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加高的水槽式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4880发布日期:2019-08-09 21:08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加高的水槽式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具,尤其是指一种洗碗机。



背景技术:

清洗机是一种将冷水或热水喷射到盘碟等待清洗物上以清除粘附在其上的脏物进行清洗的装置。一般的清洗机包括喷射洗涤水的泵和旋转喷淋臂,产生热水的加热器等。为了节约空间,现有技术中已出现了不少水槽式的清洗机,即在现今家用的水槽的基础上稍加改装,将水槽改装成清洗机(洗碗机)。现有的水槽式洗碗机常见的是在水槽底部设置旋转喷臂作为清洗用出水部件对物件进行清洗,通过旋转喷淋臂喷出的水流对碗碟等待清洗物进行清洗。这种洗碗机虽然可以满足常规餐具表面污物的即时清洗,但是对于一些黏着在餐具表面相对而言的顽固性污渍,只是单纯的通过水流进行冲洗很难将这些顽固性污渍进行清除。除此之外,现有的清洗机的水槽尺寸都是固定的,由于清洗空间有限,因此一些大尺寸的餐具就没办法放入清洗机内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槽体可加高能清洗大尺寸餐具的水槽式洗碗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加高的水槽式洗碗机,包括一个水槽,一个与所述水槽密封套接并能沿着水槽的槽本体的侧壁上下移动的加高水槽以及控制所述加高水槽移动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一个动力源,一个在动力源的带动下升降的升降推杆,所述升降推杆与加高水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可加高的水槽式洗碗机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水槽的槽体外侧或加高水槽的外侧均设置有加热件,加热件外侧、未被加热件包覆的槽体外周以及未被加热件包覆的加高水槽的外周均设置一层保温层,水槽内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加热件以及超声波发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可加高的水槽式洗碗机还包括与水槽连通的进水组件,所述槽体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槽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水组件包括伸入水槽的进水管道,进水管道内设置有注水电磁阀,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注水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水槽内形成清洗室,所述可加高的水槽式洗碗机还包括热风循环组件,所述热风循环组件包括风机、连接在风机与清洗室之间的热风管道,所述热风管道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加热丝。

进一步的,可加高的水槽式洗碗机还包括一个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槽的槽底部的上表面倾斜设置能使得水槽的槽底部的上表面形成一最低位,且槽底部的上表面的最低位处设置贯穿孔,该贯穿孔内安装有过滤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可加高的水槽式洗碗机还包括一个清洗水循环组件,所述清洗水循环组件包括一个增压泵、分别与增压泵连通的出水循环管路与进水循环管路,过滤组件的底部通过出水循环管路与所述增压泵连通,进水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伸入水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循环管路包括分别与增压泵连通的主进水管与辅助进水管,主进水管的伸入清洗室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出水件,水槽本体在靠近其顶部的位置处设置通孔,辅助进水管由所述通孔伸入水槽内,辅助进水管伸入水槽内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出水件,该第一出水件与第二出水件均包括一个外壳体,第一出水件与第二出水件的外壳体均设置有出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水件与第二出水件为在水流作用下能旋转的旋转喷头,旋转喷头包括密封连接的入水套件、连接管,入水套件分别与对应的主进水管、辅助进水管连接,连接管密封的连接在所述入水套件与外壳体之间,所述外壳体呈球形且围绕界定出一个出水腔,该出水腔与连接管连通,出水腔的中心设置有一个球型的增压件,所述球型增压件的外周与出水球头的内壁面之间的截面由下到上逐渐减小使得该上壳体的出水腔内形成出水增压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清洗机槽体外设置加热件并配合所述绝缘保温层,使得黏着在待清洗物(如餐具)表面的污物烘干固结硬化,然后再利用超声波清洗原理启动超声波发生器将已经结节硬化的污物清除,能够将附着在餐具表面的仅通过常规清洗方法而难以清除的污渍清除,能彻底的将较难清洗的残渣污物清除,节省了清洗时间以及清洗效率;设置热风循环组件能够在槽体的烤箱式烘干的基础上在槽体内进一步的形成热风,加快餐具表面污物干燥硬化的时间,槽体整体的受热更加均匀,节省了清洗的总用时;利用控制器与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控制槽体内的烘干加热温度与清洗时注水的高度,结构设计简单,方便控制;水槽的槽底部的上表面呈倾斜设置能使得水槽的槽底部的上表面形成一最低位,并将过滤组件设置在该最低位处,清洗下来的残渣污物随着水流流入过滤组件中统一收集,后续无需清理水槽底部,使用后的水槽更加洁净、方便清洗;设置与水槽密封连接的加高水槽,可以在清洗大尺寸物件(锅、面板、菜板)时,利用升降装置将所述加高水槽推高,增加清洗空间,适用更加广泛,设计方便;设置第一出水件与第二出水件对加高后的水槽空间进行清洗,并将第一出水件与第二出水件设置为在水流作用下能旋转的旋转喷头,如此旋转喷头在转动时球面各处的出水孔的出水方向以球头为中心呈辐射状发散,水流在瞬时喷洒辐射的范围即能形成立体空间,且所辐射的空间更大、更全面;而且由于出水孔是分布在呈球形的出水球头上,各个出水孔所在的高度以及出水的角度均不一致,由各个出水孔泵射出的水流会部分的在水槽内两两的相交,形成迸发状水花,而所形成的迸发状水花则会形成更大的冲击力度,能够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在出水腔的中心设置一个球型的增压件,所述球形的增压件可以是中空也可以是实心的球体,使得出水腔内形成出水增压腔,保证了清洗机在工作时水流的强度与冲击力度,使得接近槽体位置的待清洗物(如碗碟)也能得到充分清洗;由于出水通过该出水增压腔加压,使得在水槽内相交碰撞的水流的迸发形成的水花更大,进一步确保了清洗的力度和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加高的水槽式洗碗机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加高的水槽式洗碗机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出水件的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出水件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与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加高的水槽式洗碗机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洗碗机包括水槽1、控制器、控制面板、与水槽1连通的清洗水循环组件、进水组件2,一个与所述水槽1密封套接并能沿着水槽1的槽本体的侧壁上下移动的加高水槽3以及控制所述加高水槽3移动的升降装置。控制器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水槽1的槽体外侧设置有电热丝4,电热丝4外侧、未被电热丝4包覆的槽体外周以及未被电热丝4包覆的加高水槽3的外周均设置一层绝缘保温层5。当然也可以在选择在加高水槽3的外侧设置电热丝或者在水槽1与加高水槽3的槽体外侧均设置电热丝。水槽1内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 6,电热丝4以及超声波发生器6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一个提供动力源的电机7,一个在电机7的带动下升降的升降推杆8,所述升降推杆8 与加高水槽3连接。本实施例中是在升降推杆8是上端设置缺口,加高水槽的底部支撑固定在该缺口内。所述槽体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槽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水组件2包括伸入水槽1的进水管道9,进水管道9内设置有注水电磁阀,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注水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是采用电热丝作为加热件,除了可以采用电热丝作为加热件给水槽1加热之外,还可以采用加热片、加热纸等常见的一些加热元件作为加热件。具体实施时,可以选择在槽体的个别侧面的外周设置电热丝,所谓个别包括一个侧面、两个、或多个的情形。当然,为了提高加热效果与加热效率以及保证槽体内受热的均匀性,也可以在槽体外周的各个面上均设置电热丝。所述绝缘保温层的材料可以采用聚四氟乙烯,也可以采用复合硅酸盐隔热涂料(天津市晨光化工涂料有限公司生产)。具体实施时,所述绝缘保温层可以贴附在加热件外侧以及未被加热件包覆的槽体外周对加热的槽体保温。当然,所述绝缘保温层也可以是以喷涂的方式喷涂在加热件外侧以及未被加热件包覆的槽体外周的保温涂层,保温涂层的厚度为1.5~10mm。所述注水电磁阀为水汽通用型220V常闭电磁阀,如德力西 2W200-20。设置加热件是为了在水槽1内形成烤箱式烘干模式,使得附着在碗碟等待清洗物表面没有固化的污物经过烘干(烤干)之后被干燥硬化,以便为后续的超声波清洗做准备。

水槽1内形成清洗室,所述可加高的水槽式洗碗机还设置热风循环组件,所述热风循环组件包括风机、连接在风机与清洗室之间的热风管道,所述热风管道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加热丝。设置热风循环组件的目的是利用槽体内循环的热风,带走槽体内的水汽加速水槽内的干燥速度,槽体内循环的热风使得槽体整体的受热更加均匀,加快了餐具表面污物干燥硬化的时间,节省了清洗的总用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清洗机,对待清洗器皿(碗碟等)进行清洗时,如果器皿表面附着有较难清洗的黏着物时,可以利用设置在槽体表面的加热件对槽体进行加热,槽体内形成高温,开启热风循环组件,利用热风带走水槽内残留的水汽,在热风循环组件的辅助下,水槽内整体受热均匀,加热一定时间后残留在待清洗器皿表面的残渣等污物干燥硬化,随后启动超声波发生器,利用超声波清洗的原理,对待清洗器皿(碗碟等餐具)进行清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清洗机能够将附着性较强难以清除的污物予以清除,相对于现有的清洗机而言清洗效果更好,用时更短。清洗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利用控制器与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控制槽体内的烘干加热温度与清洗时注水的高度,结构设计简单,方便控制。

所述水槽1的槽底部的上表面倾斜设置能使得水槽1的槽底部的上表面形成一最低位,且槽底部的上表面的最低位处设置贯穿孔,该贯穿孔内安装有过滤组件10。所述清洗水循环组件包括一个循环水泵11、分别与循环水11泵连通的出水循环管路12与进水循环管路13,过滤组件10的底部通过出水循环管路12与所述循环水泵11连通,进水循环管路13的另一端伸入水槽1内。所述循环水泵可以采用增压泵。水槽1的槽底部的上表面倾斜是指:所述水槽1的槽底部的上表面可以由多个倾斜的斜面形成,各个倾斜的斜面的连接处形成一个最低位;或者是将水槽1的槽底部的上表面设置呈锥形倾斜也能使得水槽1的槽底部的上表面形成一最低位,所述穿孔设置在该最低位处,也就是说过滤组件10是安装在该最低位处。过滤组件10采用现有的清洗机或者洗碗机中常用的过滤结构(滤渣结构)即可,因此,过滤组件10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说明。将水槽1的槽底部的上表面设置呈锥形倾斜能使得水槽1的槽底部的上表面形成一最低位,这样清洗下来的残渣污物在水槽1的底部就会随着水流流入过滤组件10中统一收集,清洗机结束工作后,不会在槽底壁残留残渣污物,也就是说后续无需清理水槽底部,使用后的水槽更加洁净、方便清洗。

参阅附图3、4,具体的,所述进水循环管路13包括分别与循环水泵11连通的主进水管14与辅助进水管15,主进水管14的伸入清洗室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出水件16,水槽本体在靠近其顶部的位置处设置通孔,辅助进水管15由所述通孔伸入水槽1内,辅助进水管15伸入水槽1内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出水件17,该第一出水件16与第二出水件17均包括一个外壳体18,第一出水件16与第二出水件17的外壳体18均设置有出水孔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水件16 为在水流作用下能旋转的旋转喷头,具体的,所述旋转喷头包括密封连接的入水套件20、连接管21,入水套件20分别与对应的主进水管14、辅助进水管15连接,连接管21密封的连接在所述入水套件20与外壳体18之间,所述外壳体18 呈球形且围绕界定出一个出水腔22,该出水腔22与连接管21连通,出水腔22 的中心设置有一个球型的增压件23,所述球型的增压件23的外周与出水球头的内壁面之间的截面由下到上逐渐减小使得该上壳体的出水腔22内形成出水增压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水件17采用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型号为WQPB-W3906B-CND的洗碗机中所使用的旋转出水件。当然,第一出水件16与第二出水件17也可以均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喷头。

所述过滤组件10的底部通过该出水循环管路12与所述循环水泵11连通,进水循环管路13的主进水管14的另一端伸入水槽1内与所述第一出水件16密封连接。所述出水循环管路12上还安装有排水管。具体的,进水循环管路13 是与第一出水件16的入水套件20相连接。二者之间可以是以紧配合的方式插装连接,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例如在入水套件20的内壁面形成内连接螺纹,而在主进水管14与该入水套件20的连接处形成与之配合的外连接螺纹。当然,连接方式不以上述为限制,只要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管道之间的密封连接方式均可

设置第一出水件16与第二出水件17对加高后的水槽空间进行清洗,并将第一出水件16与第二出水件17设置为在水流作用下能旋转的旋转喷头,由于出水孔19是分布在呈球形的出水球头上,各个出水孔19所在的高度以及出水的角度均不一致,由部分出水孔19所泵射出的水流会在水槽内两两的相交,形成迸发状水花,而所形成的迸发状水花经过交叉冲击之后则会形成更大的冲击力度,能够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由于旋转喷头在转动时球面各处的出水孔19的出水方向以球头为中心呈辐射状发散,水流在瞬时喷洒辐射的范围就能够形成立体空间,且所辐射的空间更大、更全面;在出水腔22的中心设置一个球型的增压件 23,使得出水腔22内形成出水增压腔,保证了清洗机在工作时水流的强度与冲击力度,使得接近槽体位置的待清洗物(如碗碟)也能得到充分清洗;由于出水通过该出水增压腔加压,使得在水槽内相交碰撞的水流的迸发形成的水花更大,进一步确保了清洗的力度和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