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靠背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8651发布日期:2019-04-13 00:20阅读:7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靠背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靠背椅,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优选为一块料形成的折叠式靠背椅。



背景技术:

靠背椅不仅可实现对使用者的水平支撑,而且还可令使用者的背部进行依靠,相对于马扎和凳子来说,更能使人得到充分的休息。但现有的靠背椅通常为椅背与椅面相互固定,使得其体积和质量均较大,即占用了较大空间而且也不便于携带;即使有些靠背椅为折叠式的,但其通常为金属材质,重量较大,也不便于携带。

如专利号为201620037637.2、发明创造名称为“一块料物件”的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由一块物料形成4块分板,4块分板再通过长形槽和连接条的铰接形成桌子、凳子、茶几和睡床的形状;这种一块料物件也是对“桥式五行鲁班枕”的继承和发扬的产物,“桥式五行鲁班枕”是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哲学的载体。如果能对该种结构进行创造性改进,如创造出便于使用的靠背椅,将会广泛应用开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优选为一块料形成的折叠式靠背椅。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靠背椅,包括主支板、上半支板和下半支板,上半支板铰接于主支板的上部,下半支板铰接于主支板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板由上至下依次为靠背部、中间部和支腿部,靠背部与中间部之间为间隔设置的第一开槽和第一连接条,中间部与支腿部之间为间隔设置的第二开槽和第二连接条;

所述上半支板由间隔设置的第三连接条和第三开槽组成,第三连接条位于第一开槽中,第一连接条位于第三开槽中;所述下半支板的中部间隔设置有第四连接条和第四开槽,下半支板的上端设置有插头,第四连接条位于第二开槽中,第二连接条位于第四开槽中;下半支板绕主支板旋转形成椅子腿,上半支板变为水平后第三开槽的一端卡在第一连接条上、另一端开在插头上,以形成靠背椅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靠背椅,所有第一连接条的宽度之和与所有第三连接条的宽度之和相等;所有第二连接条的宽度之和与所有第四连接条的宽度之和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靠背椅,所述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第三连接条和第四连接条的数量均为3个。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靠背椅,所述主支板、上半支板和下半支板由一块木料加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靠背椅,由主支板、上半支板和下半支板组成,上半支板通过第三连接条与第一开槽、第三开槽与第一连接条的配合,铰接于主支板的中上部;下半支板通过第四连接条与第二开槽、第四开槽与第二连接条的配合,铰接于主支板的中下部;使用时通过转动下半支板,使得主支板的下端和下半支板形成椅子腿,通过转动和平移上半支板,使得下半支板上的插头插入上半支板的第三开槽中,形成了可供使用者落座和倚靠的靠背椅,满足了乘坐需求,而且折叠后为一长方形形状,所占空降小,便于收纳和携带,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靠背椅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靠背椅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支板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支板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半支板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半支板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半支板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下半支板的右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靠背椅展开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靠背椅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靠背椅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主支板,2上半支板,3下半支板,4靠背部,5中间部,6支腿部,7第一开槽,8第一连接条,9第二开槽,10第二连接条,11斜面,12第三连接条,13第三开槽,14第四连接条,15第四开槽,16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靠背椅的主视图和右视图,其由主支板1、上半支板2和下半支板3组成,所示的上半支板2铰接于主支板1的中上部位,下半支板3铰接于主支板1的下部。使用时,通过将下半支板3绕主支板1转动,形成靠背椅的椅子腿,通过将上半支板2绕主支板1旋转并平移,形成靠背椅的椅子面,以便使用者乘坐和依靠。主支板1、上半支板2和下半支板3可采用一块木料加工而成,已形成体积小便于携带的靠背椅。

如图3和图4所示,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主支板的主视图和右视图,所示的主支板1由靠背部4、中间部5和支腿部6组成,靠背部4用于形成椅背,支腿部6用于形成椅子腿。靠背部4与中间部5之间设置有3个第一开槽7和2个第一连接条8,第一开槽7与第一连接条8间隔设置;中间部5与支腿部6之间设置有3个第二开槽9和2个第二连接条10,第二开槽9与第二连接条10间隔分布。

如图5和图6所示,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上半支板的主视图和右视图,所示的上半支板2由3个第三连接条12和2个第三开槽13组成,第三连接条12与第三开槽13间隔分布。3个第三连接条12插在3个第一开槽7中,2个第一连接条8插在2个第三开槽13中,这样,就实现了上半支板2铰接于主支板1上。

如图7和图8所示,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下半支板3的主视图和右视图,所示的下半支板3的中部设置有3个第四连接条14和2个第四开槽15,第四连接条14与第四开槽15间隔设置。3个第四连接条14插在3个第二开槽9中,2个第二连接条10插在2个第四开槽15中,这样就实现了下半支板3与主支板1的铰接,以便下半支板3绕主支板1旋转一定角度后,形成椅子腿。所示下半支板3的顶端还设置有2个插头16,插头16用于插在处于水平状态的上半支板2上的2个第三开槽13中,以便上半支板2形成稳定的椅面。

为了保证主支板1、上半支板2和下半支板3所形成的靠背椅具有稳定的结构,2个第一连接条8的宽度之和与3个第三连接条12的宽度之和相等,2个第二连接条10的宽度之和与3个第四连接条14的宽度之和相等,这样就保证了主支板1与上半支板2、下半支板3连接处的受理平衡,有利于保证所形成靠背椅的使用寿命。

所示的靠背部4与中间部5之间、中间部5与支腿部6之间均设置有弯折部11,上半支板2上也设置有弯折部11,下半支板3的中间也设置有弯折部11,使得主支板1、上半支板2和下半支板3折叠在一起后可形成一板块形状,既减小了体积,又便于携带。

如图9和图10所示,分别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靠背椅展开过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使用过程中,首先将下半支板3绕主支板1旋转一定角度,然后再将上半支板2绕主支板1旋转一定角度,并将上半支板2向右移动,时下半支板3上端的插头16插入第三开槽13中,此时的上半支板2为水平状态。这样,使用者即可坐在上半支板2上,背靠在主支板1的靠背部4上,如图11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靠背椅的使用状态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