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提式奶茶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0131发布日期:2019-08-31 01:11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提式奶茶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提式奶茶杯。



背景技术:

一次性杯是家庭和公共场合不可或缺的一种产品,包括家用一次性纸杯和茶饮店用的奶茶杯等,目前的一次性杯轻巧、简单,但是需要饮用温度比较高的饮品时(如饮用开水),一次性杯引起隔热性能差不方便端拿、携带。

于是不少商家如奶茶店为顾客提供了用于装携一次性杯(如奶茶杯)的塑料袋。塑料袋属于难以降解的白色污染物,大量使用塑料袋不利于环保,且妨碍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发展。若使用直至袋子来替代塑料袋,则会导致需要更多的木材,从而会消费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且亦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省资源、能够防烫手且方便携带的手提式奶茶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提式奶茶杯,包括杯体、杯盖和二提手,所述杯体的开口端具有向外延伸的杯沿,所述杯盖通过其边沿与所述杯沿接触而盖设于所述杯体,每一所述提手的相对两端均为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杯沿的下端或者因卷入所述杯沿内部而固定于所述杯沿,二所述提手相互对称,自然状态下,二所述提手下垂并按相反的方向与所述杯体的外侧壁接触,所述杯盖上具有一贯孔,一吸管穿过所述贯孔伸入所述杯体内,所述杯盖的上端设有可盖合的遮蔽盖,所述吸管包括顺次连接的位于所述遮蔽盖内的吸嘴、位于所述杯体内的波纹段和自所述波纹段向下延伸的延伸段,所述吸嘴的下端设有上止挡部,所述波纹段的下端设有下止挡部,所述上止挡部和所述下止挡部的横截面积均大于所述贯孔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杯体与所述杯沿一体成型且所述杯体和所述杯沿均为纸质,所述杯沿的自由端向下且向内卷曲,所述提手为软线或者软片,所述固定部随所述自由端的卷曲而卷曲,并通过与所述自由端的相互卷曲而相互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上涂抹有黏胶,所述固定部随所述自由端相互卷曲时通过所述黏胶粘黏于所述自由端。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自由端之间设有加固带,所述加固带随所述自由端的卷曲而卷曲且所述加固带的相对两侧面分别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自由端接触,所述加固带的相对两侧面涂抹有黏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所述加固带和所述自由端之间无缝隙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杯沿的下端为向下的且中心对称的四个凸台,一通孔贯穿与之对应的所述凸台的内、外侧面,所述提手包括所述固定部和握把,所述固定部相对所述握把弯折,且所述固定部由硬质塑料制成,所述固定部可转动的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固定部的末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杯沿的边缘为向下凸设的止挡部,所述杯盖的边沿为挂钩,所述杯盖通过所述挂钩勾住所述止挡部而固定于所述杯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提式奶茶杯,通过在所述杯体上设有所述提手,利用所述提手提起盛有饮品的杯体,不仅方便携带,而且因避免手与所述杯体的直接接触而起到防烫的作用。所述提手具有两个,且相互对称设置,从而能够保持所述杯体被提起时杯体的平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使用所述提手提起杯体移动时所述杯体的晃动程度,从而在携带盛有饮品的所述手提式奶茶杯时,能够减少所述手提式奶茶杯中饮品被晃出被所述杯体的可能性,避免晃出的高温饮品烫伤携带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提式奶茶杯还具有所述杯盖,所述杯盖不仅能够防尘而且还能够进一步的防止所述杯体中的饮品溅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提式奶茶杯的无杯盖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有杯盖时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手提式奶茶杯的杯盖局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提式奶茶杯,包括杯体1、盖设于所述杯体1的杯盖3、3′和设于所述杯体1的二提手2、2′。所述杯体1的开口端具有向外延伸的杯沿11、11′,所述杯体1与所述杯沿11、11′一体成型。所述二提手2、2′对称设置,且每一所述提手2、2′包括固定部22、 22′和握把21、21′,所述提手2、2′通过所述固定部22、22′固定于所述杯沿 11、11′,所述握把21、21′方便手提。自然状态下,二所述提手2、2′下垂并按相反的方向与所述杯体1的外侧壁接触;利用二所述提手2、2′提起所述杯体 1时,二所述提手2、2′的所述握把21、21′位于所述杯体1的上方且相互平行或者相互靠近,不一定要相互接触。所述杯盖3、3′包括盖主体和设于所述盖主体四周的边沿。

所述杯盖3、3′上具有一贯孔,所述杯盖3、3′的上表面向下凹设有收容槽,所述贯孔自所述收容槽的底部中心向下贯穿所述杯盖3、3′,一吸管穿过所述贯孔伸入所述杯体1内,所述杯盖3、3′的上端设有可盖合的遮蔽盖32,所述吸管包括顺次连接的位于所述遮蔽盖32内的吸嘴51、位于所述杯体1内的波纹段52和自所述波纹段52向下延伸的延伸段53,所述吸嘴51的下端设有上止挡部 54,所述波纹段52的下端设有下止挡部55,所述上止挡部54和所述下止挡部 55的横截面积均大于所述贯孔的横截面积,且初始时,所述上止挡部54被所述收容槽收容。所述波纹段因具有横向的波纹而可在上下方向上弹性伸缩,并且还可以向四周弹性弯曲。

在不需要饮用所述杯体1中的饮品时,将所述吸管通过所述贯孔塞入所述杯体中,直至所述上止挡部54被所述收容槽收容且被所述杯盖3、3′止挡,然后合上所述遮蔽盖32,防止灰尘落在所述吸嘴51上。

当需要饮用所述杯体1中饮品时,打开所述遮蔽盖32,通过所述贯孔向上抽出所述吸管,当所述下止挡部55被所述杯盖3、3′的下表面止挡时,继续向上提拉所述吸管,所述波纹段52开始发生弹性拉伸,直至伸出所述杯盖3、3′的吸管长度达到使用者的要求或者已经将所述波纹段拉伸至其极限,然后利用所述吸管通过所述吸嘴饮用所述杯体1中的饮品。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2和图3,所述杯体1和所述杯沿11′均为纸质,所述杯沿11′的自由端115向下且向内卷曲,优选所述自由端115向下且向内卷曲多层。所述提手2′为软线或者软片,所述固定部22′随所述自由端115的卷曲而卷曲,并通过与所述自由端115的相互卷曲而相互固定,从而所述固定部22′亦卷曲多层。为了使所述固定部22′与所述自由端115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所述固定部22′上涂抹有黏胶,所述固定部22′随所述自由端11相互卷曲时通过所述黏胶粘黏于所述自由端115。为了使所述固定部22′与所述自由端115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所述固定部22′与所述自由端115之间设有加固带4,所述加固带4随所述自由端115的卷曲而卷曲且所述加固带4的相对两侧面分别与所述固定部22′和所述自由端115接触,所述加固带4的相对两侧面涂抹有黏胶,且所述固定部22′、所述加固带4和所述自由端115之间无缝隙接触。

所述杯沿11′包括向下弯曲的弧形部114和与水平面平行的水平部113,所述水平部113的一端连接所述杯体1的开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弧形部114,所述弧形部114连接所述水平部113和所述自由端115。所述杯盖3′的边沿与所述弧形部114贴合,所述盖主体的周边压在所述水平部113的表面,从而所述杯盖3′盖设于所述杯体1。

所述弧形部114的弧度等于位于最外层的所述自由端115的弧度,使用所述提手2′提起所述杯体1且所述杯盖3′盖设于所述杯体1时,所述提手2′与最外层的所述自由端115相切,且与所述杯盖3′的边沿的外侧接触。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2和图4,所述杯体1和所述杯沿11均由塑料制成,所述杯沿11 的下端为向下的且中心对称的四个凸台112,一通孔贯穿与之对应的所述凸台 112的内、外侧面,所述固定部22相对所述握把21弯折,且所述固定部22由硬质塑料制成,所述固定部22可转动的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固定部22的末端22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从而所述固定部22不能够从所述通孔中抽出。

所述杯沿11的边缘为向下凸设的止挡部111,所述杯盖3的边沿为挂钩31,所述杯盖3通过所述挂钩31勾住所述止挡部111而固定于所述杯体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提式奶茶杯,通过在所述杯体1上设有所述提手2、2′,利用所述提手2、 2′提起盛有饮品的杯体1,不仅方便携带,而且因避免手与所述杯体1的直接接触而起到防烫的作用。所述提手2、2′具有两个,且相互对称设置,从而能够保持所述杯体1被提起时杯体1的平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使用所述提手2、 2′提起杯体1移动时所述杯体1的晃动程度,从而在携带盛有饮品的所述手提式奶茶杯时,能够减少所述手提式奶茶杯中饮品被晃出被所述杯体1的可能性,避免晃出的高温饮品烫伤携带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提式奶茶杯还具有所述杯盖3、3′,所述杯盖3、3′不仅能够防尘而且还能够进一步的防止所述杯体1 中的饮品溅出。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