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防滑脚踏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4117发布日期:2019-08-27 20:00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移动防滑脚踏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踏板技术领域,是一种移动防滑脚踏板。



背景技术:

为避免完成录井作业后脚部的泥土及污垢物带入录井现场住房和值班房内,作业人员会在录井现场住房、值班房门前设置脚踏板。而现使用的脚踏板多为在简易支撑架上焊接规格较小的铁丝网格板,根据多年的使用经验及现场反馈,现使用的脚踏板存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面湿滑及脚踏板受力不均匀出现滑动、翻转现象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防滑脚踏板,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使用的脚踏板存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面湿滑及脚踏板受力不均匀出现滑动、翻转现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移动防滑脚踏板,包括栅格网、固定框架、加强定位杆和防滑固定杆,所述的栅格网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上表面上,固定框架的下端竖直固定安装用于平衡定位的防滑固定杆,相邻的防滑固定杆间依次水平固定安装限制防滑固定杆插入地表深度的加强定位杆。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移动防滑脚踏板,其特征在于固定框架上端固定安装加强杆,栅格网座于加强杆上。

上述加强杆、加强定位杆和防滑固定杆均为角钢。

上述栅格网为相邻栅格层叠分布呈凹凸分布面的钢板拉伸网。

上述栅格网为菱形钢板拉伸网,栅格网的短节距为47mm、长节距为77mm、梗宽为8mm、厚度为7mm。

上述防滑固定杆下端设有锥形针。

上述固定框架为角钢焊接框架。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防滑固定杆垂直插入工作地表内,加强定位杆的下表面与地面接触,有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脚踏板受力不均匀出现翻转以及地面湿滑造成的脚踏板滑动、作业不稳定的问题。固定框架上固定安装栅格网可将工作人员脚底的泥土与污垢物刮除并使其掉落,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栅格网,2为加强定位杆,3为固定框架,4为加强定位杆,5为防滑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栅格网1、固定框架3、加强定位杆4和防滑固定杆5,所述的栅格网1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3上表面上,固定框架3的下端竖直固定安装用于平衡定位的防滑固定杆5,相邻的防滑固定杆5间依次水平固定安装限制防滑固定杆插入地表深度的加强定位杆4。

工作时,本实用新型置于录井现场住房或值班房门前,本实用新型防滑固定杆5垂直插入工作地表内,加强定位杆4的下表面与地面接触,有效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脚踏板受力不均匀出现翻转以及地面湿滑造成的脚踏板滑动、作业不稳定的问题。固定框架3上固定安装栅格网1可将工作人员脚底的泥土与污垢物刮除并使其掉落,使用便捷。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移动防滑脚踏板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所示,固定框架3上端固定安装加强杆2,栅格网1座于加强杆2上。可进一步避免栅格网1受力不均匀而发生形变,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强度与使用寿命。

如附图1所示,加强杆2、加强定位杆4和防滑固定杆5均为角钢。可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机械强度的前提下,减轻其质量,便于移动、使用便捷。

如附图1所示,栅格网1为相邻栅格层叠分布呈凹凸分布面的钢板拉伸网。不但利于工作人员将脚底的泥土与污垢物刮除,而且增加了栅格网1的机械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如附图1所示,栅格网1为菱形钢板拉伸网,栅格网1的短节距为47mm、长节距为77mm、梗宽为8mm、厚度为7mm。可进一步增强栅格网1对工作人员脚底的泥土及污垢物的刮除效果及栅格网1的机械强度。

如附图1所示,防滑固定杆5下端设有锥形针,便于本实用新型插入工作地表内,增强了本实用新型工作的稳定性。根据需求,锥形针和防滑固定杆5可一体设置,锥形针和防滑固定杆5也可为通过焊接或紧固件固定在一起。

如附图1所示,固定框架3为角钢焊接框架,既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强度也减轻了其质量,便于移动、使用便捷。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