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管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2929发布日期:2019-05-15 22:3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票据管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票据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票据管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金融机构,将票据、例如有价票据放入文件袋中,装有票据的文件袋在入库、库内盘点、出库、运输过程中,都是依靠人工管理,由于需要人工管理的文件袋数目较多,可能达到几十、上百个以上,而且文件袋存放的并不总是规则有序,因而人工管理的效率低,人工投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票据管理设备,所述票据管理设备可以实现票据的智能管理,管理效率高,人工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票据管理设备,包括: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用于放置票据袋的第一空间、用于对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所述票据袋上的电子标签进行信息识别的第一识别装置、以及用于对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所述票据袋内的票据进行票面图像扫描和票面图像内容识别的扫描识别装置;第二组件,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票据袋的第二空间、用于对所述第二空间内的所述票据袋上的所述电子标签进行信息识别的第二识别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票据管理设备,可以实现票据的智能管理,管理效率高,人工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件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扫描识别装置识别出的票面图像内容以便人工审核校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陈列架,所述陈列架上具有多个插入槽,每个所述插入槽用于存放一个所述票据袋,所述陈列架在所述第二空间内快速拆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插入槽沿所述陈列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每预设多个相邻的所述插入槽为一组,每组中的多个所述插入槽在所述陈列架的宽度方向上依次错开,以使每个所述插入槽内的所述票据袋的外边沿不被与其相邻的所述票据袋遮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识别装置包括:一对一识别器,所述一对一识别器为多个且分别对应预设多个所述插入槽的库位信息且用于分别对应识别多个所述插入槽内的所述票据袋上的所述电子标签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识别装置包括:一对多识别器,所述一对多识别器为至少一个且用于识别所述第二空间内的所有所述票据袋上的所述电子标签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对多识别器为两个长条形部件且平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内门,所述内门设在所述第二组件的外门内,所述内门相对所述外门可上下运动以用于开关所述第二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票据管理设备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第一组件,以在票据入库前控制所述第一识别装置识别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的所述票据袋上的所述电子标签,同时控制所述扫描识别装置扫描识别所述票据袋内的票据,然后将识别的所述电子标签的信息、扫描的票面图像、以及识别的票面图像内容进行关联绑定;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控制第二组件,以在票据入库后控制所述第二识别装置识别放置在所述第二空间内的所述票据袋上的所述电子标签的信息实现票据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组件在票据出库前以及在票据出库后分别自动进行至少一次所述票据盘点,和/或,所述控制组件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组件的外门关闭后自动进行至少一次所述票据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票据管理设备,可以了解票据是否入库成功、可以了解目标票据是否在库、可以了解目标票据是否出库成功等,从而可以实现票据的智能管理,管理效率高,人工成本低,智能化水平高。而且,通过设置显示屏,可以与操作人员进行人机交互,避免扫描识别装置出现误识别的问题,提高票据管理设备的管理可靠。而且,通过设置陈列架,可以方便准确地抽取每个目标票据袋,而且可以在票据袋的外边沿粘贴编码等信息或者在票据的外边沿设置编码等信息,以进一步方便准确地查找并抽取每个目标票据袋。而且,通过设置一对一识别器票据管理设备可以实现票据库位信息的智能自动输入。通过设置一对多识别器可以降低安装难度,达到票据盘点的效果。此外,通过设置内门和外门,还可以提高票据袋的存放安全度,而且内门的开关便捷,动作空间小,方便操作。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票据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陈列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组件的部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组件的部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组件的主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票据管理设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票据管理设备100。

如图1、图4和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票据管理设备100,包括:第一组件3以及第二组件4。

票据管理设备100至少用于对装在票据袋1内的票据进行管理。如图1所示,票据袋1的正面透明(此时,票据袋1的背面可以透明、也可以不透明,优选地,票据袋1的背面不透明且提供例如黑色等深色背景),从而当将票据(包括普通票据和有价票据)装入票据袋1内之后,可以透过票据袋1的正面观察到票据袋1内的票据。

如图1所示,票据袋1具有电子标签11,其中,电子标签11可以设置在票据袋1内、也可以设置在票据袋1外,每个票据袋1优选只用于存放一张票据,由于每张票据的票面图像内容不同,因此在每个票据袋1上设置码值唯一的电子标签11,这样,当向一个票据袋1内装入一张票据后,每张票据就可以分别对应一个唯一的电子标签11。

如图3和图7所示,第一组件3包括用于放置票据袋1的第一空间30、用于对第一空间30内的票据袋1上的电子标签11进行信息识别的第一识别装置31、以及用于对第一空间30内的票据袋1内的票据进行票面图像扫描及票面图像内容识别的扫描识别装置32。也就是说,可以将装有票据的票据袋1放入第一组件3的第一空间30内,第一组件3上的第一识别装置31可以识别放置在第一空间30内的票据袋1上的电子标签11的信息,第一组件3上的扫描识别装置32可以扫描放置在第一空间30内的票据袋1内的票据的票面图像,并识别票据的票面图像内容(包括票据的著录信息,而非单纯指票据的编码信息),也就是说,扫描识别装置32用于对票据的票面图像内容进行扫描并识别。

如图4和图7所示,第二组件4包括用于放置票据袋1的第二空间40、用于对第二空间40内的票据袋1上的电子标签11进行信息识别的第二识别装置41。也就是说,可以将装有票据的票据袋1放入第二组件4的第二空间40内,第二组件4上的第二识别装置41可以识别放置在第二空间40内的票据袋1上的电子标签11的信息。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票据管理设备100,可以实现票据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极大地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票据管理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用于控制第一组件3,以在票据入库前控制第一识别装置31识别放置在第一空间30内的票据袋1上的电子标签11,同时控制扫描识别装置32扫描识别票据袋1内的票据,然后将识别的电子标签11的信息、扫描的票面图像、以及识别的票面图像内容进行关联绑定;控制组件还用于控制第二组件4,以在票据入库后控制第二识别装置41识别放置在第二空间40内的票据袋1上的电子标签11的信息实现票据盘点。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票据管理设备100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票据入库前,先将票据装入票据袋1(在此,可以人工操作或自动操作,但是要确保票据的具有票面图像的一面与票据袋1的透明面相对,以确保扫描识别装置32可以透过票据袋1扫描并识别到票据的票面图像内容),然后将装有票据的票据袋1放置在第一空间30,通过第一识别装置31识别票据袋1上的电子标签11的信息,同时通过扫描识别装置32扫描票面图像并识别票据的票面图像内容,然后将识别的电子标签11的信息与扫描的票面图像和识别的票面图像内容进行关联绑定,以确保每张票据对应一个唯一的电子标签11。

在票据入库时,将关联绑定完成的票据袋1放置在第二空间40并记录库位信息(在此,可以是人工手动记录并输入库位信息(即在库内的位置信息),也可以是下文所述的自动识别库位信息),以确保每张票据不但对应一个唯一的电子标签11、也对应一个唯一的库位信息。

在票据盘点时,通过第二识别装置41识别第二空间40内的票据袋1上的电子标签11的信息,从而通过盘点第二空间40内具体存在哪些电子标签11,根据电子标签11与票据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从而盘点出第二空间40内具有哪些票据。

这样,人工仅需完成将票据装入票据袋1、将票据袋1放入第一组件3、将票据放入第二组件4、将票据从第二组件4中取出的简单动作即可,其他、例如记录票据的票面图像内容、盘点库内票据存放情况、甚至记录票据的库位信息等操作,均可以由票据管理设备100自动完成。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票据管理设备100,可以实现票据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极大地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还可以用于控制第二组件4在票据出库前以及在票据出库后分别自动进行至少一次票据盘点

也就是说,票据管理设备100构造成:在票据入库后、在票据出库前以及在票据出库后分别自动进行至少一次票据盘点,也就是说,无需人工输入盘点指令,在票据入库后、在票据出库前以及在票据出库后,票据管理设备100可以自动进行票据盘点。由此,可以了解票据是否入库成功、可以了解目标票据是否在库、可以了解目标票据是否出库成功等,从而提高了票据管理设备100的智能化水平。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票据管理设备100还可以依靠人工输入指令,完成实时盘点。此外,控制组件还可以用于控制第二组件4在第二组件4的外门关闭45后自动进行至少一次票据盘点。也就是说,票据管理设备100还可以构造成:在第二组件4的外门45关闭时自动进行至少一次数据盘点,从而提高票据管理设备100的管理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组件3还包括:显示屏34,显示屏34用于显示扫描识别装置32识别出的票面图像内容以便人工审核校对,由此,可以避免扫描识别装置32出现误识别的问题,提高票据管理设备100的管理可靠性。由此,设置有显示屏34的第一组件3构成人机交互柜,可以与操作人员进行人机交互,以提高操作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并结合图4-图6,第二组件4还包括可取出地放置在第二空间40内的陈列架2(也就是说,陈列架2可以在第二空间40内快速拆装,即陈列架2可以在第二空间40内快速安装或拆卸),也就是说,陈列架2通常是放置在第二空间40内的,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将陈列架2从第二空间40内取出,陈列架2上具有多个插入槽21,每个插入槽21用于存放一个票据袋1,这样,通过将每个票据袋1对应一个插入槽21,就可以简单且有效地赋予每个票据袋1一个确定的库位信息,从而可以简单且有效地记录每张票据的库位信息,以方便票据的入库、盘点和出库等的管理。

而且,通过设置可以从第二空间40内取出的陈列架2,从而无需对第二空间40进行特别加工,进而降低了第二空间40的加工难度;而且当不需要在第二组件4内存放票据袋1时,还可以将陈列架2从第二空间40内取出,将款箱等存放在第二空间40内;此外,在票据入库或票据出库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将陈列架2从第二空间40内取出,以方便向插入槽21内插入或取出票据袋1。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还可以直接将第二空间40加工为具有多个插入槽21的形状(图未示出该示例),此时,可以将票据袋1直接存放到第二空间40内的插入槽21内,这样,虽然第二空间40的加工较为复杂,但是成本投入稍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多个插入槽21沿陈列架2的长度方向X1-X2依次排列,每预设多个相邻的插入槽21为一组20,每组20中的多个插入槽21在陈列架2的宽度方向Y1-Y2上依次错开,以使每个插入槽21内的票据袋1的外边沿10不被与其相邻的票据袋1遮挡。由此,方便准确地抽取每个目标票据袋1,而且可以在票据袋1的外边沿10粘贴编码等信息或者在票据的外边沿10设置编码等信息,以进一步方便准确地查找并抽取每个目标票据袋1。优选地,预设多个可以为四个、或五个、或六个,从而在确保准确查找和抽取目标票据袋1的前提下,可以提高陈列架2的宽度紧凑性,减小第二组件4整体的宽度和占地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识别装置41包括:一对一识别器(图未示出),一对一识别器为多个且分别对应预设多个插入槽21的库位信息且用于分别对应识别多个插入槽21内的票据袋1上的电子标签11的信息。也就是说,每个一对一识别器分别预设一个插入槽21的库位信息,当将一个票据袋1存放到一个插入槽21内时,预设有该插入槽21的库位信息的一对一识别器可以识别到该插入槽21内的票据袋1上的电子标签11信息,从而将该票据袋1上的电子标签11信息与该插入槽21的库位信息关联绑定,由此,票据管理设备100可以实现票据库位信息的智能自动输入。具体而言,安装时,可以在每个插入槽21内分别设置一个一对一识别器,并将每个一对一识别器的感应范围调整至只能检测到相应插入槽21内的票据袋1上的电子标签1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4,第二识别装置41包括:一对多识别器411,一对多识别器411为至少一个且用于识别第二空间40内的所有票据袋1上的电子标签11的信息。也就是说,每个一对多识别器411均可以识别第二空间40内的所有票据袋1上的电子标签11信息,此时,需要人工手动记录存放在第二空间40内的每个票据袋1的库位信息,但是,通过设置一对多识别器411,可以降低安装难度,达到票据盘点的效果。可选地,参照图4,一对多识别器411为两个长条形部件且平行设置,并且将每个电子标签11都设置在两个一对多识别器411的重叠识别区域内,从而每个电子标签11都可以被两个一对多识别器411识别,从而可以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识别装置41还可以同时包括上述一对一识别器和一对多识别器411,从而在其中一种识别器故障时,采用另外一种识别器继续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7,第二组件4还可以包括:内门43,内门43设在第二组件4的外门45内侧,内门43相对外门45可上下运动以用于开关第二空间40,也就是说,在票据入库或出库时,都需要先将第二组件4的外门45打开,再将内门43打开,才能看见第二空间40,以进行存取票据袋1的操作。由此,提高票据袋1的存放安全度,而且内门43的开关便捷,动作空间小,方便操作。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图5和图6未示出内门43。

下面参考图1-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票据管理设备100。

根据本实施例的票据管理设备100,通过设置第一识别装置31、扫描识别装置32以及第二识别装置41等智能识别装置,可以对票据(包括普通票据和有价票据)进行智能出入库管理以及智能库内盘点管理等操作。

根据本实施例的票据管理设备100,包括用于存放票据的票据袋1、用于存放票据袋1的陈列架2、用于对票据和票据袋1进行关联绑定的第一组件3、以及用于存放票据袋1及陈列架2的第二组件4。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票据管理设备100还具有安装于终端上的管理系统,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就可以了解如何对处管理系统进行编程。

如图1所示,票据袋1具有电子标签11(如RFID天线、即射频天线),即在每个票据袋1上分别设置码值唯一的电子标签11,其中,电子标签11可以设置在票据袋1内、也可以设置在票据袋1外,具体而言,票据袋1的正面为透明硬质材质、背面为黑色材质、侧边设有拉链,拉链配合卡封条使用,票据袋1的外边沿10设置有编码信息,编码信息字体为黑体4号字。具体而言,由于票据尺寸通常为210mm×300mm,因此票据袋1尺寸设置为340mm×250mm,每个票据袋1内存放一张票据。

如图2所示,陈列架2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X1-X2依次排列的150个插入槽21,每个插入槽21用于插配一个票据袋1,每相邻的5个插入槽21为一组20,按照150个共30组设置,将每相邻的两组20采用型材圆棍串接,两边用螺钉紧固,每组20中的5个插入槽21在陈列架2的宽度方向Y1-Y2上依次错位20mm,从而确保每个插入槽21内的票据袋1的外边沿10可以显露出、不被其他票据袋1遮挡,从而使得陈列架2具有使用者的编码视角,便于存取票据袋1。此外,每个插入槽21内的底部还可以分别设置一个一对一识别器(如RFID识别模块、即射频识别模块),每个一对一识别器分别预设对应插入槽21的库位信息、并分别识别对应插入槽21内的票据袋1上的电子标签11,从而使得每个票据袋1的库位信息可以实现智能自动录入。

如图3和图7所示,第一组件3可以包括用于放置票据袋1的第一空间30,第一组件3还包括四组第一灯板33,四组第一灯板33照射到白色亮面的第一空间30侧壁,通过反光的方式把光照射到第一空间30内的票据袋1上,以使得票据袋1内的票据可以接收到比较均匀的光照,同时第一组件3还包括第一识别装置31,第一识别装置31(如RFID识别模块、即射频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第一空间30内放置的票据袋1上的电子标签11信息,同时第一组件3还包括扫描识别装置32,扫描识别装置32可以包括摄像头和处理器,其中摄像头用于扫描透过票据袋1显露出的票据的票面图像,处理器用于对扫描出的票面图像进行内容识别,从而可以将扫描的票面图像、识别的票面图像内容、与识别的电子标签11的信息关联绑定。

如图4-图7所示,第二组件4可以包括第二空间40和可取出地放置在第二空间40内的陈列架2,第二空间40内的顶部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一对多识别器411(如RFID识别模块、即射频识别模块)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灯板42(如P1507),两个一对多识别器411和两个第二灯板42相间设置,两个一对多识别器411用于实现双天线识别,两个第二灯板42用于出入库等的照明。此外,第二组件4还可以包括外门45、内门43(内门43可以采用下开门的方式安装,从而解决对开门方式存在的中间票据难取问题、左右开门方式存在的大幅摆动问题、以及上开门角度不足问题)、门锁组件44(如包括PCBA门锁控制板,用于识别内门43的开闭,以启动一定的防护作用)、照明装置46、摄像装置47等。

具体而言,第二组件4在安装时,可以在第二空间40内插入撑托有一对多识别器411的托台,然后在第二空间40外将托台靠外螺钉紧固,第二组件4在布线时,将第一组件3走线至第二组件4主线束,将主线束分别接至一对多识别器411和门锁组件44,然后走线至电磁铁、门、锁传感器(可以采用微动开关感应门状态,可以采用对射传感器感应锁状态)等。

根据本实施例的票据管理设备100,票据管理流程可以如下(但是不限于此):

入库流程:

入库前在管理系统登记票据信息(如票据名称、票据日期、开票人等);由操作人员把票据放入票据袋1中,在票据袋1上安装密封片;操作人员把密封的票据袋1放入第一组件3上的第一空间30中;系统通过第一识别装置31自动识别票据袋1的电子标签11信息,并通过扫描识别装置32对票据拍照并识别票据中的关键内容信息;系统把识别到的电子标签11信息、票据图像和识别出的票据内容信息做关联并保存;操作人员把识别扫描过票据袋1放入第二组件4内的第二空间40内,第二组件4内的第二识别装置41识别票据袋1上的电子标签11信息确认票据入库完成。

盘点流程:

盘点可以在第二组件4门关闭时自动发起,或在系统设定的时间(如在票据入库后、在票据出库前以及在票据出库后)自动发起,或由操作人员由管理系统操作接口发起;第二组件4内的第二识别装置41读取第二空间40内的电子标签11信息并发送到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把收集到的数据与系统中记录的数据比对。

出库流程:

出库前操作人员根据业务的需要在管理系统中登记要出库的目标票据;由授权人员审核批准;打开第二组件4的外门45和内门43取出登记的目标票据(通过取出票据袋1取出票据);第二组件4外门45关闭后,系统自动盘点第二空间40内剩余的票据,确认是否目标票据已经不在第二组件4内,而非目标票据是否留在第二组件4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