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58221发布日期:2019-04-09 21:52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及其组合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慢性结肠炎是慢性结肠通常根据致病原因分为特异性,即有明显原因的结肠炎,和非特异性即致病原因不明的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的致病原因有很多,如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另外,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营养不良、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寄生虫病等,均可导致疾病发作。

慢性结肠炎的治疗目前以西医治疗为主,多以黄连素、肠炎灵、胃肠灵氧氟沙星、甲硝唑等消炎止痛药治疗,这些药物一般只有短期疗效或缓解症状的作用,而且副作用大,不能根治,疗程长,治愈率低,难于痊愈,且其中有些药长期使用易产生抗药性。结肠炎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治愈,结肠粘膜就会逐步溃疡,溃疡面逐步加大,有时必须进行开刀手术,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能有效治疗慢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显著,见效快,治愈率高,无任何副作用,适于推广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原料包括灶心土。

优选的,原料还包括黄连、元胡和艾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灶心土240-260份,黄连18-22份,元胡18-22份,艾炭18-22份。

进一步优选的,灶心土250份,黄连20份,元胡20份,艾炭20份。

优选的,原料还包括山楂、木香、元胡、香附、乌药,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灶心土240-260份,山楂18-22份,木香18-22份,元胡18-22份、香附18-22份、乌药18-22份。

进一步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份为:灶心土250份,山楂20份,木香20份,元胡20份,香附20份、乌药20份。

优选的,原料还包括黄芪和升麻,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灶心土240-260份,黄芪18-22份,升麻18-22份。

进一步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份为:灶心土250份,黄芪20份,升麻20份。

优选的,原料还包括大黄、郁李仁和槟榔,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灶心土240-260份,大黄27-33份,郁李仁8-12份,槟榔18-22份。

进一步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份为:灶心土250份,大黄30份,郁李仁10份,槟榔20份。

上述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为:将原料装进纱布袋中,加水煎煮,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和药泥,药液作为内服饮剂,药泥放入纱布袋中作为外用热敷药。

本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的成分、药理作用如下:

灶心土:辛,微温。归脾、胃经。功用主治:温经止血、温中止呕、温脾涩肠止泻。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具有抗菌作用;抗真菌作用;抗病毒作用;抗阿米巴作用;抗炎、抗腹泻作用;对心血管作用;解热作用;降血糖作用;降血脂作用;抗氧化作用;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抗溃疡作用。

元胡:味辛、苦,性温。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能。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痛经,跌扑损伤等。

艾炭: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

山楂: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具有助消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抑菌作用。 山楂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促进作用。山楂消食健胃的功效主要与助消化、抑菌等药理作用有关,为其治疗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等提供了药理学依据;行气散瘀的功效也主要与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有关。山楂的有效成分有机酸、山楂黄酮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木香:性味:辛味辛;苦;性温。归脾;大肠、三焦经。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中气不省;突发耳聋;蛇虫咬伤;牙痛。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嗳气,恶心呕吐。湿浊中阻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

黄芪: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肺、脾、肝、肾经。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大肠、胃经。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主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能与主治: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郁李仁:性平,味辛、苦、甘。归脾、大肠、小肠经。功效:润燥滑肠;下气利水。主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肿;四肢浮肿;脚气。润燥,滑肠,下气,利水。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肿,四肢浮肿,脚气。

槟榔: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功效杀虫,消积,下气,行水。主治虫积,如蛔虫、绦虫、蛲虫、姜片虫等,食积气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疟疾等病证。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槟榔有驱虫、抗病毒和真菌等作用。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乌药:药性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用于:温肾散寒、行气止痛、开胸解郁、消食驱虫、消炎止痢、消肿止痛。

中医利用五行理论,其制备方法:灶心土240-260克分三包,装进多层纱布袋中,加入2400-2600克水用陶瓷器皿煎煮,煮沸90分钟后,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和药泥,药液作为内服饮剂,分为6份,两日用完,每日三次,药泥放入热敷袋中作为外用热敷药。

使用方法:患者身居在热窑洞中饮药液发汗,过滤后的药泥放入三个热敷袋,分别放在神阙穴(肚脐)和涌泉穴(两脚心),用热砖热敷,热砖温度保持在39-43℃之间,当砖的温度降低到39℃以下时,更换新的热砖交替使用,每天热敷2次,每次持续1.5-2小时。一次煎煮得到的外用热敷药可以使用两天,第一天热敷使用后,可将装有药泥的热敷袋浸泡在上述药液中或醋中,第二天再热敷使用。

热窑洞为用土砖砌筑的恒温窑洞,高温通过窑壁传递到窑洞,使窑洞温度高而稳定,高温墙壁的墙温高达100℃至150℃,窑洞内温度在40℃以上,窑洞内空气流通,通过调整坐卧姿势对人身体各部进行烘蒸,通风透气。

根据《中华砖瓦史话》介绍,大量的考古成果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砖瓦的国家。砖具有防火、隔热、保温、耐风吹日晒、环境湿时防潮和环境干时防燥(调节湿度)等特点。砖不仅用于建筑,而且还能用于治疗疾病。例如,烧柴草的土灶内底部或砖窑内烧结的焦土块(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杂质),即为灶心土,灶心土功用主治:温经止血、温中止呕、温脾涩肠止泻,又叫,伏龙肝。

在热窑洞疗病根据中医理论,砖属于土,土在五行中是主中央,所主脾胃,承载生化受纳作用,慢性结肠炎按中医辩证脾胃不和,所以砖疗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方法简单,效果明显。

以上七天一个疗程,一般三个疗程见效,五到十五个疗程痊愈,无任何副作用,还能辅助治疗多种慢性病,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等。

中药外用穴位给药无副作用,用热砖的热辐射和热敷辅助治疗,节能环保,安全无辐射,见效快。

为了表明本发明药物对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本发明进行了下列临床实验:

一、临床资料:

于2014年至今临床观察慢性结肠炎100例患者,年龄25-60岁,病程多在6个月到20年。

二、治疗方法:

分为五组,A:灶心土240-260克分三包,装进多层纱布袋中,加入2400-2600克水用陶瓷器皿煎煮,煮沸90分钟后,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和药泥,药液作为内服饮剂,分为6份,两日用完,每日三次,药泥放入热敷袋中作为外用热敷药。

患者身居在热窑洞中饮药液发汗,过滤后的药泥放入三个热敷袋,分别放在神阙穴(肚脐)和涌泉穴(两脚心),用热砖热敷,热砖温度保持在39-43℃之间,当砖的温度降低到39℃以下时,更换新的热砖交替使用,每天热敷2次,每次持续1.5-2小时。一次煎煮得到的外用热敷药可以使用两天,第一天热敷使用后,可将装有药泥的热敷袋浸泡在上述药液中或醋中,第二天再热敷使用。

B:慢性结肠炎且有腹痛症状时,原料包括灶心土240-260克,黄连18-22克,元胡18-22克,艾炭18-22克;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按上述A:灶心土的煎制方法和使用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C:慢性结肠炎且有腹账症状时,原料包括灶心土240-260克,山楂18-22克,木香18-22克,元胡18-22克、香附18-22克,乌药18-22克;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按上述A:灶心土的煎制方法和使用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D:慢性结肠炎且有久泻症状时,原料包括灶心土240-260克,黄芪18-22克,升麻18-22克;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按上述A:灶心土的煎制方法和使用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E:慢性结肠炎且有便秘症状时,原料包括灶心土240-260克,大黄27-33克,郁李仁8-12克,槟榔18-22克;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按上述A:灶心土的煎制方法和使用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以上七天一个疗程,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一般三个疗程见效,五到十五个疗程痊愈。

三、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大便正常,腹痛、腹胀消失,肠鸣音正常,食欲增加,舌脉正常,全身症状消失;

显效:大便基本正常,腹痛、腹胀减轻或消失,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有效:腹泻、便秘、腹胀、腹痛改善,全身症状减轻;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

四、治疗效果:

五、典型病例:

1.病例:汪某某,男,59岁。患者慢性结肠炎10年前,开始时出现慢性腹泻,伴腹痛,疼痛以脐左为甚,每日大便2-3次,时间多在上午,泻下物清晰有泡沫,泻前有腹痛肠鸣,3年前曾在市医院做纤维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曾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无效,来本处就诊。患者体型消瘦,面色萎黄,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数。

治疗方法:采用上述B方法:原料包括灶心土240-260克,黄连18-22克,元胡18-22克,艾炭18-22克;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按上述A:灶心土的煎制方法和使用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5个疗程治愈。

2.病例:卜某某,女,50岁。自诉因“大便日行四五次,质烂不成形,时作半年”前来我处求诊,电子结肠内窥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肠炎”。患者体胖,平素胃纳可,夜寐安,晨起喉间有痰,时感头身困重,肢倦懒动,舌质红,苔薄黄腻,其脉沉,右关偏滑。

治疗方法:采用上述D方法:原料包括灶心土240-260克,黄芪18-22克,升麻18-22克;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按上述A:灶心土的煎制方法和使用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2个月痊愈。

3.病例:代某某,男,47岁。患者慢性肠炎病史20余年,腹泻、脓血便一直反复发作,症状不重、经济欠佳,未及认真治疗。里急后重、日下 5~6次,夜下2~4次,近 3 月便来频急则不及入厕,常常便在裤中;常便下米泔状,近1月多为酱样脓血便或酱样稀便,偶尔有一次成型软便(但仍夹带脓血),纳呆,精神萎靡,曾虚脱数次,经补充体液缓解,体虚易感冒,每感冒则诸症加重、便下更频。

治疗方法:采用上述D方法:原料包括灶心土240-260克,黄芪18-22克,升麻18-22克;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按上述A:灶心土的煎制方法和使用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50天痊愈。

4.病例:刘某某,女,42岁。慢性肠炎3年多了,中西药吃了无数,疗效均不显。大便外干里稀,腹痛且游走,有时以中上腹为主,有时以右下腹为主,饮食喜热怕生冷,食欲较差,平时很易困,倦怠乏力,舌苔黄厚,脉细松无力。

治疗方法:采用上述B方法:原料包括灶心土240-260克,黄连18-22克,元胡18-22克,艾炭18-22克;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按上述A:灶心土的煎制方法和使用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27天痊愈。

5.病例:冯某某,男,46岁。起病2年,泄泻一天多达20余次,少则10余次,肠鸣不停,作乙状镜检,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多次住院,中西药治疗罔效,诊见面色苍黄,神疲乏力,形体消瘦,纳呆肠鸣,腹泻有粘冻,里急后重,时有失禁不固, 舌尖红苔腻,脉细。

治疗方法:采用上述D方法:原料包括灶心土240-260克,黄芪18-22克,升麻18-22克;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按上述A:灶心土的煎制方法和使用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3个月痊愈。

6.病例:岳某某,女,45岁。主诉年前便血,曾经治疗血止,肠镜检查确诊为结肠腔溃疡。2 月前大便每两至三天出血一次,近一月每天便血,呈血丝状,色鲜红与暗红杂见,大便中夹粘液,刻下神疲乏 力,面色苍白,纳少泄泻,服前医中药后即唇肿腹痛,舌胖大有齿痕,脉细弦。

治疗方法:采用上述B方法:原料包括灶心土240-260克,黄连18-22克,元胡18-22克,艾炭18-22克;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按上述A:灶心土的煎制方法和使用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七天一个疗程,3个疗程痊愈。

7.病例:郑某某,女,49岁。大便稀,夹有白冻状粘液,每日两三次,伴满腹胀痛不适,肠鸣漉漉,自诉腹胀严重时,肠鸣如放炮音,排气则舒,甚则有恶心嗳气,平日生冷不敢入口,畏寒肢冷,已三年有余, 病人多方求治,服药无数,没有效果。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

治疗方法:采用上述C方法:原料包括灶心土240-260克,山楂18-22克,木香18-22克,元胡18-22克,香附18-22克,乌药18-22克;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按上述A:灶心土的煎制方法和使用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3个月痊愈。

8.病例:张某某,男,47岁。患者慢性结肠炎,腹泻三年,无痛每天5-6次,面黄无力,精神萎靡,多次去医院进行治疗效果不佳。

治疗方法:采用上述A方法:灶心土240-260克分三包,装进多层纱布袋中,加入2400-2600克水用陶瓷器皿煎煮,煮沸90分钟后,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和药泥,药液作为内服饮剂,分为6份,两日用完,每日三次,药泥放入热敷袋中作为外用热敷药。患者身居在热窑洞中饮药液发汗,过滤后的药泥放入三个热敷袋,分别放在神阙穴(肚脐)和涌泉穴(两脚心),用热砖热敷,热砖温度保持在39-43℃之间,当砖的温度降低到39℃以下时,更换新的热砖交替使用,每天热敷2次,每次持续1.5-2小时。一次煎煮得到的外用热敷药可以使用两天,第一天热敷使用后,可将装有药泥的热敷袋浸泡在上述药液中或醋中,第二天再热敷使用。2个疗程见效、四个疗程痊愈。

9.病例:段某某,女,39岁。大便干燥,腹痛,有时大便干燥带血,触摸肚脐周围有硬块,饱受慢性结肠炎病痛折磨4年,曾多次到县医院以及市医院问诊,但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

治疗方法:采用上述E方法:原料包括灶心土240-260克,大黄27-33克,郁李仁8-12克,槟榔18-22克;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按上述A:灶心土的煎制方法和使用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14天见效,4个疗程痊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药能有效治疗慢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显著,见效快,治愈率高,无任何副作用,适于推广应用。对慢性结肠炎的总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0%。还能辅助治疗多种慢性病,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原料为灶心土。

制备方法为:将灶心土250克分三包,装进多层纱布袋中,加入2500克水用陶瓷器皿煎煮,煮沸90分钟后,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和药泥,药液作为内服饮剂,分为6份,两日用完,每日三次,药泥放入热敷袋中作为外用热敷药。

使用方法为:患者身居在热窑洞中饮药液发汗,过滤后的药泥放入三个热敷袋,分别放在神阙穴(肚脐)和涌泉穴(两脚心),用热砖热敷,热砖温度保持在39-43℃之间,当砖的温度降低到39℃以下时,更换新的热砖交替使用,每天热敷2次,每次持续1.5-2小时。一次煎煮得到的外用热敷药可以使用两天,第一天热敷使用后,可将装有药泥的热敷袋浸泡在上述药液中或醋中,第二天再热敷使用。2个疗程见效、四个疗程痊愈。

以上七天一个疗程,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一般三个疗程见效,五到十五个疗程痊愈。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原料为灶心土。

制备方法为:将灶心土240克分三包,装进多层纱布袋中,加入2400克水用陶瓷器皿煎煮,煮沸90分钟后,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和药泥,药液作为内服饮剂,分为6份,两日用完,每日三次,药泥放入热敷袋中作为外用热敷药。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原料为灶心土。

制备方法为:将灶心土260克分三包,装进多层纱布袋中,加入2600克水用陶瓷器皿煎煮,煮沸90分钟后,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和药泥,药液作为内服饮剂,分为6份,两日用完,每日三次,药泥放入热敷袋中作为外用热敷药。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原料为:灶心土250克,黄连20克,元胡20克,艾炭20克。

制备方法为: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分三包,装进多层纱布袋中,加入3100克水用陶瓷器皿煎煮,煮沸90分钟后,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和药泥,药液作为内服饮剂,分为6份,两日用完,每日三次,药泥放入热敷袋中作为外用热敷药。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原料为:灶心土240克,黄连18克,元胡22克,艾炭22克。

制备方法为: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分三包,装进多层纱布袋中,加入3240克水用陶瓷器皿煎煮,煮沸90分钟后,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和药泥,药液作为内服饮剂,分为6份,两日用完,每日三次,药泥放入热敷袋中作为外用热敷药。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原料为:灶心土260克,黄连22克,元胡18克,艾炭18克。

制备方法为: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分三包,装进多层纱布袋中,加入3180克水用陶瓷器皿煎煮,煮沸90分钟后,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和药泥,药液作为内服饮剂,分为6份,两日用完,每日三次,药泥放入热敷袋中作为外用热敷药。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原料为:灶心土250克,山楂20克,木香20克,元胡20克,香附20克,乌药20克。

制备方法为: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分三包,装进多层纱布袋中,加入3500克水用陶瓷器皿煎煮,煮沸90分钟后,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和药泥,药液作为内服饮剂,分为6份,两日用完,每日三次,药泥放入热敷袋中作为外用热敷药。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原料为:灶心土240克,山楂22克,木香22克,元胡22克,香附18克,乌药22克。

制备方法为: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分三包,装进多层纱布袋中,加入3460克水用陶瓷器皿煎煮,煮沸90分钟后,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和药泥,药液作为内服饮剂,分为6份,两日用完,每日三次,药泥放入热敷袋中作为外用热敷药。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9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原料为:灶心土260克,山楂18克,木香18克,元胡18克,香附22克,乌药18克。

制备方法为: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分三包,装进多层纱布袋中,加入3140克水用陶瓷器皿煎煮,煮沸90分钟后,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和药泥,药液作为内服饮剂,分为6份,两日用完,每日三次,药泥放入热敷袋中作为外用热敷药。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原料为:灶心土250克,黄芪20克,升麻20克。

制备方法为: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分三包,装进多层纱布袋中,加入2900克水用陶瓷器皿煎煮,煮沸90分钟后,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和药泥,药液作为内服饮剂,分为6份,两日用完,每日三次,药泥放入热敷袋中作为外用热敷药。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1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原料为:灶心土240克,黄芪22克,升麻18克。

制备方法为: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分三包,装进多层纱布袋中,加入2800克水用陶瓷器皿煎煮,煮沸90分钟后,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和药泥,药液作为内服饮剂,分为6份,两日用完,每日三次,药泥放入热敷袋中作为外用热敷药。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2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原料为:灶心土260克,黄芪18克,升麻22克。

制备方法为: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分三包,装进多层纱布袋中,加入3000克水用陶瓷器皿煎煮,煮沸90分钟后,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和药泥,药液作为内服饮剂,分为6份,两日用完,每日三次,药泥放入热敷袋中作为外用热敷药。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3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原料为:灶心土250克,大黄30克,郁李仁10克,槟榔20克。

制备方法为: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分三包,装进多层纱布袋中,加入3100克水用陶瓷器皿煎煮,煮沸90分钟后,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和药泥,药液作为内服饮剂,分为6份,两日用完,每日三次,药泥放入热敷袋中作为外用热敷药。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4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原料为:灶心土240克,大黄33克,郁李仁8克,槟榔22克。

制备方法为: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分三包,装进多层纱布袋中,加入3030克水用陶瓷器皿煎煮,煮沸90分钟后,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和药泥,药液作为内服饮剂,分为6份,两日用完,每日三次,药泥放入热敷袋中作为外用热敷药。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5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原料为:灶心土260克,大黄27克,郁李仁12克,槟榔18克。

制备方法为:以上原料研成碎末,混合,分三包,装进多层纱布袋中,加入3170克水用陶瓷器皿煎煮,煮沸90分钟后,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和药泥,药液作为内服饮剂,分为6份,两日用完,每日三次,药泥放入热敷袋中作为外用热敷药。

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本发明中药能有效治疗慢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显著,见效快,治愈率高,无任何副作用,适于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