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擦窗机的行走装配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2356发布日期:2019-07-19 22:24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擦窗机的行走装配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用品,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擦窗机的行走装配体。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发展、科技不断的进步,各行各业逐渐形成了相应的标准规范。虽然规范中对各类产品均有所定义,但由于行业种类繁多,尤其建筑行业所涉及的其它行业较多,建筑设计人员不可能将所有其它行业的全部掌握。因此,在设计时,难免会忽略一些问题,而相对其它行业来说,这些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建筑师在设计楼顶时,容易疏忽擦窗机的事宜,或者对擦窗机的理解不够,给擦窗机的预留空间过小,而造成了后期无法安装擦窗机,只能通过临时搭设吊篮去工作。

对家庭窗玻璃的擦洗,尤其是高层住宅的窗玻璃的外表面的擦洗是一项具有危险性的劳动。现有的清洗设备通常用于大型玻璃幕墙的清洁,体积和重量都较大,不适用于家庭。因此轻便的家用擦玻璃装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自动擦窗机,该自动擦窗机由于驱动结构较为复杂,整机结构复杂,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擦窗机的行走装配体,该行走装配体结构小巧、体积小,缩小了擦窗机整体的体积,便于擦窗机对玻璃的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擦窗机的行走装配体,其改进之处在于:它包括风轮连接块、无刷电机、蜗杆、蜗轮以及转动主轴;

所述无刷电机固定在风轮连接块上,所述蜗杆与无刷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蜗轮设置于风轮连接块中部,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相啮合,所述蜗轮用于带动转动主轴转动,所述转动主轴连接于连接轮组件上,用于带动连接轮组件旋转。

上述的结构中,所述风轮连接块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气流通过的通孔。

上述的结构中,所述风轮连接块圆形,由外圈的环形板和中间的肋板构成,所述通孔设置在肋板上。

上述的结构中,所述风轮连接块的侧边上设置有多个螺丝孔。

上述的结构中,它还包括一无刷电机控制板,该无刷电机控制板电性连接在所述的无刷电机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此种擦窗机的行走装配体,通过无刷电机控制板的作用控制无刷电机转动,无刷电机的转动转化为转动主轴的旋转,通过转轴主轴的作用,带动连接轮组件转动,从而实现了擦窗机在玻璃上的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体积小,从而缩小了擦窗机整体的体积,便于擦窗机对玻璃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图2以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擦窗机的行走装配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我们对本实用新型的擦窗机的行走装配体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所述行走装配体包括风轮连接块401、无刷电机402、蜗杆403、蜗轮404以及转动主轴405;所述无刷电机402固定在风轮连接块401上,所述蜗杆403与无刷电机40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蜗轮404设置于风轮连接块401中部,所述蜗杆403与所述蜗轮404相啮合,所述蜗轮404用于带动转动主轴405转动,所述转动主轴405连接于连接轮组件上,用于带动连接轮组件旋转,通过连接轮组件实现了对玻璃幕墙的清洗。

另外,所述风轮连接块401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气流通过的通孔;所述风轮连接块401的侧边上设置有多个螺丝孔。所述风轮连接块401圆形,由外圈的环形板和中间的肋板构成,所述通孔设置在肋板上。所述上机壳10和下机壳20之间还设置有无刷电机控制板,该无刷电机控制板电性连接在所述的电机402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无刷电机控制板的作用,控制无刷电机402的转动,电机402带动蜗杆403转动,则带动蜗轮404旋转,参照图3所示,蜗轮404中部设置有一小齿轮,该小齿轮与转动主轴405上设置的多个小齿轮相啮合,带动转动主轴405旋转。

由于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此种擦窗机的行走装配体,通过无刷电机控制板的作用控制无刷电机402转动,无刷电机402的转动转化为转动主轴405的旋转,通过转轴主轴405的作用,带动连接轮组件转动,从而实现了擦窗机在玻璃上的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体积小,从而缩小了擦窗机整体的体积,便于擦窗机对玻璃的清洗。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