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防蚊防盗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3188发布日期:2018-12-28 20:17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旋转防蚊防盗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户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防蚊虫、飞蛾等昆虫功能的窗户,且其同时具有防盗功能,属于固定建筑物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窗户装置广泛应用于房屋建设中,其具有采光、通风、阻挡雨水等功能,但普通的窗户是没有防蚊防盗作用,即使拥有,也是后来人为添加安装,通过安装固定式的防蚊窗纱和防盗网来实现。现有的窗户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导轨滑动式窗户,另一种是转页式推拉窗户;导轨滑动式窗户主要通过窗叶滑动实现开关窗,其缺点是同样大小的窗户,其通风面积最多只有一半,如果其想具有防蚊防盗功能,则通过在窗户外侧安装固定式的防蚊窗纱和防盗网来实现,但其缺点是需要在窗户外侧施工,施工难度大、危险性也大。然而,转页式推拉窗户是通过转动窗叶实现开关窗,如果其需要具备防蚊防盗功能,则需要在窗户内侧安装固定式的防蚊窗纱和防盗网来实现,且需要开设开关窗叶的槽孔,其缺点是安装了防蚊窗纱、防盗网,增加了其开关窗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防蚊防盗窗户通风面积过小、施工难度大、危险性系数高、开关窗难度大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多个窗叶同时旋转,实现开关窗,窗叶上设有防蚊网格,起到防蚊通风作用,窗叶之间自身形成小间隔,起到防盗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旋转防蚊防盗窗,其主要包括:窗框、旋转窗叶装置、盖子、拉链装置、第一螺钉、齿条、导块、限位挡块、轴座盖、第二螺钉、第一转轴、从动齿轮、十字窗叶框、网格、玻璃片、第二转轴、驱动轴、链珠轮、拉珠绳、驱动齿轮;

所述的窗框中部设置有多个旋转窗叶装置,且旋转窗叶装置间隔均等,可围绕窗框活动旋转,旋转窗叶装置之间通过错位凹凸卡槽进行咬合;所述的窗框的右侧设置有盖子,通过四个第一螺钉与窗框固定连接;所述的盖子中部设置有拉链装置。

上述的拉链装置通过轴座盖、第二螺钉固定在窗框右侧一处;所述的窗框的右侧竖直方向设置有齿条,齿条的内侧齿牙与旋转窗叶装置的从动齿轮相啮合,齿条的外侧齿牙与拉链装置的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的两个导块设置在齿条的上下两处,与齿条形成导轨滑动机构;所述的齿条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对应的限位挡块,限位挡块与窗框相固定连接。

上述的旋转窗叶装置由第一转轴、从动齿轮、十字窗叶框、网格、玻璃片和第二转轴组成,其中,所述的十字窗叶框的右端中心位置上固定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末端与从动齿轮相固定;所述的十字窗叶框的左端中心位置上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的玻璃片固定在十字窗叶框水平方向的框架内;所述的两个网格分别固定在十字窗叶框竖直方向的框架内,且与玻璃片相固定连接。

上述的拉链装置由驱动轴、链珠轮、拉珠绳和驱动齿轮组成,其中,所述的驱动轴的左端与驱动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轴的右端与链珠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链珠轮的外圆表面开设有许多均匀分布的半圆形凹槽;所述的拉珠绳是一个闭环形的绳索,绳索里面设置有许多均匀分布的球珠;所述的拉珠绳的球珠与链珠轮的半圆形凹槽相咬合连接。

上述的齿条为长方体,其底部设置有齿牙,顶部中间处开设一段齿牙,顶部两端分别开设有倒T字型槽口,槽口与导块形成滑动导轨机构。

上述的十字窗叶框是由两个相互垂直的矩形框组成,其两端中心处分别开设有圆柱孔,其四个侧向分别开设有错位的槽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一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防蚊防盗一体化设计,有效地消除了传统窗户通风面积小、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等缺陷;二是采用拉链装置,轻易地实现了窗户的开启或关闭,有效地消除了开关窗难的缺陷;三是采用多个旋转窗叶装置及齿条同步驱动,巧妙地实现了开关窗及防蚊功能的无缝转换;四是窗框内部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旋转窗叶装置,实际上是将大窗户分割成多个小窗户设计,等同于间隔缩小,起到防盗作用,同时也有效地防止小孩从窗户中玩耍堕落;五是十字窗叶框四个侧向采用错位槽口设计,无论是防蚊通风还是关闭窗户,相连的两个旋转窗叶装置都是处于错位咬合状态,在咬合处起到防蚊防雨水作用;六是设置有上下限位挡块,有效地防止窗户开启或关闭过程中出现过位现象(半开半关),即是实现上拉至顶,刚好处于完全关闭窗户状态,下拉至底刚好处于完全通风防蚊开窗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防蚊防盗窗的结构示意图(即防蚊开窗状态)。

图2为旋转防蚊防盗窗关闭窗户状态时(即向上旋转90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旋转防蚊防盗窗的正面(同时隐藏盖子、第一螺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着图3中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旋转窗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拉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十字窗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窗框,2.旋转窗叶装置,3.盖子,4.拉链装置,5.第一螺钉,6.齿条,7.导块,8.限位挡块,9.轴座盖,10.第二螺钉,11.第一转轴,12.从动齿轮,13.十字窗叶框,14.网格,15.玻璃片,16.第二转轴,17.驱动轴,18.链珠轮,19.拉珠绳,20.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说明。

实施例:旋转防蚊防盗窗,其主要包括:窗框1、旋转窗叶装置2、盖子3、拉链装置4、第一螺钉5、齿条6、导块7、限位挡块8、轴座盖9、第二螺钉10、第一转轴11、从动齿轮12、十字窗叶框13、网格14、玻璃片15、第二转轴16、驱动轴17、链珠轮18、拉珠绳19、驱动齿轮20;

所述的窗框1中部设置有多个旋转窗叶装置2,且旋转窗叶装置2间隔均等,可围绕窗框1活动旋转,旋转窗叶装置2之间通过错位凹凸卡槽进行咬合;所述的窗框1的右侧设置有盖子3,通过四个第一螺钉5与窗框1固定连接;所述的盖子3中部设置有拉链装置4。

所述的拉链装置4通过轴座盖9、第二螺钉10固定在窗框1右侧一处;所述的窗框1的右侧竖直方向设置有齿条6,齿条6的内侧齿牙与旋转窗叶装置2的从动齿轮12相啮合,齿条6的外侧齿牙与拉链装置4的驱动齿轮20相啮合;所述的两个导块7设置在齿条6的上下两处,与齿条6形成导轨滑动机构;所述的齿条6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对应的限位挡块8,限位挡块8与窗框1相固定连接。

所述的旋转窗叶装置2由第一转轴11、从动齿轮12、十字窗叶框13、网格14、玻璃片15和第二转轴16组成,其中,所述的十字窗叶框13的右端中心位置上固定有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的末端与从动齿轮12相固定;所述的十字窗叶框13的左端中心位置上固定有第二转轴16;所述的玻璃片15固定在十字窗叶框13水平方向的框架内;所述的两个网格14分别固定在十字窗叶框13竖直方向的框架内,且与玻璃片15相固定连接。

所述的拉链装置4由驱动轴17、链珠轮18、拉珠绳19和驱动齿轮20组成,其中,所述的驱动轴17的左端与驱动齿轮20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轴17的右端与链珠轮18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链珠轮18的外圆表面开设有许多均匀分布的半圆形凹槽;所述的拉珠绳19是一个闭环形的绳索,绳索里面设置有许多均匀分布的球珠;所述的拉珠绳19的球珠与链珠轮18的半圆形凹槽相咬合连接。

所述的齿条6为长方体,其底部设置有齿牙,顶部中间处开设一段齿牙,顶部两端分别开设有倒T字型槽口,槽口与导块7形成滑动导轨机构。

所述的十字窗叶框13是由两个相互垂直的矩形框组成,其两端中心处分别开设有圆柱孔,其四个侧向分别开设有错位的槽口。

下面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一个描述:首先手抓住拉珠绳19外侧的绳索,往下拉动,拉珠绳19带动链珠轮18顺时针旋转,链珠轮18通过驱动轴17带动驱动齿轮20做顺时针旋转运动,齿条6在两个导块7的导向作用下,驱动齿轮20带动齿条6往上做直线移动。然后,齿条6的底部齿牙与从动齿轮12啮合,将向上的直线移动转化为从动齿轮12的逆时针旋转,从动齿轮12通过第一转轴11带动旋转窗叶装置2往上做旋转运动,窗户由防蚊通风开窗状态缓慢地向关闭窗户状态转变,当齿条6的上端触碰到上限位挡块8时,手拉拉珠绳19拉不动,停止拉扯,此时旋转窗叶装置2刚好往上旋转90度,窗户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即完成了由开窗到关窗的过程。如果需要再开窗,只需手抓住拉珠绳19的内侧往向下拉,齿条6向下移动,带动旋转窗叶装置2往下做顺时针旋转运动,窗户由关闭状态向开窗状态转变,当齿条6的下端触碰到下限位挡块8时,手拉拉珠绳19拉不动,停止拉扯,此时窗户刚好旋转至完全开窗防蚊通风状态,即完成了由关窗到开窗的过程。

此外,旋转防蚊防盗窗将传动装置全部设在窗框1的右侧,其目的是大大地方便了安装、维护、维修等,结构紧凑,大大地节省空间;同时设置有盖子3和四个第一螺钉5,其目的一是方便拆装,二是防尘防水、延长寿命,三是防止裸露的传动装置卡伤使用者,提高了安全性。

另外,拉链装置4中采用拉珠绳19的球珠与链珠轮18的凹槽配合,其目的是防止传动过程中打滑;拉珠绳19中设为闭环形及设有许多球珠,其目的是防止拉珠绳19脱离链珠轮18,同时增加与人手的摩擦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