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定量吸饮的储水器以及定量吸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1790发布日期:2019-03-27 10:0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定量吸饮的储水器以及定量吸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用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定量吸饮的储水器以及定量吸管。



背景技术:

对于病患者以及老年人,因年龄增大,偶尔出现吞咽困难也是比较常见的,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他们的吞咽就会受到较大影响,还有一些老年人吞咽困难则是由于自身所患病症的原因。根据吞咽评估分析,很多患者需要限制每口进食的份量,才能让患者更好的吞咽,并且防止出现吞咽问题和误吸等现象。

特别是对人口较多的中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3亿多50岁以上的人群,3000万吞咽障碍患者,通过评估发现50%以上的脑卒中患者都存在吞咽障碍,吞咽困难造成72%的住院误吸性肺炎。而对于吞咽障碍的患者来说,水是更容易造成呛咳和误吸的,为了让吞咽障碍患者能够补充水,医患双方使用了各种办法让患者进水,比如水里加凝固粉,根据此类患者的特点,进食或水需要把一口量限制在3-5ml,可尝试使用3-5ml的小勺进行喝水,但是很多患者由于其病因所致手脚活动不方便,导致使用勺子也不方便;因而,可再尝试使用吸管来替代小勺,但目前市场上的吸管无法控制一口量,很容易造成一口量过大,使患者呛咳严重而误吸,从而导致吸入性肺炎。

由上可见,无论是为了产品价值的提升,还是为了造福于更多的患者与老年人,本研究人员有理由研制一种可定量的吸管结构,使患者每次吸到的水定在一定范围内,例如,定量5ml以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正是在现有公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的验证,对同一技术领域内的产品结构提出进一步研发与设计的技术方案,在保持较低生产成本以及保证实际使用效果的基础上,这些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完全能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发挥其使用价值,同时也有利于同一技术领域的众多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提高技术方案的可拓展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定量吸饮的储水器以及定量吸管,为吞咽障碍以及老年群体实现其定量吸饮且防止误吸,同时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定量吸饮的储水器,具有容纳定量液体的储水器本体,供使用者从所述储水器的顶口将所述定量液体吸饮,所述储水器底部具有使外部容器盛装之液体进入储水器内部的进水孔,所述储水器包括:

设置于所述储水器内腔中的一活动块,其位置随着定量液体逐渐被吸饮而沿着所述储水器内腔朝着所述储水器顶口处游动,并且使所述储水器顶口通过所述活动块封堵以完成一次定量吸饮。

对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附加结构,还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对于储水器的其它结构,还包括封堵于储水器内腔底部的底塞,所述底塞带有使所述进入所述储水器内腔中的进水孔;

相应地,所述活动块处于内腔底部时与所述底塞上部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块在完成一次定量吸饮过程的同时,所述外部容器盛装之液体通过进水孔持续进入所述储水器并将内腔注满。

对于以上具有任一项附加结构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活动块的位置由所述储水器本体顶口向下降回至所述储水器内腔底部以待进行下一次定量吸饮。

另外,为提高使用的灵活度与便捷性,所述底塞与所述储水器本体底部之间可拆接。

此外,为便于拆洗,所述底塞带有一手柄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相应地实施为:

所述活动块中心处开设一过水孔。

结合以上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实施的技术手段,还可进一步形成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量吸管,包括吸管段,用于供使用者将外部容器盛装之液体吸饮至嘴中,所述吸管段的下端管口连接如以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用于定量吸饮的储水器,并且让使用者每次一口量吸饮的液体不大于所述储水器容积。

相应地,为提高使用的灵活度与便捷性,所述吸管段与所述储水器之间可拆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⑴首先,提升了使用价值,特别是在保持较低制作成本的基础上,为目前的吞咽障碍人群以及老年人切实解决其饮水时因无法控制口量而产生的呛咳及误吸等相关的健康问题,同时可防止误吸;

⑵从结构上讲,通过在储水器内部增加一活动块,再使吸管的管段与储水器相连接,能够同时完成定量吸饮与定量储水这两个进程,当使用者进行一口量吸饮时,一方面可使活动块由于吸力跟随液体向上的流向而封堵于顶口部,达到定量吸饮,另一方面可使液体继续自动进入到储水器存满至既定容量,等待下一次吸饮,使用者可重复吸饮,确保每口量均不会不超过既定容量,例如5ml;

⑶采用这种定量吸饮方式,有利于促进特殊使用群体逐步提升口腔吞咽运动能力以及对舌部的控制;

⑷能够与各种杯、瓶等容器搭配,对储水器整体、以及活动块、底塞等组件都方便清洗和消毒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储水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使用者未吸取状态下的储水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当使用者刚刚吸取一口量之后的储水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储水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定量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储水器本体;2、底塞部;3、活动块;4、可拆换吸管;

11、顶口部;21、手柄部;22、进水孔;31、过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实施的技术手段,用于实施一种用于定量吸饮的储水器,其要达到的目的在于,为目前的吞咽障碍人群以及老年人切实解决其饮水时因无法控制口量而产生的呛咳及误吸等相关的健康问题,并且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需的条件,仅结合常见的饮水用具即可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技术手段也是对人们日常饮水所使用的常见饮水用具的一种优化,使其在保持较低生产成本以及保证实际使用效果的基础上,为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发挥其使用价值。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实施的用于定量吸饮的储水器包括一储水器本体1,由于要实现定量吸取,则储水器本体1自身可根据不同需求设计不同定量容积,本实施例一优选采用5ml的容积,以便更加适用于吞咽障碍人群以及老年人。

对于以上设置的储水器本体1结构进行分析:

所实施的储水器本体1顶部带有顶口部11,在进一步实际使用时,所设置的顶口部11与灵活加装的吸管相接,吸水时能够使水从储水器本体1内部经由顶口部11进入吸管直至吸入嘴中,因而,结合以下所实施的技术手段可知,该顶口部11用于配合阻隔过量的水流入吸管内;

相应地,所实施的储水器本体1底部则配有用于将储水器腔室封闭的底塞部2,该底塞部2留有进水孔22可使水从该孔进入储水器本体1内部并且储存,所实施的底塞部2外侧实施一手柄部21并且该手柄部21与底塞部2为为一体结构,由于采用的底塞部2为食品级材料并且便于清洗,因而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影响,当需要进行清洗时,可手持手柄部21将底塞部2取下;另外,所实施的底塞部2还可采用阶梯形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所示的均为阶梯形结构,由上至下的横截面的面积依次增大,底塞部2处于底部的两层用于封住储水器本体1(除进水孔22进水之外),尤其是储水器本体1底面外边缘处。

对于以上采用阻隔过量的水流入吸管的技术手段,进一步实施为:

所实施的储水器本体1内部设置一活动块3,由于该活动块3通常要在装有液体的储水器内腔中滑动,因而,该活动块3采用食品级材料制成,例如,优选采用食用级304不锈钢等;所实施的活动块3的位置在没有吸力进行吸饮或刚刚吸饮完毕的状态下,与底塞部2顶面相接处,并且活动块3的底面将底塞部2的进水孔22封住;

对于实施活动块3的具体结构,优选采用由上部的圆锥体结构与下部的圆柱体结构组成,其上部的圆锥体结构设计,用于使活动块3沿着储水器本体1内腔由底塞部2跟随液体被吸到顶口部11位置时,圆锥体部位有利于将顶口部11进一步封堵,从而避免多于5ml容积的水继续吸入;同时,其下部的圆柱体结构设计,用于使活动块3在定量一次吸饮完毕之后,落回至底塞部2并且能水平置于底塞部2顶部。

对于以上采用的活动块3技术手段,对其所在位置产生的作用结合工作方式进行分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用于定量吸饮的储水器,其方案着重是为吞咽障碍人群以及老年人设计,其上端配合连接相应的吸管进行定量饮水,因而,该储水器置于瓶、杯或其它装载液体的容器内,容器内的液体(常用于饮水)逐渐从进水孔22灌入并装满储水器本体1内部,此时活动块3处于储水器本体1下方,活动块3上方至顶口部11之间的容器空间内(简称为流动空间)实际上装满了约5ml的液体,当使用者用嘴吸饮整个瓶、杯等容器内的液体时,流动空间的液体被经由顶口部11吸走,同时,原本处于储水器本体1下方的活动块3受水流的导向与吸力的控制,也一同向顶口部11位置游动,最终因顶口部11的口径小于活动块3的横截面直径,使活动块3被限制在顶口部11位置处而封堵了出口,同时,活动块3下方空间的液体更加无法被顺畅的吸走,因而,实现了定量吸取,即始终保持在5ml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当活动块3由下方所处位置升至顶口部11位置所完成的一个过程,相当于使用者一口量吸饮完约5ml的液体;

相应地,活动块3被逐渐向上吸至顶口部11的过程中,液体也在不断地继续从容器经由进水孔22向储水器本体1内部灌入,从而使储水器本体1始终保持5ml的液体待吸取,并且随着流动空间内的水逐渐被吸走,活动块3下方的液体进入储水器本体1内部,当使用者进行完不超过5ml一个口量的吸饮,活动块3再次落回至底塞部2之后,储水器本体1内部重新装满约5ml的液体待下一次吸取,在此过程中,由于活动块3的设置,可始终确保使用者每次一口量不超过5ml的吸饮。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用于定量吸饮的储水器,是在实施例一所实施的技术手段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与实施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个构思,并且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具体实施内容为:很显然,在实施例一中,由容器进入储水器本体1内部的液体是通过活动块3外边缘与储水器本体1内壁面之间的空隙进入的,即活动块3外边缘与储水器本体1内壁面之间不必贴合的过于紧密,这样当进行完一次吸饮之后,活动块3向下落回的过程中,使新进入的液体能够瞬间灌满;然而,在本实施例二中,可在所实施的活动块3中心处开设一个上下走向的过水孔31,即便在活动块3外边缘紧贴储水器本体1内壁面或留有一定空隙的情况下,在活动块3向下回落时,新进入的液体也能由过水孔31进入活动块3上方空间,即灌满储水器本体1内部以供下次吸饮。

本实施例二所实施的其它相应的技术特征,可参照实施例一所实施的相应技术手段或在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实施一种定量吸管,是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所实施的技术手段基础上的进一步补充,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个构思,并且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具体实施内容为,在以上所实施的储水器本体1的基础上,采用任意一个口径相匹配的可拆换吸管4套在储水器本体1的顶部出水口位置处,即形成一个带定量吸饮功能的吸管结构,储水器本体1顶部出水口的口径与相匹配吸管的尺寸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生产,或采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吸管进行剪裁之后再与储水器本体1连接,这些不同方式都可以实现一个具有活动块3的定量吸饮的吸管结构。

本实施例三所实施的其它相应的技术特征,可参照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所实施的相应技术手段或在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具体实施”等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或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所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恰当的方式结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设置”、“具有”等均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在不影响部件关系与技术效果的基础上通过中间组件间接进行,也可以是一体连接或部分连接,如同此例的情形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应用,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轻易对这些实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对于以下几种情形的修改,都应该在本案的保护范围内:①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基础并结合现有公知常识所实施的新的技术方案,该新的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并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之外,例如,采用带有相同作用的活动块的储水器并将其与不同的吸管组合应用;②采用公知技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部分特征的等效替换,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与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相同,例如,对采用的活动块材质、重量、尺寸等进行等效替换;③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基础进行拓展,拓展后的技术方案的实质内容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外;④利用本实用新型文本记载内容或说明书附图所作的等效变换,将所得技术手段应用在其它相关技术领域的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