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9864发布日期:2019-08-31 01:0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婴儿床。

(二)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婴儿床种类颇多,有折叠床,有摇篮床,还有婴儿护理床,现在大多数婴儿床都是固定结构的,不能够进行拆解和组装,这样的婴儿床占用面积大,不容易移动;而市面上一些可以组装的婴儿床,其连接结构都较为简单,无法完全保证连接的安全性,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婴儿床。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婴儿床,包括架体,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两个床腿,两个所述床腿中部通过加强板连接;所述加强板上端固定有床板;所述床腿上端安装有升降卡接机构,

所述升降卡接机构包括下部开口且内部为空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端部一侧设有与壳体一体连接的卡合板,与卡合板相对的壳体一侧设有加紧孔;所述壳体上端通过螺钉连接有加紧装置,壳体外壁设有可使得加紧装置前后滑动的缺口;

所述加紧装置包括用于复位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安装于加紧装置中部的加紧空腔内;所述加紧装置的前部设有穿过加紧孔的加紧部,加紧装置的顶端设有与壳体开口吻合的顶盖,所述加紧空腔下端设有用于加紧装置滑动的滑动部,加紧空腔后端通过螺钉连接有后盖;所述加紧后盖与空腔下端壁留有锁定孔;

所述加紧装置下端的壳体外壁上设有锁止部;所述锁止部包括与壳体一体连接的锁止外壳,所述锁止外壳中部空腔处通过螺钉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锁止件;所述锁止外壳内设置有用于锁止件复位的第二弹簧;所述锁止件上端部穿过设在锁止外壳上端的锁止孔,并可进入锁定孔内,用于限制加紧装置的滑动;

所述锁止外壳下端的壳体上设有筋板,该筋板用于限定限位块上下移动,使得限位块仅可沿左右方向移动;所述限位块通过螺钉与壳体连接;所述升降卡接机构的加紧部与床体卡合固定,床体放置在床板上。

进一步,所述加紧孔包括矩形第一加紧孔,和第一加紧孔下端的两个第二加紧孔。

进一步,所述加紧装置的滑动部穿过第二加紧孔。

进一步,所述滑动部为圆柱形,对称设于加紧装置下端部;所述滑动部沿着所述缺口处设有的弧形滑轨移动;

进一步,所述加紧装置空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于螺钉穿过的第一滑槽,螺钉可在第一滑槽内相对移动;所述加紧装置的空腔内设有用于限制第一弹簧左右移动的卡板;所述加紧装置顶盖设有用于移动加紧装置的拨动部。

进一步,所述锁止件包括锁止主架,锁止主架中部设有用于穿过螺钉的第二滑槽,螺钉可在第二滑槽内相对移动;所述锁止主架的内壁向上延伸,延伸的部分为上端延伸部;所述锁止主架的外壁向上延伸,延伸的部分为按压部,锁止主架的外壁向下延伸,延伸的部分为下端延伸部;所述锁止主架下端放置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所述限位块为U形,限位块的两壁分别位于壳体前后两端,所述壳体上与限位块连接处设有用于穿过螺钉的第三滑槽,螺钉可在第三滑槽内相对移动;所述限位块上下设有用于限定限位块上下移动筋板。

进一步,所述床体通过软质材料缝合而成,床体上端内部缝合有环形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两端设有与升降卡接机构的加紧部配合的卡合孔。

进一步,所述床体底部为硬质板体,所述床体上端内部两侧分别缝合有支撑带,同一侧的两个支撑带内安装有U形支撑架;当所述支撑架与硬质板体垂直处靠近床体端部一侧设有两个支撑钉;所述床体上端缝合有用于提拉的提拉带。硬质板体上安放有软质的床垫。

进一步,所述床腿底端设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其中一根所述床腿上固定有L形悬挂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包括多级锁定设计,更利于连接件的固定,婴儿床更加便于组合和移动。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架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床体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升降卡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升降卡接机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的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卡合板,3加紧孔,4加紧装置,5锁止部,6筋板,7限位块,8缺口,9架体,10床体,31第一加紧孔,32第二加紧孔,41加紧空腔,42第一弹簧,43加紧部,44顶盖,45滑动部,46后盖,47锁定孔,48第一滑槽,49拨动部,51锁止外壳,52锁止件,53第二弹簧,54锁止孔,55第二滑槽,71第三滑槽,91床腿,92加强板,93床板,94悬挂架,101支撑件, 102支撑架, 103支撑钉, 104提拉带,521锁止主架,522上端延伸部,523按压部,524下端延伸部。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架体9,所述架体9包括两个床腿91,两个所述床腿91中部通过加强板92连接;所述加强板92上端固定有床板93;所述床腿91上端安装有升降卡接机构,

所述升降卡接机构包括下部开口且内部为空腔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上端部一侧设有与壳体1一体连接的卡合板2,与卡合板2相对的壳体1一侧设有加紧孔3;所述壳体1上端通过螺钉连接有加紧装置4,壳体1外壁设有可使得加紧装置4前后滑动的缺口8;

所述加紧装置4包括用于复位的第一弹簧42,所述第一弹簧42安装于加紧装置4中部的加紧空腔41内;所述加紧装置4的前部设有穿过加紧孔3的加紧部43,加紧装置4的顶端设有与壳体1开口吻合的顶盖44,所述加紧空腔41下端设有用于加紧装置4滑动的滑动部45,加紧空腔41后端通过螺钉连接有后盖46;所述后盖46与加紧空腔41下端壁留有锁定孔47;

所述加紧装置4下端的壳体1外壁上设有锁止部5;所述锁止部5包括与壳体1一体连接的锁止外壳51,所述锁止外壳51中部空腔处通过螺钉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锁止件52;所述锁止外壳51内设置有用于锁止件52复位的第二弹簧53;所述锁止件52上端部穿过设在锁止外壳51上端的锁止孔54,并可进入锁定孔47内,用于限制加紧装置4的滑动;

所述锁止外壳51下端的壳体1上设有筋板6,该筋板6用于限定限位块7上下移动,使得限位块7仅可沿左右方向移动;所述限位块7通过螺钉与壳体1连接;所述升降卡接机构的加紧部43与床体10卡合固定,床体10放置在床板93上。

进一步,所述加紧孔3包括矩形第一加紧孔31,和第一加紧孔31下端的两个第二加紧孔32。

进一步,所述加紧装置4的滑动部45穿过第二加紧孔32。

进一步,所述滑动部45为圆柱形,对称设于加紧装置4下端部;所述滑动部45沿着所述缺口8处设有的弧形滑轨移动;

进一步,所述加紧装置4空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于螺钉穿过的第一滑槽48,螺钉可在第一滑槽48内相对移动;所述加紧装置4的空腔内设有用于限制第一弹簧42左右移动的卡板;所述加紧装置4顶盖44设有用于移动加紧装置4的拨动部。

进一步,所述锁止件52包括锁止主架521,锁止主架521中部设有用于穿过螺钉的第二滑槽55,螺钉可在第二滑槽55内相对移动;所述锁止主架521的内壁向上延伸,延伸的部分为上端延伸部522;所述锁止主架521的外壁向上延伸,延伸的部分为按压部523,锁止主架521的外壁向下延伸,延伸的部分为下端延伸部524;所述锁止主架521下端放置有第二弹簧53。

进一步,所述限位块7为U形,限位块7的两壁分别位于壳体1前后两端,所述壳体1上与限位块7连接处设有用于穿过螺钉的第三滑槽71,螺钉可在第三滑槽71内相对移动;所述限位块7上下设有用于限定限位块7上下移动筋板6。

进一步,所述床体10通过软质材料缝合而成,床体10上端内部缝合有环形支撑件101,所述支撑件101两端设有与升降卡接机构的加紧部43配合的卡合孔。

进一步,所述床体10底部为硬质板体,所述床体10上端内部两侧分别缝合有支撑带,同一侧的两个支撑带内安装有U形支撑架102;当所述支撑架102与硬质板体垂直处靠近床体10端部一侧设有两个支撑钉103;所述床体10上端缝合有用于提拉的提拉带104。硬质板体上安放有软质的床垫。当支撑架102放下时,床体10两侧的软质材料自然折叠,此时床体10为收缩状态;而当支撑架102支起时,支撑架102滑动至支撑钉103时,床体10被支撑起,可以用于使用,可以通过提拉带104提拉,也可以放在架体9上,使得升降卡接机构的加紧装置4与支撑件101加紧扣合。

进一步,所述床腿91底端设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其中一根所述床腿91上固定有L形悬挂架94。

使用时,按动锁止主架521的按压部523,锁止主架521的上端延伸部522依次从锁定孔47、锁止孔54向下运动,使得锁止主架521的上端延伸部522离开锁定孔47。此时加紧装置4即可以前后移动;释放按压部523后,第二弹簧53使得锁止件52复位;

拨动加紧装置4的拨动部49,并带动加紧装置4前后移动,加紧装置4的加紧部43穿过第一加紧孔31,滑动部45穿过第二加紧孔32,加紧部43和滑动部45都起到夹持的作用,并且滑动部45还保证加紧装置4可平稳的滑动;

U形的限位块7沿着壳体1左右移动,壳体1下端可用于插入与其形状相契合的桌腿或者床腿。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