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暖风进行坐圈加热的电子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8802发布日期:2019-06-05 22:5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暖风进行坐圈加热的电子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便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暖风进行坐圈加热的电子坐便器。



背景技术:

传统坐便器的座圈采用普通塑料制作,在寒冷天气座圈温度很低,容易让使用者产生不适感;现有的座圈加热技术大部分采用坐圈中预埋金属丝,先要对金属丝进行电加热,进而对坐圈加热。先要对金属丝进行加热,再对坐圈进行加热,所需时间较长比较浪费电。坐圈和坐便器间连有电线,不易更换,对维修造成麻烦。坐圈使用过程中有开裂的风险,如果在使用时开裂,皮肤会直接接触到金属丝而被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暖风进行坐圈加热的电子坐便器,可有效对坐便器座圈的进行加热,避免因座圈温度过低而让使用者产生不适感,且提升其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暖风进行坐圈加热的电子坐便器,包括坐便器后座、坐便器座圈及坐便器上盖,所述的坐便器座圈和坐便器上盖与坐便器后座铰接,所述的坐便器上盖设置在坐便器便圈的上方,还包括风机、风路流动槽和风加热器,所述的风机设置在坐便器后座内,所述的风路流动槽设有进风口和若干组出风口,所述的进风口与风机连接,所述的出风口设置在靠近坐便器座圈的一端,所述的风加热器设置于风路流动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路流动槽上方设有一盖子,所述的盖子与风路流动槽铰接。

进一步的,坐便器后座上设有一支撑座,所述的风机安装在支撑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路流动槽上方设有一盖子,所述的盖子与风路流动槽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坐便器后座一侧设有一风机控制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加热器为PCT陶瓷加热器或电热丝加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风口两侧成扇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风口为一组长条形出风口或两组左右对称长条形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风口位于坐便器座圈的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对坐便器座圈的进行加热,避免因座圈温度过低而让使用者产生不适感。 且因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利用风温对座圈进行加热,座圈内没有电热丝,安全性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风路流动槽盖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坐便器后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组长条形左右对称出风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组长条形出风口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坐便器后座,11:风机控制按钮,12:风机,121:风机支撑座,13:风加热器,14:风路流动槽,141:进风口,142:出风口,143:盖子,2:坐便器座圈, 3:坐便器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利用暖风进行坐圈加热的电子坐便器,包括坐便器后座1、坐便器座圈2及坐便器上盖3,坐便器座圈2和坐便器上盖3与坐便器后座1铰接,坐便器上盖3设置在坐便器座圈2的上方。

坐便器后座1内设置用于有安装风机12的支撑座121,风机12安装在支撑座121上。支撑座121靠近坐便器座圈2的一侧设置有一风路流动槽14,风路流动槽14内形成风路,风路流动槽14为风机12提供风向流动的通道。风路流动槽14设置有进风口141和出风口142,风机12安装在进风口141的一侧,出风口142设置在靠近坐便器座圈2的一侧,出风口142为一组长条形出风口或两组左右对称的长条形出风口或,出风口142两侧呈现扇形状。风路流动槽14内设有风加热器13,风加热器13给通过出风口142处的风加热,风加热器13为PCT陶瓷加热器或电热丝加热器。风路流动槽14上方设有一盖子143,风路流动槽14与盖子143铰接,当盖子143盖住时,风路流动槽14形成一个封闭且独立的风路。坐便器后座1的左右任意一侧设有一风机控制按钮11,风机控制按钮11用于手动控制控制风机12的启动开关。

坐便器座圈2上设置有感应器,感应器与风机12信号连接,当坐便器座圈2上感应到有人时,感应器将信号传送给风机12,风机12将风通过风路流动槽14的进风口141流向出风口142,当风流向出风口142时风加热器13对风进行加热,经过加热器13加热的风通过左右两侧出风口142流向坐便器座圈2处,左右两侧出风口142呈扇形状,使出风的面积达到最大。也可通过坐便器后座一侧的风机控制按钮11来进行就风机的开启及关闭的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备可有效对坐便器座圈2进行加热,避免因座圈温度过低而让使用者产生不适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