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凹槽的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1870发布日期:2019-10-08 20:03阅读:1228来源:国知局
带有凹槽的枕头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有凹槽的枕头。



背景技术:

枕头与人们的生活十分密切,睡觉时缺少不了枕头。现有的枕头种类很多,按照枕芯的材料不同可将枕头分为木枕头、草枕头、棉枕头和聚酯纤维枕头等。近年来普遍采用弹力棉或者慢回弹海绵制作枕芯,慢回弹海绵枕头由于良好的舒适度而广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这种枕头表面温度体感较高,在秋冬季使用比较舒适,炎热的夏天如果不开空调,就会让人感觉比较燥热、不舒适,而草枕头或者聚酯纤维枕头能够较好的解决该问题,但因为草枕头和聚酯纤维枕头的枕体比较硬,使用者的头部在与枕体接触状态下,如果在睡眠中翻身的话,会因为头部自身的重量滑向一侧,不能很好的接触枕体,从而容易造成落枕的问题,因此在保证能应用聚酯纤维这种优良材料的前提下,制作一款既能保护脖颈、防止落枕又能实现慢回弹、体压分散的具有良好舒适度的枕体,同时一年四季均能舒适的使用,是目前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凹槽的枕头,以解决绵类枕头由于夏季温度过高使用时间受限、而聚酯纤维类枕头舒适度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有凹槽的枕头。

根据本申请的带有凹槽的枕头,包括:枕头主体,所述枕头主体上设置有凹槽,使用者的头部与所述枕头主体接触状态,所述使用者的头部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凹槽的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枕头主体的顶部端面为平面状,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枕头主体的顶部端面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为矩形槽,所述凹槽的左、右两端为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表面与所述枕头主体的顶部端面平滑连接,所述凹槽的纵向截面为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枕头主体的前部端面上设置有凹部,使用者的头部与所述枕头主体接触状态,所述使用者的肩部与所述凹部的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凹部的横向截面为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枕头主体内填充有枕芯,所述枕芯包括多根热塑纤维,所述多根热塑纤维不规则弯曲缠绕形成多个丝圈结构,所述丝圈结构在立体方向疏密交错设置,所述热塑纤维之间以及单根热塑纤维内部热熔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枕芯具有至少两个表层,位于所述枕芯外周的所述丝圈结构沿一侧倒伏形成所述表层。

进一步的,所述枕芯具有多个腔体,相邻的所述腔体间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热塑纤维的两端均容纳在所述枕芯外周所限定的立体空间内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枕头主体的顶部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矩形凹槽,凹槽的左、右两端为弧形,凹槽的表面与枕头主体的顶部端面平滑连接,使用者的头部与枕头主体接触状态,使用者的头部与凹槽的表面相贴合,使用者在睡眠中不会因为枕头主体表面硬度过高而造成使用者的头部滑落,造成落枕的情况。枕头主体内填的枕芯采用多根热塑纤维压制而成,多根热塑纤维不规则弯曲缠绕形成多个丝圈结构,丝圈结构在立体方向疏密交错设置,热塑纤维之间以及单根热塑纤维内部热熔粘接。热塑性纤维的丝圈结构结构决定了枕芯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有较好的体感。枕头主体上的凹槽与使用者的头部充分贴合,在具有慢回弹舒适度的同时,增加了透气性能和体感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美观,而且透气性能好,能满足使用者一年四季的使用需求,进而解决了绵类枕头由于夏季温度过高使用时间受限、而聚酯纤维类枕头舒适度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凹槽的枕头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凹槽的枕头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凹槽的枕头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凹槽的枕头的枕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以及他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涉及一种带有凹槽的枕头,该带有凹槽的枕头包括枕头主体1,枕头主体1的顶部端面为平面状,枕头主体1的顶部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2,使用者的头部与枕头主体1接触状态,使用者的头部位于所述凹槽2内,并与凹槽2的表面相贴合,使用者在睡眠中不会因为枕头主体表面硬度过高而造成使用者的头部滑落,造成落枕的情况。

如图1至图3所示,凹槽2为矩形槽,凹槽2的左、右两端为弧形,凹槽2的表面与枕头主体1的顶部端面平滑连接,凹槽2的纵向截面为弧形,与使用者的头部充分贴合,更加舒适。

如图1所示,枕头主体1的前部端面上设置有凹部3,凹部3的横向截面为弧形,使用者的头部与枕头主体1接触状态,使用者的肩部与凹部3的表面相贴合,进一步增加使用者与枕头主体1接触时的舒适度。

枕头主体1内填充有枕芯,如图3所示,枕芯包括多根热塑纤维,多根热塑纤维不规则弯曲缠绕形成多个丝圈结构5,丝圈结构5在立体方向疏密交错设置,热塑纤维之间以及单根热塑纤维内部热熔粘接。枕芯具有至少两个表层4,位于枕芯外周的丝圈结构5沿一侧倒伏形成所述表层4。热塑纤维的两端均容纳在枕芯外周所限定的立体空间内部。热塑性纤维的丝圈结构5结构决定了枕芯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有较好的体感。枕头主体1在具有慢回弹舒适度的同时,增加了透气性能和体感效果。

如图3所示,枕芯具有多个腔体6,相邻的腔体6间相互连通。通过腔体6可以在枕芯受到挤压时,为丝圈结构5提供形变空间,各丝圈间相互挤压程度较低,因而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同时相互连通的空腔结构也使其内部结构十分松散,不易积压灰尘与污垢,且不易滋生细菌与螨虫,使用时也不易产生粉尘。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热塑纤维的直径为0.75mm至1.25mm。

具体的,将热塑纤维的直径限定为0.75mm。在直径低于0.75mm时,热塑纤维间相互热熔粘接时会在粘接点产生结节,使热塑纤维的结构强度下降,形变时容易断裂。另一方面当直径大于1.25mm时,热塑纤维所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体所包含的腔体6数量会大幅下降,相应的回弹性与透气性也大幅减弱。因此将热塑纤维的直径限定为0.75mm至1.25mm可以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也保证了良好的回弹性与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热塑纤维为中空结构,热塑纤维的壁厚为0.3mm至0.6mm。

具体的,具有中空结构的热塑纤维相对于非中空结构的热塑纤维具有更好的弹性,同时在热熔粘接时也不易产生结节;将其壁厚限定为0.3mm,可以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也保证了良好的回弹性。当壁厚小于0.3mm时会大幅提高制造难度,同时在弹性方面提升幅度较小,不利于大规模制造与制造成本的控制,而在壁厚大于0.6mm时,失去了中空结构能够给热塑纤维所带来的弹性提升。因此将壁厚限定在0.3mm至0.6mm时在可以满足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也保证了良好的回弹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热塑纤维为高分子聚酯纤维。

具体的,采用高分子聚乙烯纤维作为制造原料,由于其自身较为柔软且韧性较好,未着色时的白色半透明状与重量密度低的特点,使其易于加工且制造成品无需额外着色。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中,枕芯的体积密度为45-75kg/m3

具体的,将枕芯的体积密度控制为45kg/m3。当体积密度低于45kg/m3时,枕芯所含有的热塑纤维较低,所形成的丝圈结构5较少,而内部空腔过多,无法提供优良的回弹性与支撑性。而当体积密度高于75kg/m3时,枕芯所含有的热塑纤维较多,所形成的丝圈结构5过多,压缩了内部空腔的空间,使得丝圈结构5的形变空间过少,降低了枕芯的回弹性与透气性。因此将枕芯的体积密度限定为45-75kg/m3可以保证枕芯所包含的丝圈结构5数量适中,腔体6空间适中,回弹性、支撑性和透气性兼备。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在枕头主体1的顶部端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矩形凹槽2,凹槽2的左、右两端为弧形,凹槽2的表面与枕头主体1的顶部端面平滑连接,使用者的头部与枕头主体1接触状态,使用者的头部与凹槽2的表面相贴合,使用者在睡眠中不会因为枕头主体1表面硬度过高而造成使用者的头部滑落,造成落枕的情况。枕头主体1内填的枕芯采用多根热塑纤维压制而成,多根热塑纤维不规则弯曲缠绕形成多个丝圈结构5,丝圈结构5在立体方向疏密交错设置,热塑纤维之间以及单根热塑纤维内部热熔粘接。热塑性纤维的丝圈结构5结构决定了枕芯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有较好的体感。枕头主体1上的凹槽2与使用者的头部充分贴合,在具有慢回弹舒适度的同时,增加了透气性能和体感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美观,而且透气性能好,能满足使用者一年四季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