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4794发布日期:2019-03-30 08:17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公共设施,特别是一种园林椅。



背景技术:

园林椅是市政园林中常见的公共设施。

现有公告号为CN20245736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园林凳椅,包括凳椅支架、设置在凳椅支架上的若干凳椅板条,凳椅板条排列形成供人就坐的椅面,该园林凳椅为典型的园林椅。但园林椅一般露天设置,其椅面容易沾染到灰尘、雨水,且儿童或宠物可能直接脚踏在椅面上,弄脏椅面,导致行人难以就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椅,能抽出柔性坐垫替代坐板供就坐,柔性坐垫不易被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园林椅,包括支撑架、安装于支撑架上的坐板和靠背板,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设置有辊件,所述辊件上卷设有柔性坐垫,所述柔性坐垫能从辊件上拉出并铺设于坐板上,转动所述辊件能将柔性坐垫收回辊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自然情况下,辊件将柔性坐垫卷紧,此时坐板的板面裸露在外,可能受到雨水、灰尘等污染,而柔性坐垫的绝大部分被卷于辊件上,受到柔性坐垫本身的保护,不易受到污染,当人需要就坐时,将柔性坐垫从辊件上拉出并铺设于坐板上,此时人可以坐于柔性坐垫上休息,当人准备离开时,转动辊件将柔性坐垫收回即可。

优选的,所述辊件位于靠背板背离坐板的一侧,所述坐板和靠背板之间开设有供柔性坐垫通过的穿出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辊件设置于靠背板的背后,使辊件的隐蔽性较好,且在保证能从辊件上拉出柔性坐垫铺设到坐板上的前提下,不易对人的活动空间造成影响。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靠近于辊件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位于辊件背离坐板板面的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本园林椅安装于地面后,防护罩将辊件朝向天空的部分遮挡,防护罩能够保护辊件及卷在辊件上的柔性坐垫,减少雨水、灰尘对柔性坐垫的污染。

优选的,所述辊件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用于驱使辊件旋转并将柔性坐垫收回辊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人坐于柔性坐垫上时,人的体重能将柔性坐垫压紧于坐板上,扭簧提供的扭力不至于将柔性坐垫收回,当人站起后,位于坐板上的柔性坐垫失去了大量压紧力,则柔性坐垫与坐板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此时扭簧克服柔性坐垫与坐板间的摩擦力,带动辊件旋转并将柔性坐垫收回,此过程能在短时间内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卷回柔性坐垫,十分方便。

优选的,所述柔性坐垫的拉出端设置有挡条,所述挡条的径向宽度大于穿出槽的槽宽,所述挡条位于靠背板背离辊件的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自然情况下,辊件在扭簧扭力的作用下将柔性坐垫收紧,而挡条无法穿过穿出槽进入辊件侧,则挡条的侧壁与穿出槽的口部相抵,辊件和柔性坐垫处于静止状态,当人需要就坐时,可以方便地拉动位于坐板上的挡条将柔性坐垫拉出,无须绕到靠背板后面拉出柔性坐垫。

优选的,所述靠背板朝向穿出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刷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柔性坐垫在拉出和收回的过程中,刷毛都能刷过柔性坐垫的表面,能对柔性坐垫的表面起到清洁作用。

优选的,所述柔性坐垫包括若干板条,若干板条在宽度方向上转动连接形成履带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柔性坐垫能卷于辊件上,而沿着板条的长度方向不能扭曲变形,在收拉柔性坐垫的时候能使柔性坐垫保持整齐,减少了柔性坐垫卷于辊件上时发生翻折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坐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漏水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坐板上的水能通过漏水槽漏出坐板的板面,减少下雨时坐板上积水的水量,雨停后坐板上的水能更快风干。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园林椅能抽出柔性坐垫替代坐板供就坐,柔性坐垫不易被污染,且柔性坐垫的铺设较为简便,人离开本园林椅后柔性坐垫会自动收回。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园林椅的立体图,主要突出本园林椅的总体结构;

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爆炸图,主要突出实施例中辊件的连接结构;

图3为实施例的左视图,主要突出实施例中拉出柔性坐垫后的状态;

图4为实施例增设挡条槽后的左视图,主要突出挡条槽的作用。

附图标记:1、支撑架;2、坐板;3、靠背板;4、辊件;5、柔性坐垫;21、漏水槽;31、穿出槽;32、刷毛;41、辊轴;42、扭簧;43、空隙;51、板条;52、挡条;11、防护罩;12、安装块;13、挡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园林椅,包括支撑架1、安装于支撑架1上的坐板2和靠背板3。支撑架1上靠近靠背板3转动设置有辊件4,辊件4上卷设有柔性坐垫5,柔性坐垫5能从辊件4上拉出并铺设于坐板2上。

坐板2为矩形板,坐板2沿宽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漏水槽21,漏水槽21贯通于坐板2的上下两个板面,漏水槽21的长度略小于坐板2的长度。坐板2上的水能通过漏水槽21漏出到地面,从而减少下雨时坐板2上积水的水量。

靠背板3与坐板2之间呈钝角设置,靠背板3也为矩形板,靠背板3的长度与坐板2的长度相同。靠背板3通过一个长边的两端与支撑架1固定在一起。靠背板3与坐板2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为穿出槽31,靠背板3朝向穿出槽31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刷毛32。

如图2所示,支撑架1上平行于坐板2的板面设置有辊轴41,辊轴41位于靠背板3背离坐板2的一侧且靠近于穿出槽31设置,辊轴41与靠背板3之间留有可供辊件4进入的空隙43,在靠背板3背离坐板2的一侧,支撑架1的两端设有凸起的安装块12,安装块12用于支撑辊轴41的两端。辊件4为两端贯通的圆筒形结构,辊件4套设于辊轴41上且能绕辊轴41转动。辊轴41上套设有扭簧42,扭簧42的一端固定于辊轴41上,另一端固定于辊件4上,扭簧42的扭力方向为驱使辊件4旋转并将柔性坐垫5卷回辊件4的方向。柔性坐垫5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板条51,板条51为刚体,若干板条51在宽度方向上用若干塑胶线连接形成履带状,柔性坐垫5能卷于辊件4上,而沿着板条51的长度方向不能扭曲变形。

如图1和图3所示,柔性坐垫5远离辊件4的一端从穿出槽31中穿出,并连接有挡条52。挡条52的直径大于穿出槽31的槽宽,则挡条52和辊件4分别位于靠背板3的板面两侧,挡条52无法穿过穿出槽31进入辊件4所在的一侧。

位于安装块12上方设置有与支撑架1连接的防护罩11,防护罩11将辊件4的一部分包裹,能够保护辊件4及卷在辊件4上的柔性坐垫5,减少雨水、灰尘对柔性坐垫5的污染。

自然情况下,辊件4在扭簧42扭力的作用下将柔性坐垫5收紧,而挡条52无法穿过穿出槽31进入辊件4所在侧,则挡条52的侧壁与穿出槽31的口部相抵,辊件4和柔性坐垫5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坐板2的板面裸露在外,可能受到雨水、灰尘等污染;而柔性坐垫5的绝大部分被卷于辊件4上,受到柔性坐垫5本身或防护罩11的保护,露出于辊件4的部分柔性坐垫5也能受到靠背板3的遮挡作用,柔性坐垫5不易受到污染。

当人需要就坐时,将挡条52往背离辊件4的方向拉出,则挡条52带动柔性坐垫5从辊件4上卷出,使柔性坐垫5完全覆盖于坐板2上,此时人可以坐于柔性坐垫5上休息。如图3所示,由于挡条52被拉出于坐板2的板面之外,所以挡条52会因自身的重力下垂至低于坐板2板面的位置,不易对人的就坐舒适度造成影响。人坐于柔性坐垫5上时,人的体重能将柔性坐垫5压紧于坐板2上,扭簧42提供的扭力不至于将柔性坐垫5收回。

当人站起后,位于坐板2上的柔性坐垫5失去了大量压紧力,则柔性坐垫5与坐板2间的摩擦力较小。此时扭簧42克服柔性坐垫5与坐板2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辊件4旋转并将柔性坐垫5收回,柔性坐垫5恢复到挡条52与穿出槽31相抵的初始状态,此过程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柔性坐垫5在拉出和收回的过程中,刷毛32都能刷过柔性坐垫5的表面,能对柔性坐垫5的表面起到清洁作用。

进一步地,可在支撑架1上开设挡条槽13,如图4所示。挡条槽13位于坐板2下方远离靠背板3的位置,将挡条52往背离辊件4的方向拉出后,可将挡条52卡入挡条槽13内,起到固定挡条52的作用,人站起后挡条52也不会自动缩回,当人准备离开本园林椅时,将挡条52从挡条槽13内取出,则挡条52和柔性坐垫5在扭簧42的扭力作用下自动收回。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