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昏迷、偏瘫或改变体位有困难患者的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5249发布日期:2019-03-30 08:1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昏迷、偏瘫或改变体位有困难患者的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床垫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昏迷患者无法自己翻身,偏瘫患者因一侧肢体无力翻身困难,关节置换术后需要制动,以及年老体弱长期卧床自行改变体位有困难;目前翻身时使用体位垫支撑,但体位垫只局限于局部,无支持力,易滑,支撑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产品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昏迷、偏瘫或改变体位有困难患者的床垫。

本实用新型包括床垫主体、支撑骨架,所述床垫主体包括主床垫、支撑床垫,所述主床垫、支撑床垫之间相互连接,所述支撑骨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床垫背面,所述支撑骨架包括两根长杆体、多根截面呈U型的支撑轨、多组支撑杆,各所述支撑轨分别固定在两根所述长杆体之间并与长杆体垂直;各组所述支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轨内,每组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杆的长度分别略短于所述支撑轨长度,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轨一个端部之间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铰接,第一、第二支撑杆置于所述支撑轨内;第一、第二支撑杆与支撑轨之间可呈三角形支撑,呈三角形支撑时第二支撑杆的自由端活动支撑于所述支撑轨的另一个端部与长杆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抬起支撑床垫,使得支撑床垫与主床垫之间呈一个钝角,然后竖起各组第一支撑杆,将第一、第二支撑杆打开,第二支撑杆的自由端支撑到支撑轨底部并通过长杆体限位,此时第一、第二支撑杆与支撑轨之间呈三角形支撑,将支撑床垫支撑于第一支撑杆侧面,这样昏迷、偏瘫或改变体位有困难患者病人可以背靠支撑床垫,达到翻身的目的;本结构的床垫,支撑稳定,牢固。

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二支撑杆分别截面呈U型杆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置于所述支撑轨内,第二支撑杆折叠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内。这种设置的第一、第二支撑杆,收折方便,且其具有一定宽度,放于支撑轨内,睡在上面的病人不会觉得搁人,舒适度高。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轨、支撑杆至少为四组均布。至少四组支撑轨和支撑杆可以保证支撑病人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主床垫下方还设置与所述支撑骨架等厚的补偿垫。通过补偿垫可以避免两边高度差而产生的不舒适性,避免搁人,保证了床垫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支撑杆为可伸缩杆体或相互铰接的可折叠杆体;通过杆体的伸缩或折叠,调整支撑床垫抬起的的角度,用来适应不同的病人,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用于昏迷、偏瘫或改变体位有困难者患者的床垫,包括床垫主体1、支撑骨架2,床垫主体1包括主床垫3、支撑床垫4,主床垫3、支撑床垫4之间相互连接,支撑骨架2设置在支撑床垫4背面,支撑骨架2包括两根长杆体5、五根截面呈U型的支撑轨6、五组支撑杆7,各支撑轨6分别固定在两根长杆体5之间并与长杆体5垂直;各组支撑杆7分别设置在支撑轨6内,每组支撑杆7包括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9,第一、第二支撑杆8、9的长度分别短于支撑轨6长度,第一支撑杆8、9的一端与支撑轨6一个端部之间铰接,第一支撑杆8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9的一端铰接,第一、第二支撑杆8、9置于支撑轨6内;第一、第二支撑杆8、9与支撑轨6之间可呈三角形支撑,呈三角形支撑时第二支撑杆9的自由端活动支撑于支撑轨6的另一个端部与长杆体5之间。

优选的,第一、第二支撑杆8、9分别截面呈U型杆体,第一支撑杆8置于支撑轨6内,第二支撑杆9折叠置于第一支撑杆8内。

为了舒适性,在主床垫3下方还设置与支撑骨架2等厚的补偿垫10。

为了方便调整支撑床垫抬起的的角度,将第二支撑杆9为可伸缩杆体或相互铰接的可折叠杆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