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双手柄任意位开闭的蜂巢帘中空玻璃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6649发布日期:2019-10-08 22:18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单侧双手柄任意位开闭的蜂巢帘中空玻璃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置蜂巢帘的中空玻璃窗,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单侧双手柄任意位开闭的蜂巢帘中空玻璃窗。



背景技术:

内设蜂巢帘的中空玻璃遮阳窗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申请人之前开发过了一款任意位置开闭的蜂巢帘中空玻璃遮阳窗(申请号:),可将蜂巢帘折叠停留在玻璃腔任一高度位置,内部驱移机构齿轮齿条配合,左侧设有磁铁的牵移件受玻璃外磁控件上下移位牵拉,控制蜂巢帘底边的上下移位,右侧设有磁铁的牵移件受玻璃外磁控件上下移位牵拉,控制蜂巢帘顶边的上下移位,但该结构控制蜂巢帘顶边移位时,对于身体较小的人来说比较难操作。且左右侧均设移位的磁控件,与窗上的锁具相碰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单侧双手柄任意位开闭的蜂巢帘中空玻璃窗,齿轮齿条啮合移动,单侧拉线牵引蜂巢帘左右侧同步移动,结构平稳,操作高度适中;同时单侧牵引控制,不与锁具干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单侧双手柄任意位开闭的蜂巢帘中空玻璃窗,包括四周框封合的双层玻璃内腔中设蜂巢帘,蜂巢帘顶边、底边分别连接一根横轴,横轴两端上分别套设齿轮,齿轮与内腔壁上竖装的齿条啮合传动,两横轴同侧末端分别安装有轴承,该侧内腔壁上顶部安装A滑轮,底部安装B滑轮,顶部横轴上的轴承上连接A拉线、B拉线,A拉线上行绕过A滑轮后下行,再绕过A磁铁件上的上端C滑轮后上行,端头固定于顶壁上,B拉线下行绕过B滑轮后上行,再绕过A磁铁件上的下端D滑轮后下行,端头固定于底壁上;底部横轴上的轴承上连接C拉线、D拉线,C拉线上行绕过A滑轮后下行,再绕过B磁铁件上的上端E滑轮后上行,端头固定于顶壁上,D拉线下行绕过B滑轮后上行,再绕过B磁铁件上的下端F滑轮后下行,端头固定于底壁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蜂巢帘顶边、底边分别固定连接在横轴上,横轴两端的齿轮活动套装其上;或蜂巢帘顶边、底边分别活动套接在横轴上,横轴两端的齿轮固定套装在其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所述轴承上设有轴耳,拉线分别扣接在轴耳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是,各滑轮上设有两圈滑槽,每根拉线分绕在一个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内置蜂巢帘的顶边、底边两侧利用齿轮啮合齿条上下移位,单侧拉线牵引也能平稳移动蜂巢帘;同时单侧设两双手柄磁铁件与玻璃外磁控件配合,分别控制蜂巢帘底部、底部升降,玻璃窗另一侧无需设立牵线手柄,用于安装锁具,这样手柄与锁具互不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单侧双手柄任意位开闭的蜂巢帘中空玻璃窗,包括四周框1封合的双层玻璃2内腔中设蜂巢帘3,蜂巢帘3顶边、底边分别固定连接一根横轴4,横轴4两端上分别活动套设齿轮5,齿轮5与内腔壁上竖装的齿条6啮合传动,两横轴4同侧末端分别安装有轴承7,各轴承7上上下部设有轴耳71,该侧内腔壁上顶部安装A滑轮8,底部安装B滑轮9,顶部横轴上的轴承7的轴耳71上扣接A拉线10、B拉线11,A拉线10上行绕过A滑轮8后下行,再绕过A磁铁件12上的上端C滑轮13后上行,端头固定于顶壁上,B拉线11下行绕过B滑轮9后上行,再绕过A磁铁件12上的下端D滑轮14后下行,端头固定于底壁上,A磁铁件12与玻璃外A磁控件配合,上移A磁控件,则拉线牵引蜂巢帘顶边下行,下移A磁控件,则拉线牵引蜂巢帘顶边上行;同时底部横轴上的轴承7的轴耳71上扣接C拉线15、D拉线16,C拉线15上行绕过A滑轮8后下行,再绕过B磁铁件17上的上端E滑轮18后上行,端头固定于顶壁上,D拉线16下行绕过B滑轮9后上行,再绕过B磁铁件17上的下端F滑轮19后下行,端头固定于底壁上,B磁铁件17与玻璃外B磁控件配合,上移B磁控件,则拉线牵引蜂巢帘底边下行,下移B磁控件,则拉线牵引蜂巢帘顶边上行。因引可通过移动玻璃外的A磁控件、B磁控件将蜂巢帘停留在双层玻璃内腔中的任意位置。

为了防止拉线相互缠绕,各滑轮上设有两圈滑槽,每根拉线分绕在一个滑槽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