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型清洁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4982发布日期:2019-09-29 15:1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抑菌型清洁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菌型清洁布。



背景技术:

清洁布,是由原料为毛发百分之一细的超细合成纤维制作。清洁布能去除灰尘、霉菌、杂菌、油污、水印、烟灰。清洁布具有吸水性好、不掉屑、耐洗涤的性能,不含任何化学或药物成分,能够除灰尘、汗渍、污渍,被广泛应用于家庭保洁中。清洁布脏了,应该马上用肥皂水清洗,手洗或放入洗衣机里洗。不能用碱性漂白剂或柔顺剂,以免清洁布变色,洗后展开晒干即可。手套清洁布和海绵清洁布。手套型的清洁布对于擦拭角落里的灰尘很方便。碗筷如果不是很脏,用海绵直接擦拭就可以了,可不用洗涤剂。此方法适用于碗筷、浴池里的水渍,百叶窗灰尘等。

然而现有的清洁布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清洁布再对厨房用具进行清理的时候,由于是直接接触人体的东西,因此在防止灭菌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不然会造成人体感染到细菌,从而对人体引起伤害,其次,现有的清洗布在使用时,通常都是伴随着消毒液或者洗洁精使用,但是一般都是一边使用一边沾消毒液或者洗洁精,因此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抑菌型清洁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抑菌型清洁布,包括抑菌层、去污层和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进液口,且进液口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储存消毒液的储存仓,所述储存仓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出液口连接,且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液的控制阀,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工作仓,且工作仓的内部位于出液口的底部设置有海绵,所述海绵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抑菌的抑菌层,且抑菌层的底部设置有清洗的去污层,所述外壳的外侧设置有把手,且把手的两侧通过固定块固定在外壳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出液口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出液口两两之间间距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块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块关于把手的竖直中线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壳的外侧位于把手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调节控制阀的控制开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管设置在固定杆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海绵,且海绵的底部设置有抑菌层,抑菌层的底部设置有去污层,同时外壳的外侧设置有把手,则外壳能够使得用户不与清洁布直接接触,避免用户感染到菌体,同时抑菌层有抵制菌体的作用,防止菌体的传递,其次,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储存仓,储存仓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出液口连接,且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阀,则储液仓用于储存消毒液或者洗洁精,并将消毒液或者洗洁精流到海绵,然后流到去污层,便于用户对厨具的清洗,节省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抑菌型清洁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抑菌型清洁布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工作仓、2-海绵、3-抑菌层、4-去污层、5-外壳、6-储存仓、7-进液口、8-控制阀、9-固定杆、10-连接管、11-出液口、12-固定块、13-把手、14-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抑菌型清洁布,包括抑菌层3、去污层4和外壳5,外壳5的顶部开设有进液口7,且进液口7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储存消毒液的储存仓6,储存仓6的底部通过连接管10与出液口11连接,且连接管1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液的控制阀8,外壳5的内部设置有工作仓1,且工作仓1的内部位于出液口11的底部设置有海绵2,海绵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抑菌的抑菌层3,且抑菌层3的底部设置有清洗的去污层4,外壳5的外侧设置有把手13,且把手13的两侧通过固定块12固定在外壳5上。

出液口11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出液口11两两之间间距相等,固定块12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块12关于把手13的竖直中线对称,外壳5的外侧位于把手1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调节控制阀8的控制开关14,连接管10设置在固定杆9的内部。

进液口7的底部设置有储存仓6,且储存仓6的底部通过连接管10与出液口11连接,储存仓6能够用于对消毒液或者洗洁精进行储存,待使用的时候,通过控制阀8使其流入到海绵2上即可。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消毒液或者洗洁精从进液口7处注入到储存仓6内,然后通过控制阀8调节流速,消毒液或者洗洁精流入到海绵2上,然后用于手持外壳5上的把手13,并将去污层4上沾点水,然后对厨具进行清洗即可,当去污层4挤压海绵2的时候,海绵2产生的泡沫会流入到去污层4,然后对厨具进行来回摩擦即可达到清洗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