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窗的连接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4780发布日期:2019-12-10 19:03阅读:777来源:国知局
系统窗的连接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中塑钢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钢窗目前是建筑中一种窗户的形式,由于其价格较低,性能价格比较好,现仍被广泛使用。塑钢窗的安装一般是根据现有建筑物预留窗口的形式进行安装,一般的塑钢窗都是有预先制作的塑钢型材根据窗口尺寸进行设计切割组合而成,而此时就需要由中框连接和边框连接形式,所谓中框连接,就是在底框中间部位垂直安装一根支撑的塑钢型材,而边框连接是指两根形成在端部对接形式。

现有的中框连接一般通过简单的自攻螺丝加热熔形式固定,长时间使用后基本会出现缝隙,甚至极易断裂。而边框连接也非常简单,将两个边框对角切成对应的45度角,然后直接热熔粘连,也极易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面对是提供一种将塑钢型材对中框和边框进行加固改进连接方式的系统窗的连接节点结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中框连接、窗角连接;

中框连接:钢衬套在插件的插头外,并置于插座上面,钢衬四面与插座四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中框、钢衬与插头通过自攻穿钉贯穿固定连接;在中框套在钢衬、插件外并安装在底框上,中框底沿与底框之间有软胶垫;底框背面对应中框部位贯穿有大螺栓,大螺栓上端螺纹与插件底面的螺纹孔对应;插件:在插座上是插头,插头与钢衬内边匹配,在插座两个侧壁上分别开有两个注入溢出胶孔,注入溢出胶孔分别通过各自的侧壁通道与出入胶孔相通,出入胶孔与长形留胶通道和圆形留胶通道相通,插座底面中间为长方形块体,长方形块体与插座外沿之间开有长形留胶通道,长方形块体中间的螺纹孔四周开有圆形留胶通道,圆形留胶通道和长形留胶通道在对应出入胶孔处相通;在中框对应注入溢出胶孔出开有出入胶留置孔;在中框的侧面对接之间放置有密封软胶条;

窗角连接:两个边框对接处为互相匹配的斜角形态,在边框内插有边框钢衬,边框钢衬前端的斜角与边框的斜角边角度相同,在边框钢衬内部插有边框插件;边框插件有前端的梯形钢衬头和后端的膨胀体构成,膨胀体中部开有涨孔,膨胀体的四个角开有贯通至涨孔的涨缝,涨缝一直开到膨胀体的后端,膨胀螺栓穿过梯形钢衬头和涨孔,并在端部有锥形涨塞;边框插件的梯形钢衬头前表面中部为椭圆形加强肋,并且椭圆形加强肋与边框插件的边框之间增设有加强肋;边框插件的前端为与边框斜度相同的斜角形态。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通过中框和边框的连接可以将塑钢型材组装成一个牢固的窗框,即使使用年限较长,也不会产生缝隙,即使在某种程度的重力撞击(当然不能太大的重击,此处的重击是相对于现有安装方式相对而确定的,也就是说,比现有安装方式承受的重击加大)下可能边部稍有些脱缝,但内部还是有牢固的连接,并同时起到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框连接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框连接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框连接组装完成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边框连接两个边框对接的边框连接形式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边框连接两个边框中边框钢衬和边框插件插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边框连接两个边框的端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边框连接边框插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中框连接、窗角连接;所谓窗角连接即边框连接,也就是两个塑钢型材端部的连接,端部连接的切割形式一般和现有切割角度一样,一般对接的部位都切割成可以对接后成完整的90度角即可,所以,为了对接效果好,一般都是每个对接部位切割成45度角为最佳。

而中框连接一般是一根塑钢型材端部直接立在另一根塑钢型材的中部,在安装完成后,基本类似于t字形状。

塑钢型材在形成一个完整的窗框,一般就只有中间搭建的中框连接和端部连接的边框连接。当然,如果通过塑钢型材组装成窗框的围度较小时,可能不需要中框连接,这个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中框连接:钢衬4套在插件5的插头51外,并置于插座53上面,钢衬4是一个外部与中框1内腔匹配,内部与插座53外部匹配的套,钢衬4四面与插座53四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在安装完成后,钢衬4的外表面与插座53的外表面均对齐,形成一个完整平滑的完整的面,钢衬4并完全将插头51罩在内部。中框1、钢衬4与插头51通过自攻穿钉2贯穿固定连接,由于都是采用塑钢材料,可以被穿透,所以,不用预设穿孔,直接将中框1、钢衬4与插头51用自攻穿钉2直接自攻穿过固定即可。在中框1套在钢衬4、插件5外并安装在底框7上,也就是说,将用自攻穿钉2固定好的中框1、钢衬4和插件5直接固定在底框7的横梁上,中框1底沿与底框7之间有软胶垫6,由于中框1端面与底框7中部对接属于硬性对接,这样就有可能由于加工原因对接时会产生缝隙,此时采用一个可以变形的软胶垫6封堵缝隙,这样在中框1下压后,压迫软胶垫6变形并封堵缝隙,但软胶垫6变形挤压在插件5的外围,尽量不要流入插件5内围,即使少量进入不要封堵长形留胶通道54即可。底框7背面对应中框1部位贯穿有大螺栓8,大螺栓8上端螺纹与插件5底面的螺纹孔57对应,通过大螺栓8与螺纹孔57的螺纹匹配可以将中框1、钢衬4和插件5组成的整体组件固定安装。插件5:插件5是一个连接中框1和底框7的中间部件,在插座53上是插头51,插头51与钢衬4内边匹配,在插座53两个侧壁上分别开有两个注入溢出胶孔58,注入溢出胶孔58分别通过各自的侧壁通道与出入胶孔52相通,出入胶孔52与长形留胶通道54和圆形留胶通道56相通,插座53底面中间为长方形块体55,长方形块体55与插座53外沿之间开有长形留胶通道54,长方形块体55中间的螺纹孔57四周开有圆形留胶通道56,圆形留胶通道56和长形留胶通道54在对应出入胶孔52处相通;在中框1对应注入溢出胶孔58出开有出入胶留置孔9;在中框1的侧面对接之间放置有密封软胶条3,由于中框1和底框7的接触的部位主要是以钢衬4和插件5连接,但中框1与底框7一般会分别预留一个相匹配的错位对接,为了解决钢性连接的密封,增加这个密封软胶条3,这个密封软胶条3经过上下挤压而变形,填充于中框1与底框7每个缝隙、角落,多余的挤出可以通过刀片清除。当中框1、钢衬4、插件5、底框7均固定安装完成后,此时中框1与底框7的安装部位硬性对接处将软胶垫6挤压变形,效果与密封软胶条3相似,这样在中框1内部的插件5外部将中框1与底框7之间由于钢性产生的缝隙彻底填充密封。然后进行第二步密封,中框1上的出入胶留置孔9、插件5上的注入溢出胶孔58、插件5上的出入胶孔52、插件5上的注入溢出胶孔58与出入胶孔52之间的通道均是两个,这两个通道可以设置于一个面上,但可能影响强度,也可以设置于相邻的两个面或者相对的两个面,只要别被错位对接处挡到即可,并且均通过出入胶孔52与长形留胶通道54和圆形留胶通道56相通,所以,这两个它们一个作为注入胶的,另一个作为溢出胶的,用胶枪对准出入胶留置孔9注入密封胶,胶液会依次从注入溢出胶孔58、插件5上的注入溢出胶孔58与出入胶孔52之间的通道、出入胶孔52进入长形留胶通道54和圆形留胶通道56内填充,当内部空间填满后,胶液会从另一侧出入胶留置孔9溢出,此时中框1内部基本视为填满密封胶液,并同时将插件5组件全部牢固的密封在底框7上,这样通过双层密封,就会保证中框1与底框7之间的更加牢固的密封。即使外部的软胶垫6可能由于长时间使用会老化开封,这个开封不会全部开封,仅仅是有些微缝隙,但内部由于还有第二道密封,所以,密封效果还是可以保证的。

窗角连接:即边框对接,两个边框12对接处为互相匹配的斜角形态,此对接的斜角形态互相以45度为最佳,这样,两个45度角对接后就形成一个完美的90度。在边框12内插有边框钢衬10,边框钢衬10与边框12之间基本是摩擦式插入,然后通过钉固定。边框钢衬10前端的斜角与边框12的斜角边角度相同,方便两个边框对接,在边框钢衬10内部插有边框插件11,边框插件11是紧固件,可以通过两个边框的角对接更加的牢固。边框插件11有前端的梯形钢衬头1103和后端的膨胀体1102构成,膨胀体1102中部开有涨孔1105,膨胀体1102的四个角开有贯通至涨孔1105的涨缝1106,涨缝1106一直开到膨胀体1102的后端,膨胀螺栓1104穿过梯形钢衬头1103和涨孔1105,并在端部有锥形涨塞1101,在旋动膨胀螺栓1104后,膨胀体1102由于是一个锥形体,其小径部分先进入涨孔1105,由于膨胀体1102的不断伸入,而锥形体直径逐渐增加,慢慢就会大于涨孔1105的直径,从而逐渐通过涨缝1106涨开,尾端的四个涨缝分开的部分向外扩张,直至紧密的顶在边框钢衬10内壁上。边框插件11的梯形钢衬头1103前表面中部为椭圆形加强肋14,并且椭圆形加强肋14与边框插件11的边框之间增设有加强肋12a;边框插件11的前端为与边框12斜度相同的斜角形态。这样边框插件11、边框12、边框钢衬10都切成在一个平面上45度角,在需要两个边框12对接时,用热熔器将边框插件11、边框12表面融开,然后对接,冷却后即可粘到一起,由于边框插件11的表面有椭圆形加强肋14和加强肋12a,所以,在热熔后,椭圆形加强肋14和加强肋12a也均会熔融并对接,增加了粘连面,使两个边框12的对接粘连更加牢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