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内开窗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7643发布日期:2019-10-15 18:18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藏式内开窗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式内开窗扇。



背景技术:

内开窗或者内倒窗是一种比较高档的新型窗子类型,在现代建筑中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到内开窗,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内开窗更是强制安装使用。但目前的内开窗多是直接安装在窗框上,从外部很容易看到那里设置了窗户,那里设置的是固定玻璃门板,不仅仅在外形上不够统一美观,而且给予了不法分子窗户位置的启示,使不法分子能够轻易地获取窗户的位置并进行偷窃、非法等不法行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隐藏式内开窗扇,其包括扇料、外框料、内框料和断桥,其外框料设置有遮挡板且遮挡板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扇料的宽度,通过外框料上的遮挡板对扇料进行遮挡,使从窗户外无法直接看到扇料,既美观也避免让人从外部看出窗户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开窗扇具有美观、安全和密封性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详细技术方案达到目的:

一种隐藏式内开窗扇,其包括扇料、外框料、内框料和断桥,所述的外框料包括外框主体和遮挡板,遮挡板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到外框主体的一侧且遮挡板侧面与外框主体侧面平齐,所述的遮挡板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扇料的宽度,整个外框料形成数字6的形状;所述的内框料包括有一体成型的内框主体、密封胶条槽和铰链槽;所述的内框主体呈直角三角形状,密封胶条槽和铰链槽设置在三角形状的内框主体的斜边上,且铰链槽与扇料上的铰链槽对应;所述的扇料包括一体成型的扇料主体和玻璃架,扇料主体和玻璃架形成了L型的扇料;扇料主体靠近内框料的一边设置有铰链槽和密封胶条槽,其中铰链槽与内框主体上的铰链槽配合;所述的外框料和内框料上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断桥槽,断桥安装在外框料和内框料的断桥槽内并固定连接外框料和内框料,外框料和内框料再分别固定安装在窗洞壁上,所述的扇料再通过铰链连接到内框料上且窗户关闭时通过压迫密封条从而密闭连接到内框料上,两只扇料上的玻璃架配合夹持并黏贴固定有玻璃板。

其中,所述的内框料上的铰链槽设置在斜边中部,所述的内框料上的密封胶条槽设置在内框主体斜边靠近断桥的一端,所述的扇料上的密封胶条槽设置在内框主体斜边远离断桥的一边对应的扇料主体上,两条次密封胶条槽呈现为交错的方式设置,避免水分沿一边型材侧壁即可逐渐渗透进窗户内,具有更好的水密性。

其中,所述的外框料还能是双头6字型,两端分别与两扇玻璃板遮挡配合;所述的内框料的另一端还能对称地设置有另一组斜边及密封胶条槽和铰链槽,配合另一扇玻璃板,上述对称设置的结构能够在玻璃幕墙上连续设置多扇内开窗,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

其中,所述的内框料的另一端还能设置有固定门窗槽,所述的固定门窗槽内固定设置有固定玻璃板,上述的结构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开窗扇连接到固定的玻璃幕墙上。

附图说明

图1,一种隐藏式内开窗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一中同时安装有多扇隐藏式内开窗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实施例二中连接到固定玻璃幕墙的内开窗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同时安装有多扇隐藏式内开窗扇的结构。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隐藏式内开窗扇,其包括扇料1、外框料2、内框料3和断桥4,所述的外框料2包括外框主体22和遮挡板21,遮挡板21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到外框主体22的一侧且遮挡板21侧面与外框主体22侧面平齐,所述的遮挡板21长度等于扇料1的宽度,整个外框料2形成数字6的形状,门窗的另一侧外框扇料1呈双头6字型,两端分别与两扇玻璃窗遮挡配合;所述的内框料3包括有一体成型的内框主体31、密封胶条槽33和铰链槽32,所述的内框主体31呈直角三角形状,密封胶条槽33和铰链槽32设置在三角形状的内框主体31的斜边上,且铰链槽32与扇料上的铰链槽32对应,门窗另一侧的内框料3的另一端对称地设置有另一组斜边及密封胶条槽33和铰链槽32,配合另一扇玻璃板5;所述的扇料1包括一体成型的扇料主体和玻璃架11,扇料主体和玻璃架11形成了L型的扇料1,扇料主体靠近内框料3的一边设置有铰链槽32和密封胶条槽33,其中铰链槽32与内框主体31上的铰链槽32配合;所述的外框料2和内框料3上均设置有两组分别相互配合的断桥4槽,两条断桥4安装在外框料2和内框料3的断桥4槽内并固定连接外框料2和内框料3,外框料2和内框料3再分别固定安装在窗洞壁上,所述的扇料1再通过铰链连接到内框料3上且窗户关闭时通过压迫密封条从而密闭连接到内框料3上,两只扇料1上的玻璃架11配合夹持并黏贴固定有玻璃板5。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内框料3上的铰链槽32设置在斜边中部,所述的内框料3上的密封胶条槽33设置在内框主体31斜边靠近断桥4的一端,所述的扇料1上的密封胶条槽33设置在内框主体31斜边远离断桥4的一边对应的扇料主体上。

上述窗子可以通过内平开方式或者内倒开的方式进行打开。

实施例二:连接到固定玻璃幕墙的内开窗扇的结构。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非靠近窗洞壁的内框料3的结构,实施例一的内框料3为对称设置,两端分别与两扇窗子配合;本实施例的内框料3一端与窗子配合,另一端设置有固定门窗槽,与固定的玻璃板连接。

如图1和3所示的一种隐藏式内开窗扇,其包括扇料1、外框料2、内框料3和断桥4,所述的外框料2包括外框主体22和遮挡板21,遮挡板21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到外框主体22的一侧且遮挡板21侧面与外框主体22侧面平齐,所述的遮挡板21长度等于扇料1的宽度,整个外框料2形成数字6的形状,门窗的另一侧外框扇料1呈双头6字型,两端分别与窗子和固定玻璃板遮挡配合;所述的内框料3包括有一体成型的内框主体31、密封胶条槽33和铰链槽32,所述的内框主体31呈直角三角形状,密封胶条槽33和铰链槽32设置在三角形状的内框主体31的斜边上,且铰链槽32与扇料1上的铰链槽32对应,门窗另一侧的内框料3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门窗槽,所述的固定门窗槽内固定设置有固定玻璃板5;所述的扇料1包括一体成型的扇料主体和玻璃架11,扇料主体和玻璃架11形成了L型的扇料1,扇料主体靠近内框料3的一边设置有铰链槽32和密封胶条槽33,其中铰链槽32与内框主体31上的铰链槽32配合;所述的外框料2和内框料3上均设置有两组分别相互配合的断桥4槽,两条断桥4安装在外框料2和内框料3的断桥4槽内并固定连接外框料2和内框料3,外框料2和内框料3再分别固定安装在窗洞壁上,所述的扇料1再通过铰链连接到内框料3上且窗户关闭时通过压迫密封条从而密闭连接到内框料3上,两只扇料1上的玻璃架11配合夹持并黏贴固定有玻璃板5。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内框料3上的铰链槽32设置在斜边中部,所述的内框料3上的密封胶条槽33设置在内框主体31斜边靠近断桥4的一端,所述的扇料1上的密封胶条槽33设置在内框主体31斜边远离断桥4的一边对应的扇料主体上。

上述窗子可以通过内平开方式或者内倒开的方式进行打开。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