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榫卯画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5264发布日期:2019-11-05 22:17阅读:9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榫卯画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画框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榫卯画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画框主要采用片钉固定背板和框体,但由于片钉固定不牢固,容易导致背板与框体脱离,使画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在画框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使用片钉的数量,加强背板与框体之间的牢固度,但是过量的使用片钉使安装过程过于繁琐,不仅降低了画框的品质,而且也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榫卯画框,通过在画框中使用双向榫卯配件,增加背板与框体之间的牢固度,不仅降低了画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有效提高了画框的品质,使画框的安装方便、快捷、环保。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向榫卯画框,包括背板、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榫卯画框还包括双向榫卯配件,一个所述双向榫卯配件包括一个滑动部和一个卡合部,所述滑动部的第一端表面中部与所述卡合部的第一端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部第二端与所述背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卡合部第二端与所述框体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背板侧面设置有与背板面平行的水平卡槽,所述框体内部侧面设置有竖直凹槽,所述滑动部第二端在所述水平卡槽内自由滑动,所述卡合部第二端与所述竖直凹槽卡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背板侧面设置有竖直凹槽,所述框体内部侧面设置有与框体面平行的水平卡槽,所述滑动部第二端与所述竖直凹槽卡合连接,所述卡合部第二端在所述水平卡槽内自由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卡合部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卡合部的纵截面为矩形。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部的第一端的纵截面的矩形的宽小于所述所述滑动部的第二端的纵截面的矩形的宽。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部的第一端表面中部与所述卡合部的第一端表面中部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卡合部的数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双向榫卯画框通过在画框中使用双向榫卯配件,一个所述双向榫卯配件包括一个滑动部和一个卡合部,所述滑动部的第一端表面中部与所述卡合部的第一端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部第二端与所述背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卡合部第二端与所述框体可拆卸连接。避免了使用片钉,提高了画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使画框的安装方便、快捷、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画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画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向榫卯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向榫卯画框,请参考图1,包括背板1、框体2,所述双向榫卯画框还包括多个双向榫卯配件4,请参考图2和图3,一个所述双向榫卯配件4包括一个滑动部42和一个卡合部41,所述滑动部的第一端43表面中部与所述卡合部的第一端45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背板1侧面设置有竖直凹槽3,所述框体内部侧面设置有与框体面平行的水平卡槽5,所述滑动部第二端44与所述竖直凹槽3卡合连接,所述卡合部第二端46在所述水平卡槽5内自由滑动。所述滑动部42与所述卡合部41的横截面均为等腰梯形,纵截面均为矩形,所述滑动部的第一端43的纵截面的矩形的宽48小于所述所述滑动部的第二端44的纵截面的矩形的宽47,本实用新型中的画框中的竖直凹槽3的数量可以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卡合部41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中滑动部的第一端表面中部与卡合部的第一端表面中部一体成型。同时还可以通过在背板侧面设置有与背板面平行的水平卡槽,在框体内部侧面设置有竖直凹槽,滑动部第二端在所述水平卡槽内自由滑动,卡合部第二端与所述竖直凹槽卡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画框中使用双向榫卯配件,避免了使用片钉,提高了画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使画框的安装方便、快捷、环保。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