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暖电热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6847发布日期:2019-03-30 08:24阅读:2566来源:国知局
水暖电热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暖电热毯,属于取暖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水暖电热毯是新一代水循环取暖型电热毯,是普通电热毯的升级换代产品。它的优点是安全,并且对提高睡眠质量、消除疲劳度有一定促进效果。它是基于电热毯的种种弊端和不安全性进行的一种改进型产品,利用水电隔离原理实现安全、恒温、无电磁辐射、无感应电压等诸多优点。但是传统的电热毯容易出现烧干或漏电等问题,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暖电热毯,通过双层套管分别进行加热和循环水,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暖电热毯,包括:

电热毯本体,包覆在电热毯主体内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包括外管,套设在所述外管内的内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内管内的加热丝;连接所述加热丝的电加热系统,以及循环系统,所述循环系统为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提供导热液体,并使导热液体循环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循环系统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分别连接所述加热管的一端的进液口和另一端的出液口;所述储液罐上设置有可打开的盖子,通过所述盖子补充导热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液罐为矩形或圆柱形的盒体,所述盖子设置在所述储液罐顶部,并且所述储液罐上部还设置有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液罐的底部设置两个三通管,其包括连接所述加热管的进液口的三通管I和连接所述加热管的出液口的三通管II,所述三通管I和三通管II均通过三通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储液罐底部并且其中一个接口伸入到储液罐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三通管I的下部一个接口连接所述加热管的进液口的外管,并且进液口的内管穿过所述三通管I的另一个接口连接所述电加热系统;所述三通管II下部一个接口连接所述加热管的出液口的外管,并且出液口的内管穿过所述三通管II的另一个接口连接所述电加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三通管I伸入所述储液罐内部的接口设置有紧固螺母,所述三通管II伸入到所述储液罐内部的接口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高度高于所述紧固螺母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加热系统包括连接电源的开关,所述开关连接两个并联的导线,两根所述导线分别连接所述加热丝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管为聚乙烯管,所述内管为聚丙乙烯管,所述导热液体为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暖电热毯,将所述加热管分为两层,其中内管用于设置加热丝,内管和外管之间用于设置导热液体。在工作时,加热丝进行加热,并将热量传递给所述循环液体,循环液体循环将热量均匀散在所述电热毯本体上,从而保证良好的取暖效果。本发明尤其能够补充流失的水分,不用时排水方便,保证水暖效果同时方便存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水暖电热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储水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加热管局部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电热毯本体,2、加热管,3、循环系统,4、电加热系统,5、导线,21、外管,22、内管,23、导热液体,24、加热丝,31、储水罐,32、盖子,33、通气孔,34、三通管I,35、三通管II,36、紧固螺母,37、排气管,38、三通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暖电热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暖电热毯,更加安全,不会发生漏电或烧干等问题,能够补充流失的水分,不用时排水方便,保证水暖效果同时方便存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暖电热毯,包括电热毯本体,所述电热毯本体为分层的毯子,其采用棉、毛或其他具有保暖功能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电热毯本体的大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毯本体的分层空间内内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为多层管,分别用于加热和循环。本实施例所述加热管包括外管,套设在所述外管内的内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内管内的加热丝。本实施例所述水暖电热毯还包括连接所述加热丝的电加热系统,所述电加热系统用于对所述加热丝进行加热。本实施例所述水暖电热毯还包括循环系统,所述循环系统为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提供导热液体,并使导热液体循环流动。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的水暖电热毯,将所述加热管分为两层,其中内管用于设置加热丝,内管和外管之间用于设置导热液体。在工作时,加热丝进行加热,并将热量传递给所述循环液体,循环液体循环将热量均匀散在所述电热毯本体上,从而保证良好的取暖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系统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分别连接所述加热管的一端的进液口和另一端的出液口;所述储液罐上设置有可打开的盖子,通过所述盖子补充导热液体。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液优选为水,其他的能够导热的液体均在本实施例内。通过盖子可以加水和放水,通过通气孔能够使水进入不受阻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罐为矩形的盒体,所述盖子设置在所述储液罐顶部,并且所述储液罐上部还设置有通气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罐的底部设置两个三通管,其包括连接所述加热管的进液口的三通管I和连接所述加热管的出液口的三通管II,所述三通管I和三通管II均通过三通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储液罐底部并且其中一个接口伸入到储液罐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通管I的下部一个接口连接所述加热管的进液口的外管,并且进液口的内管穿过所述三通管I的另一个接口连接所述电加热系统;所述三通管II下部一个接口连接所述加热管的出液口的外管,并且出液口的内管穿过所述三通管II的另一个接口连接所述电加热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通管I伸入所述储液罐内部的接口设置有紧固螺母,所述三通管II伸入到所述储液罐内部的接口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高度高于所述紧固螺母的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管为聚乙烯管,所述内管为聚丙乙烯管,所述导热液体优选为水,当然其他能够传热的液体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通过设置两层,其中内管用于设置加热丝,内管和外管之间用于设置水,具有更好的传热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呈S型排布或圆形排布。在本实施例采用S型排布,如图所示,进水口往复折返进行排了,增加了散热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两端连接有盒体,所述盒体上并排连接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并设置有连接管。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