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便携的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8125发布日期:2019-03-15 19:2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便携的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可便携的婴儿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婴儿床体积庞大,并且是由刚性骨架组成的,不便于将其带出外;即使是可折叠式的婴儿床,也会因为比较厚重,难以轻松的带出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便携的婴儿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便携的婴儿床,包括均是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床垫和护栏,所述护栏由底层和连接在底层上的护栏壁组成,所述护栏壁分为壁头和壁尾,所述护栏壁与底层组成凹槽,所述床垫安装在所述凹槽中;所述床垫由上垫和下垫固定连接组成,所述上垫和下垫的正面朝所述凹槽的上方,所述上垫和下垫的反面朝所述护栏的底层;所述床垫的上垫和下垫可上下折叠,所述护栏壁的壁尾可折叠到壁头内。

优选地,所述床垫的上垫四周边缘上缝制有包布,所述包布上设置有与所述床垫的下垫边缘设置的连接装置,使所述床垫可变换成背包的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为拉链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为若干个四合扣。

进一步地,所述床垫的上垫反面上安装有背带。

优选地,在所述护栏壁的壁头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护栏折叠状态的扣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扣锁装置安装在所述护栏壁的中部位置。

优选地,还包括可安装在所述护栏外部设置的插槽中的棚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棚顶结构由插入所述插槽中的主框架和安装在主框架上的棚帐组成。

优选地,所述护栏壁的壁头底部连接有枕头,所述枕头与壁头的底部之间的连接部为长状布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设置可分别折叠的软质床垫和软质护栏,并且床垫可变换成背包的模式,将折叠后的护栏塞进背包中,形成一种可便携模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展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床垫反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护栏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护栏折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便携的婴儿床,包括均是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床垫1和护栏2,所述护栏2由底层21和连接在底层21上的护栏壁22组成,所述护栏壁22分为壁头221和壁尾222,所述护栏壁22与底层21组成凹槽23,所述床垫1安装在所述凹槽23中;所述床垫1由上垫11和下垫12固定连接组成,所述上垫11和下垫12的正面朝所述凹槽23的上方,所述上垫11和下垫12的反面朝所述护栏2的底层21;所述床垫1的上垫11和下垫12可上下折叠,所述护栏壁22的壁尾222可折叠到壁头221内。

所述床垫1的上垫11四周边缘上缝制有包布13,所述包布13上设置有与所述床垫1的下垫12边缘设置的连接装置,使所述床垫1可变换成背包的模式。

所述连接装置为拉链结构。

所述连接装置为若干个四合扣。

所述床垫1的上垫11反面上安装有背带14。

在所述护栏壁22的壁头221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护栏2折叠状态的扣锁装置25。

所述扣锁装置25安装在所述护栏壁22的中部位置。

还包括可安装在所述护栏2外部设置的插槽24中的棚顶结构3。

所述棚顶结构3由插入所述插槽24中的主框架31和安装在主框架31上的棚帐32组成,棚帐32可以使分别安装在主框架31两边的遮阳顶与蚊帐顶,所述遮阳顶和蚊帐顶展开后可包裹所述护栏2的上方,也可以选择任意一个打开后,半覆盖着护栏2。

所述护栏壁22的壁头221底部连接有枕头26,所述枕头26与壁头221的底部之间的连接部为长状布条。

工作原理:

使用时,展开床垫1和护栏2,床垫1以正面朝护栏2的凹槽23上方,反面朝护栏2的底层21内表面的方向放置在护栏2的凹槽23中,根据情况可将棚顶结构3插到护栏2外部的插槽24中,分别可展开遮阳顶和蚊帐顶;

收纳时,将床垫1取出,把床垫1的上垫11边缘的包布13从反面翻到正面,将护栏壁22的壁尾222折叠进壁头221,用扣锁装置25扣紧壁头221与壁尾后222,塞入由包布13和上垫11组成的背包储存空间中,盖上下垫12,拉上拉链或扣上四合扣,形成背包的模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