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磨轮及具有其的磨豆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8929发布日期:2019-06-26 01:03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锥磨轮及具有其的磨豆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锥磨轮及具有其的磨豆咖啡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电动磨豆的金属锥磨轮,其外形尺寸普遍都是内外磨轮平齐,磨豆时咖啡豆需要经过很长的啮合通道才能磨出咖啡粉。内磨轮与外磨轮啮合区域的长度一般都大于25mm,出粉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产品小型化可以使产品更方便携带,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锥形内磨轮的顶部可以起到引导咖啡豆的作用,而且一般需要安装主轴及扫粉叶片。为了安装的稳定性,内磨轮的尺寸在一定范围内无法进一步减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锥磨轮出粉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内外磨轮存在高度差且内磨轮与外磨轮啮合区域较小,出粉效率高且成本低的锥磨轮。

一种锥磨轮,包括:

内磨轮,所述内磨轮呈锥形,所述锥形内磨轮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啮合部;

外磨轮,所述外磨轮呈环形,所述环形外磨轮的内圈上设置有第二啮合部;

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相啮合,所述内磨轮的高度大于所述外磨轮的高度,所述内磨轮与所述外磨轮之间的高度差为H。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度差H的范围为0<H≤1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度差H的范围为4mm≤H≤1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啮合部之间的总啮合高度为L,L的范围为10mm≤L≤2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的范围为13mm≤L≤2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啮合部包括第一上啮合部和第一下啮合部;

所述第二啮合部包括第二上啮合部和第二下啮合部;

所述第一上啮合部与所述第二上啮合部啮合形成纵截面呈V型的粗磨区域,所述第一下啮合部与所述第二下啮合部啮合形成纵截面呈波浪形的细磨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磨轮的外圆周上开设有环形的密封圈安装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磨轮开设有主轴安装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磨轮上开设有扫粉叶片安装孔。

一种磨豆咖啡机,包括如上所述的锥磨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锥磨轮包括内磨轮和外磨轮。内磨轮呈锥形,锥形内磨轮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啮合部。外磨轮呈环形,环形外磨轮的内圈上设置有第二啮合部。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相啮合,内磨轮的高度大于外磨轮的高度,内磨轮与外磨轮之间的高度差为H。通过将内磨轮的高度设置成大于外磨轮的高度,内磨轮与外磨轮之间的高度差为H,减小内磨轮与外磨轮之间的啮合区域,提高出粉效率。同时,由于降低了外磨轮高度,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锥磨轮的内磨轮与外磨轮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锥磨轮的内磨轮与外磨轮装配后的剖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锥磨轮的内磨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锥磨轮的外磨轮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内磨轮 100

第一啮合部 110

第一上啮合部 111

第一下啮合部 112

外磨轮 200

第二啮合部 210

第二上啮合部 211

第二下啮合部 212

密封圈安装槽 300

主轴安装孔 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示范性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锥磨轮,包括内磨轮100和外磨轮200。所述内磨轮100呈锥形,所述锥形内磨轮10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啮合部110。所述外磨轮200呈环形,所述环形外磨轮200的内圈上设置有第二啮合部210。所述第一啮合部110与所述第二啮合部210相啮合,所述内磨轮100的高度大于所述外磨轮200的高度,所述内磨轮100与所述外磨轮200之间的高度差为H。所述内磨轮100和所述外磨轮200均为金属材质,通过所述内磨轮100的旋转将所述内磨轮100与所述外磨轮200之间的咖啡豆研磨成咖啡粉。上述所述内磨轮100与所述外磨轮200存在高度差H的金属锥磨轮,所述外磨轮200的高度低于所述内磨轮100,缩短了磨粉距离,解决传统磨轮磨粉啮合距离太长出粉效率低的问题。所述外磨轮200高度低于所述内磨轮100的高度,所述内磨轮100与所述外磨轮200的总啮合高度较市面上内外磨轮平齐的要短,因此单位时间内下豆要更快,磨粉效率要更高,同时由于所述外磨轮200高度降低,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请参阅图3和图4,具体地,所述第一啮合部110包括第一上啮合部111和第一下啮合部112。所述第二啮合部210包括第二上啮合部211和第二下啮合部212。所述第一上啮合部111与所述第二上啮合部211啮合形成纵截面呈V形的粗磨区域,所述第一下啮合部112与所述第二下啮合部212啮合形成纵截面呈波浪形的细磨区域。所述第一啮合部110与所述第二啮合部210配合时,所述第一啮合部110的第一上啮合部111为锥形粗齿部分,所述第二啮合部210的第二上啮合部211也为内部锥形粗齿部分,所述第一上啮合部111与所述第二上啮合部211配合形成间隔较大的V形粗磨区域,用于下咖啡豆及粗磨咖啡豆。所述第一啮合部110的第一下啮合部112为细齿部分,所述第二啮合部210的第二下啮合部212也为细齿部分,所述第一下啮合部112与所述第二下啮合部212啮合形成间隔较小的波浪形细磨区域,用于咖啡豆的精磨。并可通过调节外磨轮相对内磨轮的高度来控制磨出的咖啡粉的粗细。

可选地,所述高度差H的范围为0<H≤15mm。

可选地,所述高度差H的范围为4mm≤H≤10mm。

所述内磨轮100高出所述外磨轮200的顶部可以起到引导咖啡豆的作用。所述外磨轮200高度更低,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所述第一啮合部110与所述第二啮合部210之间的总啮合高度为L,L的范围为10mm≤L≤25mm。

可选地,所述L的范围为13mm≤L≤22mm。

所述内磨轮100与所述外磨轮200之间存在上述高度差H,所述外磨轮200的高度低于所述内磨轮100的高度,所述外磨轮200与所述内磨轮100的总啮合高度L较市面上内外磨轮平齐的要短,因此单位时间内下豆要更快,磨粉效率要更高,同时由于所述外磨轮200高度更低,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所述内磨轮100与所述外磨轮200之间存在高度差H使得产品小型化,可以使产品更方便携带,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可选地,所述外磨轮200的外圆周上开设有环形的密封圈安装槽300,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密封圈安装槽300内,实现磨豆腔与所述外磨轮200之间的密封。

请参阅图1至图3,可选地,所述内磨轮100开设有主轴安装孔400,所述主轴安装孔400用于安装主轴以带动所述内磨轮100转动,实现对咖啡豆的研磨。可选地,所述内磨轮100上开设有扫粉叶片安装孔,所述扫粉叶片安装孔用于安装扫粉叶片。

一种磨豆咖啡机,包括如上所述的锥磨轮。采用如上所述的锥磨轮的磨豆咖啡机,下豆更快,出粉效率更高。

上述锥磨轮包括内磨轮和外磨轮。内磨轮呈锥形,锥形内磨轮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啮合部。外磨轮呈环形,环形外磨轮的内圈上设置有第二啮合部。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相啮合,内磨轮的高度大于外磨轮的高度,内磨轮与外磨轮之间的高度差为H。通过将内磨轮的高度设置成大于外磨轮的高度,内磨轮与外磨轮之间的高度差为H,减小内磨轮与外磨轮之间的啮合区域,提高出粉效率。同时,由于降低了外磨轮高度,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