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蒸炉的防虹吸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3909发布日期:2019-05-24 21:0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蒸炉的防虹吸供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蒸炉,特别涉及一种电蒸炉的防虹吸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电蒸炉是采用电加热蒸发盘中的水产生蒸汽对食物加热的电器,具有营养、味鲜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传统的电蒸炉一般设有水箱和蒸发盘,水箱设置于炉体侧部,蒸发盘设置于电蒸炉腔体内的底部且位于水箱底部以下;水箱中的水通过供水系统流入蒸发盘;市面常见电蒸炉的供水系统包括水泵,通过水泵将水箱中的水抽出并传输到蒸发盘中;如果将水泵置于水箱底部以下的位置,水箱中的水就会在水压的作用下通过管道慢慢穿过水泵中的隔膜,而不停地渗进蒸发盘,为了防止此现象的产生,通常会将水泵置于水箱顶部以上的位置;然而,此时又会出现另一个问题,就是水泵在泵完水并停止工作后,由于水泵位于水箱顶部以上的位置,且蒸发盘位于水箱底部以下的位置,此时就会出现虹吸现象,水箱中的水在水泵停止工作后仍会不停进流进蒸发盘。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4427646U于2015年7月1日公开了一种电蒸炉的新型供水系统,并具体公开了:包括储水壶、电磁阀和发热体,发热体设置在电蒸炉腔内底部,储水壶设置电蒸炉的右侧,在所述的电磁阀采用四通结构,在阀体上设置有进水口、排气口、进气口和出水口;储水壶、进水口、排气口形成外泄水的回收通道;进气口、出水口、储水壶和发热体之间形成注水的通道,而发热体上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控制电磁阀的开阀或闭阀。由于该电蒸炉的供水系统不具备防虹吸功能,所以容易影响电蒸炉的正常使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电蒸炉供水系统存在的缺陷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实用性强的电蒸炉的防虹吸供水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电蒸炉的防虹吸供水系统,包括水箱、位于水箱顶部以上的水泵和位于水箱底部以下的蒸发盘,水箱上的出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水泵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与蒸发盘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顶部连通有缓冲管,该缓冲管上设有连通外界的透气孔。

所述缓冲管的内径大于出水管的内径。

所述出水管分支有横向延伸的出水横段和竖向延伸的出水竖段,出水横段位于出水竖段顶端以下的位置,缓冲管设置于出水竖段顶端,水泵出水端连接出水横段一端。

所述缓冲管位于水箱顶部以上的位置。

所述透气孔的孔径小于出水管的内径。

所述水箱拆卸式装配于一水箱支架内,水箱支架底部设置有连通其内腔的接水口,出水管分支有接水段与接水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在出水管的顶部连接带有透气孔的缓冲管,一方面可以杜绝虹吸现象,另一方面在腔体内加热压力过大,使出水管的水暂时无法正常流速流入蒸发盘时,出水管的一部分水可以往上涌入缓冲管,待腔体力压力下降后,水再从缓冲管流入蒸发盘。具体是,蒸发盘加热产生水蒸汔使腔体内压力增大;当腔体压力较小时,水一般只会沿出水竖段往下流入蒸发盘,而不会往上涌入缓冲管;当腔体内压力过大而使水无法流入蒸发盘或流入蒸发盘的速度较慢时,部分或全部水会先往上涌入缓冲管内,待腔体内的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缓冲管内的水再顺着出水竖段往下流入蒸发盘;原理:腔体内压力下降是因为一部分冷水流入腔体内后,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和蒸发盘因为加入冷水而暂时无法产生大量热蒸汽,腔体内的压力就会暂时降下来,此时,缓冲管内的水就会顺着出水竖段往下流入蒸发盘。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不同方位的组装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俯视图。

图4为图3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5,本电蒸炉的防虹吸供水系统,包括水箱2、位于水箱2顶部以上的水泵5和位于水箱2底部以下的蒸发盘8,水箱2后侧的出水口3通过进水管4与水泵5的进水端连通,水泵5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7与蒸发盘8连通;出水管7顶部连通有缓冲管6,该缓冲管6顶端设有连通外界的透气孔6.1。通过在出水管7顶部连接带透气孔6.1的缓冲管6,一方面可以杜绝虹吸现象,另一方面在腔体内加热压力过大,使出水管7的水暂时无法正常流速流入蒸发盘8时,出水管7的一部分水可以往上涌入缓冲管6,待腔体力压力下降后,水再从缓冲管6流入蒸发盘8。

进一步说,缓冲管6的内径大于出水管7的内径,确保缓冲管6具有一定的出水能力,以存储倒流的水。

进一步说,出水管7分支有横向延伸的出水横段7.1和竖向延伸的出水竖段7.2,出水横段7.1位于出水竖段7.2顶端以下的位置,缓冲管6设置于出水竖段7.2顶端,水泵5出水端连接出水横段7.1一端。出水横段7.1与出水竖段7.2的位置关系,有效保证正常供水时,水可顺利流入蒸发盘8,且可防止虹吸现象;发生倒灌时,水可沿出水竖段7.2上升并存储于缓冲管6中,以待内腔压力降低再流入蒸发盘8中。蒸发盘8加热产生水蒸汔使腔体内压力增大;当腔体压力较小时,水一般只会沿出水竖段7.2往下流入蒸发盘8,而不会往上涌入缓冲管6;当腔体内压力过大而使水无法流入蒸发盘8或流入蒸发盘8的速度较慢时,部分或全部水会先往上涌入缓冲管6内,待腔体内的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缓冲管6内的水再顺着出水竖段7.2往下流入蒸发盘8;原理:腔体内压力下降是因为一部分冷水流入腔体内后,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和蒸发盘8因为加入冷水而暂时无法产生大量热蒸汽,腔体内的压力就会暂时降下来,此时,缓冲管6内的水就会顺着出水竖段7.2往下流入蒸发盘8。另外,由于缓冲管6可暂时存储部分水,因此腔体内压力的大小对水泵5的正常在工作造成较小的影响,有效延长水泵5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说,缓冲管6位于水箱2顶部以上的位置,避免影响水的正常供给。

进一步说,透气孔6.1的孔径小于出水管7的内径。

进一步说,水箱2拆卸式装配于一水箱支架1内,水箱支架1底部设置有连通其内腔的接水口,出水管7分支有接水段7.3与接水口连通。拆卸水箱2时难免有部分水溢出,而溢出的水最终落在水箱支架1内底部,通过接水口的引流,溢出的水会经接水段7.3最终流入蒸发盘8;本结构有效收集溢出的水,避免电蒸炉内积水或漏水,确保使用安全和避免滋生细菌,而且溢出的水得到有效利用,节省水资源,低碳环保。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