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挂式集成吊顶淋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8220发布日期:2019-04-09 21:52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钩挂式集成吊顶淋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钩挂式集成吊顶淋浴装置。



背景技术:

家用洗浴装置是每家每户都要安装的洗浴设施,主要分为泡浴设施和淋浴设施。受户型面积所限,一般家庭中多安装使用淋浴设施。淋浴设施在结构上一般包括热水器和淋浴头(花洒)。热水器按照加热水方式不同,可分为太阳能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不管使用哪种热水器,最终都要与淋浴头连接。对于普通简化版淋浴设施,一般通过软管连接,成本较低,缺点是淋浴时需要将淋浴头固定在墙上,此时淋浴头喷出的水是倾斜向下的,淋浴面积较小,淋浴舒适感较差;也可以手持淋浴头洗浴,但非常不方便。对于高档淋浴设施,热水器输出端则通过安装在墙壁上的竖直温水管、竖直温水管上端固设的横向温水管与淋浴头连接。因为这种淋浴设施的淋浴头横向延伸出来,淋浴水流是从上向下均匀洒下,因此淋浴面积较大,舒适性好。但是这种淋浴设施也存在较大弊端:1、不同人的身高不同,淋浴头高度每次都需要调节;2、如果选用固定式淋浴头,则淋浴头和横向温水管一直横向延伸出来,占用空间大,不美观;如果选用可收缩式淋浴头,每次洗澡前后都需要来回摆动淋浴头,不但会大大缩短使用寿命,操作也非常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淋浴面积大,淋浴水流从上向下喷洒,淋浴舒适性较好,能适应不同高度人群使用,不占用空间,洗澡时无需进行多余操作,操作简便,能够与浴室集成吊顶装配使用,且不受集成吊顶尺寸限制,通用性强,外观美丽时尚的钩挂式集成吊顶淋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钩挂式集成吊顶淋浴装置的结构特点是:包括与集成吊顶架的安装格上下对应的矩形卡板,卡板内设有内腔,卡板底面均布有与内腔连通的淋浴孔,卡板顶面安装有与内腔连通的主接头,卡板顶面上还安装有能将卡板平挂在集成吊顶架上的钩挂装置;所述钩挂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卡板顶部的前后两端或左右两端。

本钩挂式集成吊顶淋浴装置是通过悬空平挂结构来实现淋浴面积大,淋浴水流从上向下喷洒,淋浴舒适性较好,能适应不同高度人群使用,不占用空间,洗澡时无需进行多余操作,操作简便,能够与浴室集成吊顶装配使用,外观美丽时尚的。

悬空平挂结构主要包括矩形卡板、钩挂装置和主接头等。其中,矩形卡板是本专利的基础部件,其主要作用之一是为其他部件提供安装载体,并将本专利与集成吊顶架连接为一体结构。卡板是水平放置的平板结构,其形状为与集成吊顶架的安装格相对应的矩形。目前家庭中使用的集成吊顶为了美观和安装方便,一般都将安装格设置成正方形,因此本专利中的卡板就是与之上下卡装对应的正方形。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集成吊顶架的安装格设置为长方形,那么本专利中的卡板也可以设置为与之上下卡装对应的长方形。在本专利中,卡板上安装有钩挂装置,钩挂装置位于卡板顶面。钩挂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与跟安装格相对应的集成吊顶架钩挂配合,从而起到将卡板卡装到集成吊顶架上的作用,这样就实现了将卡板安装到集成吊顶架上的目的。因为钩挂装置只是与集成吊顶架钩挂配合,因此需要维护而从集成吊顶架上拆卸卡板时,也非常方便。在本专利中,主接头安装在卡板顶面,这样可以方便连接水管,并且将水管隐藏在卡板上方和集成吊顶上方,因此从外部只能看到集成吊顶和卡板,而集成吊顶和卡板又相互连接、融合在一起,因此既不占用空间,外观上又很简洁时尚,特别适合高档装修使用。在本专利中,卡板内设置有内腔,卡板底面均布有若干淋浴孔,内腔上下两端分别与主接头和淋浴孔连通,因此,当热水器向主接头供温水时,主接头将通过内腔将温水分配给各个淋浴孔,这样,温水就能通过各个淋浴孔从上向下竖直喷射,不但淋浴覆盖面积大,而且淋浴舒适性也更好。本专利在使用时,因为卡板已经置顶,无需使用者手持或者进行位置、喷射角度、高度调节,因此适应各种身高人群使用,而且几乎不用任何操作,非常方便。

在本专利中,所述钩挂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卡板顶部的前后两端或左右两端。因为钩挂装置是设置在卡板顶部且与集成吊顶架直接钩挂配合,因此最少需要设置在卡板两端的两组钩挂装置即可。显然,这两组钩挂装置既可以分别设置在卡板的前后两端,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卡板的左右两端。因为卡板是前后对称且左右也对称的结构,因此当卡板的上述两端钩挂在集成吊顶架上后,卡板便平稳地钩挂在了集成吊顶架上且位于集成吊顶架的安装格内,结构上连接稳定可靠,外观上无缝对接,卡板与集成吊顶完美融为一体。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每组钩挂装置包括两个间隔固设在卡板顶面的立柱,立柱上端固设有向集成吊顶架上方横向延伸的挂板。

在本专利中,每组钩挂装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立柱和挂板。其中,立柱是竖向固设在卡板顶部的,而挂板是横向向外延伸设置的,并且挂板与立柱是对应固设在一起的,这样,挂板、立柱和卡板就固定连接成了一体结构。在本专利中,挂板向外延伸的长度是超过卡板对应端部的,也就是说,设置在卡板前后两端的挂板的最外端距离是超过卡板前后端长度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当需要卡装卡板时,虽然卡板与集成吊顶架的安装格正好上下对应插装配合,但是两组挂板却可以延伸到集成吊顶架顶部,从而实现承载卡板重量、挂载卡板的作用。因此,本专利在安装时,需要将钩挂装置所在的卡板前后两端倾斜设置,先使卡板前端或后端插入集成吊顶架的安装格,然后顺势将全部卡板和钩挂装置都推进安装格中,也即将卡板整个推到集成吊顶架上方;然后手托卡板对齐安装格缓缓下降;当卡板进入安装格并下降到设定位置时,卡板顶部的两组钩挂装置将碰触到集成吊顶架的对应部分上,松手后卡板变被钩挂装置钩挂在了集成吊顶架上,安装完毕,操作非常简单。

作为改进,所述立柱和挂板由一块易于弯折的金属板一次弯折而成。

因为挂板是由易于弯折的金属板制成的,因此在实际安装时,如果遇到预先设置的立柱和挂板位置不合适,可以通过现场手动弯曲立柱或挂板的方式进行调整,达到最完美的安装位置和角度,有效保证了本专利安装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立柱和挂板为薄铁片或铝合金薄片。

在实际生产制造时,将立柱和挂板采用薄铁片或铝合金薄片,可以利用薄铁片或铝合金薄片的受力延展性进行弯曲调整,又能利用薄铁片或铝合金薄片的机械强度保证安装到集成吊顶架后的结构稳定性。薄铁片或铝合金薄片属于常规材料,加工也非常简单,保证了成本的降低。

作为改进,所述挂板包括板体,板体中部设有将板体分割为左板体和右板体的板体槽。

将挂板设置成由左板体和右板体构成的板体结构,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沿板体槽将左板体和右板体进行反向弯曲,这样就能在挂板末端形成一个n形结构。将n形结构扣装到集成吊顶架上后,不但能增强连接的可靠性,而且受外力后卡板也不会晃动或震动,连接更加稳固。

综上所述,采用这种结构的钩挂式集成吊顶淋浴装置,结构合理,淋浴面积大,淋浴水流从上向下喷洒,淋浴舒适性较好,能适应不同高度人群使用,不占用空间,洗澡时无需进行多余操作,操作简便,能够与浴室集成吊顶装配使用,且不受集成吊顶尺寸限制,通用性强,外观美丽时尚。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专利安装到集成吊顶架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安装到集成吊顶架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挂板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弯折右板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弯折左板体和右板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挂板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挂板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钩挂式集成吊顶淋浴装置包括与集成吊顶架0的安装格1上下对应的矩形卡板2,卡板内设有内腔3,卡板底面均布有与内腔连通的淋浴孔4,卡板顶面安装有与内腔连通的主接头5,卡板顶面上还安装有能将卡板平挂在集成吊顶架上的钩挂装置6;所述钩挂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卡板顶部的前后两端或左右两端。本钩挂式集成吊顶淋浴装置主要包括矩形卡板、钩挂装置和主接头等。其中,矩形卡板是本专利的基础部件,其主要作用之一是为其他部件提供安装载体,并将本专利与集成吊顶架连接为一体结构。卡板是水平放置的平板结构,其形状为与集成吊顶架的安装格相对应的矩形。目前家庭中使用的集成吊顶为了美观和安装方便,一般都将安装格设置成正方形,因此本专利中的卡板就是与之上下卡装对应的正方形。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集成吊顶架的安装格设置为长方形,那么本专利中的卡板也可以设置为与之上下卡装对应的长方形。在本专利中,卡板上安装有钩挂装置,钩挂装置位于卡板顶面。钩挂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与跟安装格相对应的集成吊顶架钩挂配合,从而起到将卡板卡装到集成吊顶架上的作用,这样就实现了将卡板安装到集成吊顶架上的目的。因为钩挂装置只是与集成吊顶架钩挂配合,因此需要维护而从集成吊顶架上拆卸卡板时,也非常方便。在本专利中,主接头安装在卡板顶面,这样可以方便连接水管,并且将水管隐藏在卡板上方和集成吊顶上方,因此从外部只能看到集成吊顶和卡板,而集成吊顶和卡板又相互连接、融合在一起,因此既不占用空间,外观上又很简洁时尚,特别适合高档装修使用。在本专利中,卡板内设置有内腔,卡板底面均布有若干淋浴孔,内腔上下两端分别与主接头和淋浴孔连通,因此,当热水器向主接头供温水时,主接头将通过内腔将温水分配给各个淋浴孔,这样,温水就能通过各个淋浴孔从上向下竖直喷射,不但淋浴覆盖面积大,而且淋浴舒适性也更好。本专利在使用时,因为卡板已经置顶,无需使用者手持或者进行位置、喷射角度、高度调节,因此适应各种身高人群使用,而且几乎不用任何操作,非常方便。

在本专利中,所述钩挂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两组,分别设置在卡板顶部的前后两端或左右两端。因为钩挂装置是设置在卡板顶部且与集成吊顶架直接钩挂配合,因此最少需要设置在卡板两端的两组钩挂装置即可。显然,这两组钩挂装置既可以分别设置在卡板的前后两端,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卡板的左右两端。因为卡板是前后对称且左右也对称的结构,因此当卡板的上述两端钩挂在集成吊顶架上后,卡板便平稳地钩挂在了集成吊顶架上且位于集成吊顶架的安装格内,结构上连接稳定可靠,外观上无缝对接,卡板与集成吊顶完美融为一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每组钩挂装置包括两个间隔固设在卡板顶面的立柱7,立柱上端固设有向集成吊顶架上方横向延伸的挂板8。在本专利中,每组钩挂装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立柱和挂板。其中,立柱是竖向固设在卡板顶部的,而挂板是横向向外延伸设置的,并且挂板与立柱是对应固设在一起的,这样,挂板、立柱和卡板就固定连接成了一体结构。在本专利中,挂板向外延伸的长度是超过卡板对应端部的,也就是说,设置在卡板前后两端的挂板的最外端距离是超过卡板前后端长度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当需要卡装卡板时,虽然卡板与集成吊顶架的安装格正好上下对应插装配合,但是两组挂板却可以延伸到集成吊顶架顶部,从而实现承载卡板重量、挂载卡板的作用。因此,本专利在安装时,需要将钩挂装置所在的卡板前后两端倾斜设置,先使卡板前端或后端插入集成吊顶架的安装格,然后顺势将全部卡板和钩挂装置都推进安装格中,也即将卡板整个推到集成吊顶架上方;然后手托卡板对齐安装格缓缓下降;当卡板进入安装格并下降到设定位置时,卡板顶部的两组钩挂装置将碰触到集成吊顶架的对应部分上,松手后卡板变被钩挂装置钩挂在了集成吊顶架上,安装完毕,操作非常简单。

在本专利中,所述立柱和挂板由一块易于弯折的金属板一次弯折而成。因为挂板是易于弯折且一次弯折成型的金属板,因此在实际安装时,如果遇到预先设置的立柱和挂板位置不合适,可以通过现场手动弯曲立柱或挂板的方式进行调整,达到最完美的安装位置和角度,有效保证了本专利安装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和挂板为薄铁片或铝合金薄片。在实际生产制造时,将立柱和挂板采用薄铁片或铝合金薄片,可以利用薄铁片或铝合金薄片的受力延展性进行弯曲调整,又能利用薄铁片或铝合金薄片的机械强度保证安装到集成吊顶架后的结构稳定性。薄铁片或铝合金薄片属于常规材料,加工也非常简单,保证了成本的降低。

在实际生产时,所述挂板包括板体9,板体中部设有将板体分割为左板体10和右板体11的板体槽12。将挂板设置成由左板体和右板体构成的板体结构,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沿板体槽将左板体和右板体进行反向弯曲,这样就能在挂板末端形成一个n形结构。将n形结构扣装到集成吊顶架上后,不但能增强连接的可靠性,而且受外力后卡板也不会晃动或震动,连接更加稳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