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一体式淋浴底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1144发布日期:2019-05-21 21:1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一体式淋浴底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淋浴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一体式淋浴底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或者宾馆使用的淋浴房,采用的都是在水泥地面上贴瓷砖,为了实现干湿分离,还要在地面上设置一条隔断水流的挡水条,为了实现防水性,瓷砖的选取还要根据需要选择全瓷或者半瓷,以及贴瓷砖时工艺要求高,耗费时间长,制作成本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体式淋浴用底盆,不需要在地面上进行贴铺瓷砖,节省人工成本,同时一体式结构的底盆,结构简单,使用方面,防水效果好,盆底四周设置了护板,形成一个挡水区,不需要额外铺设挡水条,节约成本,有效隔离干湿区,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地漏上设置了两层过滤装置,能够有效将毛发、污泥、砂砾以及其他杂质过滤出来,污水从下水道直接排除,上述杂质会被滞留在第一层和第二层过滤层,杜绝了长期积累的毛发堵塞下水道的问题,实用性强,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淋浴设备需要铺设瓷砖、挡水条存在的施工成本高、耗时长、投入大等缺陷以及现有下水道使用的地漏存在的容易堵塞,特别是毛发长期积累,一旦堵塞造成下水管不疏通,容易产生恶臭以及清除毛发困难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一体式淋浴底盆,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一体式淋浴底盆,其特征在于:包括盆底,所述盆底长1000mm、宽800mm、高21mm的矩形结构,所述盆底周边向上设有护板,所述护板高44mm,所述盆底设有防滑块和流水槽,所述盆底、护板、防滑块和流水槽形成一体式凹陷结构的底盆,所述盆底内设有覆盖于下水道上方的下水孔,所述下水孔内部设有地漏,所述地漏内部设有过滤结构,所述地漏从上至下依次由进水端、固定端、出水端构成,所述进水端固定于下水孔上表面,所述固定端设置于下水孔通道内部,所述出水端设置于下水孔底部并连通下水道管,所述固定端外表面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端顶部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不高于盆底设置,所述密封盖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进水端沿着固定端向外扩张延伸设置进水底盘,所述进水底盘直径大于下水孔的直径,所述进水底盘顶端向外翻折设有倒勾,所述倒勾固定于盆底上形成密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层为若干网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层为锥形状结构,位于第一过滤层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倒刺,位于第一过滤层的下表面设有若干过滤条,所述过滤条上设有倒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层倒锥形结构,位于第二过滤层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倒刺。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块为若干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凸起结构,所述防滑块高度为3mm。

进一步的,所述流水槽为若干平行的横向和纵向的凹陷结构,所述流水槽设置于相邻防滑块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盆底、护板一体式结构,大大降低淋浴成本,节约时间,同时一体式机构,自然分离出干湿区,洗澡时将水滞留在盆底内,不需要额外设置挡水条,简化制备工序,同时为了便于使用,防止下水道被毛发、砂砾等其他杂质堵塞,盆底内设置了带有两层过滤层装置的地漏,有效将毛发等其他杂质滞留在过滤区,并将杂质清理掉,大大提高了生活用水的便利,解决下水道易堵塞、难清理的问题,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地漏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盆底, 2-护板,3-防滑块,4-流水槽,5-下水孔,6-地漏,61-进水端,611-密封盖,612-进水底盘,613-倒勾,62-固定端,63-出水端,7-过滤结构,71-第一过滤层,711-倒刺,712-过滤条,72-第二过滤层,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作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一体式淋浴底盆,包括盆底1,所述盆底1长1000mm、宽800mm、高21mm的矩形结构,所述盆底1周边向上设有护板2,所述护板2高44mm,所述盆底1设有防滑块3和流水槽4,所述盆底1、护板2、防滑块3和流水槽4形成一体式凹陷结构的底盆,所述盆底1内设有覆盖于下水道上方的下水孔5,所述下水孔内部设有地漏6,所述地漏6内部设有过滤结构7,所述地漏6从上至下依次由进水端61、固定端62、出水端63构成,所述进水端61固定于下水孔5上表面,所述固定端62设置于下水孔5通道内部,所述出水端63设置于下水孔5底部并连通下水道管,所述固定端62外表面设有密封圈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盆底1、护板2以及设置在盆底1上的防滑块3和流水槽4形成的一体式结构的淋浴区,代替传统的淋浴贴瓷砖的工艺,大大降低制备工艺的难度和成本,同时盆底位于下水道处设置了下水孔5,为地漏6的设置提供了位置,为了稳固地漏6和盆底1的密封性,地漏6固定端62和下水孔5通道连接处设置了密封圈8,密封圈8优选两组,大大提高了一体式淋浴底盆的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进水端61顶部设有密封盖611,所述密封盖611不高于盆底1设置,所述密封盖611设有若干通孔614,所述进水端61沿着固定端62向外扩张延伸设置进水底盘612,所述进水底盘612直径大于下水孔5的直径,所述进水底盘612顶端向外翻折设有倒勾613,所述倒勾613固定于盆底1上形成密封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密封盖611高度不高于盆底1的高度,保证了水流能够从盆底1处流至地漏6处,利于污水的排出,同时为了保证进水端61和下水孔5的连接性,进水端61设置了进水底盘612,进水底盘612的直径大于下水孔5的直径,有效的将进水端61卡在下水孔5处,同时为了实现完全密封的连接,杜绝臭气以及污水从下水孔5处溢出,进水底盘612顶部翻折设置倒勾613,倒勾613卡在了盆底1上形成密封结构,保证了淋浴盆底的一体性和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过滤结构7包括第一过滤层71、第二过滤层72,所述第一过滤层71和所述第二过滤层72为若干网孔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淋浴或者清洗衣物时,能够将毛发、污垢、砂砾等杂质过过滤出来,防止毛发等杂质堵塞地下通水管,发出恶臭以及存在困难等问题,设置的第一过滤层71和第二过滤层72,实现双层过滤,同时易于清洗,使用方便,杜绝堵塞问题,实用性强。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层71为锥形状结构,位于第一过滤层71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倒刺711,位于第一过滤层71的下表面设有若干过滤条712,所述过滤条712上设有倒刺71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刺711能够将毛发、纤维等杂质滞留在倒刺711上,同时第一过滤层曾除了设置了倒刺711,在锥形结构的过滤层底部设置了带有倒刺711的过滤条712,进一步将毛发等纤维杂质滞留下来,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有效解决了地漏堵塞的问题,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层72倒锥形结构,位于第二过滤层72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倒刺71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倒锥形结构的第二过滤层72,提高了过滤面积,设置在第二过滤层72上表面的倒刺711,进一步将污水带来的毛发等杂质过滤滞留,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保证不会发生毛发堵塞下水道的问题,大大方便了使用以及清理,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优选地,所述防滑块3为若干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凸起结构,所述防滑块高度为3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结构的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防滑块3,提高了洗浴时的安全性,防止打滑或摔倒,造成意外伤害,设计人性化,值得推广。

优选地,所述流水槽4为若干平行的横向和纵向的凹陷结构,所述流水槽4设置于相邻防滑块3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放哪,若干防滑块3之间设置了若干纵向横向垂直交错设置的流水槽,起到了引流的作用,便于洗浴或清洗衣物时将水流引流至地漏6处,利于污水的排出。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矩形结构的盆底1的四周周边向上延伸设置了护板2,护板2和盆底1形成的一体式结构的淋浴空间,铺设于地面上,满足人们日常淋浴的需求,同时一体式结构形成的淋浴区间,自然和干区形成隔断,节省了挡水条的铺设,节约成本,为了满足洗浴时的安全性,防止摔倒和打滑事故的发生,盆底1上设有多干厚度为3mm的防滑块3,优选矩形或者正方形,同时为了便于将水流汇集到下水道处的地漏6,若干防滑块3之间设置了横向、纵向相互垂直交错的流水槽4,流水槽4位凹陷结构,在污泥、毛发等杂质和污水汇流至下水孔5处设置的地漏6处时,会通过密封盖611上设置的若干通孔614进入第一过滤层71,第一过滤层71为网孔结构,污水以及其他细小杂质会通过网孔继续流淌,毛发会在第一过滤层71上表面设置的倒刺711上滞留,部分毛发会被设置在第一过滤层71下表面设置的过滤条712上的倒刺711阻拦,另外一部分毛发以及细小杂质会随水流留置第二过滤层72,第二过滤层72位倒锥形结构,增大了过滤面积,通知设置在第二过滤层72表面的倒刺711,进一步将少许毛发滞留下来,经过第一过滤层71和第二过滤层72的双重过滤,将洗浴时以其他清洗杂物时的毛发、纤维等杂质留存在第一过滤层71和第二过滤层72上,利于污水从地漏6中排出,杜绝毛发等杂质堵塞地下水道,解决了地下水道难清理、易堵塞、堵塞造成用水困难以及产生恶臭等的问题,使用性强,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