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热灸颈椎牵引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2473发布日期:2019-04-20 02:50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热灸颈椎牵引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引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药热灸颈椎牵引枕。



背景技术:

每到下雨天或者寒冷的时候,许多人的肩膀、颈部等处就会疼痛,这是因为体内湿气较重引起的,这时候他们需要灸疗来缓解疼痛,灸疗是用药物灼烧穴位,激活人体经络,调节肌体生理平衡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传统的灸疗由于需要专业的针灸师进行针灸,而且进行灸疗时不容易控制温度,造成患者皮肤的烫伤或损伤,这对于患者就不是很方便。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逐渐出现一种可代替传统灸疗的产品,这就是热灸枕。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热灸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但是现有热灸枕热灸的的持续时间短,效果不好,这就造成热灸枕的效果达不到人们的预期。现在需要一种新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热灸颈椎牵引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热灸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但是现有热灸枕热灸的的持续时间短,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热灸颈椎牵引枕,包括头枕,所述头枕的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头枕的内腔设置有头枕内套,所述头枕内套的内腔设置有头枕枕芯,所述头枕枕芯的右侧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右侧设置有颈枕,所述颈枕的顶部设置有粘合贴,所述粘合贴的顶部设置有热灸服帖包,所述颈枕的内腔设置有颈枕内套,所述颈枕内套的内腔设置有颈枕枕芯,所述热灸服帖包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医用胶层,所述医用胶层的底部设置有粘合贴,所述热灸服帖包上设置有第二灸贴层,所述第二灸贴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热层,所述第二导热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灸贴层,所述第一灸贴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热层,所述第一导热层的底部设置有自体发热层。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硅酸铝棉层,所述第一导热层和第二导热层均由导热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凹槽呈半球形。

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一灸贴层为蕲艾精油软膏层。

优选的,所述所述自体发热层为托玛琳粉层。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直径距离为18.5-22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中药热灸颈椎牵引枕安装有第一灸贴层、第二灸贴层和自体发热层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使蕲艾精油软膏和中药膏体能借助托玛琳粉自体发热对人体进行热灸,促进了蕲艾精油软膏和中药膏体快速渗入皮层的内部,达到了传统艾灸的效果,延长了热灸的时间,提升了热灸的效果,能对人体疼痛症状进行有效的辅助治疗,通过第一导热层、第二导热层、保温层和第一透气孔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使热灸贴具有能保温的优点,减少了热量的散失,使热量能够被有效利用,有效延长了自体发热层发热的时间,该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舒适,可根据不同个体的需求调节牵引力度与弧度,在睡眠时实现有效牵引,多效合一,有益颈椎健康,有助深度睡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颈枕;2、头枕;3、头枕内套;4、头枕枕芯;5、凹槽;6、限位件;7、热灸服帖包;700、保温层;701、第一导热层;702、第一灸贴层;703、第二导热层;704、第二灸贴层;705、自体发热层;8、粘合贴;800、医用胶层;9、颈枕内套;10、颈枕枕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中药热灸颈椎牵引枕,包括头枕2,头枕2的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凹槽5,头枕2的内腔设置有头枕内套3,头枕内套3的内腔设置有头枕枕芯4,头枕枕芯4的右侧设置有限位件6,限位件6的右侧设置有颈枕1,颈枕 1的顶部设置有粘合贴8,粘合贴8的顶部设置有热灸服帖包7,颈枕1的内腔设置有颈枕内套9,颈枕内套9的内腔设置有颈枕枕芯10,热灸服帖包7上设置有保温层700,保温层700 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医用胶层800,医用胶层800的底部设置有粘合贴8,热灸服帖包7上设置有第二灸贴层704,第二灸贴层70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热层703,第二导热层70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灸贴层702,第一灸贴层70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热层701,第一导热层701的底部设置有自体发热层705。

在本实施中:所述保温层700为硅酸铝棉层,所述第一导热层701和第二导热层703均由导热胶制成,所述凹槽5呈半球形,所述所述第一灸贴层(702)为蕲艾精油软膏层,所述所述自体发热层705为托玛琳粉层,所述凹槽5的直径距离为18.5-22cm。

工作原理:该牵引枕呈中部低四周高结构,中部具有凹槽5形状,该凹槽5为人体头部的接触面,符合头部的曲线结构颈枕1为颈部接触位置,承托颈部,使颈部保持自然伸展的曲线。头枕2固定头部,防止颈部纵向移动,适合人体颈肩曲线,使用者调整睡姿,使颈椎垂直于圆柱,起到更好的固定颈椎正常曲线的作用,使使用者可以颈部完全贴合热灸服帖包 7。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