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7375发布日期:2019-06-29 01:0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热开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热开水机。



背景技术:

开水机是一种利用电能转换为热能将水加热的器具,以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广泛应用于餐饮,机场,酒店,医院,学校等场合。

目前,公告号为CN206534529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开水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内延伸出出水管,所述机箱上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管的一端通过出水孔延伸至机箱外侧且连接有出水龙头。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一种开水机,其水箱内的水经过加热烧开后即为开水,当有人需要使用开水泡茶或咖啡时,只需打开出水龙头即可。然而,当有人想直接饮用凉水时,便需要等放出的开水降温后再饮用,因而需要一种提供一种即可以放出开水,又可以放出凉水的开水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开水机,其优点在于即可以放出开水,又可以放出凉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热开水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置有加热水箱,所述加热水箱的一侧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出水管,所述机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出水孔延伸至所述机箱的外侧且连接有出水龙头,所述机箱内于所述加热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水管,所述机箱的一侧设置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通过第二出水孔延伸至所述机箱的外侧且与所述出水龙头的出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阀体,所述机箱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阀体电连接的出水按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水箱内的水经过加热后,即为开水,当需要使用开水时,只需打开出水龙头,开水便经第一出水管从出水龙头的出水管道放出;第一出水管直接与外接水管连接,即为凉水,当需要使用凉水时,只需按下出水按钮,使阀体通电打开,凉水便经第二出水管从出水龙头的出水管道放出。综上,通过上述结构,该开水机即可以放出开水,又可以放出凉水,且开水和凉水从同一出水龙头的出水管道放出,进而能够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按钮设置在与所述出水龙头同一侧的机箱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按钮和出水龙头设置在同一侧,能够有效避免使用者移动位置去分别操作出水按钮和出水龙头,有利于使用者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水箱与所述机箱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二出水管贴合于所述加热水箱外壁的胶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胶带将第二出水管贴合在加热水箱的外壁上,能够避免在安装机箱时第二出水管掉出机箱外,有利于机箱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水箱的外侧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外壁贴合于所述隔热层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层能够有效隔绝加热水箱散发的热量,避免第二出水管出现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箱包括底座和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二出水管远离所述出水龙头的一端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底座的侧壁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通过连接孔延伸至所述加热水箱与所述外壳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出水管设置在空腔内,并通过连接孔延伸至加热水箱与外壳之间,能够使第二出水管与第一出水管隔离开,避免第二出水管与第一出水管的安装路径一致,有利于安装者进行区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出水龙头的下方设置有污水箱,所述污水箱面向所述出水龙头的一侧设置有透水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盛水时有过多的水从杯中溢出时,溢出的水可通过透水板进入污水箱,防止溢出的水流到地面上,影响环境的清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污水箱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关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水箱内的污水储满时,可打开开关阀,使污水箱内的污水经排水管排出,避免污水箱内的污水溢出,以便于污水箱内继续储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和开关阀均为电磁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电磁阀能够快速控制排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的通断,实现自动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加热水箱内的水经过加热后,即为开水,当需要使用开水时,只需打开出水龙头,开水便经第一出水管从出水龙头的出水管道放出;第一出水管直接与外接水管连接,即为凉水,当需要使用凉水时,只需按下出水按钮,使阀体通电打开,凉水便经第二出水管从出水龙头的出水管道放出;

2、将出水按钮和出水龙头设置在机箱外壁的同一侧,能够有效避免使用者移动位置去分别操作出水按钮和出水龙头,有利于使用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凸显机箱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凸显第一进水管、排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安装位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凸显第二出水管安装路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隐藏了外壳)。

附图标记说明:1、机箱;2、加热水箱;3、第一出水管;4、第一出水孔;5、出水龙头;6、第二出水管;7、第二出水孔;8、阀体;9、出水按钮;10、底座;11、外壳;12、空腔;13、连接孔;14、污水箱;15、透水板;16、第一进水管;17、排水管;18、开关阀;19、胶带;20、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电热开水机,如图1、2所示,包括机箱1和安装在机箱1内的加热水箱2,加热水箱2的一侧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出水管3,机箱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水孔4,第一出水管3的一端通过第一出水孔4延伸至机箱1的外侧且连接有出水龙头5。当需要使用开水时,只需打开出水龙头5,开水便经第一出水管3从出水接头的出水管道放出。

如图1、2所示,机箱1内位于加热水箱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水管6,机箱1的一侧且位于第一出水孔4下方设置第二出水孔7,第二出水管6的一端通过第二出水孔7延伸至机箱1的外侧且与出水龙头5的出水管道连接,第二出水管6的另一端与外接水管连接,且第二出水管6上安装有阀体8,机箱1的外壁上安装有与阀体8电连接的出水按钮9。因此,当需要使用凉水时,只需按下出水按钮9,使阀体8通电打开,凉水便经第二出水管6从出水龙头5的出水管道放出。

值得一提的是,出水按钮9安装在与出水龙头5同一侧的机箱1外壁上,即能够有效避免使用者移动位置去分别操作出水按钮9和出水龙头5,有利于使用者操作。

如图3所示,机箱1包括底座10和外壳11,外壳11安装在底座10上,底座10内设置有空腔12,第二出水管6远离出水龙头5的一端置于空腔12内,底座10的侧壁设置有连接孔13,第二出水管6的一端通过连接孔13延伸至加热水箱2与外壳11之间,从而能够将第二出水管6与第一出水管3隔离开,避免第二出水管6与第一出水管3(见图2)的安装路径一致,有利于安装者进行区分。

如图4所示,底座10的一侧且位于出水龙头5(见图2)的下方安装有污水箱14,污水箱14面向出水龙头5的一侧固定有透水板15。因此,若盛水时有过多的水从杯中溢出时,溢出的水可通过透水板15进入污水箱14,防止溢出的水流到地面上,影响环境的清洁。

如图3、4所示,空腔12内还设置有第一进水管16和排水管17,第一进水管16的一端与提供水源的外接水管连接,另一端与加热水箱2的底部连通;排水管17的一端与污水箱14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排至下水管道的外接水管连接。另外,排水管17和第一进水管16上均安装有开关阀18,以便于控制排水管17和第一进水管16的打开和关闭。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阀体8和开关阀18均选用容易控制的电磁阀。

如图3所示,加热水箱2与外壳11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第二出水管6贴合在加热水箱2外壁的胶带19,通过胶带19能够避免在安装外壳11时第二出水管6掉出机箱1外,有利于机箱1的安装。

进一步地,加热水箱2的外侧设置有隔热层20,第二出水管6的外壁贴合在隔热层20的表面,通过隔热层20能够有效隔绝加热水箱2散发的热量,避免第二出水管6出现损坏。

工作原理:在开水机接通电源后,水由第一进水管16进入加热水箱2内,经过加热水箱2的加热后,即为开水,当需要使用开水时,只需打开出水龙头5,开水便经第一出水管3从出水接头的出水管道放出;第一出水管3直接与外接水管连接,即为凉水,当需要使用凉水时,只需按下出水按钮9,使电磁阀通电打开,凉水便经第二出水管6从出水龙头5的出水管道放出。综上,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该开水机即可以放出开水,又可以放出凉水,且开水和凉水从同一出水龙头5的出水管道放出,进而能够节省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