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型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9968发布日期:2019-11-12 21:5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复合型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上用品,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复合型床垫。



背景技术:

床垫是为了保证消费者获得健康而由舒适的睡眠而使用的一种介于人体和床之间的物品,随着物质文明和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现代人们使用的床垫种类的逐渐趋向多元化。

目前,市面上床垫的种类多样化,如供冬季使用的加热垫、供夏天使用的凉席、将加热垫和凉席的优点集于一体的复合型床垫等。现有的复合型床垫通常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温层、电热丝加热层和凉席层,冬天时将棉层朝上设置,通过电热丝加热层为人体供热,而夏天时将凉席层朝上设置,以此实现加热和纳凉两用效果。

然而,上述复合型床垫在冬天使用时,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容易从设置有凉席层的一侧散发,使得复合型床垫对热量的存储效果较差,进而导致复合型床垫的耗电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型床垫,其解决了现有的床垫在冬天使用时热量损耗较多的问题,减少其在加热时的耗电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复合型床垫,包括依次连接的表层、保温层、电阻加热层和凉席层;所述电阻加热层和凉席层之间设置有隔热层。

采用上述方案,在电阻加热层和凉席层之间设置隔热层,电阻加热层在加热过程中,隔热层对其热量进行隔绝,以此减少热量从凉席层一侧散发,使得大部分热量往保温层方向传递,而保温层对热量能够加以存储,从而提高床垫对热量的存储效果,降低床垫的耗电量,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电阻加热层与保温层之间设置有防护层。

采用上述方案,防护层能将保温层和电阻加热层加以分隔开,对保温层加以保护,同时还有助于将电阻加热层产生的热量均匀的传递至保温层中,使得床垫均匀的进行加热。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隔热层和防护层均为无纺布,且隔热层的厚度大于防护层的厚度。

采用上述方案,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质轻、不助燃等特点,能够较好的对电阻加热层加以包裹,通过其厚度的不同是实现电阻加热层热量传递方向的控制,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便于被广泛应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防护层和隔热层相互连接,所述电阻加热层位于防护层和隔热层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防护层和隔热层将电阻加热层进行包裹,以此对电阻加热层初步定位,方便床垫在放置电阻加热层时的快速定位,将电阻加热层放置于设定位置以保证床垫良好的加热效果,提高床垫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隔热层朝向电阻加热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阻燃层,所述防护层朝向电阻加热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阻燃层。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能够对隔热层和防护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降低电阻加热层温度过高而发生燃烧的可能性,保障人们的安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电阻加热层中设置有电热丝,且电热丝呈S形布设于防护层和隔热层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电热丝呈S形布设于防护层和隔热层之间,以此将热量均匀的传递至保温层中进行保温,同时电热丝相对于加热片等便于对其进行折叠,从而方便床垫的折叠收纳。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隔热层和凉席层之间设置有缓冲层。

采用上述方案,缓冲层能够使得凉席层与电阻加热层之间的厚度增加,从而降低人们躺在凉席层一侧时感受到电阻加热层的可能性,提高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表层和保温层通过若干交错设置的缝合线缝合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保温层中通常采用纤维棉等填充物铺设而成,具有一定的厚度,缝合线交错设置能够将表层和保温层稳定的连接于一体,减少填充物的蹿动,具有结构简单、锁定效果优良的特点。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凉席层的表面设置有防污层。

采用上述方案,防污层能够减少人体的汗渍等污渍从凉席层进入至床垫内部,从而对凉席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方便对凉席层的清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阻加热层和凉席层之间设置隔热层,减少热量从凉席层一侧散发,使得大部分热量往保温层方向传递,保温层对热量加以存储,降低了床垫的耗电量,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隔热层、防护层将电阻加热层加以包裹,便于加快电阻加热层的安装,再通过第一阻燃层、第二阻燃层的设置,保障人们的使用安全性,缓冲层增加人们的使用舒适度,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电阻加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表层;2、保温层;3、防护层;4、第一阻燃层;5、电阻加热层;6、第二阻燃层;7、隔热层;8、缓冲层;9、凉席层;10、防污层;51、电热丝;52、温控开关;53、电源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新型复合型床垫,参见图1,包括依次缝合连接的表层1、保温层2、电阻加热层5和凉席层9;电阻加热层5和凉席层9之间设置有隔热层7,从而减少热量从凉席层9一侧散发,降低床垫的耗电量,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表层1为棉布,其厚度为2.0±0.2mm,其具有保暖、柔和贴身、透气等特点,从而提高人们的使用舒适度。保温层2为棉层,由纤维棉铺设而成,其厚度为4.0±0.5cm。表层1和保温层2通过若干交错设置的缝合线缝合连接,以此对保温层2加以包裹的同时增加保温层2的结构稳定性,减少床垫在使用时保温层2中的纤维棉发生蹿动的可能性。

电阻加热层5与保温层2之间设置有一层防护层3,隔热层7和防护层3均为无纺布,且隔热层7的厚度大于防护层3的厚度,电阻加热层5位于防护层3和隔热层7之间,从而达到电阻加热层5产生的热量往保温层2一侧进行大量传递的效果,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防护层3和隔热层7之间同样通过缝合线相互连接,使得防护层3、电阻加热层5和隔热层7三者为一体,以此方便对电阻加热层5的准确定位和安装,保证床垫良好的加热性能。

结合图2,电阻加热层5中设置有电热丝51、与电热丝51耦接的温控开关52以及一端伸出于表层1外侧并与温控开关52耦接的电源插头53。电热丝51呈S形布设于防护层3和隔热层7之间,其通电后产生热量,防护层3将热量均匀的传递至保温层2中并加以存储。

温控开关52为KSD301温控器,且其设定的最高温度为66℃,以确保电热丝51的安全用电。当电阻加热层5的温度达到66℃时,温控开关52将电源切断,保温层2对其进行保温,若电阻加热层5的温度低于66℃,温控开关52又将电源接通,进而使得传递至保温层2外侧表面的温度维持在50-52℃,传递至床垫表层1外侧表面的温度始终维持在48-50℃,以此对表层1进行杀螨和除湿操作,使得床垫具有良好的自行杀螨和除湿效果。

隔热层7和凉席层9之间还设置有一层缓冲层8,该缓冲层8由海绵制成,以此减少人们躺在凉席层9一侧时电热丝51带给人体的不适感。凉席层9由涤纶纤维编织而成,其本身具有良好的抗螨效果,从而减少螨虫在凉席层9上滋生,保障床垫的整洁。

床垫加热时,将电热丝51接通电源,电热丝51发热,通过温控开关52将床垫表层1的温度保持于人体的最适温度,电热丝51产生的大量热量在隔热层7的作用下通过防护层3均匀的传递至保温层2中并加以存储,以此减少热量的损耗,具有环保节能的效果。需要对床垫除螨除湿时,加热丝产生的热量通过温控开关52将床垫表层1的温度维持在48-50℃,以此保障床垫良好的除螨除湿效果。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3,隔热层7朝向电阻加热层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阻燃层4,防护层3朝向电阻加热层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阻燃层6,从而对隔热层7和防护层3加以保护,以免温控开关52发生故障使温度过高而产生火灾,保障了人们的安全使用。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4,凉席层9的表面还涂覆有一层防污层10,该防污层10为整理剂HS1100,具有良好的拒水拒油效果,从而减少汗渍等污渍从草席一侧进入至床垫中。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