所述齿轮三6的相对应侧中部以及所述支撑架四7的相对应侧边顶部之间设置有支撑板二20和支撑板一21,所述支撑架二18的另一侧中部设置有卡板22,所述卡板22的一侧且远离所述支撑架二18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柱2相滑动配合的滚轮23,且所述滚轮23通过活动栓一24与所述卡板22活动连接。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部控制按钮的作用,控制电机11的启动,使得电机11带动齿轮二14在齿轮一13的配合下,以及所述齿轮三6在齿轮四5的配合下,使得支撑架一16、支撑架二18、支撑架四7以及支撑架五4之间随意的可以折叠起来,而支撑板一21、支撑板二20以及支撑板三17用于物品的放置,当需要把置物架展开用于展示的时候,可以把支撑架一16、支撑架二18、支撑架四7以及支撑架五4在齿轮一13、齿轮二14、齿轮三6以及齿轮四5之间的配合下支撑开,当不需要展示的时候,可以把各个支撑架折叠起来,使得各个支撑板重叠在一起,方便置物架的收集以及携带,减少置物架的占地面积,并且,增加了置物架的适用范围。

此外,所述活动杆9的顶部通过活动栓三25与所述限位板8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8的上部通过活动栓二26与所述支撑架四7的相对应侧边顶部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8的中部通过活动栓四27与所述支撑架五4的相对应侧边顶部以及所述齿轮四5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一16的纵向截面尺寸与所述支撑架五4的纵向截面齿轮相同,所述支撑架三19的纵向截面齿轮与所述支撑架四7的纵向截面齿轮相同,方便支撑架四7以及支撑架五4之间的折叠以及撑开,增加置物架的灵活性,便于置物架的移动以及携带,扩大置物架的适用范围,并且,通过设置支撑板一21、支撑板二20、支撑板三17以及横板15,使得增加置物架的收纳空间。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部控制按钮的作用,控制电机11的启动,使得电机11带动齿轮二14在齿轮一13的配合下,以及所述齿轮三6在齿轮四5的配合下,使得支撑架一16、支撑架二18、支撑架四7以及支撑架五4之间随意的可以折叠起来,而支撑板一21、支撑板二20以及支撑板三17用于物品的放置,当需要把置物架展开用于展示的时候,可以把支撑架一16、支撑架二18、支撑架四7以及支撑架五4在齿轮一13、齿轮二14、齿轮三6以及齿轮四5之间的配合下支撑开,当不需要展示的时候,可以把各个支撑架折叠起来,使得各个支撑板重叠在一起,方便置物架的收集以及携带,减少置物架的占地面积,并且,增加了置物架的适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