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烹饪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7071发布日期:2019-06-29 01:08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烹饪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烹饪柜。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出现了诸多的智能厨房设备,例如自动烹饪器、自动洗碗装置及自动洗米装置等等,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现有的自动烹饪器、自动洗碗装置及自动洗米装置等均是独立设计的,缺少从自动洗碗至自动添加食材然后自动进行烹饪的一体化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烹饪柜,其能实现从自动洗碗到自动添加食材,然后进行自动烹饪的一体化处理,方便人们的生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一体式烹饪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上设有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上设有用于固定餐具的餐具固定轴,所述环形轨道可驱动所述餐具固定轴沿着所述环形轨道移动,所述柜体在沿着所述环形轨道的轨道处设有烹饪装置、食物储存装置、自动洗米装置以及自动洗碗装置,所述柜体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环形轨道、所述餐具固定轴、所述烹饪装置、所述食物储存装置、所述自动洗米装置及所述自动洗碗装置的工作状态;

所述餐具固定轴可沿着所述环形轨道移动至所述自动洗碗装置处以使所述餐具固定轴上的餐具可在所述自动洗碗装置中进行清洗,所述餐具固定轴还可沿着所述环形轨道移动至所述食物储存装置或所述自动洗米装置处以使所述食物储存装置或所述自动洗米装置往所述餐具中添加食材,所述餐具固定轴还可沿着所述环形轨道移动至所述烹饪装置处以使所述烹饪装置对所述餐具中的食材进行烹饪。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轨道包括:环形轨道底盘、第一同步带、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第三同步轮、第四同步轮及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三同步轮及所述第四同步轮通过同步轮固定转盘固定在所述环形轨道底盘上,所述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三同步轮及所述第四同步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内侧并使所述第一同步带保持类矩形的结构形状,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同步轮驱动连接,所述环形轨道底盘上设有环形导轨,所述第一同步带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餐具固定轴的安装位,所述餐具固定轴安装在所述安装位的同时也卡合在所述环形导轨内。

进一步地,所述餐具固定轴包括:固定座、第二电机及旋转筒,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筒驱动连接,所述旋转筒的侧壁上设有可固定餐具的餐具放置口,所述旋转筒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同步带的安装位上。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筒内设有餐具固定组件,所述餐具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弹簧、锁紧柱及用于防止所述锁紧柱松动掉落的承托塞;

所述锁紧柱横向设置在所述旋转筒中,所述承托塞设置在所述锁紧柱下方并支撑所述锁紧柱,所述锁紧柱在径向方向上设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餐具放置口的侧壁上且在该侧壁上凸起;所述旋转筒内设有弹簧安装位,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在所述弹簧安装位上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所述锁紧件上以使所述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从而利用所述第一弹簧的形变弹力将所述锁紧件固定在所述餐具放置口的侧壁上;放置餐具时,所述锁紧件可压缩所述第一弹簧从而往所述第一弹簧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洗碗装置包括洗碗机本体,所述洗碗机本体设有至少一个清洗装置、至少一个餐具容置区域及残渣处理装置;

所述餐具容置区域与所述清洗装置数量相等且一对一设置,所述餐具固定轴上的餐具可移动至所述餐具容置区域中以使所述清洗装置对餐具进行清洗;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条、喷头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清洗条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清洗条能够伸入餐具内部且与餐具内表面贴合,所述喷头与所述餐具容置区域相对,所述喷头与供水管连接;所述残渣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清洗装置下方以收集并处理餐具清洗过程中掉落的残渣。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清洗外套,所述清洗外套上设有弧形支架,所述清洗条呈弧形楞条状并安装在所述弧形支架上,所述喷头固定在所述弧形支架上,所述驱动装置同时驱动所述清洗外套、所述清洗条和所述喷头转动,餐具在所述清洗外套内进行清洗。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空心轴电机,所述清洗外套固定在所述空心轴电机的转子上以驱动所述清洗外套及固定在所述清洗外套上的清洗条和喷头转动,所述供水管通过所述空心轴电机的通孔与所述喷头连接,所述供水管还连接有用于向所述供水管添加清洁剂的清洁剂添加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残渣处理装置包括:输送带、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五同步轮、第六同步轮、第二同步带、第三电机以及刮板;

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带内侧两端且将所述输送带绷紧,所述第六同步轮固定在所述第二滚轮上,所述第五同步轮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五同步轮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带与所述第六同步轮连接,所述刮板设置在所述输送带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输送带的前进方向上,所述刮板与所述输送带贴合以使所述刮板将经过的输送带上的残渣从输送带上刮离。

进一步地,所述食物储存装置包括筒体、多个存放架、旋转盘及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盘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存放架和所述旋转盘设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存放架设置在所述旋转盘上,所述存放架的底面的靠近所述筒体的侧壁的一侧铰接在所述旋转盘上,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有取物口,所述筒体在所述取物口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存放架倾斜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不随所述旋转盘旋转,所述存放架设有编号并存储在所述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可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启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四电机、联轴器及传动轴,所述控制装置可控制所述第四电机的启停,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传动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旋转盘的内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单轴滑台、滑块及斜块,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单轴滑台电连接,所述斜块通过固定轴安装在所述滑块的一端,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单轴滑台上且安装有所述斜块的一端靠近所述存放架,所述第一单轴滑台用于推动所述滑块以使所述滑块驱动所述存放架倾斜;

所述斜块设有齿轮,所述斜块能够以所述固定轴为轴心径向转动,所述存放架底部设有供所述滑块进入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存放架是可分离的,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在靠近所述存放架与所述旋转盘铰接的位置处设有齿条,所述斜块上的齿轮可与所述齿条相互啮合以使所述斜块径向转动而达到增大所述存放架的倾斜角度的目的;所述存放架与所述旋转盘铰接处还设有使所述存放架在所述滑块退出所述容纳腔时能够自动复位的第一扭簧。

进一步地,所述存放架两侧壁均设有排气腔,所述排气腔设有气孔,所述气孔将所述排气腔与所述存放架内部空间导通,所述旋转盘上设有通气管路,所述通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排气腔连通,所述通气管路的另一端通过电磁阀与压缩机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所述电磁阀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外侧的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设置在所述取物口的一侧,所述控制装置可控制所述切割机构对物品包装袋进行切割以使包装袋内的物品可落入放置在所述取物口正下方的餐具中。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第二单轴滑台、切割工具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切割工具的驱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单轴滑台电连接,所述切割工具和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单轴滑台上以上下移动进而对包装袋进行切割。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还设有压缩气体吹风口,所述压缩气体吹风口与压缩机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可控制该压缩机的工作状态,所述压缩气体吹风口位于所述取物口的一侧且向所述取物口提供侧向风以将切割掉的包装袋吹走。

进一步地,所述取物口处还设有扫码摄像头,所述扫码摄像头用于在物品存放时识别物品类型并将物品类型及相应的存放架编号存储到所述控制装置中。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还设有洗手盆,所述洗手盆包括洗手盆本体、桌面板以及直线驱动机构;所述控制装置可控制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工作状态,所述洗手盆本体底部设有安装孔以供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穿设在所述洗手盆本体内,所述直线驱动机构通过旋转组件与所述桌面板连接以驱动所述桌面板在所述洗手盆本体内进行升降;

所述桌面板的边缘设有第一密封圈,当所述桌面板在所述洗手盆本体内且位于水平面状态时,所述桌面板的边缘可紧密地抵靠在所述洗手盆本体的侧壁上以形成储水池;所述洗手盆本体的底面为斜面,与所述洗手盆本体的底面的低侧相抵接的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口,所述旋转组件使所述桌面板能产生转动并与所述洗手盆本体的底面相贴合以使储水可从所述第一排水口处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洗手盆本体外侧还设有用于集中污水和垃圾的收集框,所述洗手盆本体位于所述收集框内,所述收集框的底部连接有粉碎机,所述粉碎机上设有排污口。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为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包括推杆及第五电机,所述推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桌面板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机驱动连接;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连接头、第二扭簧及固定板,所述连接头固定在所述推杆末端,所述连接头上设有一固定轴,所述第二扭簧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桌面板上,所述固定板的竖直于所述桌面板的部位处设有固定轴安装孔,所述固定轴的末端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轴安装孔中以使所述桌面板可绕着所述固定轴旋转且在所述第二扭簧的作用下可自动复位。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一体式烹饪柜通过所述柜体上设置环形轨道,环形轨道上设有用于固定餐具的餐具固定轴,然后在环形轨道的轨道周边设有烹饪装置、食物储存装置、自动洗米装置以及自动洗碗装置,通过控制装置使得环形轨道驱动餐具固定轴沿着环形轨道移动至自动洗碗装置处以使餐具固定轴上的餐具可在自动洗碗装置中进行清洗后,沿着环形轨道移动至所述食物储存装置或自动洗米装置处以使食物储存装置或自动洗米装置往餐具中添加食材,再沿着环形轨道移动至烹饪装置处以使烹饪装置对餐具中的食材进行烹饪,实现了从自动洗碗到自动添加食材,然后进行自动烹饪的一体化处理,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烹饪柜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环形轨道的结构图分解图;

图3为图2中的环形轨道的立体结构图,图中的环形轨道安装了餐具固定轴;

图4为图1中的餐具固定轴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图4中的餐具固定轴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图1中的自动洗碗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自动洗碗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的清洁剂添加装置的推进器未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的清洁剂添加装置的推进器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的食物储存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11为图10中的食物储存装置的内部局部结构图;

图12为图10中的食物储存装置的存放架的结构图;

图13为图1中的洗手盆的立体结构图;

图14为图13中的洗手盆本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15为图13中的洗手盆的三种工作状态的结构图,图中未示出收集框及粉碎机,其中,a为桌面状态,b为储水状态,c为排水状态;

图16为图1中的自动洗米装置的分解结构图;

图17为图16中的自动洗米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00、柜体;101、压缩气体吹风口;102、储物架;103、内嵌电磁炉;104、微波炉安置位;105、刀具储存区;1、环形轨道;11、环形轨道底盘;12、第一同步带;13、第一同步轮;14、第二同步轮;15、第三同步轮;16、第四同步轮;17、第一电机;18、同步轮固定转盘;19、环形导轨;110、安装位;2、餐具固定轴;21、固定座;22、第二电机;23、旋转筒;231、餐具放置口;232、第一弹簧;233、锁紧柱;234、承托塞;235、锁紧件;24、电池;3、烹饪装置;4、食物储存装置;41、筒体;411、取物口;42、存放架;421、排气腔;422、气孔;43、旋转盘;431、第二齿轮;44、第一驱动机构;441、第四电机;442、联轴器;443、传动轴;444、第一齿轮;45、第二驱动机构;451、第一单轴滑台;452、滑块;453、斜块;46、第一扭簧;47、切割机构;471、第二单轴滑台;472、切割工具;473、驱动装置;5、自动洗米装置;51、倒米口;52、进水口;53、排水单元;531、排水孔;532、排水管;54、搅拌器;55、驱动器;56、容腔;57、升降板;58、密封盖;59、进气口;510、出米口;511、导向槽;512、底板;513、第二密封圈;6、自动洗碗装置;61、清洗装置;611、清洗条;612、喷头;613、清洗外套;614、弧形支架;62、残渣处理装置;621、输送带;622、第一滚轮;623、第二滚轮;624、第五同步轮;625、第六同步轮;626、第二同步带;627、第三电机;628、刮板;63、供水管;64、清洁剂添加装置;641、清洁剂添加口;642、清洁剂储存罐;643、推进器;6431、密封筒;6432、电磁铁;6433、单向阀;6434、铁芯;6435、第二弹簧;6436、橡胶塞;6437、清洁剂入口;7、洗手盆;71、洗手盆本体;711、第一排水口;712、第二排水口;72、桌面板;721、防倾覆挡板;73、直线驱动机构;74、旋转组件;741、连接头;742、第二扭簧;743、固定板;75、第一密封圈;76、收集框;77、粉碎机;78、台面;781、凹槽;79、水龙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一种一体式烹饪柜,包括柜体100,柜体100上设有环形轨道1,环形轨道1上设有用于固定餐具的餐具固定轴2,环形轨道1可驱动餐具固定轴2沿着环形轨道1移动,柜体100在沿着环形轨道1的轨道处设有烹饪装置3、食物储存装置4、自动洗米装置5以及自动洗碗装置6,柜体100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环形轨道1、餐具固定轴2、烹饪装置3、食物储存装置4、自动洗米装置5及自动洗碗装置6的工作状态;

餐具固定轴2可沿着环形轨道1移动至自动洗碗装置6处以使餐具固定轴2上的餐具可在自动洗碗装置6中进行清洗,餐具固定轴2还可沿着环形轨道1移动至食物储存装置4或自动洗米装置5处以使食物储存装置4或自动洗米装置5往餐具中添加食材,餐具固定轴2还可沿着环形轨道1移动至烹饪装置3处以使烹饪装置3对餐具中的食材进行烹饪。

该一体式烹饪柜的工作流程为:

用户将就餐后产生的待清洗餐具固定在餐具固定轴2上,控制装置控制环形轨道1使餐具固定轴2移动至自动洗碗装置6中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待用;当需要进行烹饪时,则通过控制环形轨道1驱动餐具固定轴2移动至食物储存装置4或者自动洗米装置5处,食物储存装置4或者自动洗米装置5对餐具固定轴2上的餐具进行添加食材,添加完毕后,再通过控制环形轨道1驱动餐具固定轴2移动至烹饪装置3处,通过烹饪装置3对餐具内的食材进行烹饪。

在本实施例中,自动洗碗装置6设置环形轨道1的下轨道的下方(环形轨道1的上下左右四条边分别记为上轨道、下轨道、左轨道、右轨道),食物储存装置4和自动洗米装置5分别设置环形轨道1的左轨道的两边,烹饪装置3设置在环形轨道1的上轨道的上方。其中,烹饪装置3可采用如专利CN201710632746.8中的烹饪组件的结构,需要烹饪时,将烹饪上盖下移已将餐具密封,从而使用蒸汽对餐具内的食材进行烹饪。该烹饪装置3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此对其结构不作具体描述。

请参阅图2和图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环形轨道1包括:环形轨道底盘11、第一同步带12、第一同步轮13、第二同步轮14、第三同步轮15、第四同步轮16及第一电机17;第一同步轮13、第二同步轮14、第三同步轮15及第四同步轮16通过同步轮固定转盘18固定在环形轨道底盘11上,同步轮固定转盘18为同步轮的固定零件,使同步轮和环形轨道底盘11连接固定在一起,同时使同步轮能够转动;第一同步轮13、第二同步轮14、第三同步轮15及第四同步轮16分别位于第一同步带12的内侧并使第一同步带12保持类矩形的结构形状,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与第一同步轮13驱动连接,环形轨道底盘11上设有环形导轨19,第一同步带12设有用于安装餐具固定轴2的安装位110,餐具固定轴2安装在安装位110的同时也卡合在环形导轨19内。

通过电机驱动一个同步轮,然后通过第一同步带12带动其余三个同步轮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在第一同步带12上的餐具固定轴2,由于餐具固定轴2卡合在环形导轨19内,使得餐具固定轴2沿着环形导轨19移动。由于第一同步带12无法支撑餐具固定轴2的重量,因此设置了与第一同步带12结构相吻合的环形导轨19,为餐具固定轴2提供固定支撑的作用,使得餐具固定轴2的运动轨迹维持不变。

请参阅图4和图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餐具固定轴2包括:固定座21、第二电机22及旋转筒23,第二电机22的输出轴与旋转筒23驱动连接,旋转筒23的侧壁上设有可固定餐具的餐具放置口231,旋转筒23安装在固定座21上,固定座21安装在第一同步带12的安装位110上。优选地,旋转筒23内设有餐具固定组件,餐具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弹簧232、锁紧柱233及用于防止锁紧柱233松动掉落的承托塞234;锁紧柱233横向设置在旋转筒23中,承托塞234设置在锁紧柱233下方并支撑锁紧柱233,锁紧柱233在径向方向上设有锁紧件235,锁紧件235可活动地安装在餐具放置口231的侧壁上且在该侧壁上凸起;旋转筒23内设有弹簧安装位,第一弹簧232安装在弹簧安装位上且第一弹簧232的一端抵靠在锁紧件235上以使第一弹簧232处于压缩状态从而利用第一弹簧232的形变弹力将锁紧件235固定在餐具放置口231的侧壁上;放置餐具时,锁紧件235可压缩第一弹簧232从而往第一弹簧232方向移动。利用第一弹簧232的弹性性能设置自锁件,当餐具放入餐具放置口231时,对锁紧件235产生作用力,使锁紧件235受到向后的作用力,将第一弹簧232压缩而向后运动,使得餐具可完全进入餐具放置口231并妥当放好,此时由于第一弹簧232被压缩,第一弹簧232对锁紧件235产生向前的作用力,使得锁紧件235紧靠在餐具上,从而实现将餐具固定在餐具放置口231处的目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锁紧柱233的尾端穿透旋转筒23的尾部并延伸至旋转筒23的外侧,按压锁紧柱233的尾端可使锁紧件235压缩第一弹簧232而往第一弹簧232方向移动。将锁紧柱233的尾端延伸到旋转筒23的外部,用户可通过在旋转筒23外部按压锁紧柱233将锁紧件235从餐具上移开,从而解除对餐具的固定作用。优选地,餐具的脚部可设有一供锁紧件235插入的小孔,当餐具放入餐具放置口231时,锁紧件235先往后移动,由于第一弹簧232的作用力插入到餐具脚部的小孔中,从而更加稳固地将餐具固定住,避免滑动掉落,当用户需要取出餐具时,则按压锁紧柱233的尾端即可将锁紧件235从小孔中移出,进而解除对餐具的固定作用。

此外,可在旋转筒23内设置一电池24,用于驱动第二电机22。优选地,该电池24选用无线充电电池,如此一来,电池24耗电完毕后可直接进行无线充电,无需将电池24拆除更换。

请参阅图6和图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自动洗碗装置6包括洗碗机本体,洗碗机本体设有至少一个清洗装置61、至少一个餐具容置区域及残渣处理装置62;

餐具容置区域与清洗装置61数量相等且一对一设置,餐具固定轴2上的餐具可移动至餐具容置区域中以使清洗装置61对餐具进行清洗;清洗装置61包括清洗条611、喷头612以及用于驱动清洗条611旋转的驱动装置,清洗条611能够伸入餐具内部且与餐具内表面贴合,喷头612与餐具容置区域相对,喷头612与供水管63连接;残渣处理装置62设置在清洗装置61下方以收集并处理餐具清洗过程中掉落的残渣。

该自动洗碗装置6的工作方式为:

将餐具固定在餐具固定轴2上,餐具优选为碗碟,餐具被固定在餐具容置区域中,清洗条611位于碗碟的内表面并可以与碗碟的内表面相吻合,从而清洗条611可以对碗碟进行刮洗。放置好碗碟之后,启动驱动装置使清洗条611转动起来,清洗条611可进行360度旋转,喷头612喷出的介质喷射在碗碟的内表面,从而对碗碟进行喷淋冲洗,介质可为水或者水与清洁剂的混合物,在清洗条611转动过程中,清洗条611对碗碟的内表面进行刮洗,刮除残留在碗碟内的食物残渣,以提供清洁效果。在碗碟清洗过程中,喷头612结合清洗条611一起对碗碟进行清洁,利用清洗条611对碗碟上残留的食物残渣进行刮除,可以缩短清洗时间,还能提高清洗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清洗装置61还包括清洗外套613,清洗外套613上设有弧形支架614,清洗条611呈弧形楞条状并安装在弧形支架614上,喷头612固定在弧形支架614上,驱动装置同时驱动清洗外套613、清洗条611和喷头612转动,餐具在清洗外套613内进行清洗。清洗外套613用于防止清洗餐具的过程中,喷头612喷出来的液体飞溅到各处;通过设置弧形支架614来将清洗条611固定在清洗外套613内,弧形支架614需与餐具的内表面弧度相吻合,使清洗条611可与餐具的内表面相贴合而对餐具进行刮洗。优选地,清洗条611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硅胶材料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除强碱、氢氟酸外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安全卫生;并且硅胶材料制成的清洗条611易于清洗,不会吸附食物残渣在上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驱动装置为空心轴电机,清洗外套613固定在空心轴电机的转子上以驱动清洗外套613及固定在清洗外套613上的清洗条611和喷头612转动,供水管63通过空心轴电机的通孔与喷头612连接,供水管63还连接有用于向供水管63添加清洁剂的清洁剂添加装置64。通过将清洗外套613固定在空心轴电机的转子上,使空心轴电机的转子带动清洗外套613转动,从而带动清洗条611及喷头612转动,使得清洗效果更佳;此外,还设置有清洁剂添加装置64,向供水管63提供清洁剂,清洁剂易于去除油垢,提高洗碗机的清洁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将清洗外套613固定在空心轴电机的转子上的方式具有多种,例如螺纹连接方式或者焊接方式,在此不一一列举。

请参阅图8和图9,清洁剂添加装置64包括清洁剂添加口641、清洁剂储存罐642及推进器643,推进器643包括密封筒6431及电磁铁6432,密封筒6431的一端通过单向阀6433与供水管63连接,密封筒6431的另一端安装有电磁铁6432,电磁铁6432的铁芯6434能够在密封筒6431的内腔运动,铁芯6434套设有第二弹簧6435,铁芯6434的一端连接有橡胶塞6436,密封筒6431开设有清洁剂入口6437,清洁剂入口6437与清洁剂储存罐642连接,橡胶塞6436常态下堵住清洁剂入口6437。清洁剂添加装置64添加的原理如下所述:常态下,橡胶塞6436堵住清洁剂入口6437,清洁剂储存罐642中的清洁剂不能进入密封筒6431内,当给电磁铁6432通电时,铁芯6434使橡胶塞6436向着远离单向阀6433的方向收缩,清洁剂入口6437打开,橡胶塞6436后缩使密封筒6431内形成一个负压区间,清洁剂储存罐642内的清洁剂由于负压作用从清洁剂入口6437进入负压区间,之后使电磁铁6432断电,由于第二弹簧6435的作用,促使橡胶塞6436向着靠近单向阀6433的方向运动,从而把清洁剂从单向阀6433挤入供水管63内,清洁剂与水在供水管63内充分融合,并从喷头612喷出,对餐具进行清洗;喷洗一段时间,清洁剂使用完后,供水管63继续通水,从而把餐具上的清洁剂也冲洗完毕;由于单向阀6433的作用,供水管63内的水只能流向喷头612,而不会流入密封筒6431中。

通过设置清洁剂添加装置64,在清洁剂储存罐642中可以储存一定量的清洁剂,这样不需要每次洗碗时都添加清洁剂;其中,清洁剂储存罐642可以定量向供水管63添加清洁剂,这里的定量是指每次进入密封筒6431的负压区间的量,如此避免添加清洁剂过多,导致需要喷淋的水量过多,又或者添加的量过少,导致清洗效果不佳。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残渣处理装置62包括:输送带621、第一滚轮622、第二滚轮623、第五同步轮624、第六同步轮625、第二同步带626、第三电机627以及刮板628;

第一滚轮622和第二滚轮623分别设置在输送带621内侧两端且将输送带621绷紧,第六同步轮625固定在第二滚轮623上,第五同步轮624与第三电机627的输出轴驱动连接,第五同步轮624通过第二同步带626与第六同步轮625连接,刮板628设置在输送带621的一侧且位于输送带621的前进方向上,刮板628与输送带621贴合以使刮板628将经过的输送带621上的残渣从输送带621上刮离。通过在清洗装置61的下方设置输送带621,将掉落在上面的食物残渣输送至刮板628处,通过刮板628将食物残渣刮掉,实现自动处理食物残渣。

请参阅图10至图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食物储存装置4包括筒体41、多个存放架42、旋转盘43及用于驱动旋转盘43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44,存放架42和旋转盘43设置在筒体41内,存放架42设置在旋转盘43上,存放架42的底面的靠近筒体41的侧壁的一侧铰接在旋转盘43上,筒体41的侧壁上设有取物口411,筒体41在取物口411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用于驱动存放架42倾斜的第二驱动机构45,第二驱动机构45不随旋转盘43旋转,存放架42设有编号并存储在控制装置中,控制装置可控制第一驱动机构44、第二驱动机构45的启停。

该食物储存装置4可自动控制存放架42倾斜,使得存放在存放架42上的食材可滑落在位于取物口411下方的餐具中(此时,餐具固定轴2移动至食物储存装置4的取物口411下方以接收食材)。需要说明的是,该食物储存装置4的初始位置的存放架42记录为1号存放架,旋转盘43顺时针转动依次记录为N+1号存放架,其中N为转动次数,旋转盘43转动一次,即移动一个存放架42。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驱动机构44包括:第四电机441、联轴器442及传动轴443,控制装置可控制第四电机441的启停,第四电机44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442与传动轴443连接,传动轴443上设有第一齿轮444,旋转盘43的内边缘设有与第一齿轮444相啮合的第二齿轮431。通过第四电机441驱动传动轴443转动,从而通过传动轴443上的第一齿轮444带动旋转盘43转动,实现驱动旋转盘43旋转。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驱动机构45包括:第一单轴滑台451、滑块452及斜块453,控制装置与第一单轴滑台451电连接,斜块453通过固定轴安装在滑块452的一端,滑块452设置在第一单轴滑台451上且安装有斜块453的一端靠近存放架42,第一单轴滑台451用于推动滑块452以使滑块452驱动存放架42倾斜;

斜块453设有齿轮,斜块453能够以固定轴为轴心径向转动,存放架42底部设有供滑块452进入的容纳腔,容纳腔与存放架42是可分离的,容纳腔的底部在靠近存放架42与旋转盘43铰接的位置处设有齿条,斜块453上的齿轮可与齿条相互啮合以使斜块453径向转动而达到增大存放架42的倾斜角度的目的;存放架42与旋转盘43铰接处还设有使存放架42在滑块452退出容纳腔时能够自动复位的第一扭簧46。

第二驱动机构45的工作过程为:滑块452由第一单轴滑台451推动,进入存放架42底部的容纳腔中,存放架42产生倾斜,当滑块452持续推进时,滑块452上的斜块453的齿轮部分与齿条相互啮合,使得斜块453绕着固定轴径向转动,增大存放架42的倾斜角度,倾斜角度可大于90度,方便食物倾倒;当食物倾倒完毕后,第一单轴滑台451拉动滑块452后退,由于齿条的作用,使得斜块453被复位,当滑块452完全退出容纳腔时,存放架42由于第一扭簧46的作用而自动复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存放架42两侧壁均设有排气腔421,排气腔421设有气孔422,气孔422将排气腔421与存放架42内部空间导通,旋转盘43上设有通气管路,通气管路的一端与排气腔421连通,通气管路的另一端通过电磁阀与压缩机连接,控制装置分别与压缩机、电磁阀电连接。通过以上结构,当电磁阀打开,压缩机通过旋转盘43的通气管路向排气腔421抽气,进而通过气孔422抽取存放架42内部的气体,以使存放在存放架42内的包装袋两侧被吸附在存放架42的侧壁上,这时,控制存放架42倾斜,将包装袋内的食材倾倒在取物口411下方的餐具内(该包装袋是不密封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在筒体41外侧的切割机构47,切割机构47设置在取物口411的一侧,控制装置可控制切割机构47对物品包装袋进行切割以使包装袋内的物品可落入放置在取物口411正下方的餐具中。通过在取物口411处设置切割机构47,当存放架42存放密封包装的食材时,也可通过切割机构47将其开袋后而将食材倾倒在取物口411下方的餐具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切割机构47包括:第二单轴滑台471、切割工具472以及用于驱动切割工具472的驱动装置473,控制装置分别与驱动装置473、第二单轴滑台471电连接,切割工具472和驱动装置473安装在第二单轴滑台471上以上下移动进而对包装袋进行切割。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柜体100还设有压缩气体吹风口101,压缩气体吹风口101与压缩机连接,控制装置可控制该压缩机的工作状态,压缩气体吹风口101位于取物口411的一侧且向取物口411提供侧向风以将切割掉的包装袋吹走。设置压缩气体吹风口101将切割掉的包装袋吹开,防止其掉入餐具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取物口411处还设有扫码摄像头,扫码摄像头用于在物品存放时识别物品类型并将物品类型及相应的存放架编号存储到控制装置中。设置扫码摄像头,自动识别物品类型,并将物品类型及其对应存放的存放架42的编号存储在控制装置中。

请参阅图13至图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柜体100还设有洗手盆7,洗手盆7包括洗手盆本体71、桌面板72以及直线驱动机构73;控制装置可控制直线驱动机构73的工作状态,洗手盆本体71底部设有安装孔以供直线驱动机构73穿设在洗手盆本体71内,直线驱动机构73通过旋转组件74与桌面板72连接以驱动桌面板72在洗手盆本体71内进行升降;

桌面板72的边缘设有第一密封圈75,当桌面板72在洗手盆本体71内且位于水平面状态时,桌面板72的边缘可紧密地抵靠在洗手盆本体71的侧壁上以形成储水池;洗手盆本体71的底面为斜面,与洗手盆本体71的底面的低侧相抵接的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口711,旋转组件74使桌面板72能产生转动并与洗手盆本体71的底面相贴合以使储水可从第一排水口711处排出。

该洗手盆7的工作方式为:

在洗手盆本体71上设置了桌面板72和直线驱动机构73,通过直线驱动机构73驱动桌面板72的升降,从而使得该洗手盆7既可以作为桌面使用,也可作为洗手盆使用。当桌面板72可升至洗手盆本体71的顶部时,该洗手盆7为桌面状态,用户可在桌面板72上摆放物品;当桌面板72降至洗手盆本体71的第一排水口711上方任一位置时,该洗手盆7为储水池状态,用户可在储水池内清洗物品,并且,用户可根据所需要的储水量来控制桌面板72的位置,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当桌面板72降至与洗手盆本体71的底面贴合时,该洗手盆7处于排水状态,洗手盆本体71内的水从第一排水口711排出。洗手盆7处于以上三种状态时的结构图如图15所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洗手盆本体71外侧还设有用于集中污水和垃圾的收集框76,洗手盆本体71位于收集框76内,收集框76的底部连接有粉碎机77,粉碎机77上设有排污口。在厨房等烹饪场所中,食材在洗手盆中清洗之后,往往会残留一些垃圾在洗手盆内,通常是人手将洗手盆内的垃圾清理掉,垃圾往往比较脏,人手触碰不卫生,另外,排水时,部分垃圾会流进排水管中,造成堵塞。因此,设置收集框76将垃圾收集起来,并用粉碎机77将垃圾粉碎后再排出。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自动洗碗装置6与收集框76是连通的,自动洗碗装置6中的输送带621是倾斜设置的,而刮板628设置在较低的一端,收集框76设有与刮板628对应的开口,刮板628刚好位于该开口处,自动洗碗装置6中所产生的残渣(即刮板628所刮除的残渣)会随着水流冲入该收集框76内,进而进行粉碎等处理。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直线驱动机构73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包括推杆及第五电机,推杆的一端穿过安装孔并与桌面板72连接,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五电机驱动连接;旋转组件74包括连接头741、第二扭簧742及固定板743,连接头741固定在推杆末端,连接头741上设有一固定轴,第二扭簧742套设在固定轴上,固定板743固定在桌面板72上,固定板743的竖直于桌面板72的部位处设有固定轴安装孔,固定轴的末端可活动地安装在固定轴安装孔中以使桌面板72可绕着固定轴旋转且在第二扭簧742的作用下可自动复位。

连接头741通过固定轴与固定板743配合,使得桌面板72能够绕这该固定轴径向转动;此外,固定轴上安装有第二扭簧742,第二扭簧742的一个端部抵靠在桌面板72上(需要说明的是,当固定板743为7字形板块时,该端部抵靠在7字形板块的与桌面板72平行的部位),另一个端部抵靠在连接头741上,使得当桌面板72产生旋转时,第二扭簧742被压缩,具有旋转力,当桌面板72脱离了外部作用力之后,在第二扭簧742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此处所说的外部作用力是指洗手盆本体71的底面提供的支持力;当桌面板72降至洗手盆本体71的底部时,由于洗手盆本体71的底面为斜面,桌面板72的一侧先触碰到洗手盆本体71的底面,从而桌面板72先接触到底面的一侧具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而另一侧处于悬空,当推杆继续收缩,桌面板72被继续往下拉动时,由于旋转组件74的作用,桌面板72会产生旋转,也就是变得倾斜且可与洗手盆本体71的底面贴合;而当推杆伸长时,当桌面板72脱离洗手盆本体71的底面时,桌面板72便会在第二扭簧742的作用下复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洗手盆本体71的一侧设有一台面78,台面78的外围边缘设有凹槽781,凹槽781与洗手盆本体71连通以使凹槽781内的积水可流入洗手盆本体71内并从第一排水口711处排出。在洗手盆7的一侧设置一台面78,在清洗物品时,可将清洗好的物品放置在台面78上,方便用户;此外,该台面78也可提供平台给砧板放置,用户可在台面78上切割食物。另外,台面78的四周设置了凹槽781,当清洗台面78时,凹槽781可收集台面78上的污水,并将其排放入洗手盆本体71内,并通过第一排水口711排出。具体地,当桌面板72上升至洗手盆本体71顶部时,桌面板72可与洗手盆本体71形成一间隙,凹槽781内的污水可从间隙流入洗手盆本体71内且从第一排水口711排出。此外,还可将桌面板72降至与洗手盆本体71的底面贴合,从而使凹槽781内的污水流入洗手盆本体71并从第一排水口711排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洗手盆本体71的底面设有第二排水口712。为了更好地将台面78上产生的污水排出,洗手盆本体71的底部还在设置了台面78的一侧处设了第二排水口712,台面78上的污水从凹槽781中流入洗手盆本体71内,沿着洗手盆本体71的侧壁往下流至第二排水口712排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桌面板72的一侧设有防倾覆挡板721,防倾覆挡板721垂直于桌面板72,防倾覆挡板721与洗手盆本体71的底面的低侧均位于洗手盆本体71的同一侧。设置防倾覆挡板721,避免桌面板72离开洗手盆本体71的底面时由于第二扭簧742的作用而过度复位,保证桌面板72恢复至水平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洗手盆本体71顶部安装有水龙头79,可往洗手盆本体71内注水,方便用户使用。优选地,水龙头79为喷起式水龙头。

请参阅图16和图1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自动洗米装置5包括容腔体,容腔体设有倒米口51、进水口52、排水单元53、搅拌器54、用于驱动搅拌器54的驱动器55以及用于控制驱动器55的控制单元,搅拌器54设置在容腔体的容腔56的内部以对米进行搅拌清洗;容腔体的容腔56内还设有升降板57,升降板57的边沿紧密抵靠在容腔56的侧壁上,驱动器55驱动升降板57上升以把清洗后的米提升至所述倒米口51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容腔体的内侧壁上设有螺纹,搅拌器54可活动地镶嵌在升降板57中,当搅拌器54左右转动时可带动升降板57沿着螺纹进行升降运动。驱动器55驱动搅拌器54左右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升降板57,升降板57由于螺纹的作用,顺着螺纹进行升降运动,达到驱动器55同时驱动搅拌器54和升降板57的目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倒米口51上设有密封盖58。设置密封盖58,防止杂物掉入容腔56中,保证米的干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容腔体的侧壁的顶部设有进气口59,侧壁还设有出米口510,出米口510正对着进气口59,出米口510处安装有通往容腔体外部的导向槽511,导向槽511用于将洗好的米传送至餐具中。当米洗干净并排出浊水之后,升降板57升至接近顶部位置时,从进气口59引入压缩气体,把米吹至出米口510处并沿着导向槽511滚落至餐具中。设置进气口59、出米口510和导向槽511,可利用气体流动带来的冲力自动将洗好的米传送至预设的容器中,无需人工取米,并且,解决了现有的洗米器的自动倒出清洗后的米粒的过程中,由于米被浸湿后具有粘附力而粘在洗米器中的问题,容器可为电饭锅、自动烹饪装置等等。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搅拌器54采用搅拌杆。采用搅拌杆,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排水单元53包括多个排水孔531以及排水管532,容腔56具有双层腔壁,包括内腔壁和外腔壁,外腔壁包覆着内腔壁,外腔壁与内腔壁之间具有间隙,排水孔531设置在内腔壁的上半部,排水管532设置在外腔壁的底部。当米清洗完毕后,升降板57逐渐上升,从而水位逐步上升,当水位达到或漫过排水孔531处时,浊水从内腔壁上半部的排水孔531中流至外腔壁与内腔壁之间的间隙中,并流至外腔壁的底部,从而从排水管532排出。为了避免米粒从排水孔531中流失,可将排水孔531的尺寸设置得比米粒的体积小,也可采取在排水孔531中设置过滤网的方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驱动器55为电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电机设置在容腔体5的底部,电机的输出轴卡合在外腔壁的底板512上,搅拌杆固定在底板512上,底板512的外围套有第二密封圈513,底板512通过第二密封圈513可活动地卡合在容腔56的侧壁上。采用电机驱动底板512旋转,从而使固定在底板512上的搅拌杆转动,然后带动升降板57,使升降板57旋转升降,对米进行清洗。

该自动洗米装置的工作流程为:从倒米口51处加入大米,进水口52引入清水,启动搅拌器54左右转动对大米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通过升降板57将清洗好的大米提升至出米口510处,从进气口59引入压缩气体,将清洗好的大米吹至导向槽511中,进而滚落至下方的餐具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柜体100还设有储物架102,用于放置物品。此外,还设有内嵌电磁炉103以及微波炉安置位104,在内嵌电磁炉103上方设有集成式抽油烟机吸风口,其背部连接风机及吸风管道对油烟进行吸取;还设有刀具储存区105,刀具储存区105包括刀具架以及盖板,盖板可将刀具架隐藏在柜体100内,当需要使用刀具时方打开盖板,从刀具架上取出刀具。优选地,盖板还可作为砧板使用,盖板的底侧铰接在柜体100上,盖板收起时可将刀具架隐藏在柜体100中;打开时,盖板刚好铺平在洗手盆7的台面78上,用户可在上面切割食物,使用完毕后可进行清洗,清洗产生的废水通过台面78的凹槽781流入到洗手盆7中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餐具固定轴2的初始状态位于环形导轨19的下轨道上,在餐具固定轴2初始位置处设有消毒装置(附图中未示出),餐具固定轴2的上方是电磁炉饰板(即内嵌电磁炉103),电磁炉饰板将餐具固定轴2盖住以隐藏在柜体100内。当用户需要清洗餐具时,打开电磁炉饰板,将餐具放置在餐具固定轴2上,按下启动按钮后,控制装置则控制第二电机22驱动旋转筒23旋转90°以使餐具竖直放置,自动洗碗装置6上移(自动洗碗装置6下方设有用于驱动其升降的驱动装置),环形轨道1带动餐具固定轴2向前移动一小段距离以确保餐具与清洗条611接触,自动洗碗装置6对餐具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自动洗碗装置6下降,餐具固定轴2旋转90°使餐具恢复至水平放置状态,启动消毒装置对餐具进行消毒;需要进行烹饪时,控制装置控制环形轨道1带动餐具固定轴2通过环形导轨19移动至左侧(餐具位于食物储存装置4的取物口411及自动洗米装置5的出米口510下方),添加好食材后,环形轨道1带动餐具固定轴2进一步移动至环形导轨19的上轨道上,控制烹饪装置3中的上盖下移,以将餐具密封,从而蒸汽从上盖输送至密封餐具内部以对食材进行烹饪;烹饪完毕后,环形轨道1带动餐具固定轴2移动至环形导轨19的右轨道的取餐区,等待用户取走。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