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8227发布日期:2019-08-16 21:4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坐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用品领域,涉及一种坐具。



背景技术:

座椅、坐凳等坐具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座椅具有靠背,在使用者后仰时可以对人体的背部形成支撑,让使用者感觉舒适,因此使用非常广泛。

在工作时,为了方便双手放置在书桌上,使用者通常会采用前倾或正坐的姿势,即躯干前倾或直立,并且腰背部离开座椅的靠背。此时,靠背无法贴合腰背部,因而无法对腰背部形成支撑,使用者上半身的重量通过脊柱传递至盆骨,使得盆骨围绕坐骨向后旋转,导致腰椎正常的前突曲度变小、腰椎间的后开角增大,最终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时,躯干前倾的姿势使得人体腰部后突,躯干直立的姿势则使用者保持肌肉力量,因此容易造成腰背部肌肉的被动拉伸及疲劳,最终导致腰肌劳损。

为了在不同坐姿的情况下均能够贴合并支撑使用者的腰背部,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靠背可调节的坐具,例如,一些坐具通过调角器或类似的角度调节机构来实现靠背与坐板之间的角度调节。但是,调角器等角度调节机构通常需要依靠锁定机构来实现角度锁定,使用者需要用手柄或控制杆等控制部件将锁定机构解锁才能够进行角度调节,操作较为麻烦;同时,手柄或控制杆等控制部件若设置在坐具前侧面这类使用者手部易接触的位置则容易磕碰使用者,若设置在坐板下方或后方这类不会磕碰使用者的位置则需要让使用者弯腰或扭腰才能操作,所以,这类坐具使用起来也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让坐具的腰板能够被支撑在与使用者的不同坐姿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在这些不同位置的切换过程中不需要复杂操作的坐具,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坐板,与使用者的臀部相对应;腰板,与使用者的腰部相对应,可转动地安装在坐板上;支撑件,用于对腰板进行支撑使得腰板稳定在与使用者的工作状态坐姿相对应的工作状态位置或稳定在与使用者的休息状态坐姿相对应的休息状态位置,具有一个支撑横杆部;以及移动路径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支撑横杆部在工作状态位置、休息状态位置以及从工作状态位置到休息状态位置的过程中经过的调节位置之间所形成的移动路径中进行移动,其中,一旦处于工作状态位置时的腰板被使用者往前倾方向拨动,移动路径控制组件控制支撑横杆部从工作状态位置移动到调节位置并跟随使用者的后仰移动到休息状态位置,一旦处于休息状态位置时的腰板被使用者往前倾方向拨动,移动路径控制组件控制支撑横杆部从休息状态位置直接移动到工作状态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移动路径控制组件包括提供移动路径的路径引导件,路径引导件具有与支撑横杆部相接触并形成移动路径的路径部以及限位槽部,路径部具有限位端部,该限位端部通过与支撑横杆部相互抵接而将支撑横杆部限制在休息状态位置,限位槽部设置在路径部上,使得使用者往前倾方向拨动腰板让支撑横杆部离开限位端部后,支撑横杆部能够进入限位槽部从而被限制在工作状态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移动路径控制组件还包括用于调整移动路径的路径调整件,该路径调整件可滑动地设置在路径引导件上并且具有容纳支撑横杆部的容纳部,路径引导件还具有与调节位置相对应的调节端部,容纳部具有路径调整面,当使用者进一步往前倾方向拨动腰板让支撑横杆部从限位槽部中脱离时,路径调整件被支撑横杆部带动而滑动到达并支撑在限位槽部处,使得支撑横杆部在路径调整面上移动,进而沿与进入限位槽部时不同的路径从调节端部处经由限位槽部处移动至限位端部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容纳部为套在支撑横杆部上的闭口环状部件或开口环状部件,路径调整面为位于该环状部件内表面侧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路径引导件还具有沿路径部的两边边缘部位连续形成的第一滑轨部,路径调整件的两侧还具有设置在滑轨部上的突起部,使得路径调整件能够被支撑横杆部带动而滑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从截面上看第一滑轨部为槽型或L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路径引导件还具有沿限位槽部的两边边缘部位连续形成的第二滑轨部,该第二滑轨部的端部与第一滑轨部连通,容纳部的宽度与第二滑轨部之间的距离相对应,使得路径调整件在支撑横杆部的带动下到达限位槽部时,容纳部沿第二滑轨部所形成的路径进入限位槽部,让路径调整件与支撑横杆部共同被限制在限位槽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路径调整件靠近调节端部的位置上还设有撑片部,路径调整件被支撑横杆部带动而滑动到达并支撑在限位槽部处时,撑片部抵接在盖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移动路径控制组件还具有覆盖在路径引导件上的盖件,盖件具有朝向路径调整件方向延伸的压片,该压片用于在路径调整件支撑在限位槽部处时压接路径调整件从而让该路径调整件保持在限位槽部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路径调整件靠近盖件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第一卡块,压片与该第一卡块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二卡块,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在压片压接路径调整件时相互抵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容纳部为具有朝向盖件方向延伸的游离端的开口环状部件,第一卡块设置在游离端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压片为与盖件一体成型的弹性高分子材料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压片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固定在盖件上,移动路径控制组件还包括两端分别与盖件及压片连接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支撑件还具有从支撑横杆部延伸的连接杆部,该连接杆部的端部安装在位于坐板的安装孔上,使得支撑件能够相对于坐板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腰板的上部为腰部支撑部,该腰部支撑部具有与人体腰部相适应的弧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腰板的下部两侧为从腰部支撑部向下延伸的两个连接部,该两个连接部分别通过转轴安装在坐板上,使得腰板可能够相对坐板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具,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还包括:座面,由柔性材料制成,连续地覆盖在坐板以及腰板上。

实用新型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具,由于移动路径控制组件能够控制支撑横杆部的移动路径,使得使用者将休息状态位置的腰板向前拨动时,支撑横杆部先移动至一个调节位置然后再移动到休息状态位置,使用者在休息状态位置的腰板向前拨动时,支撑横杆部直接从休息状态位置移动到工作状态位置,因此使用者只需要进行向前拨动腰板这一个动作即可让坐具的状态发生变化。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坐具能够适应使用者的不同坐姿,且不需要额外的调节器件就能够让使用者实现调节操作,简单易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坐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坐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坐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路径引导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路径引导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去除盖件后移动路径控制组件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路径调整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路径调整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盖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B-B向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不同状态的坐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移动路径控制组件工作原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坐具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路径调整件及盖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路径调整件及盖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各实施例中,前方均指使用者的前倾方向(即使用者面朝的方向),后方均指使用者的后仰方向(即使用者背对的方向);类似地,上下方向也分别指使用者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也分别指使用者的左右方向。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坐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坐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坐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坐具100包括坐板10、腰板20、支撑件30、移动路径控制组件40以及座面50。

坐板10为呈板状,与使用者的臀部相对应,并在使用时对使用者的臀部进行承托。另外,坐板10的下表面为平面,使用时坐板10可以放置在其他具有支撑腿的坐具上,从而与这类坐具配合使用。

腰板20与使用者的腰部对应,用于在使用时对使用者的腰部进行支撑。该腰板20的上部为腰部支撑部21,其具有与人体腰部相适应的弧度;腰板20的下部两侧为从腰部支撑部21向下延伸的两个连接部22,该两个连接部22分别通过转轴23安装在坐板10上,使得腰板20可以相对坐板10转动。

支撑件30用于对腰板20进行支撑,使得其能够稳定在工作状态位置或休息状态位置。其中,腰板20的工作状态位置为靠前的位置,因此能够与前倾或坐直状态(即工作状态)的使用者腰部的位置相对应,从而对使用者的腰部进行支撑;腰板20的休息状态位置为靠后的位置,因此能够与后仰状态(即休息状态)的使用者腰部的位置相对应,从而对使用者的腰部进行支撑。

本实施例中,座面50为一个由柔性面料制成的片材,其覆盖在坐板10和腰板20上,使得使用者坐在坐具100上时,腰部及臀部直接接触的都是座面50。

支撑件30具有一个对腰板20进行支撑的支撑横杆部31;支撑横杆部31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连接杆部32,这两个连接杆部32的远离支撑横杆部31的端部安装在坐板10上设置的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内,使得支撑件30能够相对于坐板10转动,从而通过支撑横杆部31将腰板20支撑在不同的位置。其中,支撑件30及腰板20在上述不同位置之间的运动将在后文结合移动路径控制组件40详述。

移动路径控制组件40用于控制支撑横杆部31在工作状态位置、休息状态位置以及从工作状态位置到休息状态位置的过程中经过的调节位置之间所形成的移动路径中进行移动,包括路径引导件41、路径调整件42以及盖件43。

其中,路径引导件41固定安装在腰板20的后侧面,路径调整件42设置在路径引导件41上,盖件43覆盖在路径引导件41以及路径调整件42上。盖件43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安装在腰板20上,因此该盖件43与路径引导件41之间是相互固定的,同时,路径调整件42与路径引导件41及盖件43之间均无固定连接的结构,因此路径调整件42能够在路径引导件41与盖件43之间形成的空间中移动。另外,支撑横杆部31被套在路径调整件42内,但与路径调整件42之间也无固定连接的结构,因此支撑横杆部31不仅相对于路径调整件42能够活动,而且相对于路径引导件41及盖件43也是能够活动的。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路径引导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路径引导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A-A向剖视图。

如图4-图6所示,路径引导件41具有两个路径部411以及一个连接片412。路径部411形状相同且对称设置,连接片412位于两个路径部411之间,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路径部411上。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去除盖件后移动路径控制组件处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4-图7所示,支撑横杆部31的水平方向长度略大于两个路径部411的外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因此支撑横杆部31能够设置在路径部411上并同时与两个路径部411的表面相接触。本实施例中,两个路径部411的表面41A均略倾斜地向下延伸,能够让支撑横杆部31沿着该表面向上或向下移动,因此就形成了能够让支撑横杆部31移动的移动路径。

两个路径部411的上端部均具有一定的凸起结构,当支撑横杆部31沿路径部411向上移动到该凸起结构处时就不能再继续向上,因而该凸起结构就形成了能够对支撑横杆部31进行限位的限位端部41C。也就是说,限位端部41C的位置就是支撑横杆部31的移动路径的上侧终点。

如图4及图7所示,两个路径部411上各具有一个凹陷部位,即限位槽部41B。当支撑横杆部31从限位端部41C向下移动时,就能够沿着路径部411凹陷部位的表面进入限位槽部41B。由此,限位槽部41B的与支撑横杆部31相接触的表面也构成了移动路径的一部分。

上述凹陷部位的上侧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较小,因此支撑横杆部31向下移动并进入限位槽部41B后就难以从上侧表面滑出限位槽部41B,即,被限制在限位槽部41B内。另外,凹陷部位的下侧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较大,因此支撑横杆部31继续向下移动时,能够较为容易地沿该下侧表面滑出限位槽部41B。

本实施例中,路径引导件41上还具有第一滑轨部41D和第二滑轨部41E。

如图4及图5所示,路径部411的两边的边缘部位(即两个路径部411的靠近连接片412的边缘部位)具有两个连续的第一滑轨部41D;限位槽部41B的两边的边缘部位(即两个路径部411凹陷部位处的靠近连接片412的边缘部位)具有两个连续的第二滑轨部41E。从图5的平面方向上看去,第二滑轨部41E位于比第一滑轨部41D更靠内侧的位置(即更靠近连接片412的位置),因此,两个第一滑轨部41D之间的距离L1大于两个第二滑轨部41E之间的距离L2。同时,第二滑轨部41E的上侧端部均结束在第一滑轨部41D上,因此第二滑轨部41E的端部与第一滑轨部41D是连通的。

具体地,如图6所示,第一滑轨部41D沿路径部411连续形成,并结束在限位槽部41B处;第二滑轨部41E的下部沿限位槽部41B的下部连续形成,并大致沿限位槽部41B倾斜向上延伸,其上端部结束在第一滑轨部41D的中间位置处,即X点处。由此,第一滑轨部41D和第二滑轨部41E就在X点处相连通了。

另外,第一滑轨部41D和第二滑轨部41E均由边缘部位下陷而形成,因此从路径引导件41的横向截面(即图5的与A-A截面线相垂直的方向进行截断获得的截面图)上来看,第一滑轨部41D和第二滑轨部41E的形状均呈L形。

如图5及图6所示,连接片412的两侧分别与路径部411相固定,其中央部分具有一个宽度为L3的长方形的贯通孔4121。本实施例中,贯通孔4121沿两个路径部411的内侧边缘(即路径部411的靠近连接片412的边缘)形成,因此该贯通孔4121的宽度L3也就相当于两个路径部411的内侧间距。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路径调整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路径调整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8及图9所示,路径调整件42为一个一体形成的构件,具有容纳部421、突起部422、撑片部423、第一卡块424以及滑块部425。

其中,容纳部421为开口环状部件,其宽度约为L2。坐具100组装时,支撑横杆部31容纳在该容纳部421内(即,容纳部421套在支撑横杆部31上)。

如图7及图8所示,容纳部421与路径引导件41相接触的部分为平面板状结构,即平板部4211。与该平板部4211相对向的部分为环结构的开口,该开口处具有两个游离端部,即第一游离端4212和第二游离端4213。其中,第一游离端4212朝着背对路径引导件41的方向(即朝向盖件43的方向)延伸。

另外,平板部4211的内侧面(即与支撑横杆部31相对应的表面)为平面,该平面具有调整支撑横杆部31的移动路径的作用,以下将其称为路径调整面421A,具体的调整作用将在后文中详述。

本实施例中,容纳部421采用具有一定韧性及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因此第一游离端4212具有良好的弹性(即受压后弯曲并在压力撤去后回复的性能)。另外,第一卡块424位于第一游离端4212的外侧面(即朝向盖件43的外部表面)上,该第一卡块424从侧面看呈三角状。

突起部42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称地设置在平板部4211的上部两侧。两个突起部422的外侧端部之间的距离约为L1,因此两个突起部422与两个第一滑轨部41D能够配合,使得路径调整件42沿第一滑轨部41D滑动。另外,该两个突起部422的与第一滑轨部41D相接触的表面均为曲面。

如图5-图7所示,由于容纳部421的宽度约为L2,而两个突起部的距离约为L1,因此容纳部421在第一滑轨部41D的上端部至X点处(即沿路径S1)滑动时,该容纳部421均被架在第一滑轨部41D上。当容纳部421滑动至X点处时,即可进入第二滑轨部41E而沿第二滑轨部41E滑动,此时,由于突起部422的两端距离约为L1,其大于L2,因此突起部422无法进入第二滑轨部41E而继续沿第一滑轨部41D滑动。由于两个突起部422与第一滑轨部41D相接触的表面均为曲面,因此在容纳部421与突起部422的滑动路径不一致时,该曲面就形成了一种转轴结构,让容纳部421在X点处能够发生转动而进入第二滑轨部41E(同时也进入了限位槽部42B)。

撑片部423位于容纳部421的下部并且从第一游离端4212处向下延伸,该撑片部423的宽度小于L2,因此能够随容纳部421一同被容纳在两个第二滑轨部41E之间。

滑块部425位于平板部4211朝向连接片412的外侧表面上,该滑块部425的宽度约为L3,其被容纳在贯通孔4121内,因此长度方向的两侧外表面始终与贯通孔4121的内侧表面相接触,使得容纳部421在沿上下方向移动时其左右方向的自由度被限制,不会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左右晃动。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盖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B-B向剖视图。

如图10及图11所示,盖件43为一个一体成型的构件,其中央部位具有一个向路径引导件41延伸的压片431,压片431上设有一个与第一卡块424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卡块432。

本实施例的盖件43也采用具有一定韧性及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因此压片431也具有良好的弹性(即受压后弯曲并在压力撤去后回复的性能)。同时,与第一卡块424类似,第二卡块432从侧面看也呈三角状。

另外,盖件43整体呈长方形片状,其上下两端具有朝向路径引导件41方向延伸的弯曲部,因此在被安装到腰板20并覆盖在路径引导件41上后,盖件43的内侧表面与路径部411的表面41A之间具有一定间隙,该间隙的距离与支撑横杆部31的直径相当,使得支撑横杆部31能够在路径部411与盖件43之间上下移动。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坐具100的工作原理。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不同状态的坐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中,S1是休息状态的坐具,S2是工作状态的坐具,S3是调节状态时的坐具,F1及F2为使用者向前拨动腰板20时腰板20的转动方向,S1、S2和S3之间的箭头表示坐具100的状态变化顺序。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坐具100主要有两个不同的状态,即工作状态和休息状态。其中,工作状态S2为与使用者的工作状态坐姿(包括腰部前倾的坐姿和腰部挺直的坐姿)相对应的状态,休息状态S1为与使用者的休息状态坐姿(腰部后仰的坐姿)相对应的状态,该两个状态可以由使用者拨动腰板20(例如,用手抓住腰板20边缘将腰板20向前方拨)的动作来进行切换。

另外,坐具100还具有从工作状态S2切换为休息状态S1时经过的调节状态S3,当使用者将工作状态S2中的坐具100的腰板20进一步向前拨动时,坐具100会进入该调节状态S3,然后在腰板20受到的使用者腰部的后推力(即使用者进行后仰动作时,腰部向后摆动而施加在腰板20上的向后的作用力)作用下发生F3方向的转动,从而回到休息状态S1。

如上所述,由于使用者的拨动作用,不同状态的坐具100中,腰板20的位置是不同的。不仅如此,随着腰板20被使用者拨动而发生位置变化,其他部件的位置也将发生相应变动。以下说明中,将各个部件的与休息状态对应的位置称为休息状态位置,与工作状态对应的位置称为工作状态位置,与调节状态相对应的位置称为调节位置。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移动路径控制组件工作原理图。

为了更好地说明移动路径控制组件40对支撑横杆部31的路径控制作用,图13中对移动路径控制组件40进行了放大并对其他结构进行了简化,省略了坐板10、腰板20、坐板10与腰板20的连接部分以及支撑件30与坐板10的连接部分等结构。

如图12及图13所示,由于腰板20下部的连接部22通过转轴23安装在坐板10上,因此当使用者拨动腰板20时,该腰板20能够相对于坐板10发生转动。

同时,由于支撑横杆部31被套在路径调整件42的容纳部421内且被盖件43所覆盖,容纳部421又是位于路径引导件41上的,因此支撑横杆部31通过移动路径控制组件40被限制在了腰板20的背面位置处。相应地,当使用者拨动腰板20来让腰板20转动时,由于支撑件30通过连接杆部32被可转动地固定在坐板10上,因此支撑横杆部31将随着腰板20的转动而发生移动,进而使得支撑件30整体也发生转动。

具体地,当坐具100处于休息状态S1时,腰板20位于靠后的位置,支撑横杆部31与限位端41C相抵接。在这种状态下,若使用者采用后仰的坐姿让腰部倚靠在腰板20上,其腰部将对腰板20施以一个向后的作用力,而支撑横杆部31与限位端41C的抵接作用将使腰板20无法向后转动。由此,腰板20、坐板10以及支撑件30之间形成了一种三角形的支撑结构,限位端41C就相当于支撑件30与腰板20的支撑点。

当使用者向前拨动腰板20时,腰板20就按照图12所示的F1方向向前转动。由于支撑件30可转动地固定在坐板10上,因此支撑件30也被腰板20带动而略微向前转动,使得腰板20、坐板10以及支撑件30所形成的三角形结构发生变形。在此过程中,对于腰板20来说,其与支撑件30的接触点发生了下移。以图13所体现的内部结构来说,就是支撑横杆部31沿着路径部41的表面41A向下移动。

如图13所示,在休息状态S1下,支撑横杆部31位于容纳部421的上端部位置处,此时压片431上的第二卡块432与撑片部423的表面相压接。此时,压片431处于形变状态,“顶住”了路径调整件42,使得路径调整件42不会发生自主移动。只有当支撑横杆部31向下移动至容纳部421的下端部位置处,并与该下端部内侧表面相抵接时,路径调整件42才会被支撑横杆部31带动而向下移动。

当支撑横杆部31带动路径调整件42向下移动至X点处时,由于压片431始终具有回复原来形状的趋势,因此该压片431就向路径调整件42施加了一个朝向路径引导件41的力,使得容纳部421在X处以突起部422形成的转轴为转动中心发生转向,进而沿着第二滑轨部41E进入限位槽部41B。同时,支撑横杆部31也被其引导而进入了限位槽部41B。

由于限位槽部41B的上侧内表面与水平面夹角较小,支撑横杆部31在进入限位槽部41B后不能自主从上方移动出限位槽部41B,而是与该限位槽部41B的表面相抵接,从而通过路径引导件41对腰板20形成支撑。此时,坐具100就到达了工作状态S2。

在这种状态下,如图13所示,第一卡块424的一个表面与第二卡块432的一个表面相接触,使得压片43“钩住”了路径调整件42,让路径调整件42不会自主向下移动,这也起到了防止支撑横杆部31移出限位槽部41B的作用。由于第一卡块424位于第一游离端4211上,该第一游离端4211朝向盖件43延伸,因此两个卡块更容易形成配合,让压片43能够确实地钩住路径调整件42且不易松脱。

另外,由于压片43的弹性作用,第一卡块424与第二卡块432在到达上述表面相互接触的状态时会产生碰撞而会发出轻微的碰撞声,使用者根据该碰撞声即可知晓已经到达了工作状态S2,从而能够停止拨动腰板20的动作并开始使用坐具100。由于工作状态S2下的腰板20位于相对靠前的位置,使用者采用工作状态坐姿即可将腰部靠在腰板20上,从而让腰部得到支撑。

当使用者进一步向前拨动工作状态S2下的腰板20时,腰板20将进一步向前转动,使得支撑横杆部31也进一步相对于腰板20向下移动。相应地,路径调整件42也被支撑横杆部31带动,其克服了压片43“钩住”的作用力后即脱离压片43而向下移出限位槽部41B。

当路径调整件42的下部移动至限位槽部41B下部时,撑片部423就与盖件43的内侧表面相抵接从而“撑”在了盖件43上,使得路径调整件42以及支撑横杆部31不会再向下移动。

此时,路径调整件42的上段部分通过突起部422“架”在第一滑轨部41D上,下端部分则通过容纳部421的下端部分“架”在第二滑轨部41E上,使得路径调整件42呈现出支撑在限位槽部41B上的状态(即,悬空地架在限位槽部41B上)。同时,第一卡块424的另一个表面与第二卡块432的另一个表面恰好相互接触,压片43的形变回复力通过该两个卡块的作用而施加至路径调整件42,使得撑片部423持续地抵在盖件43上,路径调整件42不能自主地向上或向下移动。另外,第一游离端4211朝向盖件43延伸,该第一游离端4211也具有弹性,这也使得两个卡块相互接触时第一游离端4211也在其长度方向上提供了一定阻力(即,若路径调整件42向上移动则还需要克服第一游离端4211的弹性回复力来让其产生形变),使得路径调整件42更加不容易发生自主移动。

由此,坐具100到达调节状态S3,相应地,支撑横杆部31也到达了调节位置。

同样地,由于压片43的弹性作用,第一卡块424与第二卡块432在到达上述另一个表面相互接触的状态时会产生碰撞并发出碰撞声,使用者根据该碰撞声即可知晓已经到达了调节状态S3,从而能够停止拨动腰板20的动作并进行坐姿调节,即,腰部向后靠而将工作状态坐姿转变为休息状态坐姿的调节。

在使用者调节坐姿的过程中,其腰部将倚靠在腰板20上并对腰板20施加一个向后的作用力,让腰板20随之向后转动。相应地,支撑横杆部31就相对于腰板20向上移动。此过程中,由于路径调整件42始终通过压片43的作用力而支撑在限位槽部42B上,支撑横杆部31只能在路径调整面421A上继续移动,从而在不进入限位槽部42B的情况下经过限位槽部41B处。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支撑横杆部31就沿着与进入限位槽部42B时不同的路径经由限位槽部42B处向上移动。然后,支撑横杆部31将到达容纳部421上端部处并与容纳部421的内侧表面相抵接,从而对路径调整件42产生向上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使得路径调整件42克服压片431的作用力,导致第一卡块424和第二卡块432相互脱离,让路径调整件42能够在支撑横杆部31的带动下向上移动。最终,支撑横杆部31到达限位端部41C处,使得坐具100回到休息状态S1。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坐具100的三个状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始终是休息状态S1→工作状态S2→调节状态S3→休息状态S1……。也就是说,坐具100可以经由使用者向前拨动腰板20的作用而直接从休息状态S1转变为工作状态S2,而在使用者进一步向前拨动腰板20时,坐具100必须先到达调节状态S3,然后才能回到休息状态S1。相应地,路径调整件42与路径引导件41、盖件43之间相互配合,控制支撑横杆部31在坐具100的状态转变过程中进行如下移动:在使用者将休息状态位置的腰板20向前拨动时,支撑横杆部31先移动至调节位置,然后再跟随使用者的后仰移动到休息状态位置(即限位端部41C处);在休息状态位置的腰板20被向前拨动时,支撑横杆部31直接从休息状态位置移动到工作状态位置(即限位槽部41B内)。

由此,使用者在使用本实施例的坐具100时,若需要改变坐姿,只需要上身前倾让腰部先暂时离开腰板,然后反手拨动腰板20并根据卡块之间的碰撞声停止拨动即可,其过程中不需要离开坐具100,也不需要弯腰或扭腰。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坐具,由于移动路径控制组件能够控制支撑横杆部的移动路径,使得使用者将休息状态位置的腰板向前拨动时,支撑横杆部先移动至一个调节位置然后再移动到休息状态位置,使用者在休息状态位置的腰板向前拨动时,支撑横杆部直接从休息状态位置移动到工作状态位置,因此使用者只需要进行向前拨动腰板这一个动作即可让坐具的状态发生变化。所以,本实施例的坐具能够适应使用者的不同坐姿,且不需要额外的调节器件就能够让使用者实现调节操作,简单易用。

本实施例中,由于移动路径控制组件包含三个相互配合的构件,即路径引导件、路径调整件以及盖件,其中路径引导件能够提供支撑横杆部的移动路径,盖件能够通过覆盖路径引导件而将支撑横杆部限制在路径引导件上,路径调整件能够通过支撑在限位槽部上而改变支撑横杆部的移动路径,因此支撑横杆部能够在腰板被拨动时沿预定的不同路径移动,从而达到随腰板被拨动而对应地改变位置、让坐具状态改变的效果。并且,本实施例只需要三个构件就能够实现调节功能,该三个构件通过模具成型即可制造,安装时也可以只依靠螺钉等固定件,因此制造安装都较为容易,成本较低。

另外,由于盖件具有压片,在调节状态时,压片能够压住路径调整件从而将路径调整件保持在支撑在限位槽部上的位置,进而能够保证支撑横杆部沿路径调整面移动,在工作状态时,压片能够钩住路径调整件从而防止路径调整件即支撑横杆部从限位槽部中脱出,因此,路径调整件在调节状态位置以及工作状态位置的稳定性均能够得到保证、不易发生位移,使得其对支撑横杆部的路径调整作用更为稳定。相应地,本实施例的坐具的状态改变过程也更为稳定,不会发生腰板被拨动时状态改变错误的情况。

进一步,由于容纳部具有向盖件方向延伸的第一游离端,该第一游离端能够与压片相互配合,使得上述路径调整件的位置稳定作用进一步得到保证。

不仅如此,第一游离端上设置的第一卡块和压片上设置的第二卡块均呈三角形,因此各自具有两个能够互相配合的表面。该两个卡块的相互配合不仅进一步加强了上述位置稳定作用,还能够在到达工作状态或调节状态时发出碰撞声,从而对使用者进行提示,让使用者相应地停止拨动腰板。

实施例中,容纳部上设置的滑块部以及连接片上设置的贯通孔相互配合,让路径调整件不会在移动时发生左右方向上的偏移,这也能够保证本实施例在状态改变过程中部件移动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二中,对于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给与相同的符号并省略相同的说明。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坐具结构示意图。在图14中,为了简要表明坐具的整体结构而对一些细部结构进行了省略。

如图14所示,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的坐具200同样具有坐板10、腰板20、支撑件30、移动路径控制组件40以及座面(图中未示出)。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支撑件30可转动地安装在腰板20上,而移动路径控制组件40设置在坐板10上,相应地支撑横杆部31也位于支撑件30的下端部并通过移动路径控制组件40与坐板10相结合。

另外,移动路径控制组件40的各个构件的上下方向与实施例一相反,即,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路径引导件41、路径调整件42以及盖件43上下颠倒了。由此,限位端部41C位于路径引导件41的下侧,限位槽部41B位于路径引导件41的上侧,路径调整件42中的撑片部423朝向上侧。

由此,本实施例的坐具200同样能够在使用者向前拨动腰板20时实现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状态变化,该状态变化过程中,支撑横杆部31等部件的移动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但移动的上下方向相反(例如,从休息状态S1转变为工作状态S2的过程中,实施例一的支撑横杆部31向下移动,但本实施例的支撑横杆部31向上移动),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三中,对于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给与相同的符号并省略相同的说明。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路径调整件及盖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坐具与实施例一的坐具100的不同之处在于,路径调整件42的容纳部421是一个闭合的环形。也就是说,第一游离端4211和第二游离端4212相互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同样能够实现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压片与容纳部配合、卡块相互配合的功能,但与实施例一相比,由于设有第一卡块424的第一游离端4211不存在了,第一卡块424与第二卡块431相互配合时对路径调整件42形成的压力及阻力等均靠压片43的弹性回复力来提供,因此压片43需要由弹性及韧性更好的材料来制造才能达到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例四中,对于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给与相同的符号并省略相同的说明。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路径调整件及盖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坐具与实施例一的坐具100的不同之处在于,盖件43上不具有朝向路径调整件42延伸的压片431,而是一个刚性的整体构件。与实施例一相比,第一卡块424与第二卡块431相互配合时对路径调整件42形成的压力及阻力等需要依靠第一游离端4211的弹性回复力来产生,因此路径调整件42需要由弹性及韧性更好的材料来制造才能达到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本实用新型的坐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范围。

上述实施例中,盖件上设置有压片,该压片的弹性使得第一卡块及第二卡块能够完成钩住或抵接的配合。但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不在盖件上设置具有弹性的压片,而是将一个刚性的压片可转动地安装至盖件上,并将该刚性压片的远离第二卡块的端部通过弹簧固定至盖件上,这样的结构同样能够达到与实施例相同的效果,但由于多了一个弹簧且压片与盖件不再一体形成,因此其制造及安装比实施例更复杂。

实施例中,路径引导件固定安装在腰板或坐板上,但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路径引导件还可以与腰板或坐板一体形成。

本实施例中,贯通孔沿两个路径部的内侧边缘形成,因此贯通孔的宽度相当于两个路径部的内侧间距。但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贯通孔也可以以更窄的宽度形成在连接片上,只要与滑块部宽度相适应,均能够通过与滑块部配合来保证路径调整件移动时左右方向上的稳定性。

实施例中,坐板下表面为平面,因此上述实施例的坐具均可以放在其他坐具上使用。但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在坐板下表面安装支撑腿,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坐具可以直接放在地面上使用。不仅如此,实施例的腰板仅与使用者腰部对应并对腰部形成支撑,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腰板延长并在其上设置颈枕等附属部件,让坐具还能够对颈部等其他人体部位形成支撑。在这种结构中,由于腰板尺寸更大,重量也相应地增加,因此支撑件及移动路径控制组件中各个构件宜采用强度更高的材料来制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