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防踢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5193发布日期:2019-03-13 23:47阅读:8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防踢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防踢被。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踢被有多种,一般是通过带子将被子拴紧,或者采用多个纽扣以调节松紧,虽然易于实施,但是功能有限,有些防踢被采用拉力传感器检测被子是否被踢开,但是需要将被子与其他固定物配合使用,使用灵活性较差。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儿童防踢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防踢被,该儿童防踢被能有效防止儿童踢开被子,且调节方便,易于实施。

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儿童防踢被,包括设置在防踢被(1)上端的调节扣件和设置在防踢被下端的第一尼龙搭扣;

调节扣件包括松紧带(12)、纽扣(2)和多个扣眼(3);纽扣和扣眼均设置在松紧带上;松紧带固定在防踢被上;多个扣眼等间距布置;松紧带起到束紧作用,防止防踢被上端开口较大而进入冷风到被中,另外,多个扣眼的设置便于根据儿童的具体体型调节松紧,保障儿童睡觉时的舒适度。

第一尼龙搭扣包括第一尼龙搭扣钩面(6)和第一尼龙搭扣绒面(8);第一尼龙搭扣钩面和第一尼龙搭扣绒面分别设置在防踢被下端的内侧和外侧。尼龙搭扣又称魔术贴,第一尼龙搭扣用于束紧防踢被的下端,由于绒面有一定的长度,因此也能一定程度上调节松紧。

防踢被的中部设有弹性腰围(4);弹性腰围上设有第二尼龙搭扣;

第二尼龙搭扣包括第二尼龙搭扣钩面(5)和第二尼龙搭扣绒面(7);第二尼龙搭扣钩面和第二尼龙搭扣绒面分别设置在防踢被中部的内侧和外侧。尼龙搭扣又称魔术贴,第二尼龙搭扣用于束紧防踢被的中部,由于绒面有一定的长度,因此也能一定程度上调节松紧。弹性腰围能束紧儿童的腰部。从而起到更好的保暖效果。

防踢被中设有监测电路,监测电路包括包括传感器组、A/D转换器、报警器、电池和MCU;

传感器组包括防踢被外侧设置的外侧温度传感器(13)和防踢被内侧设置的内侧温度传感器(11);

外侧温度传感器和内侧温度传感器分别与A/D转换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相连,A/D转换器的输出端输出数据到MCU;

报警器和电池均与MCU相连。

传感器组还包括设置在防踢被内侧设置的湿度传感器(14);湿度传感器与 A/D转换器的第三输入端相连。

MCU还连接有调光电路和显示屏(9);传感器组还包括设置在防踢被外侧设置的光强传感器(10);光强传感器与A/D转换器的第四输入端相连。

调光电路用于调节显示屏的背光亮度。

MCU采用分立的数字器件(如与非门,比较器等)搭建,也可以采用集成控制器,如DSP或单片机,因此,本方案属于纯硬件方案,不设计任何程序和方法,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客体。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儿童防踢被,从上中下三方面能对防踢被进行束紧,而且采用纽扣和多个扣眼能方便调节松紧,采用尼龙搭扣也能调节松紧,灵活性较好。

另外,专门为防踢被设计了智能监控电路,通过内外侧的温度传感器检测被子的内外温差,以识别是否发生了踢被的现象,另外,还设置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婴儿或儿童是否尿床;实用性好。总而言之,这种儿童防踢被功能丰富,集成度高,利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防踢被内侧面示意图;

图2为防踢被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监控电路框图。

标号说明:1-防踢被,2-纽扣,3-扣眼,4-弹性腰围,5-第二尼龙搭扣钩面, 6-第一尼龙搭扣钩面,7-第二尼龙搭扣绒面,8-第一尼龙搭扣绒面,9-显示屏, 10-光强传感器,11-内侧温度传感器,12-松紧带,13-外侧温度传感器,14-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3,一种儿童防踢被,包括设置在防踢被1上端的调节扣件和设置在防踢被下端的第一尼龙搭扣;

调节扣件包括松紧带12、纽扣2和多个扣眼3;纽扣和扣眼均设置在松紧带上;松紧带固定在防踢被上;多个扣眼等间距布置;松紧带起到束紧作用,防止防踢被上端开口较大而进入冷风到被中,另外,多个扣眼的设置便于根据儿童的具体体型调节松紧,保障儿童睡觉时的舒适度。

第一尼龙搭扣包括第一尼龙搭扣钩面6和第一尼龙搭扣绒面8;第一尼龙搭扣钩面和第一尼龙搭扣绒面分别设置在防踢被下端的内侧和外侧。尼龙搭扣又称魔术贴,第一尼龙搭扣用于束紧防踢被的下端,由于绒面有一定的长度,因此也能一定程度上调节松紧。

防踢被的中部设有弹性腰围4;弹性腰围上设有第二尼龙搭扣;

第二尼龙搭扣包括第二尼龙搭扣钩面5和第二尼龙搭扣绒面7;第二尼龙搭扣钩面和第二尼龙搭扣绒面分别设置在防踢被中部的内侧和外侧。尼龙搭扣又称魔术贴,第二尼龙搭扣用于束紧防踢被的中部,由于绒面有一定的长度,因此也能一定程度上调节松紧。弹性腰围能束紧儿童的腰部。从而起到更好的保暖效果。

防踢被中设有监测电路,监测电路包括包括传感器组、A/D转换器、报警器、电池和MCU;

传感器组包括防踢被外侧设置的外侧温度传感器13和防踢被内侧设置的内侧温度传感器11;

外侧温度传感器和内侧温度传感器分别与A/D转换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相连,A/D转换器的输出端输出数据到MCU;

报警器和电池均与MCU相连。

传感器组还包括设置在防踢被内侧设置的湿度传感器14;湿度传感器与 A/D转换器的第三输入端相连。

MCU还连接有调光电路和显示屏9;传感器组还包括设置在防踢被外侧设置的光强传感器10;光强传感器与A/D转换器的第四输入端相连。

调光电路用于调节显示屏的背光亮度。

如图3,控制电路(又称监测电路)包括传感器组,A/D转换器,报警器,电池和调光电路;传感器组通过A/D转换器与MCU相连;报警器、电池和调光电路均与MCU相连;

(1)传感器组包括:防踢被外侧设置的光强传感器和外侧温度传感器,防踢被内侧设置的内侧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2)上述4个传感器均与A/D转换器(即图中的ADC)的输入端相连, A/D转换器的输出端输出数据到MCU;

(3)调光电路包括三极管和LED灯串;

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LED灯串包括多个串接的LED灯;LED灯串的正极接电源正极Vcc;LED 灯串的负极接三极管Q1的C极,三极管的E极经电阻R接地;三极管的B极的接MCU的输出端。

调光原理:MCU依据光强信号调光,外部光强越大,则背光越亮,即MCU 基于光强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输出一定占空比的PWM脉冲控制LED灯串的导通和关闭时间,从而控制LED亮度,具体控制为现有成熟技术。

若内侧温度传感器检测内侧温度,外侧温度传感器检测外侧温度,若内侧温度与外侧温度差值小于阈值(如2度),则表示被子被踢开,启动报警。

若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湿度明显上升(如湿度值超过预设值)。则表示宝宝尿床了,启动报警。

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MCU还可以通过蓝牙或WiFi与手机通信连接,实现无线报警。

电池设置在防踢被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