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的调味品收纳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5662发布日期:2019-08-07 01:13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可升降的调味品收纳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升降的调味品收纳柜,属于厨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的厨房中,调味品通常直接放置于灶台上,或者收纳于吊柜内。这两种收纳方式分别具有如下缺点:

1、直接放置于灶台上时,调味品占用了灶台大量操作空间;同时,调味品长期放置在外,容易积灰、积油,清洁起来比较麻烦;

2、收纳于吊柜内的调味瓶,需要每次做饭取下来放到灶台上,做完饭后整理到吊柜内,增加了厨房收纳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做饭时调味品自动出现在灶台上,而做完饭后调味品自动消失在灶台上的调味品收纳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升降的调味品收纳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收纳柜以及能够容纳内置收纳柜的外部柜体,外部柜体与内置收纳柜通过升降部分连接;外部柜体的顶部设有方便内置收纳柜伸出外部柜体的开口;

升降部分包括升降柱,升降柱顶部连接第一支撑板,升降柱底部连接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储物架底部连接,第二支撑板与外部柜体内底板连接;控制开关连接升降柱。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第一螺丝与储物架底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二螺丝与外部柜体内底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内置收纳柜包括储物架,储物架上设有托盘。

更优选地,所述储物架上设有至少两层架体,每层架体上均设有托盘。

优选地,所述控制开关上设有用于控制内置收纳柜上升、下降的上升键、下降键。

更优选地,所述控制开关上还设有用于在内置收纳柜上升/下降过程中控制其立即停止上升/下降的静止键。

优选地,所述内置收纳柜完全升起后,内置收纳柜底部与外部柜体的上表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升降的调味品收纳柜使用时,按下控制开关的上升键,内置收纳柜上升至外部柜体上部,实现做饭时调味品自动出现在灶台上;而做完饭后,按下控制开关的下降键,内置收纳柜下降至外部柜体内部,实现调味品自动消失在灶台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将升降结构运用于调味品收纳柜上,使调味品方便使用与收纳。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可升降的调味品收纳柜收起状态图;

图2为可升降的调味品收纳柜升起/下降过程状态图;

图3为可升降的调味品收纳柜升起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控制开关,2-外部柜体,3-托盘,4-储物架,5-第一支撑板,6-升降柱,7-第二支撑板,8-第一螺丝,9-第二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升降的调味品收纳柜,其运用升降结构于收纳柜上,解决调味品方便使用与收纳的问题。

图1~图3分别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升降的调味品收纳柜收起状态图、升起状态图和升起/下降过程状态图,所述的可升降的调味品收纳柜包括外部柜体2、内置收纳柜和升降部分,外部柜体2与内置收纳柜通过升降部分连接。

外部柜体2的顶部开口,方便内置收纳柜的升降。

内置收纳柜由托盘3和储物架4组成;储物架4分多层架体,每层架体上均放置一托盘3。

升降部分由控制开关1、第一支撑板5、升降柱6、第二支撑板7组成。升降柱6顶部连接第一支撑板5,升降柱6底部连接第二支撑板7。第一支撑板5通过第一螺丝8与储物架4底部连接,第二支撑板7通过第二螺丝9与外部柜体2内地板连接。控制开关1连接升降柱6。控制开关1上设有上升键、下降键、静止键。

如图1所示,为可升降的调味品收纳柜收起状态示意图,内置收纳柜存储于外部柜体内。

如图2所示,为可升降的调味品收纳柜升起/下降过程状态图,按下控制开关1的上升键,内置收纳柜会穿过外部柜体的顶部开口,上升至外部柜体上部,等内置收纳柜完全升起后,内置收纳柜底部与外部柜体的台面(即上表面)平齐,如图3所示。此时可依据调味品的尺寸分类放入内置收纳柜的不同层的托盘里。使用完成后,按下控制开关1上的下降键,内置收纳柜会下降至外部柜体内。

控制开关1上还设置有静止键,在内置收纳柜升起/下降过程中若按下静止键,内置收纳柜会立即停止上升/下降,例如需要使用的调味品在最上层,当柜体最上层升出台面后,按下静止键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升降的调味品收纳柜的制作工艺如下:外部柜体由木板切割拼装而成;内置收纳柜由不锈钢金属冲压、折弯、焊接、电镀而成;升降柱材料为铝合金。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量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