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7860发布日期:2019-03-19 21:05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养生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生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养生壶应运而生,成为人们烹煮养生食材的主要器具。

现有技术的养生壶主要包括:壶体、用于盛装食材的滤网篮以及盖设在壶体顶部开口上的壶盖。其中,壶盖包括:外盖组件和中盖组件,外盖组件上具有通孔,滤网篮可从通孔伸入至壶体内,中盖组件盖设在该通孔上。滤网篮具有提手,在烹煮过程中,提手的部分显露在养生壶的外部。使用该养生壶烹煮时,向壶体内加水,将外盖组件盖设在壶体上,将茶叶或其他食材放入滤网篮中,手握滤网篮上的提手将滤网篮从外盖组件的通孔放入壶体内,然后将中盖组件盖设在通孔上即可进行烹煮,此时提手的部分显露在养生壶外部,以方便用户拿取滤网篮,避免烫伤。

然而,由于滤网篮的提手的部分需要显露在养生壶外部,当将滤网篮放入壶体内,将中盖组件盖设在通孔上后,由于提手的存在,导致中盖组件与外盖组件之间的配合度不好,影响提手与壶盖结合处的平稳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生壶,能够使得提手与壶盖的结合处更加平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生壶,包括壶体、用于盛装食材的冲泡件以及盖设在所述壶体顶部开口上的壶盖;所述壶盖包括外盖组件和中盖组件,所述外盖组件上具有可供所述冲泡件伸入至所述壶体内的通孔,所述中盖组件盖设在所述通孔上,所述冲泡件具有提手,所述提手的部分显露在所述养生壶的外部,所述中盖组件上具有用于避让所述提手的避让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养生壶,通过在中盖组件上设置用于避让提手的避让缺口,当中盖组件盖设在外盖组件的通孔上后,中盖组件上的避让缺口正好对提手进行避让,从而使中盖组件、提手以及外盖组件之间能够较好配合,使其结合处更加平稳。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避让缺口设置在中盖组件上,而并非将避让缺口设置在外盖组件上,由于外盖组件不仅需要和冲泡件、中盖组件配合,还需要和壶体配合,因此外盖组件的零件加工要求、制作工艺复杂度均比中盖组件更高更严格,如果将避让缺口设置在外盖组件上,会进一步增大外盖组件的加工要求,也就是说,将避让缺口设置在中盖组件上相比将避让缺口设置在外盖组件上来说,整个壶盖制作工艺的复杂度更低。

可选的,所述中盖组件包括中盖体和连接在所述中盖体底部的内衬盖,所述避让缺口开设在所述中盖体的侧壁上。

通过将中盖组件设置为中盖体和内衬盖,将避让缺口开设在中盖体上,这样使得中盖组件更易制作,而且若在制作过程中避让缺口开设的不符合要求或者不达标,可仅对中盖体进行处理,避免了中盖体和内衬盖这个整体的报废。

可选的,所述中盖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缘夹设在所述中盖体和所述内衬盖之间,所述中盖组件盖设在所述通孔上时,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缘抵接在所述通孔的孔壁上。

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在保证中盖组件对提手进行有效避让的同时,可提高壶盖与提手之间的密封性,避免烫伤,提高了养生壶的保温效果。

可选的,所述中盖体的底面周向上开设有上凹的定位槽,所述内衬盖的外缘伸入至所述定位槽,并将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缘压设在所述定位槽中。

通过设置定位槽,使得第一密封圈的装配更加方便、可靠。

可选的,所述避让缺口的两侧还设置有限位部,所述提手位于所述避让缺口中时,所述限位部挡设在所述提手的两侧。

通过限位部对提手进行限位,可防止提手在中盖组件和外盖组件之间转动,进一步提高了冲泡件以及壶盖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限位部为竖向设置在所述避让缺口两侧的限位凸筋。

可选的,所述中盖组件与所述外盖组件旋转卡合。

在使用时,先将冲泡件由外盖组件的通孔伸入至壶体内,然后将中盖组件旋转卡合在外盖组件的通孔上,从而可防止中盖组件松动或者脱离外盖组件,避免了烫伤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使用方便且安全。

可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壁上具有用于支撑所述中盖组件的支撑台阶,所述支撑台阶上具有环形支撑凸筋,所述中盖组件盖设在所述通孔上时,所述中盖组件与所述环形支撑凸筋接触。

通过在支撑台阶上设置支撑凸筋,这样当中盖组件盖设在通孔上时,中盖组件直接接触的是环形支撑凸筋的顶面,从而减小了中盖组件与外盖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了中盖组件旋转时的摩擦力,即,减小了中盖组件旋转时所受到的阻力。

可选的,所述冲泡件的顶部具有向外翻折形成的翻边,所述通孔的孔壁上设有用于支撑翻边的凸缘。

可选的,所述冲泡件为滤网篮或滤网杯或炖盅。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养生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养生壶的中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养生壶的俯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养生壶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上半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6为图5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壶体;

11—内胆;

12—外壳;

13—手柄;

14—底盖;

2—壶盖;

20—通孔;

21—外盖组件;

211—上盖体;

212—下盖体;

213—第二密封圈;

2110—上装饰片;

2120—下装饰片;

214—螺钉;

215—支撑台阶;

2150—环形支撑凸筋;216—凸缘;

22—中盖组件;

220—避让缺口;

221—中盖体;

222—内衬盖;

223—第一密封圈;

224—限位部;

225—第一卡合部;

226—定位槽;

227—把手;

3—冲泡件;

30—提手;

31—连接部;

32—握持部;

33—翻边;

4—加热装置;

5—温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养生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养生壶的中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养生壶的俯视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养生壶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上半部分的结构放大图。图6为图5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图7为图5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养生壶,该养生壶包括:壶体1、壶盖2以及用于盛装食材的冲泡件3。壶体1的顶部具有开口,壶盖2盖设在该开口上。壶体1的一侧可设置手柄13,通过手柄13可方便地将该养生壶端起或放下。

壶体1具体可以设置为双层壶体,壶体1包括:内胆11和围设在内胆11外侧的外壳12。具体实现时,内胆11和外壳12可以由透明材质制成,这样使得用户从壶体1的外部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壶体1内部食材的状态,做到放心安全的饮用,而且提高了养生壶的可观赏性。比如,内胆11为玻璃内胆,外壳12为耐高温透明塑胶外壳。当然,内胆11和外壳12也可以是不锈钢材质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内胆11的胆壁为凹凸不平结构,这样可以提高养生壶的外观美感。其中,外壳12的底部具有底盖14,底盖14可以由塑胶材质制成。当然,壶体1也可以为单层壶体。

其中,壶盖2包括:外盖组件21和中盖组件22。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壶盖2为盖中盖结构。外盖组件21上具有通孔20,冲泡件3可从该通孔20伸入至壶体1内,中盖组件22盖设在通孔20上。其中,可使通孔20与中盖组件22的外轮廓形状相匹配。为了方便从壶体1上拿取冲泡件3,避免烫伤等情况发生,冲泡件3上还具有提手30,在利用养生壶烹煮过程中,冲泡件3的提手30的部分显露在养生壶的外部。在本实施例中,冲泡件3具体为滤网杯,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冲泡件3也可以为滤网篮或者炖盅。也就是说,冲泡件3可以盛装茶叶、银耳、当归、茯苓等食材,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在使用时,外盖组件21盖设在壶体1的顶部开口上,具体地,外盖组件21可以与壶体1的开口旋转连接,也可以卡合连接。然后将冲泡件3从外盖组件21的通孔20放入至壶体1中,然后再将中盖组件22盖设在通孔20上,可以理解的是,此时中盖组件22盖设在冲泡件3的上方。当中盖组件22放好之后,提手30的部分显露在养生壶的外部,以供在烹煮完成后用户方便拿出冲泡件3,避免烫伤。

由于在烹煮时,提手30的部分是露在养生壶外部的,为了使中盖组件22和外盖组件21之间能够较好配合,使提手30与壶盖2的结合处更加平稳,在本实施例中,中盖组件22上具有用于避让提手30的避让缺口220。也就是说,当中盖组件22盖设在外盖组件21的通孔20上后,中盖组件22上的避让缺口220正好对提手30进行避让,从而使得中盖组件22、提手30以及外盖组件21之间能够较好配合,使其结合处更加平稳。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养生壶通过将避让缺口220设置在中盖组件22上,而并非将避让缺口220设置在外盖组件21上,由于外盖组件21不仅需要和冲泡件3、中盖组件22配合,还需要和壶体1配合,因此外盖组件21的零件加工要求、制作工艺复杂度均比中盖组件22更高更严格,如果将避让缺口220设置在外盖组件21上,会进一步增大外盖组件21的加工要求,也就是说,将避让缺口220设置在中盖组件22上相比将避让缺口220设置在外盖组件21上来说,整个壶盖2制作工艺的复杂度更低。

具体实现时,壶体1内设置有用于加热食材的加热装置4,还可以设置与壶体1配套的底座,底座上具有电连接器,壶体1的底部设有温控器5,比如,在煮茶时,将茶叶放入冲泡件3中,向壶体1内加入水,先将外盖组件21盖设在壶体1上,然后将盛装有茶叶的冲泡件3从外盖组件21的通孔20放入壶体1中,再盖上中盖组件22,将整个壶体1放置在底座上,此时温控器5与底座上的电连接器耦合,为底座通电即可使加热装置4开始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该养生壶不仅可以用来煮茶、煮养生食材,也可以用来煮水,比如,在使用时,将冲泡件3取出,仅将壶盖2盖设在壶体1上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养生壶,通过在中盖组件22上设置用于避让提手30的避让缺口220,当中盖组件22盖设在外盖组件21的通孔20上后,中盖组件22上的避让缺口220正好对提手30进行避让,从而使中盖组件22、提手30以及外盖组件21之间能够较好配合,使其结合处更加平稳。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避让缺口220设置在中盖组件22上,而并非将避让缺口220设置在外盖组件21上,由于外盖组件21不仅需要和冲泡件3、中盖组件22配合,还需要和壶体1配合,因此外盖组件21的零件加工要求、制作工艺复杂度均比中盖组件22更高更严格,如果将避让缺口220设置在外盖组件21上,会进一步增大外盖组件21的加工要求,也就是说,将避让缺口220设置在中盖组件22上相比将避让缺口220设置在外盖组件21上来说,整个壶盖2制作工艺的复杂度更低。

其中,提手30具体包括:连接部31和与连接部31连接的握持部32,握持部32显露在养生壶的外部,供用户握持用,避让缺口220用于对连接部31进行避让。冲泡件3和连接部31具体可以由不锈钢材质制成,握持部32可以由塑胶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提手30可以焊接在冲泡件3的一侧,也可以铆接在冲泡件3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对提手30与冲泡件3的具体连接方式不作限定。

其中,冲泡件3的顶部具有向外翻折形成的翻边33,通孔20的孔壁上设有用于支撑翻边33的凸缘216。当冲泡件3从通孔20伸入壶体1中时,翻边33正好搭接在凸缘216上,从而使得冲泡件3更加平稳。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在壶体1的内壁上设置用于支撑冲泡件3的支架或支撑台。

继续参照图2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中盖组件22具体包括:中盖体221和连接在中盖体221底部的内衬盖222,避让缺口220具体开设在中盖体221的侧壁上。具体实现时,中盖体221可由塑胶材质制成,与壶体1内腔接触的内衬盖222可由不锈钢材质制成,这样既节省了成本,还保证了食品卫生安全。通过将中盖组件22设置为中盖体221和内衬盖222,将避让缺口220开设在中盖体221上,这样使得中盖组件22更易制作,而且若在制作过程中避让缺口220开设的不符合要求或者不达标,可仅对中盖体221进行处理,避免了中盖体221和内衬盖222这个整体的报废。

其中,中盖组件22还包括第一密封圈223,第一密封圈223的内缘夹设在中盖体221和内衬盖222之间,中盖组件22盖设在通孔20上时,第一密封圈223的外缘抵接在通孔20的孔壁上。第一密封圈223具体可以是硅胶圈。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223,在保证中盖组件22对提手30进行有效避让的同时,可提高壶盖2与提手30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了养生壶的保温效果。具体实现时,中盖体221的顶部设置有把手227,中盖体221、内衬盖222以及把手227通过螺钉锁住一起。

参照图5和图6所示,具体地,中盖组件22的底面周向上开设有上凹的定位槽226,内衬盖222的外缘伸入至定位槽226,并将第一密封圈223的内缘压设在定位槽226中。装配时,将第一密封圈223的内缘放入定位槽226中,然后再放置内衬盖222,使内衬盖222的外缘将第一密封圈223压紧在定位槽226中,最后通过螺钉将中盖体221、内衬盖222与把手227锁在一起。

参照图2至图7所示,外盖组件21具体包括:上盖体211、连接在上盖体211底部的下盖体212、第二密封圈213。其中,下盖体212上具有凹槽,第二密封圈213的内缘位于凹槽中,外盖组件21盖设在壶体1上时,第二密封圈213的外缘抵接在壶体1的壁上,以提高外盖组件21与壶体1之间的密封性。装配时,通过上盖体211和下盖体212将第二密封圈213的内缘压紧在下盖体212的凹槽中,然后通过螺钉214将上盖体211和下盖体212锁紧在一起。

其中,上盖体211和下盖体212可均由塑胶材质制成,为了提高外盖组件21的外观美感,上盖体211的表面还包覆有上装饰片2110,该上装饰片2110具体可以是不锈钢材质。同时,由于下盖体212的底面与壶体1内腔接触,为了提高食品卫生安全,下盖体212的底面还包覆有下装饰片2120,该下装饰片2120具体可以是不锈钢材质。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了防止提手30在中盖组件22和外盖组件21之间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避让缺口220的两侧还设置有限位部224,提手30位于避让缺口220中时,限位部224挡设在提手30的两侧。通过限位部224对提手30进行限位,可防止提手30在中盖组件22和外盖组件21之间转动,进一步提高了冲泡件3以及壶盖2的稳定性。较为优选的,限位部224可与中盖体221一体成型,以保证整个结构的强度。当然,限位部224也可以是后续再安装在避让缺口220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224具体为竖向设置在避让缺口220两侧的限位凸筋,这样可提高对提手30的限位效果。当然,在其他实现方式中,限位部224也可以为限位凸包或凸点,比如,限位凸包或凸点具体为多个,避让缺口220的一侧排列有一列限位凸包,避让缺口220的另一侧排列有一列限位凸包。

在本实施例中,中盖组件22通过旋转卡合的方式盖设在外盖组件21的通孔20上。具体地,中盖组件22的外壁上具有第一卡合部225,外盖组件21上具有可与该第一卡合部225匹配卡合的第二卡合部,通过第一卡合部225和第二卡合部的相互配合使得中盖组件22稳定地盖设在外盖组件21的通孔20上,从而可防止中盖组件22松动或者脱离外盖组件21,避免了烫伤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使用方便且安全。

其中,通孔20的孔壁上具有用于支撑中盖组件22的支撑台阶215。进一步地,支撑台阶215上具有环形支撑凸筋2150,中盖组件22盖设在通孔20上时,中盖组件22与环形支撑凸筋2150接触。这样当中盖组件22盖设在通孔20上时,中盖组件22直接接触的是环形支撑凸筋2150的顶面,从而减小了中盖组件22与外盖组件2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了中盖组件22旋转时的摩擦力,即,减小了中盖组件22旋转时所受到的阻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