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半高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7943发布日期:2019-06-14 22:27阅读:1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半高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儿童半高床。



背景技术:

儿童已经开始独睡,对于大人用的家用大床,上床下床十分频繁不方便,在睡觉时也容易从床上跌落地上,因此,有必要为儿童设计一种专门的儿童用的矮床,既能方便儿童上下床,又能保证儿童在睡觉时不会从床上跌落到地上,还要保证床体的结实牢固,不易松动,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上下床方便,结构牢固,安全可靠的一种儿童半高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半高床,包括:床体及设置所述床体一侧的床梯;

所述床体包括床本体、设于所述床本体一侧的第一护栏、设于所述床本体另一侧的第二护栏、设置于所述床本体一端的床头花架、设置于所述床本体另一端的床尾花架、设置于所述床本体底部的脚柱及设于所述脚柱下部的第一横柱及第二横柱;

所述床梯包括二根垂直的立柱、从下到上依次设于所述立柱间的第一踏板、第二踏板及第三踏板,还包括:在所述立柱上部且靠其外侧边缘处纵向设置的第一椭圆形通孔及第二椭圆形通孔,所述椭圆形通孔用于儿童将手指穿过该椭圆形通孔抓住所述立柱安全上下床。

进一步地,所述床头花架包括下横条、上横条、设于所述下横条及上横条之间的竖条及设于所述竖条上的圆形通孔,所述下横条的上部具有凸起的第一弧形部,所述竖条的下部具有凹陷的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与所述第二弧形部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踏板包括踏板本体及设于所述踏板本体上表面轴向设置的二个平行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防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踏板、所述第二踏板及所述第三踏板结构均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床头花架和所述床尾花架结构均相同。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儿童半高床,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区别于传统儿童半高床没有床梯供儿童上下床用,上下床不安全方便,本技术方案能通过床梯且有用于儿童方便上下床时抓手,设置的护栏能有效防止儿童从床上跌落,床体结构牢固,不易松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儿童半高床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儿童半高床中床头花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儿童半高床中床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儿童半高床100,包括:床体1及设置床体1一侧的床梯2;

床体1包括床本体11、设于床本体11一侧的第一护栏12、设于床本体11另一侧的第二护栏13、设置于床本体11一端的床头花架14、设置于床本体11另一端的床尾花架15、设置于床本体11底部的脚柱16及设于脚柱16下部的第一横柱17及第二横柱18;

床梯2包括二根垂直的立柱21、从下到上依次设于立柱21间的第一踏板22、第二踏板23及第三踏板24,还包括:在立柱21上部且靠其外侧边缘处纵向设置的第一椭圆形通孔25及第二椭圆形通孔26,椭圆形通孔用于儿童将手指穿过该椭圆形通孔抓住立柱21安全上下床。

床头花架14包括下横条141、上横条142、设于下横条141及上横条142之间的竖条143及设于竖条143上的圆形通孔144,下横条141的上部具有凸起的第一弧形部145,竖条143的下部具有凹陷的第二弧形部146,第一弧形部145与第二弧形部146配合连接,第一弧形部145与第二弧形部146通过弧形配合,因而连接更紧密,不易产生晃动或不稳状态发生。

第一踏板22包括踏板本体221及设于踏板本体221上表面轴向设置的二个平行的凹槽222,凹槽222用于防滑。

第一踏板22、第二踏板23及第三踏板24结构均相同。

床头花架14和床尾花架15结构均相同。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儿童半高床,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区别于传统儿童半高床没有床梯供儿童上下床用,上下床不安全方便,本技术方案能通过床梯且有用于儿童方便上下床时抓手,设置的护栏能有效防止儿童从床上跌落,床体结构牢固,不易松动,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