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钢柱吊装施工用钢爬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3097发布日期:2018-12-07 22:07阅读:814来源:国知局
配合钢柱吊装施工用钢爬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是配合钢柱吊装施工用钢爬梯。



背景技术:

在大型钢结构安装工程中,对钢结构安装的精度及其准确的定位有较高要求。施工过程中焊接工作量大,焊缝形式多,工人在进行钢柱安装或屋面梁焊接等许多作业时,通常都要在较狭窄的空间内工作,需要在钢柱上面安装爬梯,以便爬到柱子上方进行作业。

现在的钢梯大多是用圆钢加工好后直接焊在钢柱上,用完后直接用割枪割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容易对钢柱构件造成破坏;第二,不便于钢梯的再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第三,不能为工人提供简便安全的施工通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配合钢柱吊装施工用钢爬梯,有效避免施工时对钢柱构件造成破坏和资源浪费,同时给施工人员提供简便安全的施工通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配合钢柱吊装施工用钢爬梯,包括爬梯主支,踏步,挡撑和挂钩,所述踏步平行间隔设置在两根爬梯主支之间;所述挂钩与爬梯主支上部背面焊接固定,所述挡撑至少有四个并间隔设置在爬梯主支背面。

进一步,所述挂钩呈L型,L型挂钩开口向下,L型长边一端与爬梯主支上部背面焊接固定,L型短边与爬梯主支平行。

进一步,L型长边顶面与爬梯主支顶面平齐。

进一步,挡撑为三角形结构,三角形一条边与爬梯主支焊接固定。

进一步,爬梯主支采用50mm*4mm角钢或直径12MM圆钢。

进一步,两根爬梯主支的间距为500mm。

进一步,踏步采用直径12MM圆钢。

进一步,相邻踏步的间距为30MM。

进一步,踏步与爬梯主支之间采用搭接焊固定,焊缝高度6mm。

进一步,爬梯主支高度为600mm-9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配合钢柱吊装施工用钢爬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材料广泛,价格低廉,制作方便快捷,不再需要将爬梯焊接在钢柱上,用完后直接用割枪割掉,不会对钢柱构件造成破坏。爬梯主支背面设置有用于支撑爬梯与钢柱间的缝隙,避免爬梯紧贴钢柱的挡撑,便于施工人员攀爬。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配合钢柱吊装施工用钢爬梯,钢爬梯结构稳定,工人使用安全方便,并且可以周转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3,本实用新型配合钢柱吊装施工用钢爬梯,为了配合钢柱吊装,最大限度地为施工人员提供简便安全的施工通道,使工人可以尽可能的靠近施工位置,给工人提供了良好的施工环境和空间。大大提高钢结构安装的精度和定位,保证了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配合钢柱吊装施工用钢爬梯可以广泛应用于钢结构柱施工作业中。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附图标记:1-爬梯主支,2—踏步,3—挡撑,4—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配合钢柱吊装,最大限度地为施工人员提供简便安全的施工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配合钢柱吊装施工用钢爬梯,爬梯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爬梯主支1,踏步2,挡撑3和挂钩4,所述踏步2平行间隔设置在两根爬梯主支1之间;所述挂钩4与爬梯主支1上部背面焊接固定。所述挡撑3至少有四个并间隔设置在爬梯主支1背面,挡撑3为三角形结构,三角形一条边与爬梯主支1焊接固定,挡撑3主要用于支撑爬梯与钢柱间的缝隙,避免爬梯紧贴钢柱,不便于施工人员攀爬。

其中,所述挂钩4呈L型,L型挂钩4开口向下,L型长边一端与爬梯主支1上部背面焊接固定,L型短边与爬梯主支1平行。L型长边顶面可以与爬梯主支1顶面平齐。

如图2所示,爬梯主支1采用50mm*4mm角钢或直径12MM圆钢。踏步2采用直径12MM圆钢。两根爬梯主支1的间距为500mm;爬梯主支1高度为600mm-900mm。相邻踏步2的间距为30MM。

配合钢柱吊装施工用钢爬梯受力计算如下:

踏步2与爬梯主支1之间采用搭接焊固定,焊缝高度6mm。如果站人重量为100kg,即受1KN的压力,每边500N。

焊缝受剪力计算如下:

这里βf取1.0

所以σf=N/helw=500/0.7*6*2*50=1.19N/mm2<160N/mm2爬梯满足施工要求。

使用时,常在主体钢结构钢柱安装过程中在钢柱适当的位置处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合钢柱吊装施工用钢爬梯,爬梯上部与主结构搭接或者点焊牢固,同时设置防坠器。使用完毕后方便拆除周转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爬梯可以使工人尽可能的靠近施工位置,给工人提供了良好的施工环境和空间。大大提高钢结构安装的精度和定位,保证了施工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