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织物卷帘的中空玻璃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1140发布日期:2019-08-27 21:04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织物卷帘的中空玻璃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空遮阳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置织物卷帘的中空玻璃窗。



背景技术:

为了同时达到卷帘的遮光效果以及中空玻璃的隔热性能,市面上出现了将卷帘设置于中空玻璃内的内置卷帘中空遮阳窗。这类遮阳窗往往通过磁性传动,在窗外实现对窗内卷帘的控制。

目前,公告号为CN20574353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内置卷帘中空玻璃,它包括中空玻璃,所述中空玻璃的空腔完全密封,空腔的顶部设置有卷帘传动机构,卷帘传动机构包括横向布置的转动套,转动套上向下连接有卷帘,其特征在于转动套的右端内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对应位置处的中空玻璃外设置有第二传动机构或者第三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或者第三传动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实现磁性传动。

这种内置卷帘中空玻璃虽然兼顾遮光和隔热的同时还便于控制卷帘升降,但是它通过设置在卷帘顶部的转动套旋转牵引卷帘上升,操作时如果用力过猛则会使卷帘上的张力较大,容易对卷帘的结构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内置织物卷帘的中空玻璃窗,其具有卷收织物卷帘时不会使织物卷帘上产生额外的张力,能够有效地保护织物卷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内置织物卷帘的中空玻璃窗,包括窗架,窗架上铺设有前侧玻璃和后侧玻璃,前侧玻璃与后侧玻璃之间设有卷帘,还包括

悬挂梁,设置在窗架内侧顶部,与卷帘顶端固接;

收卷轴,与卷帘底端固接;

拉伸机构,用于牵引收卷轴向上移动,包括转动套设在收卷轴两端的拉环、与拉环固接的牵引绳和用于控制牵引绳的控制组件;

翻转机构,与拉伸机构相配合,用于驱使收卷轴向上翻转将卷帘卷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组件控制牵引绳向上提拉拉环,拉环带动收卷轴向上移动,并与翻转机构配合使收卷轴以翻转的方式上移,将卷帘卷收,卷收过程不会对卷帘施加额外的拉力,能够有效地保护卷帘。

进一步设置: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套设在收卷轴两端的齿轮,齿轮与收卷轴固接,窗架内侧沿竖直方向设有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收卷轴两端的齿轮与齿条啮合,使收卷轴无法沿竖直方向平移,在拉环的带动下只能向上翻转。

进一步设置:所述窗架内侧沿竖直方向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齿轮背向齿条一侧,并与齿轮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板可以防止齿轮与齿条脱离,使收卷轴能够有效地卷收卷帘。

进一步设置: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套设在收卷轴两端的第一滚轮,第一滚轮与收卷轴固接,窗架内侧沿竖直方向设有与第一滚轮相配合的导轨,所述第一滚轮内嵌设有环形磁铁,导轨采用铁磁性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磁铁与铁磁性的导轨相吸引,将第一滚轮压于导轨表面并产生摩擦,使滚轮以滚动的方式上移,带动收卷轴向上翻转。

进一步设置:所述导轨朝向第一滚轮一侧设置为磨砂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轨朝向第一滚轮的侧面设置为磨砂面可以大大增加二者的动摩擦因数,增强第一滚轮所受摩擦力,避免第一滚轮在竖直方向上平移,使收卷轴能够有效地卷收卷帘。

进一步设置:所述收卷轴两端穿设有限位杆,限位杆垂直于收卷轴设置并与收卷轴固接,限位杆位于拉环背向卷帘一侧,且限位杆长度大于拉环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杆可以阻挡拉环从收卷轴两端脱离,提高拉伸机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用于缠绕牵引绳的绕线辊、与绕线辊固接用于带动绕线辊转动的内旋臂、与内旋臂相配合的外旋臂,窗架内侧设有固定轴,绕线辊和内旋臂转动套设于固定轴上,窗架外侧设有底座,外旋臂转动套设于底座上,固定轴与底座同轴设置且与前侧玻璃垂直,内旋臂和外旋臂上均嵌设有传动磁铁,所述牵引绳绕过设置在窗架内侧顶部的转向轮与绕线辊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旋臂与外旋臂上均嵌设有传动磁铁,则转动外旋臂时内旋臂也会随之转动,并带动绕线辊旋转,将牵引绳缠绕在绕线辊上,牵引绳背向绕线辊一端向上移动并提拉拉环。

进一步设置:所述绕线辊上环设有用于缠绕牵引绳的槽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绕线辊转动时将牵引绳缠绕在槽口内,避免牵引绳缠绕在绕线辊外导致拉伸机构卡死。

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窗架内侧的导向槽,导向槽内滑动设有内滑块,窗架外侧设有外滑块,内滑块和外滑块上均嵌设有传动磁铁,所述牵引绳绕过设置在窗架内侧顶部的转向轮与内滑块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滑块和外滑块上均嵌设有传动磁铁,则沿竖直方向滑动外滑块时,内滑块也会随之在滑槽内滑动;内滑块带动牵引绳向下移动,使牵引绳背向内滑块一端向上提拉拉环。

进一步设置:所述内滑块和外滑块朝向前侧玻璃一侧均嵌设设有第二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滚轮可以大大减小内滑块和外滑块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使操作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卷收织物卷帘时不会使织物卷帘上产生额外的张力,能够有效地保护织物卷帘;

2、收卷轴向上移动时能有效地翻转卷收卷帘;

3、能够有效地在窗外实现对窗内卷帘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一种内置织物卷帘的中空玻璃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3中用于体现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窗架;2、卷帘;3、悬挂梁;4、收卷轴;5、拉伸机构;6、翻转机构;7、前侧玻璃;8、后侧玻璃;11、转向轮;41、限位杆;51、拉环;52、牵引绳;53、控制组件;531、绕线辊;532、内旋臂;533、外旋臂;534、固定轴;535、底座;536、传动磁铁;537、槽口;538、导向槽;539、内滑块;5310、外滑块;5311、第二滚轮;61、齿轮;62、齿条;63、限位板;64、第一滚轮;65、导轨;66、环形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内置织物卷帘的中空玻璃窗,如图1所示,窗架1上铺设有前侧玻璃7和后侧玻璃8,窗架1内侧顶部沿水平方向架设有悬挂梁3,卷帘2与悬挂梁3固接并悬于悬挂梁3下方,卷帘2底部固接有收卷轴4,窗架1内侧设有相互配合的拉伸机构5和翻转机构6。

如图2所示,拉伸机构5包括转动套设于收卷轴4两端的两个拉环51和与拉环51固接的牵引绳52,翻转机构6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窗架1内侧的两根齿条62和套设于收卷轴4两端与齿条62啮合的齿轮61,齿轮61位与拉环51与卷帘2之间,与收卷轴4固接。牵引绳52向上提拉拉环51时,带动收卷轴4向上移动,而齿轮61与齿条62啮合,使收卷轴4只能向上翻转,在此过程中将卷帘2卷收。

如图2所示,翻转机构6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窗架1内侧的两块限位板63,限位板63分别与对应的齿条62将齿轮61夹在中间,防止齿轮61从齿条62上脱离。

如图2所示,收卷轴4两端穿设有限位杆41,限位杆41垂直于收卷轴4设置,与收卷轴4固接,且限位杆41位于拉环51背向齿轮61一侧,其长度大于拉环51的内径,防止拉环51从收卷轴4两端脱离。

如图3所示,拉伸机构5还包括控制牵引绳52的控制组件53,控制组件53包括固设在窗架1内侧的固定轴534和窗架1外侧的底座535,二者同轴设置,并与前侧玻璃7(参见图1)垂直。控制组件53还包括转动套设于固定轴534上的绕线辊531和内旋臂532,以及转动套设于底座535上的外旋臂533,绕线辊531与内旋臂532固接,内旋臂532与外旋臂533上均嵌设有传动磁铁536。转动外旋臂533,内旋臂532随之转动并带动绕线辊531旋转。

如图3所示,绕线辊531中部环设有槽口537,窗架1内侧顶部固设有转向轮11,牵引绳52绕过转向轮11后固接于槽口537底部。绕线辊531转动时将牵引绳52缠绕在槽口537内,牵引绳52带动拉环51上移。

具体实施过程:

转动外旋臂533,通过内旋臂532带动绕线辊531旋转,将牵引绳52缠绕其上,牵引绳52另一端向上提拉拉环51,使收卷轴4上移,与此同时收卷轴4上的齿轮61与齿条62啮合,使得收卷轴4向上翻转,将卷帘2卷收。逆向转动外旋臂533,收卷轴4在重力作用下下降,并将卷帘2展开。

实施例2:一种内置织物卷帘的中空玻璃窗,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翻转机构6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窗架1内侧的两根导轨65和套设在收卷轴4两端的两个第一滚轮64,第一滚轮64与收卷轴4固接,其内嵌设有环形磁铁66,导轨65采用铁磁性材料。环形磁铁66与铁磁性的导轨65相吸引,将第一滚轮64压于导轨65上,从而收卷轴4带动第一滚轮64向上移动时,第一滚轮64与导轨65之间发生摩擦,使滚轮以滚动的方式上移,并带动收卷轴4向上翻转。

如图4所示,导轨65面向第一滚轮64一侧设置为磨砂面,增强了导轨65与滚轮之间的摩擦力。

实施例3:一种内置织物卷帘的中空玻璃窗,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控制组件53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窗架1内侧的导向槽538、滑动设置在导向槽538内的内滑块539和设置在窗架1外侧的外滑块5310,内滑块539和外滑块5310上均嵌设有传动磁铁536,牵引绳52绕过转向轮11之后与内滑块539固接。向下滑动外滑块5310,在通过传动磁铁536带动内滑块539下移,牵引绳52随之移动并带动拉环51上移。

如图5所示,内滑块539和外滑块5310朝向前侧玻璃7(参见图1)一侧均嵌设有第二滚轮5311,大大减小了内滑块539和外滑块5310在窗架1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使操作更加省力。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