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应各种长度杯子的饮水机茶杯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9579发布日期:2019-08-16 21: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适应各种长度杯子的饮水机茶杯托,包括储水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盒(1)顶部的正中向下凹陷形成凹槽(2),储水盒(1)内壁两侧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槽板(3),凹槽(2)内壁两侧的中部对称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槽板(4),凹槽(2)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平托机构(5),凹槽(2)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机构(6),凹槽(2)内壁底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漏水孔,漏水孔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网(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各种长度杯子的饮水机茶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托机构(5)包括托板(51),托板(51)正中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通孔(52),托板(51)两侧的正中对称开设有卡槽(53),卡槽(53)内壁一侧面的正中开设有转动槽(54),卡槽(53)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一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55),卡槽(53)内壁顶部和底部的另一侧对称开设有固定槽(56),固定槽(56)的内腔设置有负压弹簧(57),负压弹簧(57)的顶部和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8),卡槽(53)的内腔设置有支撑机构(5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各种长度杯子的饮水机茶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59)包括支撑柱(591),支撑柱(591)靠近卡槽(53)内壁一侧面的正中固定连接有转动球(592),支撑柱(591)顶部和底部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柱(593),支撑柱(591)一侧面内壁的正中固定连接有电动机(594),电动机(594)远离支撑柱(591)内壁一侧面的正中延伸有输出轴,电动机(594)输出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转盘(595),转盘(595)远离电动机(594)一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柱(596),传动柱(596)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曲柄连杆(597),曲柄连杆(597)远离传动柱(59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卡柱(598),支撑柱(59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599),轴承(599)的外圈固定连接有齿轮(5910),支撑柱(591) 背面的正中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套(59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各种长度杯子的饮水机茶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6)包括基座台(61),基座台(61)顶部的正中开设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圈(62),基座台(61)顶部的正中设置有延长装置(63),延长装置(63)顶部的正中设置有电动推杆(64),电动推杆(6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块(6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各种长度杯子的饮水机茶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装置(63)包括第一延长柱(631)、第二延长柱(632)和第三延长柱(633),第一延长柱(631)、第二延长柱(632)和第三延长柱(633)顶部的正中均开设有第四开口,第四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圈(634),第一延长柱(631)、第二延长柱(632)和第三延长柱(63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盘(635),第一延长柱(631)、第二延长柱(632)和第三延长柱(63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输气管(6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各种长度杯子的饮水机茶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槽板(3)远离储水盒(1)内壁一侧面的正中开设有第一齿槽,第一齿槽内壁的背面开设有第一轮齿,第二齿槽板(4)的正中开设有贯通其两侧的第二齿槽,第二齿槽内壁的背面开设有第二轮齿,漏水孔连通储水盒(1)的内腔与凹槽(2)的内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各种长度杯子的饮水机茶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52)连通托板(51)的顶部和底部,两侧负压弹簧(57)靠近固定槽(56)内壁一侧面的固定板(58)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侧固定槽(56)相悖一侧面的内壁上,另一侧的固定板(58)分别贴合支撑柱(591)的顶部和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各种长度杯子的饮水机茶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球(592)延伸至转动槽(54)的内部并贴合转动槽(54) 的内壁,限位柱(593)延伸至限位槽(55)的内部并贴合限位槽(55)的内壁,卡柱(598)贯穿限位套(5911)并延伸至支撑柱(591)的外部,支撑柱(591)由第二齿槽延伸至第二齿槽板(4)的内部,卡柱(598)与第二轮齿相契合,支撑柱(591)由第一齿槽延伸至第一齿槽板(3)的内部,齿轮(5910)与第一轮齿相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各种长度杯子的饮水机茶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台(61)固定连接在凹槽(2)内壁底部的正中,电动推杆(64)固定连接在托板(51)内壁顶部的正中,托板(51)内壁一侧的顶部开设有连通托板(51)内腔和通孔(52)内腔的风孔,第一延长柱(631)的底部贯穿第一密封垫圈(62)并延伸至基座台(61)的内部,第一延长柱(631)底部的密封盘(635)贴合基座台(61)内壁的四侧,第二延长柱(632)的底部贯穿第一延长柱(631)顶部的第二密封垫圈(634)并延伸至第一延长柱(631)的内部,第二延长柱(632)底部的密封盘(635)贴合第一延长柱(631)内壁的四侧,第三延长柱(633)的底部贯穿第二延长柱(632)顶部的第二密封垫圈(634)并延伸至第二延长柱(632)的内部,第三延长柱(633)底部的密封盘(635)贴合第二延长柱(632)内壁的四侧,输气管(636)的顶部分别贯穿第一延长柱(631)、第二延长柱(632)和第三延长柱(633)的底部并延伸至第一延长柱(631)、第二延长柱(632)和第三延长柱(633)的内部,输气管(636)的底部贯穿密封盘(635)并延伸至密封盘(635)底部的外部,密封块(65)贯穿第三延长柱(633)顶部的第二密封垫圈(634)并延伸至第三延长柱(633)的内部,密封块(65)与第二密封垫圈(634)的内壁相贴合,第三延长柱(633)固定连接在托板(51)底部的正中。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