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脱模孔的升降式推拉定位卷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4587发布日期:2019-12-27 15:4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脱模孔的升降式推拉定位卷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特别是一种能够在任意位置停留的推拉定位窗帘。



背景技术:

窗帘是一种将窗帘布经树脂加工,或者用竹条或芦苇杆编织形成能卷成滚筒状的窗帘。窗帘采用拉绳或链子进行升降。常见的窗帘通过连接于其下端的拉绳拉持使帘子收拢、上收,放松拉线使窗帘自动下垂实现,推拉绳由固定于上轨的收放机构锁止或放松。人们收起这类窗帘时需要拉动拉绳的外伸端,以致拉绳另一端能提起窗帘的下垂端,窗帘收拢。这种方式控制窗帘,推拉动拉绳较为费劲,且拉出的拉绳外露垂吊,过于累赘且无法收纳,外露的拉绳时常与其他物件纠结缠绕在一起,而且外露的拉绳落在地面,容易绊倒甚至勒绞小孩,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外露拉绳,实现帘体自锁定位,能够无极调节帘体展开长度的升降式推拉定位窗帘。

一种带脱模孔的升降式推拉定位卷帘,包括帘体,安装盒和推拉定位装置。

推拉定位装置

作为优选的方案,推拉定位装置位于安装盒内,安装盒包括安装上板和安装下板;推拉定位装置包括主动绕线轮、传动轮组和从动绕线轮,安装下板上设有定位柱,主动绕线轮、传动轮组和从动绕线轮分别对应各自的定位柱;

传动轮组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从动轮内收纳有涡卷弹簧,涡卷弹簧的头端连接于主动轮;主动绕线轮和从动绕线轮内分别卷绕有线绳,线绳一端固定于绕线轮、另一端固定于帘体底部;主动绕线轮向外放线时、主动轮向内卷绕涡卷弹簧;涡卷弹簧卷入主动轮的方向与涡卷的方向相反。涡卷的方向指的是用传统工艺绕制涡卷弹簧的方向。当涡卷弹簧与从动轮接触的面为内表面时,涡卷弹簧与主动轮接触的面为外表面。

主动绕线轮和从动绕线轮对应的线绳长度相同,线绳收纳于绕线轮内的长度也相同。从而使帘体底部保持水平,并且使帘体底部呈水平升降。

作为优选的方案,主动绕线轮、从动绕线轮和主动轮、从动轮分别具有各自的齿轮、绕线柱和挡圈,齿轮和挡圈分别位于绕线柱的两端,四个齿轮依次啮合,四个挡圈之间有距离。如此,对于每一个轮(绕线轮或传动轮),只有一端加工成齿轮,不但降低加工难度,而且对轮的安装方向起到指示作用。

作为优选的方案,主动绕线轮、主动轮、从动轮和从动绕线轮依次啮合,处于自然状态的涡卷弹簧位于从动轮内,主动轮收卷涡卷弹簧的方向与主动绕线轮收卷线绳的方向相同;主动绕线轮收卷线绳的方向跟从动轮收卷线绳的方向相同。齿轮啮合传动时,相邻的齿轮转动方向相反。主动绕线轮向外放线时,涡卷弹簧被主动轮反向收卷,主动轮内的涡卷弹簧处于形变状态,帘体的自重与涡卷弹簧的弹力平衡。作为优选的方案,涡卷弹簧的长度大于绕入绕线轮的线绳长度。如此,线绳完全释放后,涡卷弹簧也仍有余量卷存在从动轮内。因此,涡卷弹簧的尾端与从动轮之间无需做固定处理,依靠涡卷弹簧自身的弹力即可使涡卷弹簧保持在从动轮内。

主动轮和从动轮

作为优选的方案,主动轮的绕线柱比从动轮的绕线柱粗。主动轮的绕线柱越粗,则涡卷弹簧形变的曲率半径越大。因此,涡卷弹簧绕入主动轮内时,随着涡卷弹簧绕入主动轮内,主动轮中的弹簧曲率半径跟从动轮中的弹簧曲率半径相比越大,也就是说,涡卷弹簧越绕入主动轮中,弹簧的恢复形变的趋势越弱,避免出现因弹簧尾部的弹力过大而导致的帘体自动上升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方案,涡卷弹簧在从动轮内安装到位后,从动轮绕线柱叠加涡卷弹簧后的直径与主动轮的绕线柱直径相等。两个直径相等指的是两个直径之间的差距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并非数学意义上的绝对相等。如此,涡卷弹簧刚绕入主动轮内时,主动轮内弹簧的曲率半径与从动轮内弹簧的曲率半径基本相等,绕线轮内的线绳全部放出后,主动轮内的弹簧直径达到最大,同时从动轮内的弹簧直径达到最小。

作为优选的方案,涡卷弹簧的头端设有挂钩,主动轮的绕线柱上设有插口,挂钩挂在插口内。作为优选的方案,主动轮的绕线柱包括定位套筒和绕线套筒,定位套筒和绕线套筒同轴且有间距,定位套筒和绕线套筒之间有径向的连接肋板,插口贯穿绕线套筒。挂钩插入插口内,并钩挂住绕线套筒,实现涡卷弹簧与主动轮的连接。作为优选的方案,插口径向的两端为斜坡。斜坡对涡卷弹簧进行导向,使弹簧顺滑地卷入绕线柱。绕线套筒的直径为主动轮的绕线柱直径。作为优选的方案,从动轮包括齿轮组件和挡圈组件,齿轮组件由齿轮和定位套组成,齿轮与定位套同心且固定;挡圈组件由同轴的内套筒、外套筒和挡圈组成,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有间隔,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设有径向的连接板,定位套插入内套筒并与内套筒间隙配合;外套筒的直径作为从动轮的绕线柱直径。齿轮组件和挡圈组件可拆开,能够方便地将涡卷弹簧产品套在外套筒上,再将定位套插入内套筒中,将齿轮组件和挡圈组件组合成内有涡卷弹簧的从动轮。从动轮可拆装,便于使用成品涡卷弹簧,降低成本。

作为优选的方案,涡卷弹簧包括等宽的弹簧带,弹簧带由传统工艺卷成圆筒,弹簧带的头端设置挂钩,挂钩呈t形。

安装上板和安装下板

作为优选的方案,安装上板和安装下板形成容纳主动绕线轮、传动轮组和从动绕线轮的安装盒;安装盒有允许线绳出现的出线口;安装上板具有与安装下板的定位柱一一对应的螺钉通孔,定位柱上设有与螺钉通孔对位的螺孔。螺钉穿过螺钉通孔旋入螺孔内后,将安装上板固定与安装下板。安装上板和安装下板限制两个绕线轮和传动轮组的轴向位置,使四个齿轮保持啮合。

作为优选的方案,安装下板设有下板限位槽,下板限位槽具有与每个齿轮一一对应的下板弧形部,每个下板弧形部与对应的齿轮间隙配合。下板限位槽与齿轮匹配,而大于挡圈的尺寸,起到指示作用,表明齿轮应设有安装下板。作为优选的方案,下板限位槽与安装下板对中,下板限位槽的每个下板弧形部与其对应的定位柱同轴。在确定齿轮直径和齿轮与下板限位槽之间的间隙后,即可确定下板限位槽的位置和尺寸;再在下板限位槽每个下板弧形部的圆心处设置同心的定位柱,从而确定出定位柱的位置。使每个定位柱、轮和对应的下板弧形部同轴。

作为优选的方案,安装下板包括底板和两个相对的侧板,下板限位槽设于底板,安装上板与底板相对。安装上板和安装下板形成矩形的盒体,两端没有封闭的开口作为出线口。

作为优选的方案,每个定位柱周围设有一个定位孔组,定位孔组设于底板,每个定位孔组形成一个正多变形,定位柱与定位孔组形成的正多变形同心。定位柱和安装下板一体注塑成型,每个定位孔组可作为在注塑时的脱模孔,使每个定位柱平移的脱模,保持定位柱与底板的垂直度。作为优选的方案,每个定位孔组有四个定位孔,其中一对对角的定位孔与所有定位柱共线。四个定位孔使定位柱的四周均匀受力,有利于保证垂直度。定位柱与底板的越垂直,导线轮和定位柱之间、主动轮或从动轮与定位柱之间的冲击越小。

作为优选的方案,安装上板设有上板限位槽,上板限位槽具有与每个挡圈一一对应的上板弧形部,每个上板弧形部与对应的齿轮间隙配合;上板限位槽与上板对中,每个上板弧形部与对应的螺钉通孔同轴。在确定挡圈直径、和挡圈与上板限位槽之间的间隙后,即可确定上板限位槽的位置和尺寸;再在上板限位槽每个上板弧形部的圆心处设置同心的螺钉通孔,从而确定出螺钉通孔的位置。使每个螺钉通孔、轮和对应的上板弧形部同轴。进而将螺钉通孔与对应定位柱匹配后,安装上板和安装下板实现对中。

作为优选的方案,安装上板上设有圆柱形的凸起,每个螺钉通孔对应一个凸起,螺钉通孔与各自的凸起同轴;每个凸起插入对应的定位套筒或定位套内,凸起与对应的定位柱接触或有间隙;或者,定位柱上设有允许凸起插入的凹槽,凹槽的高度与凸起适配。凸起和定位柱同时定位绕线柱的轴向位置,同时锁定安装上板和安装下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另外,凸起对螺钉起保护作用,主动绕线轮、从动绕线轮、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不直接接触螺钉,凸起隔离主动绕线轮、从动绕线轮、主动轮和从动轮转动时的振动冲击。

导线柱

作为优选的方案,安装下板设有一对中心导线柱和至少一对侧导线柱;两个中心导线柱与定位柱共线,两个侧导线柱偏离定位柱所在直线;两个中心导线柱对称设置,两个侧导线柱对称设置;线绳依次绕过侧导线柱和中心导线柱从出线口引出。侧导线柱使线绳张紧,中心导线柱使引出的线绳与两个绕线轮的中心共线,有利于线绳顺利出线。

作为优选的方案,侧导线柱有两对,两对侧导线柱关于定位柱所在直线对称。作为优选的方案,线绳依次绕过两个侧导线柱和中心导线柱从出线口引出;或者,线绳绕过任意一个侧导线柱和中心导线柱后从出线口引出;或者,线绳依次绕过两个侧导线柱后从出线口引出,中心导线柱抵紧两个侧导线柱之间的线绳。两个导线柱有利于张紧线绳,并消除绕线轮在收、放线时因线绳直径变化造成的线绳方向的变化。

作为优选的方案,中心导线柱上设有螺孔,安装上板具有与中心导线柱对位的螺钉通孔,螺钉通过螺钉通孔旋入中心导线柱的螺孔内。因此,安装上板和安装下板的两侧相对固定,避免中心导线柱在线绳的压力下变形和移位,保持两个绕线轮放线的一致性,使窗帘底部始终保持水平。作为优选的方案,中心导线柱位于下板限位槽之外,中心导线柱与下板限位槽之间有间隙。

作为优选的方案,安装上板具有与中心导线柱匹配的圆环,中心导线柱插入圆环内,螺钉通孔与圆环同轴。圆环锁定中心导线柱的位置,避免振动直接冲击螺钉。

主动绕线轮和从动绕线轮

作为优选的方案,主动绕线轮的绕线柱和从动绕线轮的绕线柱均呈圆锥形,绕线柱与齿轮相连的一端为大端、另一端为小端。在帘体上移、线绳回收到绕线轮内时,两个绕线轮的线绳均从大端向小端位移,从而使主动绕线轮和从动绕线轮的同步、同长度收线,始终保持帘体底部水平。

导线轮

作为优选的方案,帘体顶部设有固定板,帘体底部设有配重块;推拉定位装置安装于固定板,固定板设有一对导线轮,导线轮对称地设于推拉定位装置两边;导线轮包括支架和滑轮,线绳绕过滑轮,支架上有轴,滑轮与轴可转动连接,支架与固定板铰接。导线轮可随着线绳摆动,实现任意角度的导线,使主动绕线轮和从动绕线轮的放线和收线不受角度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线绳不外露,使帘体外观简洁,避免安全隐患。2、涡卷弹簧的弹力与帘体自重平衡,使帘体能够停留在任意想要的位置。3、主动轮的绕线柱直径大于从动轮的绕线柱直径,随着涡卷弹簧旋入主动轮,则涡卷弹簧的回复力逐渐减小,避免从动轮内涡卷弹簧尾部的力过大而导致帘体自动上升;并且,涡卷弹簧反卷入主动轮,使涡卷弹簧保持有回复力,避免帘体出现升降卡死或自动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主动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主动轮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主动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从动轮齿轮组件和挡圈组件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从动轮齿轮组件的仰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从动轮齿轮组件和挡圈组件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主动绕线轮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主动绕线轮的仰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主动绕线轮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涡圈弹簧头部挂钩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安装盒上板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安装盒下板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安装盒下板的剖面图。

图1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帘体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主动轮1;主动轮齿轮101;主动轮绕线柱102;定位套筒1021;绕线套筒1022;连接肋板1023;主动轮挡圈103;插口104;

从动轮2;从动轮齿轮组件201;从动轮齿轮2011;定位套2012;从动轮挡圈组件202;内套筒2021;外套筒2022;挡圈2023;

主动绕线轮3;主动绕线轮齿轮301;主动绕线轮绕线柱302;主动绕线轮挡圈303;

安装盒4;安装盒上板401;上板螺钉通孔4011;上板限位槽4012;上板弧形部4013;凸起4014;圆环4015;安装盒下板402;安装盒下板侧板4021;安装盒下板底板4022;定位柱403;定位柱螺孔4031;下板限位槽404;下板弧形部4041;凸耳405;定位孔406;中心导线柱407;侧导线柱408;

帘体5;固定板501;配重块502;导线轮503;支架5031;滑轮5032。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升降式推拉定位窗帘,包括帘体,安装盒和推拉定位装置。

推拉定位装置

推拉定位装置用于实现帘体的收放定位,使帘体能够定位在任意指定位置。推拉定位装置提供拉住帘体底部和定位帘体的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拉定位装置位于安装盒内,安装盒包括安装上板和安装下板;推拉定位装置包括主动绕线轮、传动轮组和从动绕线轮,安装下板上设有定位柱,主动绕线轮、传动轮组和从动绕线轮分别对应各自的定位柱。

如图1~9所示,传动轮组包括主动轮1和从动轮2,从动轮内收纳有涡卷弹簧,涡卷弹簧的头端连接于主动轮;主动绕线轮3和从动绕线轮内分别卷绕有线绳,线绳一端固定于绕线轮、另一端固定于帘体底部;主动绕线轮向外放线时、主动轮向内卷绕涡卷弹簧;涡卷弹簧卷入主动轮的方向与涡卷的方向相反。涡卷的方向指的是用传统工艺绕制涡卷弹簧的方向。当涡卷弹簧与从动轮接触的面为内表面时,涡卷弹簧与主动轮接触的面为外表面。

主动绕线轮和从动绕线轮对应的线绳长度相同,线绳收纳于绕线轮内的长度也相同。从而使帘体底部保持水平,并且使帘体底部呈水平升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主动绕线轮、从动绕线轮和主动轮、从动轮分别具有各自的齿轮、绕线柱和挡圈,齿轮和挡圈分别位于绕线柱的两端,四个齿轮依次啮合,四个挡圈之间有距离。如此,对于每一个轮(绕线轮或传动轮),只有一端加工成齿轮,不但降低加工难度,而且对轮的安装方向起到指示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动绕线轮、主动轮、从动轮和从动绕线轮依次啮合,处于自然状态的涡卷弹簧位于从动轮内,主动轮收卷涡卷弹簧的方向与主动绕线轮收卷线绳的方向相同;主动绕线轮收卷线绳的方向跟从动轮收卷线绳的方向相同。齿轮啮合传动时,相邻的齿轮转动方向相反。主动绕线轮向外放线时,涡卷弹簧被主动轮反向收卷,主动轮内的涡卷弹簧处于形变状态,帘体的自重与涡卷弹簧的弹力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涡卷弹簧的长度大于绕入绕线轮的线绳长度。如此,线绳完全释放后,涡卷弹簧也仍有余量卷存在从动轮内。因此,涡卷弹簧的尾端与从动轮之间无需做固定处理,依靠涡卷弹簧自身的弹力即可使涡卷弹簧保持在从动轮内。

主动轮和从动轮

主动轮和从动轮是推拉定位装置中的一对释放或收卷涡卷弹簧的滚轮,涡卷弹簧提供使帘体定位的力。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动轮的绕线柱比从动轮的绕线柱粗。主动轮的绕线柱越粗,则涡卷弹簧形变的曲率半径越大。因此,涡卷弹簧绕入主动轮内时,随着涡卷弹簧绕入主动轮内,主动轮中的弹簧曲率半径跟从动轮中的弹簧曲率半径相比越大,也就是说,涡卷弹簧越绕入主动轮中,弹簧的恢复形变的趋势越弱,避免出现因弹簧尾部的弹力过大而导致的帘体自动上升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涡卷弹簧在从动轮内安装到位后,从动轮绕线柱叠加涡卷弹簧后的直径与主动轮的绕线柱直径相等。两个直径相等指的是两个直径之间的差距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并非数学意义上的绝对相等。如此,涡卷弹簧刚绕入主动轮内时,主动轮内弹簧的曲率半径与从动轮内弹簧的曲率半径基本相等,绕线轮内的线绳全部放出后,主动轮内的弹簧直径达到最大,同时从动轮内的弹簧直径达到最小。

从动轮内的涡卷弹簧从头端反向卷入主动轮内时,主动轮绕线柱的直径和从动轮绕线柱的直径基本相等,随着主动轮内绕入弹簧的匝数增加,主动轮的涡卷弹簧的直径大于从动轮的涡卷弹簧直径,主动轮内的涡卷弹簧形变的曲率半径越来越大,则主动轮内涡卷弹簧提供的扭矩越来越小,也就是说,主动轮的涡卷弹簧外圈提供的扭矩小于内圈提供的扭矩。而相应的,主动轮的涡卷弹簧匝数越多,说明线绳向外释放越多,帘体下降的位置越低,线绳托持的帘体重量越小(这是因为随着帘体底部的下降,帘体被展开,利用帘体本身支撑的部分越来越多;而在帘体收拢时,收拢的帘体无法依靠自身支撑,而要依靠线绳支撑,因此,帘体越展开、线绳的受力越小,帘体越收拢,线绳的受力越大)。从动轮的涡卷弹簧越往主动轮内卷绕,涡卷弹簧提供的扭矩越小,从而帘体展开、线绳的受力减小,避免帘体无法自锁在展开状态而出现的帘体自动上升现象;同时,又在帘体收拢状态时给帘体提供有效支撑,避免出现帘体自动下降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涡卷弹簧的头端设有挂钩,主动轮的绕线柱上设有插口,挂钩挂在插口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主动轮的绕线柱102包括定位套筒1021和绕线套筒1022,定位套筒1021和绕线套筒1022同轴且有间距,定位套筒1021和绕线套筒1022之间有径向的连接肋板1023,插口104贯穿绕线套筒。挂钩插入插口内,并钩挂住绕线套筒,实现涡卷弹簧与主动轮的连接。

插口径向的两端为斜坡。斜坡对涡卷弹簧进行导向,使弹簧顺滑地卷入绕线柱。绕线套筒的直径为主动轮的绕线柱直径。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动轮包括齿轮组件201和挡圈组件203,齿轮组件由齿轮2011和定位套2012组成,齿轮2011与定位套2012同心且固定;挡圈组件203由同轴的内套筒2031、外套筒2032和挡圈2033组成,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有间隔,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设有径向的连接板,定位套插入内套筒并与内套筒间隙配合;外套筒的直径作为从动轮的绕线柱直径。齿轮组件和挡圈组件可拆开,能够方便地将涡卷弹簧产品套在外套筒上,再将定位套插入内套筒中,将齿轮组件和挡圈组件组合成内有涡卷弹簧的从动轮。从动轮可拆装,便于使用成品涡卷弹簧,降低成本。

如图10所示,涡卷弹簧由等宽的弹簧带经传统工艺卷成圆筒,弹簧带的头端设置挂钩,挂钩呈t形。弹簧带从头端到尾端的成形曲率半径相等。只需要采购现有的涡卷弹簧直接使用即可,无需再设计和制作涡卷弹簧用于本实用新型,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

安装上板和安装下板

安装上板和安装下板是安装盒的部件,安装上板和安装下板组装完成后,形成容纳两个绕线轮、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14所示,安装上板401和安装下板402形成容纳主动绕线轮、传动轮组和从动绕线轮的安装盒4;安装盒有允许线绳出现的出线口;安装上板401具有与安装下板的定位柱403一一对应的螺钉通孔4011,定位柱403上设有与螺钉通孔4011对位的螺孔4031。螺钉穿过螺钉通孔旋入螺孔内后,将安装上板固定与安装下板。安装上板和安装下板限制两个绕线轮和传动轮组的轴向位置,使四个齿轮保持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安装下板设有下板限位槽404,下板限位槽具404有与每个齿轮一一对应的下板弧形部4041,每个下板弧形部4041与对应的齿轮间隙配合。下板限位槽与齿轮匹配,而大于挡圈的尺寸,起到指示作用,表明齿轮应设有安装下板。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板限位槽与安装下板对中,下板限位槽的每个下板弧形部与其对应的定位柱同轴。在确定齿轮直径和齿轮与下板限位槽之间的间隙后,即可确定下板限位槽的位置和尺寸;再在下板限位槽每个下板弧形部的圆心处设置同心的定位柱,从而确定出定位柱的位置。使每个定位柱、轮和对应的下板弧形部同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安装下板包括底板4022和两个相对的侧板4021,下板限位槽404设于底板4022,安装上板401与底板4022相对。安装上板和安装下板形成矩形的盒体,两端没有封闭的开口作为出线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安装下板设有两个凸耳405,凸耳405位于出现口端,凸耳405上设有螺钉孔。螺钉穿过凸耳上的螺钉孔,从而将推拉定位装置固定在帘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每个定位柱周围设有一个定位孔组,定位孔组设于底板,每个定位孔406组形成一个正多变形,定位柱403与定位孔组形成的正多变形同心。定位柱和安装下板一体注塑成型,每个定位孔组可作为在注塑时的脱模孔,使每个定位柱平移的脱模,保持定位柱与底板的垂直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每个定位孔组有四个定位孔406,其中一对对角的定位孔406与所有定位柱403共线。四个定位孔使定位柱的四周均匀受力,有利于保证垂直度。定位柱与底板的越垂直,导线轮和定位柱之间、主动轮或从动轮与定位柱之间的冲击越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安装上板设有上板限位槽4012,上板限位槽具有与每个挡圈一一对应的上板弧形部4013,每个上板弧形部4013与对应的齿轮间隙配合;上板限位槽4012与上板401对中,每个上板弧形部4013与对应的螺钉通孔4011同轴。在确定挡圈直径、和挡圈与上板限位槽之间的间隙后,即可确定上板限位槽的位置和尺寸;再在上板限位槽每个上板弧形部的圆心处设置同心的螺钉通孔,从而确定出螺钉通孔的位置。使每个螺钉通孔、轮和对应的上板弧形部同轴。进而将螺钉通孔与对应定位柱匹配后,安装上板和安装下板实现对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安装上板上设有圆柱形的凸起4014,每个螺钉通孔4011对应一个凸起4014,螺钉通孔4011与各自的凸起4014同轴;每个凸起插入对应的定位套筒或定位套内,凸起与对应的定位柱接触或有间隙;或者,定位柱上设有允许凸起插入的凹槽,凹槽的高度与凸起适配。凸起和定位柱同时定位绕线柱的轴向位置,同时锁定安装上板和安装下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另外,凸起对螺钉起保护作用,主动绕线轮、从动绕线轮、主动轮和从动轮均不直接接触螺钉,凸起隔离主动绕线轮、从动绕线轮、主动轮和从动轮转动时的振动冲击。

导线柱

导线柱是位于安装下板、用于使线绳张紧和定位引出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安装下板设有一对中心导线柱407和至少一对侧导线柱408;两个中心导线柱407与定位柱403共线,两个侧导线柱408偏离定位柱403所在直线;两个中心导线柱407对称设置,两个侧导线柱408对称设置;线绳依次绕过侧导线柱和中心导线柱从出线口引出。侧导线柱使线绳张紧,中心导线柱使引出的线绳与两个绕线轮的中心共线,有利于线绳顺利出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侧导线柱408有两对,两对侧导线柱408关于定位柱403所在直线对称。线绳依次绕过两个侧导线柱和中心导线柱从出线口引出;或者,线绳绕过任意一个侧导线柱和中心导线柱后从出线口引出;或者,线绳依次绕过两个侧导线柱后从出线口引出,中心导线柱抵紧两个侧导线柱之间的线绳。两个导线柱有利于张紧线绳,并消除绕线轮在收、放线时因线绳直径变化造成的线绳方向的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12所示,中心导线柱407上设有螺孔,安装上板具有与中心导线柱对位的螺钉通孔,螺钉通过螺钉通孔旋入中心导线柱的螺孔内。因此,安装上板和安装下板的两侧相对固定,避免中心导线柱在线绳的压力下变形和移位,保持两个绕线轮放线的一致性,使窗帘底部始终保持水平。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导线柱位于下板限位槽之外,中心导线柱与下板限位槽之间有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安装上板401具有与中心导线柱407匹配的圆环4014,中心导线柱407插入圆环4015内,螺钉通孔与圆环同轴。圆环锁定中心导线柱的位置,避免振动直接冲击螺钉。

主动绕线轮和从动绕线轮

主动绕线轮和从动绕线轮是收卷和释放拉住帘体底部的线绳的绕线轮。主动绕线轮和从动绕线轮是相对而言,由于主动绕线轮、主动轮、从动轮和从动绕线轮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当任意一个绕线轮受到外力时,另一个绕线轮就会跟随转动。因此,主动绕线轮是指受到外力作用的轮子,相对而言,另一个绕线轮则是从动绕线轮。也就是说,主动和从动是依据实际受力、用于区分两个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动绕线轮的绕线柱和从动绕线轮的绕线柱均呈圆锥形,绕线柱与齿轮相连的一端为大端、另一端为小端。在帘体上移、线绳回收到绕线轮内时,两个绕线轮的线绳均从大端向小端位移,从而使主动绕线轮和从动绕线轮的同步、同长度收线,始终保持帘体底部水平。

导线轮

导线轮安装于推拉定位装置之外。推拉定位装置两端引出的线绳,分别穿过各自对应的导线轮,而后与帘体底部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帘体5顶部设有固定板501,帘体底部设有配重块502;推拉定位装置安装于固定板501,固定板501设有一对导线轮503,导线轮对称地设于推拉定位装置两边;导线轮包括支架5031和滑轮5032,线绳绕过滑轮,支架上有轴,滑轮与轴可转动连接,支架与固定板铰接。导线轮可随着线绳摆动,实现任意角度的导线,使主动绕线轮和从动绕线轮的放线和收线不受角度影响。

配重块包裹在帘体内,帘体设有导线通道,线绳穿过导线通道与配重块固定。导线通道由导线筒和多个导线环组成,导线筒将导线环包裹在内。导线通道的存在限定线绳的摆动区域,并将线绳包裹在内起美观和保护作用。

在缺少本文中所具体公开的任何元件、限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本文所示和所述的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术语和表达法被用作说明的术语而非限制,并且不希望在这些术语和表达法的使用中排除所示和所述的特征或其部分的任何等同物,而且应该认识到各种改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都是可行的。因此应该理解,尽管通过各种实施例和可选的特征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文所述的概念的修改和变型可以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采用,并且认为这些修改和变型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本文中所述或记载的文章、专利、专利申请以及所有其他文献和以电子方式可得的信息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全文包括在此以作参考,就如同每个单独的出版物被具体和单独指出以作参考一样。申请人保留把来自任何这种文章、专利、专利申请或其他文献的任何及所有材料和信息结合入本申请中的权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