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碗机加热包气室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7255发布日期:2019-06-11 23:19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碗机加热包气室复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商用厨房设备,尤其是指一种洗碗机加热包气室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包是洗碗机构,洗碗机通过加热包内的气室将水位差产生的压力传导给压力开关,从而控制加热包进水与否,水泵从加热包抽水,当水位低于加热包低水位时,水泵会停止抽水。

但传统的加热包水位控制始终将加热包的水位保持在低水位和高水位之间,加热包漂洗泵的吸水口也是位于气室下口上部,这样使得加热包中的气室始终浸没在水里,气室内始终保持压力,同样和其相连的加热包压力开关内也始终保持压力,而微压式开关本身是存在一定的泄漏量,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压力会慢慢泄漏,使得压力开关测到的水位会越来越不准确,最终导致机器运行不稳定或故障,出现问题的时间根据泄漏量大小一般为3个月~16个月不等,是目前商用洗碗机加热包水位控制的一个通病。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碗机加热包气室复位装置。

一种洗碗机加热包气室复位装置,包括加热包、水箱以及水泵,所述加热包包括加热包本体、加热包进水装置、加热包加热装置、设于加热包本体中加热包气室以及与加热包气室连接的压力开关,所述水泵与加热包通过抽水管道连接,该抽水管道的吸水口设于加热包气室下方,所述压力开关和所述水泵均连接于一单片机上。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开关为微压式水位开关。微压式水位开关与加热包气室相连接,加热包气室的内部压力随加热包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并传递给微压式水位开关,微压式水位开关的压力值信号传送至单片机,单片机根据水位值信号及其他相关信号控制加热包加热装置、加热包进水装置和水泵以执行相应的加热包加热、加热包进水以及加热包向水箱注水的工作。加热包加热装置、加热包进水装置均为现有技术,其中加热包进水装置包括电磁阀,具体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为漂洗泵。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包括水箱本体以及设于水箱本体中的水箱气室,该水箱气室连接一水箱压力开关,所述抽水管道的末端连接于水箱本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口与加热包气室的下口之间的距离为10mm。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洗碗机加热包气室进行了改进,能够起到释放加热包压力开关的压力,有效避免压力开关的失效,防止出现压力开关失灵,导致机器进水不止的故障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单片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较优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1加热包, 10加热包本体,11加热包气室,12微压式水位开关,2水箱,20水箱本体,21水箱气室,22水箱压力开关,3漂洗泵,4抽水管道,5电磁阀,6单片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参照图1,一种洗碗机加热包气室复位装置,包括加热包1、水箱2以及漂洗泵3,所述加热包1包括加热包本体10、加热包进水装置、加热包加热装置、设于加热包本体10中加热包气室11、与加热包气室11连接的微压式水位开关12,所述漂洗泵3与加热包1通过抽水管道4连接,该抽水管道4的吸水口设于加热包气室11下口的下方。

参照图1和图2,所述微压式水位开关12和所述漂洗泵3均连接于一单片机6上。微压式水位开关12与加热包气室11相连接,加热包气室11的内部压力随加热包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并传递给微压式水位开关12,微压式水位开关12的压力值信号传送至单片机6,单片机6根据水位值信号及其他相关信号控制加热包加热装置、加热包进水装置和漂洗泵3以执行相应的加热包加热、加热包进水以及加热包向水箱注水的工作。

参照图1,所述水箱2包括水箱本体20以及设于水箱本体20中的水箱气室21,该水箱气室21连接一水箱压力开关22,所述抽水管道4的末端连接于水箱本体20的底部。所述吸水口与加热包气室11的下口之间的距离为10mm。

参照图1-3,在机器通电后,单片机6检测加热包的水位是否达到低水位,该低水位线位于加热包气室11下口上方40mm位置,如果水位到低水位时,漂洗泵3工作,加热包进水装置的电磁阀5关闭和加热包加热装置停止工作,漂洗泵3将加热包本体10内的水抽到低水位以下时,漂洗泵3延时直至将加热包本体10的水位抽至低于加热包气室11下口关闭,使得加热包气室10内的压力得到释放,重新归于零,实现加热包气室11压力的复位,随后机器进入正常的工作程序加热包向水箱本体20注水。

在机器停止工作时,单片机6检测加热包的水位,如果加热包本体10的水位达到低水位以上,则重复上述运行程序以实现加热包气室11压力复位,同时也对洗碗机的洗室(图中未示出)和水箱2进行清洗。

上述描述已经详细阐述了实用新型的说明和描述。它不是为了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为所披露的形式和方式。按照以上的方式,可以进行相应的修改或更改。讨论实例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用性,从而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并满足其它特定的需求。所有这些修改和变化当依照公平和合法的权利解读,并且根据附加权利要求,这些修改和变化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