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提鞋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8472发布日期:2019-06-14 22:32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提鞋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提鞋具,属于儿童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经常会要求他们自己穿衣提鞋,但是,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提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初学阶段而且鞋子的大小与儿童脚的大小近似时,尤敢吃力,或者儿童费了好大得劲仍旧提不上鞋,或是把鞋提上而把手指挤得很疼,从而使他们不愿意自己去独立动手,影响父母对于孩子独立意识的教育,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儿童提鞋具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使孩子们愿意主动去自己动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提鞋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提鞋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底部设有弧形板,且所述弧形板底部略向右侧弯曲,所述弧形板上方设有气垫,且所述气垫设置于主体左侧,所述气垫外侧设有光滑层,所述主体顶部内壁设有凹孔a,所述凹孔a两侧内壁设有通孔a,且所述通孔a活动连接固定杆a,所述主体上方设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底部设有凸块a,且所述连接体通过凹孔a、凸块a、通孔a和固定杆a之间相互配合连接主体,所述连接体顶部内壁设有凹孔b,所述凹孔b两侧设有通孔b,且所述通孔b活动连接固定杆b,所述连接体上方设有手把,所述手把底部设有凸块b,且所述手把通过凹孔b、凸块b、通孔b和固定杆b之间相互配合连接连接体,所述手把顶部固定连接有挂环。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左侧设为与人体脚部相对应的凹形弧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光滑层设为聚乙烯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凹孔a、通孔a和固定杆a结构位置大小与所述凸块b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a与凸块b上均设有与通孔a和通孔b相匹配的孔洞。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连接体与手把均设为木质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儿童提鞋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主体,使得脚与鞋子之间产生一定缝隙,位于主体左侧的气垫可以减少主体对脚部压力带来的疼痛感,主体底部的弧形板可以与脚部形成支杆,帮助脚部进入鞋内,主体、连接体和手把之间通过各部件连接,可以改变提鞋具的长度,适应于不同的儿童鞋,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提鞋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提鞋具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1、主体;2、弧形板;3、气垫;4、光滑层;5、凹孔a;6、通孔a;7、固定杆a;8、连接体;9、凸块a;10、凹孔b;11、通孔b;12、固定杆b;13、手把;14、凸块b;15、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儿童提鞋具,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底部设有弧形板2,且所述弧形板2底部略向右侧弯曲,所述弧形板2上方设有气垫3,且所述气垫3设置于主体1左侧,所述气垫3外侧设有光滑层4,所述主体1顶部内壁设有凹孔a5,所述凹孔a5两侧内壁设有通孔a6,且所述通孔a6活动连接固定杆a7,所述主体1上方设有连接体8,所述连接体8底部设有凸块a9,且所述连接体8通过凹孔a5、凸块a9、通孔a6和固定杆a7之间相互配合连接主体1,所述连接体8顶部内壁设有凹孔b10,所述凹孔b10两侧设有通孔b11,且所述通孔b11活动连接固定杆b12,所述连接体8上方设有手把13,所述手把13底部设有凸块b14,且所述手把13通过凹孔b10、凸块b14、通孔b11和固定杆b12之间相互配合连接连接体8,所述手把13顶部固定连接有挂环15。

更具体而言,所述主体1左侧设为与人体脚部相对应的凹形弧结构,方便儿童脚部与提鞋具之间的配合,所述光滑层4设为聚乙烯材料,使提鞋具方便进入到鞋中,所述凹孔a5、通孔a6和固定杆a7结构位置大小与所述凸块b14相匹配,使得手把13可直接连接主体1,所述凸块a9与凸块b14上均设有与通孔a6和通孔b11相匹配的孔洞,所述主体1、连接体8与手把13均设为木质材料,木质材料更加结实耐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使用时,手握住手把13,将主体1插入鞋内,使得脚后跟贴着气垫3,在脚向下用力的同时,向手把13施加力,使得脚与鞋子之间产生缝隙,脚后跟顺着主体向下,然后拔出提鞋具即可,连接体8可根据鞋子选择是否使用,以达到方便儿童提鞋,且能够适应不同鞋子的目的。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