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头同轴的多功能探测的炖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6011发布日期:2019-07-03 03:2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探头同轴的多功能探测的炖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探头同轴的多功能探测的炖煮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对于烹饪用的炊具来说,具有盐度探测或温度探测对健康烹饪可以起到很好引导作用。优秀的厨师或许可以凭借丰富的经验把握食物的含盐量及火候,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传统的做法是通过探盐计或探温计对烹饪的食材进行检测,这种方式需要将探测设备插入锅体中进行检测,没有温度补偿、无法实时监测,其探测精度低,且操作不便。在现有技术中,对物质中的含盐量及TDS含量多数采用电导率仪等电子仪器进行检测,而对于如何在陶瓷锅体上通过传感器进行实时盐度、TDS含量的测定,目前尚有巨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探测的炖煮装置,针对食物的盐度、TDS含量、温度进行精准检测,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营养的需求,同时同轴探头可以减少空间的占用,提高空间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探头同轴的多功能探测的炖煮装置,所述炖煮装置包括外锅、内锅、电路板和发热盘,所述外锅内装套有支架,所述支架底部设有与电路板电连接的一组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同轴向设置的外触头和内触头,所述内锅底部设有两组探头,当内锅放入外锅中时,两组探头分别与外触头和内触头一一对应接触形成电连接,内锅中的食材与探头、外触头、内触头及电路板形成封闭回路。

采用该技术方案的炖煮装置,感应组件是为同轴向设置的外触头和内触头,最佳的外触头和内触头为同心设置,分别与外触头和内触头对应接触电连接的为内锅底部的两组探头,当在内锅内放置食材炖煮为汤汁时,由于汤汁为导体,因此两组探头以汤汁为介质导通与电路板的封闭回路,由此形成的感应电流获得汤汁中的电导率,从而获知汤汁中的盐度。

同轴向设置的外触头和内触头,尤其是同心设置的外触头和内触头,可以将原本需要两组的感应组件合并为一组,由此可以减少感应组件对外锅内空间的挤占,同时可以将该感应组件设置在外锅的正中间,由于外触头和内触头为同心设置,因此与其对应设置的两组探头,位于中心的探头和另外一个探头,无论内锅放置的角度如何,均能很好地接触到感应组件,从而避免管正内锅,使得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便捷,同时也可以使得接触效果更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感应组件还包括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由下往上包覆外触头并固定于支架上,所述外触头为剖视呈凹字形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外触头外侧面上设有第一限位台,所述外触头顶部内缘设有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一限位台与限位套筒之间设有大弹簧,所述大弹簧能使所述外触头相对所述限位套筒上下移动;所述内触头设在外触头上端的内凹处,所述内触头与内凹处之间设有小弹簧,所述小弹簧能使所述内触头相对所述外触头上下移动。

外触头通过第一限位台,将外触头限制于限位套筒和支架之间,外触头的上下移动通过其第一限位台下方装套的大弹簧实现,由此内锅放入外锅后,内锅底部的探头接触到可以上下移动的外触头,可以使得接触更佳;另外由于外触头为剖视呈凹字形的圆柱形结构,其顶部内缘设有第二限位台,将内触头限制于第二限位台和内凹处之间,内触头的上下移动通过内触头下方设置的小弹簧实现,可以上下移动的内触头与外触头都能实现与探头接触更佳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外触头顶部设有圆环形的外触片,所述内触头上端设有内触片,所述外触片和内触片互不接触且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

外触头顶部设有的圆环形的外触片,和内触头上端设有的内触片,都可以提高其与探头接触的有效性,提高效率,而且外触片和内触片互不接触,可以避免误触的可能性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外触片和/或内触片上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电路板电连接。

外触片和/或内触片上连接有的温度传感器,可以探测内锅底部的温度,尤其是外触片和/或内触片是与探头接触的,而探头直接与内锅中的汤汁接触,由此温度传感器可以更好地探测到汤汁的实际温度,相比较接触内锅底部而言,所探测到的温度准确率更高,同时由于温度的高低会影响电导率,因此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可以根据汤汁的实际温度来修正电导率,从而使得探测到的盐度更加准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内触头高于外触头。

内触头高于外触头,可以使得内触头和外触头上下移动时,该感应组件呈两级溃缩,使得内触头和外触头能更好地接触到探头,接触探头的效果更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外触头上端的内凹处底部为可拆卸的端盖。

外触头上端的内凹处底部为可拆卸的端盖,可以方便内凹处里的内触头和小弹簧进行更换,同时也便于装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内锅开设有一个通孔,两组探头分别为外探头和内探头,所述外探头和内探头同心设置于通孔中,所述内探头与外探头之间设有内密封件,所述外探头与通孔之间设有外密封件;所述内探头为通过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在外探头中连接而成,最佳为铆合而成;所述外探头为通过第三连接头、第四连接头在通孔中连接而成,最佳为铆合而成。所述外探头和内探头为金属材质,所述外密封件和内密封件为食品级乳胶材质。

在内锅中仅设置了一个通孔,两组探头以同心的形式设置于该通孔中,两组探头分别为外探头和内探头,内探头为通过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在外探头中铆合而成,所述内探头与外探头之间设有内密封件;外探头为通过第三连接头、第四连接头在通孔中铆合而成,所述外探头与通孔之间设有外密封件,同心设置的两组探头和同心设置的外触头和内触头直接接触,无论内锅放置的角度如何,均能很好地接触到感应组件,从而避免管正内锅,使得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便捷,同时也可以使得接触效果更佳。

采用上述技术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同轴向设置的外触头和内触头,尤其是同心设置的外触头和内触头,可以将原本需要两组的感应组件合并为一组,由此可以减少感应组件对外锅内空间的挤占,同时可以将该感应组件设置在外锅的正中间,由于外触头和内触头为同心设置,因此与其对应设置的两组探头,位于中心的探头和另外一个探头,无论内锅放置的角度如何,均能很好地接触到感应组件,从而避免管正内锅,使得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便捷,同时也可以使得接触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探头同轴的多功能探测的炖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探头同轴的多功能探测的炖煮装置的局部放大图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探头同轴的多功能探测的炖煮装置,所述炖煮装置包括外锅1、内锅2、电路板4和发热盘,所述外锅1内装套有支架3,所述支架3底部设有与电路板4电连接的一组感应组件5,所述感应组件5包括同轴向设置的外触头51和内触头52,最佳的外触头51和内触头52为同心设置,所述内锅2底部设有两组探头21,当内锅2放入外锅1中时,两组探头21分别与外触头51和内触头52一一对应接触形成电连接,内锅2中的食材与探头21、外触头51、内触头52及电路板4形成封闭回路。

上述感应组件5还包括限位套筒53,所述限位套筒53由下往上包覆外触头51并固定于支架3上,所述外触头51为剖视呈凹字形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外触头51外侧面上设有第一限位台511,所述外触头51顶部内缘设有第二限位台512,所述第一限位台511与限位套筒53之间设有大弹簧514,所述大弹簧514能使所述外触头51相对所述限位套筒53上下移动;

所述内触头52设在外触头51上端的内凹处513,所述内触头52与内凹处513之间设有小弹簧521,所述小弹簧521能使所述内触头52相对所述外触头51上下移动。

上述外触头51顶部设有圆环形的外触片515,所述内触头52上端设有内触片522,所述外触片515和内触片522互不接触且分别与电路板4电连接。

上述外触片515和/或内触片522上连接有温度传感器54,所述温度传感器54与电路板4电连接。

上述内触头52高于外触头51。

上述外触头51上端的内凹处513底部为可拆卸的端盖516。

上述内锅2开设有一个通孔22,两组探头21分别为外探头25和内探头24,所述外探头25和内探头24同心设置于通孔22中,所述内探头24与外探头25之间设有内密封件26,所述外探头25与通孔22之间设有外密封件27;所述内探头24为通过第一连接头241、第二连接头242在外探头25中连接而成,最佳为铆合而成;所述外探头25为通过第三连接头251、第四连接头252在通孔22中连接而成,最佳为铆合而成。所述外探头25和内探头24为金属材质,所述外密封件27和内密封件26为食品级乳胶材质。

采用该技术方案的炖煮装置,感应组件5是为同心设置的外触头51和内触头52,分别与外触头51和内触头52对应接触电连接的为内锅2底部的两组探头21,当在内锅2内放置食材炖煮为汤汁时,由于汤汁为导体,因此两组探头21以汤汁为介质导通与电路板4的封闭回路,由此形成的感应电流获得汤汁中的电导率,从而获知汤汁中的盐度。

同轴向设置的外触头51和内触头52,尤其是同心设置的外触头51和内触头52,可以将原本需要两组的感应组件5合并为一组,由此可以减少感应组件5对外锅1内空间的挤占,同时可以将该感应组件5设置在外锅1的正中间,由于外触头51和内触头52为同心设置,因此与其对应设置的两组探头21,位于中心的探头21和另外一个探头21,无论内锅2放置的角度如何,均能很好地接触到感应组件5,从而避免管正内锅2,使得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便捷,同时也可以使得接触效果更佳。

外触头51通过第一限位台511,将外触头51限制于限位套筒53和支架3之间,外触头51的上下移动通过其第一限位台511下方装套的大弹簧514实现,由此内锅2放入外锅1后,内锅2底部的探头21接触到可以上下移动的外触头51,可以使得接触更佳;另外由于外触头51为剖视呈凹字形的圆柱形结构,其顶部内缘设有第二限位台512,将内触头52限制于第二限位台512和内凹处513之间,内触头52的上下移动通过内触头52下方设置的小弹簧521实现,可以上下移动的内触头52与外触头51都能实现与探头21接触更佳的效果。

外触头51顶部设有的圆环形的外触片515,和内触头52上端设有的内触片522,都可以提高其与探头21接触的有效性,提高效率,而且外触片515和内触片522互不接触,可以避免误触的可能性发生。

外触片515和/或内触片522上连接有的温度传感器54,可以探测内锅2底部的温度,尤其是外触片515和/或内触片522是与探头21接触的,而探头21直接与内锅2中的汤汁接触,由此温度传感器54可以更好地探测到汤汁的实际温度,相比较接触内锅2底部而言,所探测到的温度准确率更高,同时由于温度的高低会影响电导率,因此温度传感器54的设置,可以根据汤汁的实际温度来修正电导率,从而使得探测到的盐度更加准确。

内触头52高于外触头51,可以使得内触头52和外触头51上下移动时,该感应组件5呈两级溃缩,使得内触头52和外触头51能更好地接触到探头21,接触探头21的效果更佳。

外触头51上端的内凹处513底部为可拆卸的端盖516,可以方便内凹处513里的内触头52和小弹簧521进行更换,同时也便于装配。

在内锅2中仅设置了一个通孔22,两组探头21以同心的形式设置于该通孔22中,两组探头21分别为外探头25和内探头24,内探头24为通过第一连接头241、第二连接头242在外探头25中铆合而成,所述内探头24与外探头25之间设有内密封件26;外探头25为通过第三连接头251、第四连接头252在通孔22中铆合而成,所述外探头25与通孔22之间设有外密封件27,同心设置的两组探头21和同心设置的外触头51和内触头52直接接触,无论内锅2放置的角度如何,均能很好地接触到感应组件5,从而避免管正内锅2,使得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便捷,同时也可以使得接触效果更佳。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做出的各种等同变换,均被本实用新型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覆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