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碗体积水的碗篮及使用其的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5802发布日期:2019-07-10 09:53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碗体积水的碗篮及使用其的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碗体积水的碗篮及使用其的洗碗机。



背景技术:

碗篮是装载餐具的部件,可以运用在洗碗机中,用于承载餐具及固定餐具位置,以便于对餐具进行冲刷。但现有的洗碗机碗篮中,如图1所示,采用水平凸出的凸起段来固定碗口,因此限制了碗体的摆放方向,若碗口不朝向水平凸出的凸起段时就无法保持竖立而发生倾倒,从而碗体内会有积水,影响了洗碗机对碗体的干燥效果。并且,由于摆放在最后的碗体缺乏支撑的凸起段,经常会发生倾倒而存有积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止碗体积水的碗篮及使用其的洗碗机,保证碗体竖立放置,并不因倾倒而存有积水,防止摆放在最后的碗体因倾倒而产生积水。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碗体积水的碗篮,包括碗篮主体,所述碗篮主体由框架围成,所述碗篮主体内设有碗类放置区,所述碗类放置区设有碗类支撑组件,所述碗类支撑组件包括多根碗类纵杆和多根碗类分隔横杆,多根所述碗类纵杆相互平行,所述碗类纵杆的两端分别和框架的两横边连接,所述碗类分隔横杆横跨所有碗类纵杆,多根碗类分隔横杆相互平行;

还包括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设置于碗类放置区内,并且所述第一卡块活动卡接于所述框架的横边,拨动所述第一卡块时所述第一卡块绕框架的横边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块的一侧水平设有第一卡接凹槽,所述第一卡接凹槽从第一卡块的一端贯通至所述第一卡块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卡接凹槽和框架的横边契合,所述第一卡块通过第一卡接凹槽活动卡接于所述框架的横边。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块从上到下分为咬合部和定位部,所述咬合部的一侧向外凸出,所述第一卡接凹槽水平设置于所述咬合部的一侧;

所述第一卡块还设有第二卡接凹槽,所述第二卡接凹槽从咬合部延伸至定位部,所述第二卡接凹槽和第一卡接凹槽相互垂直并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卡接凹槽的靠近所述第一卡接凹槽的一端为封闭,所述第二卡接凹槽的另一端开口。

优选地,所述碗类分隔横杆设有第一凸起段,所述第一凸起段设置于相邻两根碗类纵杆之间的中部,所述第一凸起段为向上凸出的梯形结构,所述第一凸起段的投影长度和相邻两根碗类纵杆的间距之比为1:2-1:3。

优选地,所述碗类放置区分为第一碗类放置分区和第二碗类放置分区,所述第一碗类放置分区中的相邻两根碗类纵杆的间距大于第二碗类放置分区中的相邻两根碗类纵杆的间距;

所述第一碗类放置分区中的相邻两根碗类纵杆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凸起段,所述第二碗类放置分区中的相邻两根碗类纵杆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凸起段;

所述第二碗类放置分区还划分有碟类放置部,所述碟类放置部在相邻两根碗类分隔横杆之间平行设置一根碗类辅助横杆,所述碗类辅助横杆的两端向上弯曲,所述碗类辅助横杆在相邻两根碗类纵杆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凸起段。

优选地,所述碗类分隔横杆还设有第二凸起段,所述第二凸起段设置于第一碗类放置分区和第二碗类放置分区之间,所述第二凸起段用于和洗碗机的喷臂卡接,所述第二凸起段向上凸出的高度和所述喷臂的厚度相适应,所述第二凸起段的投影长度和所述喷臂的宽度相适应;

所述碗类支撑组件还包括喷臂限位杆,所述喷臂限位杆连接所述第一碗类放置分区和第二碗类放置分区,所述喷臂限位杆和碗类纵杆相互垂直;所述喷臂限位杆的中部水平突出形成限位段,所述限位段为弧形段。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卡接块,相邻两根碗类纵杆之间活动卡接多个所述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二卡接块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放置支撑部;所述第二卡接块的放置支撑部呈梯形结构,所述放置支撑部的长度和相邻两根碗类纵杆的间距之比为1:2-1:3;

所述第二卡接块的两端设有卡钩部,所述第二卡接块通过所述卡钩部和碗类纵杆卡接;所述第二卡接块的底部设有第三卡接凹槽,所述第三卡接凹槽的槽口延伸至第二卡接块两端的卡钩部。

优选地,所述碗篮主体还设有杯类放置区,所述杯类放置区设置于碗类放置区的一侧,所述杯类放置区包括第一杯类纵杆、第二杯类纵杆和多根杯类分隔横杆,所述第一杯类纵杆和第二杯类纵杆均与所述碗类纵杆平行地安装于框架内;

所述第一杯类纵杆和第二杯类纵杆之间固接多根平行间隔布置的杯类分隔横杆;所述第一杯类纵杆靠近所述框架的一纵边,所述第一杯类纵杆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二杯类纵杆的水平高度,从而所述杯类分隔横杆的从第一杯类纵杆至第二杯类纵杆的一段向上弯折。

优选地,所述碗篮主体还设有勺类放置区,所述勺类放置区设置于碗类放置区的另一侧,所述勺类放置区包括勺类纵杆和勺类分隔横杆,所述勺类纵杆的两端分别和框架的两横边连接,所述勺类纵杆和框架的另一纵边之间固接多根平行间隔布置的勺类分隔横杆;

所述勺类分隔横杆的朝向勺类纵杆的一端向上弯曲,所述碗类分隔横杆的朝向勺类放置区的一端向上弯曲并与勺类分隔横杆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一碗沿限位凸起;

所述碗类支撑组件还包括碗类连接杆,所述碗类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和框架的两横边连接,所述碗类分隔横杆的另一端向上弯曲并与碗类连接杆垂直连接,形成第二碗沿限位凸起;

还包括多根滑轮安装杆,所述框架的两纵边的外侧安装所述滑轮安装杆。

优选地,一种洗碗机,使用所述防止碗体积水的碗篮。

所述防止碗体积水的碗篮设有碗类放置区,用于存放碗类;所述碗类支撑组件通过多根碗类纵杆和多根碗类分隔横杆垂直交叉固定构成,在支撑碗体的同时,能够形成较多空隙便于洗碗机的喷臂对碗体进行冲刷清洗。第一卡块可活动卡接于碗类放置区的两端(即框架的横边上),从而第一卡块和摆放在最后的碗体的碗底相抵,防止因摆放在最后的碗体没有支撑无法保持竖立放置,防止摆放在最后的碗体因倾倒而产生积水;而且第一卡块为可拆卸式安装,从而可根据碗体的碗底朝向来调节第一卡块的安装位置;同时,第一卡块可绕框架的横边转动,从而可根据摆放在最后的碗体和框架之间的间隙大小,调节第一卡块的安装角度,直至和摆放在最后的碗体相接触并使碗体保持竖立放置为止。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现有碗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防止碗体积水的碗篮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卡块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卡块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凸起段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防止碗体积水的碗篮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防止碗体积水的碗篮前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卡接块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第三卡接凹槽结构示意图。

其中:碗篮主体1;框架10;碗类放置区12;碗类纵杆121;碗类分隔横杆122;第一卡块2;第一卡接凹槽21;咬合部2a;定位部2b;第二卡接凹槽22;第一凸起段123;第一碗类放置分区12a;第二碗类放置分区12b;第二凸起段124;喷臂限位杆125;限位段126;第二卡接块3;放置支撑部31;卡钩部32;第三卡接凹槽33;杯类放置区11;第一杯类纵杆111;第二杯类纵杆112;杯类分隔横杆113;勺类放置区13;勺类纵杆131;勺类分隔横杆132;第一碗沿限位凸起127;碗类连接杆128;第二碗沿限位凸起129;滑轮安装杆14;碗类辅助横杆1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防止碗体积水的碗篮,如图1所示,包括碗篮主体1,所述碗篮主体1由框架10围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碗篮主体1内设有碗类放置区12,所述碗类放置区12设有碗类支撑组件,所述碗类支撑组件包括多根碗类纵杆121和多根碗类分隔横杆122,多根所述碗类纵杆121相互平行,所述碗类纵杆121的两端分别和框架10的两横边连接,所述碗类分隔横杆122横跨所有碗类纵杆121,多根碗类分隔横杆122相互平行;

还包括第一卡块2,所述第一卡块2设置于碗类放置区12内,并且所述第一卡块2活动卡接于所述框架10的横边,拨动所述第一卡块2时所述第一卡块2绕框架10的横边转动。

所述防止碗体积水的碗篮设有碗类放置区12,用于存放碗类;所述碗类支撑组件通过多根碗类纵杆121和多根碗类分隔横杆122垂直交叉固定构成,在支撑碗体的同时,能够形成较多空隙便于洗碗机的喷臂对碗体进行冲刷清洗。第一卡块2可活动卡接于碗类放置区12的两端(即框架10的横边上),从而第一卡块2和摆放在最后的碗体的碗底相抵,防止因摆放在最后的碗体没有支撑无法保持竖立放置,防止摆放在最后的碗体因倾倒而产生积水;而且第一卡块2为可拆卸式安装,从而可根据碗体的碗底朝向来调节第一卡块2的安装位置;同时,第一卡块2可绕框架10的横边转动,从而可根据摆放在最后的碗体和框架10之间的间隙大小,调节第一卡块2的安装角度,直至和摆放在最后的碗体相接触并使碗体保持竖立放置为止。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卡块2的一侧水平设有第一卡接凹槽21,所述第一卡接凹槽21从第一卡块2的一端贯通至所述第一卡块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卡接凹槽21和框架10的横边契合,所述第一卡块2通过第一卡接凹槽21活动卡接于所述框架10的横边。由于第一卡接凹槽21从第一卡块2的一端贯通至所述第一卡块2的另一端,从而第一卡块2即可活动卡接于所述框架10的横边,还可绕框架10的横边转动。

优选地,如图3、图4所示,所述第一卡块2从上到下分为咬合部2a和定位部2b,所述咬合部2a的一侧向外凸出,所述第一卡接凹槽21水平设置于所述咬合部2a的一侧;所述第一卡块2还设有第二卡接凹槽22,所述第二卡接凹槽22从咬合部2a延伸至定位部2b,所述第二卡接凹槽22和第一卡接凹槽21相互垂直并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卡接凹槽22的靠近所述第一卡接凹槽21的一端为封闭,所述第二卡接凹槽22的另一端开口。

所述咬合部2a用于和框架10的横边活动卡接,所述定位部2b用于支撑碗体。还设有和第一卡接凹槽21相互垂直并相互连通的第二卡接凹槽22,从而第一卡块2还可卡接于框架10和碗类纵杆121的铰接处,从而第一卡块2不仅可以固定摆放在最后的碗体,还可以固定摆放在最前的碗体,使第一卡块2可与摆放在最前的碗体的碗口相抵,通过在同一列碗体的前后设置第一卡块2,使同一列碗体保持竖立放置而避免积水。

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碗类分隔横杆122设有第一凸起段123,所述第一凸起段123设置于相邻两根碗类纵杆121之间的中部,所述第一凸起段123为向上凸出的梯形结构,所述第一凸起段123的投影长度和相邻两根碗类纵杆121的间距之比为1:2-1:3。

所述碗类分隔横杆122在相邻两根碗类纵杆121之间设置第一凸起段123,从而将碗体固定在相邻两根碗类分隔横杆122的相对的第一凸起段123之间,保证碗体竖立放置而不因倾倒而存有积水;并且由于所述第一凸起段123为向上凸出的梯形结构,因此碗体的碗口朝向两个中的哪一个第一凸起段123都可以,从而摆放时碗体并不对碗口朝向进行限制,用户按自身拿取习惯摆放即可,更为灵活。将所述第一凸起段123设置于相邻两根碗类纵杆121之间的中部,以便于支撑碗体的碗底;所述第一凸起段123的投影长度和相邻两根碗类纵杆121的间距之比为1:2-1:3,在此范围内不因第一凸起段123的投影长度太小而无法支撑碗体的碗底,也不因太大而不便于放取碗体。

优选地,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碗类放置区12分为第一碗类放置分区12a和第二碗类放置分区12b,所述第一碗类放置分区12a中的相邻两根碗类纵杆121的间距大于第二碗类放置分区12b中的相邻两根碗类纵杆121的间距;

所述第一碗类放置分区12a中的相邻两根碗类纵杆121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凸起段123,所述第二碗类放置分区12b中的相邻两根碗类纵杆121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凸起段123;所述第二碗类放置分区12b还划分有碟类放置部,所述碟类放置部在相邻两根碗类分隔横杆122之间平行设置一根碗类辅助横杆120,所述碗类辅助横杆120的两端向上弯曲,所述碗类辅助横杆120在相邻两根碗类纵杆121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凸起段123。

所述碗类放置区12还划分为第一碗类放置分区12a和第二碗类放置分区12b,以便于不同尺寸的碗分类存放,以避免尺寸小的碗体无法固定而发生倾倒。所述第一碗类放置分区12a中的相邻两根碗类纵杆121的间距大于第二碗类放置分区12b中的相邻两根碗类纵杆121的间距,所述第一碗类放置分区12a用于存放尺寸较大的碗体,所述第二碗类放置分区12b用于存放尺寸较小的碗体。第一碗类放置分区12a和第二碗类放置分区12b均设有第一凸起段123,保证碗体竖立放置而不因倾倒而存有积水,并且摆放时碗体并不对碗口朝向进行限制。本实施例设置一个第一碗类放置分区12a和一个第二碗类放置分区12b,在第一碗类放置分区12a的第一凸起段123的投影长度,要比在第二碗类放置分区12b的第一凸起段123的投影长度大。

所述碟类放置部在相邻两根碗类分隔横杆122之间平行设置一根碗类辅助横杆120,所述碗类辅助横杆120的一端向上弯曲并与碗类连接杆128垂直连接,形成第二碗沿限位凸起129,所述碗类辅助横杆120的另一端向上弯曲。所述碟类放置部用于存放味碟等尺寸小的碟子,由于碟体的厚度远小于碗体厚度,因此需要在相邻两根碗类分隔横杆122之间平行设置一根碗类辅助横杆120,将碟体固定在碗类辅助横杆120和相邻碗类分隔横杆122的相对的第一凸起段123之间,保证碟体竖立放置而不因倾倒而存有积水;碟体的两侧通过碗类辅助横杆120的两端固定。

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碗类分隔横杆122还设有第二凸起段124,所述第二凸起段124设置于第一碗类放置分区12a和第二碗类放置分区12b之间,所述第二凸起段124用于和洗碗机的喷臂卡接,所述第二凸起段124向上凸出的高度和所述喷臂的厚度相适应,所述第二凸起段124的投影长度和所述喷臂的宽度相适应;

如图5、图6所示,所述碗类支撑组件还包括喷臂限位杆125,所述喷臂限位杆125连接所述第一碗类放置分区12a和第二碗类放置分区12b,所述喷臂限位杆125和碗类纵杆121相互垂直;所述喷臂限位杆125的中部水平突出形成限位段126,所述限位段126为弧形段。

所述第二凸起段124用于碗篮主体1和喷臂的固定,从而把喷臂镶嵌在碗篮主体1的中部,便于喷臂透过空隙同时向碗篮主体1的两端喷水,尤其是同时对第一碗类放置分区12a和第二碗类放置分区12b的碗体沿水平方向喷水冲刷,彻底对碗体的内部进行冲刷,冲刷效果比垂直方向喷水的方式更好。

所述喷臂限位杆125用于定位喷臂的位置,避免喷臂发生沿碗类纵杆121方向的移动,提高喷臂的安装可靠性。所述喷臂限位杆125和框架10的横边的距离由所述喷臂的长度决定;所述限位段126和喷臂的边沿相贴,对喷臂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喷臂发生沿碗类纵杆121方向的移动和沿碗类分隔横杆122方向的移动。

优选地,如图8、图9所示,还包括第二卡接块3,相邻两根碗类纵杆121之间活动卡接多个所述第二卡接块3,所述第二卡接块3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放置支撑部31;所述第二卡接块3的放置支撑部31呈梯形结构,所述放置支撑部31的长度和相邻两根碗类纵杆121的间距之比为1:2-1:3;

所述第二卡接块3的两端设有卡钩部32,所述第二卡接块3通过所述卡钩部32和碗类纵杆121卡接;所述第二卡接块3的底部设有第三卡接凹槽33,所述第三卡接凹槽33的槽口延伸至第二卡接块3两端的卡钩部32。

相邻两根碗类纵杆121之间活动卡接多个所述第二卡接块3,将碗体固定在相邻两个第二卡接块3之间或一个第二卡接块3和相邻的第一凸起段123之间,保证碗体竖立放置而不因倾倒而存有积水;第二卡接块3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放置支撑部31,碗体的碗口朝向第二卡接块3中的哪一侧都可以,从而摆放时碗体并不对碗口朝向进行限制,用户按自身拿取习惯摆放即可;并且第二卡接块3为可拆卸地卡接于相邻两根碗类纵杆121之间,从而可根据碗体的厚度(即碗口至碗底的距离)调节相邻两块第二卡接块3或第二卡接块3和相邻的碗类分隔横杆122的间距,以及增减第二卡接块3的数量,可实现不同厚度的碗体摆放在同一列,更为灵活。

所述放置支撑部31呈梯形结构,增大与碗底的接触面积,提高支撑可靠性;所述放置支撑部31的长度和相邻两根碗类纵杆121的间距之比为1:2-1:3,在此范围内不因放置支撑部31的投影长度太小而无法支撑碗体的碗底,也不因太大而不便于放取碗体。卡钩部32具有勾体结构,以便于和碗类纵杆121卡接;所述第二卡接块3的底部设有卡接凹槽33,便于用户从碗篮主体1的底部去调节第二卡接块3的位置,以使碗体保持竖立放置。

优选地,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碗篮主体1还设有杯类放置区11,所述杯类放置区11设置于碗类放置区12的一侧,所述杯类放置区11包括第一杯类纵杆111、第二杯类纵杆112和多根杯类分隔横杆113,所述第一杯类纵杆111和第二杯类纵杆112均与所述碗类纵杆121平行地安装于框架10内;

所述第一杯类纵杆111和第二杯类纵杆112之间固接多根平行间隔布置的杯类分隔横杆113;所述第一杯类纵杆111靠近所述框架10的一纵边,所述第一杯类纵杆111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二杯类纵杆112的水平高度,从而所述杯类分隔横杆113的从第一杯类纵杆111至第二杯类纵杆112的一段向上弯折。

所述杯类放置区11用于存放杯子,由第一杯类纵杆111、第二杯类纵杆112和多根杯类分隔横杆113垂直交叉固定构成,在支撑杯体的同时,能够形成较多空隙便于洗碗机的喷臂对杯体进行冲刷清洗。而且杯类分隔横杆113的从第一杯类纵杆111至第二杯类纵杆112的一段向上弯折,形成一个倾斜平面,使得杯体向所述框架10的一纵边倾斜,从而防止杯口边沿存有积水。

优选地,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碗篮主体1还设有勺类放置区13,所述勺类放置区13设置于碗类放置区12的另一侧,所述勺类放置区13包括勺类纵杆131和勺类分隔横杆132,所述勺类纵杆131的两端分别和框架10的两横边连接,所述勺类纵杆131和框架10的另一纵边之间固接多根平行间隔布置的勺类分隔横杆132;所述勺类分隔横杆132的朝向勺类纵杆131的一端向上弯曲,所述碗类分隔横杆122的朝向勺类放置区13的一端向上弯曲并与勺类分隔横杆132的一端连接,形成第一碗沿限位凸起127;

所述碗类支撑组件还包括碗类连接杆128,所述碗类连接杆128的两端分别和框架10的两横边连接,所述碗类分隔横杆122的另一端向上弯曲并与碗类连接杆128垂直连接,形成第二碗沿限位凸起129;

如图2所示,还包括多根滑轮安装杆14,所述框架10的两纵边的外侧安装所述滑轮安装杆14。

所述勺类放置区13用于放置汤勺、汤匙等勺类,勺类支撑组件在支撑勺体的同时,能够形成较多空隙便于洗碗机的喷臂对勺体进行冲刷清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碗沿限位凸起127既可对勺体起到限位作用,又可和第二凸起段124配合,以固定碗体碗口的两侧,使在第一碗类放置分区12a的碗体保持竖立放置而不倾倒。所述第二碗沿限位凸起129和第二凸起段124配合,以固定碗体碗口的两侧,使在第二碗类放置分区12b的碗体保持竖立放置而不倾倒。所述滑轮安装杆14用于安装滑轮,从而使碗篮卡入洗碗机内的导轨上,实现碗篮的安装。本实施中,碗类放置区12设置于碗篮主体1的中部,占有面积较大,可存放碗体数量较多;杯类放置区11和勺类放置区13分别位于碗类放置区12的两侧。

优选地,一种洗碗机,使用所述防止碗体积水的碗篮。所述洗碗机使用本实施的防止碗体积水的碗篮,第一卡块2可活动卡接于碗类放置区12的两端(即框架10的横边上),从而第一卡块2和摆放在最后的碗体的碗底相抵,防止因摆放在最后的碗体没有支撑无法保持竖立放置,防止摆放在最后的碗体因倾倒而产生积水;而且第一卡块2为可拆卸式安装,从而可根据碗体的碗底朝向来调节第一卡块2的安装位置;同时,第一卡块2可绕框架10的横边转动,从而可根据摆放在最后的碗体和框架10之间的间隙大小,调节第一卡块2的安装角度,直至和摆放在最后的碗体相接触并使碗体保持竖立放置为止。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