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0329发布日期:2019-05-31 21:06阅读:936来源:国知局
水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日用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壶。



背景技术:

水壶是一种常见的日用器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一般来说,水壶的上方设置有壶嘴,壶嘴与壶身连接,以便于将壶身的容纳腔内的水倒出。但是,在使用水壶倒水的过程中,当壶身的倾斜角度较大时,会有大量的水从壶嘴向壶嘴的上方涌出,容易造成水流不受控制,倒在容器外的桌面上,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壶,以解决目前水壶在倒水过程中,一旦壶身倾斜角度过大,容易造成大量的水从壶嘴上方涌出的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壶,其包括壶身,所述壶身具有容纳腔和与所述容纳腔的顶部连通的开口;

壶嘴,所述壶嘴连接于所述壶身的开口处;

挡片,沿所述壶身的高度方向,所述挡片设置于所述壶嘴上方,且与壶嘴连接,所述挡片设置有出水缺口。

可选地,所述出水缺口为孔状结构的出水孔。

可选地,所述出水缺口位于所述挡片的边缘,且所述挡片与所述壶嘴围成孔状结构的出水孔。

优选地,所述出水孔设置于所述挡片远离所述壶身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出水孔为椭圆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挡片为平板状结构,沿所述壶身的高度方向,所述挡片的上表面的面积与所述出水孔的截面积之比为0.2~0.5。

优选地,所述开口为圆孔,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开口规则排布。

优选地,所述开口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出水孔的截面积。

优选地,所述挡片与所述壶身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挡片与所述壶嘴和所述壶身焊接。

优选地,所述挡片与所述壶嘴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水壶中,壶嘴的上方设置有挡片,挡片与壶嘴连接,挡片上可以设置有出水孔;或者,出水孔也可以形成于挡片与壶嘴之间。在倒水的过程中,即便壶身的倾斜角度相对较大,在挡片的阻挡作用下,也不会出现大量水从壶嘴上方涌出的问题,而是在出水孔的作用下,使水形成规则形状的水流,便于倒水工作的进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水壶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水壶的剖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水壶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示出的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水壶中壶身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壶身;

11-容纳腔;

12-开口;

2-壶嘴;

3-挡片;

31-出水孔。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壶,在使用该水壶倒水的过程中,即便壶身1的倾斜角度相对较大,也不会出现大量水从壶嘴2的上方涌出的问题。该水壶包括壶身1、壶嘴2和挡片3,壶身1具有容纳腔11和与容纳腔11连通的开口12,容纳腔11用于容纳水等液体,在需要向外倒水时,通过倾斜壶身1,即可使水从与容纳腔11连通的开口12流出;壶嘴2连接在壶身1的开口12处,壶嘴2可以为尖嘴状结构,以对水产生聚拢效果,形成水流;挡片3设置于壶嘴2的上方,且与壶嘴2连接,从而在该水壶的使用过程中,即便壶身1倾斜较大角度,在挡片3的阻挡作用下,也不会出现大量的水从壶嘴2上方涌出的问题。为了使水壶能正常进行倒水工作,挡片3还设置有出水缺口,如图1所示,出水缺口的边缘(或边界)完全在挡片3上,则该出水缺口为孔状结构的出水孔31,进而,在组装该水壶的过程中,无需考虑壶嘴2的结构,而仅需将挡片3连接在壶嘴2上即可,从而遮盖壶嘴2上方的部分区域;或者,如图3和图4所示,出水缺口也可以设置在挡片3的边缘处,在水壶的组装过程中,将挡片3与壶嘴2连接到一起之后,借助出水缺口,挡片3和壶嘴2可以围成闭合孔状结构的出水孔31,同样地,这种结构的挡片3也可以对壶嘴2上方的部分区域起到遮挡效果,实现稳定水壶出水流速,控制出水流量的目的,从而防止大量水从壶嘴2上方涌出。

具体地,壶身1、壶嘴2和挡片3均可以采用金属等硬质材料制成,且壶嘴2与壶身1之间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相应地,挡片3与壶嘴2之间也可以经焊接固定,为了防止在使用该水壶倒水时,水从挡片3与壶身1之间流出,优选地,可以使挡片3与壶身1密封连接,如,挡片3与壶身1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从而防止二者之间形成有缝隙,导致水可以从前述缝隙流出,产生不良影响;进一步地,在焊接完成之后,还可以对三者之间焊缝的位置处进行抛光处理,以防止焊缝或焊渣给水壶的使用过程带来不便。当然,为了便于对该水壶的清洗,挡片3与壶嘴2之间也可以采用卡接或插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从而在该水壶使用过一段时间之后,用户可以将挡片3拆下,以对挡片3和壶嘴2的内侧进行清洗。

由上可知,本申请所提供的水壶中,壶嘴2的上方设置有挡片3,挡片3与壶嘴2连接,挡片3上可以设置有出水孔31;或者,出水孔31也可以形成于挡片3与壶嘴2之间。在倒水的过程中,即便壶身1的倾斜角度相对较大,在挡片3的阻挡作用下,也不会出现大量水从壶嘴2上方涌出的问题,而是在出水孔31的作用下,使水形成规则形状的水流,便于倒水工作的进行。

通常来说,为了便于倒水操作的进行,在设计水壶的过程中,其手柄和壶嘴2通常设置在壶身1的相对两侧,以在用户抓取手柄且倾斜壶身1时,在连通器效应的作用下,容纳腔11内的水会直接向壶嘴2所在的位置流动,从而实现壶身1一旦出现倾斜,即可使水快速地从壶嘴2流出。综上,为了防止出现壶身1只有在倾斜过较大角度之后,水才能从出水孔31流出的问题,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出水孔31可以设置在挡片3远离壶身1的一侧,从而在容纳腔11内水量一定的情况下,只需使壶身1倾斜较小的角度,即可使水从容纳腔11流向壶嘴2,并从出水孔31流出。

进一步地,在保证出水孔31具备满足需求的出水速率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从出水孔31流出的水所形成的水流的宽度较大,而容易出现分叉现象,优选地,出水孔31的形状可以为椭圆形,这种结构的出水孔31能同时兼顾出水速率和水流的形状,从而使经出水孔31流出的水所形成的水流的汇聚性较好,不易出现分叉或溅射等问题。

由上可知,在使用该水壶倒水的过程中,挡片3所遮挡的壶嘴2上方区域的面积越大,则防止出现大量水从壶嘴2上方涌出的效果则越好;与此同时,挡片3所遮挡的壶嘴2上方的区域的面积越大,则出水孔31的截面积则越小,这会造成该水壶的出现出水速率下降的问题,因而,优选地,挡片3可以为平板状结构,沿壶身1的高度方向,挡片3上表面的面积与出水孔31的截面积之比可以为0.2~0.5,这使得该水壶在具有满足需求的出水速率的同时,也不会因壶身1倾斜角度较大而出现大量水从壶嘴2上方涌出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出水孔31的截面积为出水孔31的过流面积。

为了进一步防止在倒水的过程中,出现大量水从壶嘴2上方涌出的问题,可选地,壶身1上的开口12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开口12均可以为圆孔,以提升水从开口流出时的顺畅性;另外,多个开口12可以规则排列在壶身1对应壶嘴的区域。在使用该水壶倒水的过程中,水分别从多个圆孔状的开口12流出,壶身1中位于各个开口12周围的部分可以对容纳腔11内的水产生预阻挡的效果,从而防止因壶身1倾斜角度较大时,出现大量的水瞬间从容纳腔11经开口12流向壶嘴2的问题。进一步地,开口12的尺寸可以相对较小,例如,开口12的孔径可以小于5mm,当然,开口12的尺寸及数量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此本文不作限定。

可选地,如图5所示,开口12也可以仅设置有一个,这可以提升该水壶的加工效率,进一步地,可以使开口12的截面积大于出水孔31的截面积,从而防止出现即便壶身1倾斜过较大的角度之后,所倒出的水的量也较少,且出水速率也相对较小的问题,不便于用户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