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床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1967发布日期:2019-08-20 23:50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床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床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儿童床在使用时都需要使用床围来进行防撞,但是现有的床围功能单一,在儿童长大后就不能使用了,实用性较差。

因此,发明一种多功能床围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床围,通过将儿童放置在床围本体内侧,头部放置在辅垫内侧的枕垫内,枕垫倾斜面设置在顶部,便于倾斜放置头部,使用舒适,侧垫、前垫和后垫的设置将床体内侧壁围住,避免儿童与床体发生碰撞发生危险,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将枕垫、辅垫、侧垫、前垫和后垫随意组合或翻转成为斜坡枕头、人枕和喂奶枕等工具使用,功能多样,实用性更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床围,包括床围本体,所述床围本体包括枕垫、辅垫、侧垫、前垫和后垫,所述辅垫设置于枕垫两侧,所述侧垫设置于辅垫外侧,所述枕垫前侧设有前垫以及后侧设有后垫,所述床围本体活动设置于床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枕垫横截面设置为矩形,所述枕垫纵截面设置为直角三角形,所述辅垫设置为半圆柱状。

优选的,两个所述侧垫关于床体对称设置,所述侧垫包括方形垫和异面垫,所述异面垫设置于方形垫顶部,所述异面垫前端设有弧形坡面以及后端设有弧形凸面,所述异面垫一端底部边缘与方形垫一端顶部边缘缝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垫顶部两侧设有凸耳,所述凸耳截面设置为半圆形,所述凸耳与前垫一体化成型。

优选的,所述后垫包括底垫、左顶垫和右顶垫,所述左顶垫和右顶垫设置于底垫顶部,所述右顶垫设置于左顶垫一侧,所述底垫一端顶部边缘与左顶垫一端底部边缘缝合连接,所述左顶垫另一端顶部边缘与右顶垫一端顶部边缘缝合连接,所述左顶垫和右顶垫宽度之和等于底垫宽度。

优选的,所述底垫包括左底垫和右底垫,所述右底垫设置于左底垫一侧,所述左底垫和右底垫一体化成型,所述左底垫截面设置为直角梯形,所述右底垫截面设置为矩形,且右底垫一端高度与左底垫另一端高端相同。

优选的,所述左顶垫截面设置为直角梯形且底部斜面与左底垫顶部斜面平行设置,所述右顶垫底部一端设有倾斜坡面,所述倾斜坡面与左顶垫底部斜面共面设置,所述左顶垫底面和右顶垫底面与底垫顶面相配合,所述后垫形状设置为方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将儿童放置在床围本体内侧,头部放置在辅垫内侧的枕垫内,枕垫倾斜面设置在顶部,便于倾斜放置头部,使用舒适,侧垫、前垫和后垫的设置将床体内侧壁围住,避免儿童与床体发生碰撞发生危险,成人以及儿童均可使用;

2、可将左顶垫和右顶垫翻转与底垫平行设置,成为一个斜坡枕头,并可与辅垫组合使用,用于垫起小孩的背和颈部,可将左顶垫和右顶垫单独拿出组合,直接形成一个矮的斜坡枕使用,后垫的翻转形式不指定,也可以按照组合的形式;

3、方形垫和异面垫展开可以挡在床体两侧内壁使用,方形垫和异面垫折叠可以变成为一个枕头使用,异面垫单独可以作为一个矮的儿童枕使用,侧垫的翻转方向不仅限于横向也可以是纵向,并且不指定翻转的形式,也可以按照组合的形式;

4、可将前垫和枕垫可以拿出组合,枕垫放置在前垫上,成为一个哺乳枕,供哺乳使用;

5、侧垫、前垫和后垫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并不固定在现有的位置,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将枕垫、辅垫、侧垫、前垫和后垫随意组合成需要的工具使用,功能多样,实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垫组合翻转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垫与辅垫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侧垫横向翻转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侧垫纵向翻转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中侧垫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垫与枕垫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垫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围本体、2床体、5枕垫、6辅垫、7侧垫、71方形垫、72异面垫、8前垫、81凸耳、9后垫、91底垫、911左底垫、912右底垫、92左顶垫、93右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8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床围,包括床围本体1,所述床围本体1包括枕垫5、辅垫6、侧垫7、前垫8和后垫9,所述辅垫6设置于枕垫5两侧,所述侧垫7设置于辅垫6外侧,所述枕垫5前侧设有前垫8以及后侧设有后垫9,所述床围本体1活动设置于床体2内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枕垫5横截面设置为矩形,所述枕垫5纵截面设置为直角三角形,所述辅垫6设置为半圆柱状,便于头部枕着舒适。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侧垫7关于床体2对称设置,所述侧垫7包括方形垫71和异面垫72,所述异面垫72设置于方形垫71顶部,所述异面垫72前端设有弧形坡面以及后端设有弧形凸面,所述异面垫72一端底部边缘与方形垫71一端顶部边缘缝合连接,便于方形垫71和异面垫72横向展开使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垫8顶部两侧设有凸耳81,所述凸耳81截面设置为半圆形,所述凸耳81与前垫8一体化成型,外形好看,便于分辨床头床尾。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垫9包括底垫91、左顶垫92和右顶垫93,所述左顶垫92和右顶垫93设置于底垫91顶部,所述右顶垫93设置于左顶垫92一侧,所述底垫91一端顶部边缘与左顶垫92一端底部边缘缝合连接,所述左顶垫92另一端顶部边缘与右顶垫93一端顶部边缘缝合连接,所述左顶垫92和右顶垫93宽度之和等于底垫91宽度,方便底垫91、左顶垫92和右顶垫93展开使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垫91包括左底垫911和右底垫912,所述右底垫912设置于左底垫911一侧,所述左底垫911和右底垫912一体化成型,所述左底垫911截面设置为直角梯形,所述右底垫912截面设置为矩形,且右底垫912一端高度与左底垫911另一端高端相同。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顶垫92截面设置为直角梯形且底部斜面与左底垫911顶部斜面平行设置,所述右顶垫93底部一端设有倾斜坡面,所述倾斜坡面与左顶垫92底部斜面共面设置,所述左顶垫92底面和右顶垫93底面与底垫91顶面相配合,所述后垫9形状设置为方体。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异面垫72前端底部边缘与方形垫71前端顶部边缘缝合连接,便于方形垫71和异面垫72纵向展开使用。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2不同的是,所述方形垫71和异面垫72上下分开设置,异面垫72可以作为一个矮的儿童枕使用,也可以将侧垫7整个分成两半设置,侧垫7不指定翻转的形式,也可以按照组合的形式。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左顶垫92和右顶垫93上下分开设置,所述后垫9不指定翻转的形式,也可以按照组合的形式。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使用时,通过将儿童放置在床围本体1内侧,头部放置在辅垫6内侧的枕垫5内,枕垫5倾斜面设置在顶部,便于倾斜放置头部,使用舒适,侧垫7、前垫8和后垫9的设置将床体2内侧壁围住,避免儿童与床体2发生碰撞发生危险;

参照说明书附图2-3,可将左顶垫92和右顶垫93翻转与底垫91平行设置,成为一个斜坡枕头,并可与辅垫6组合使用,用于垫起小孩的背和颈部,后垫9的翻转形式不指定,也可以按照组合的形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4-6,方形垫71和异面垫72展开可以挡在床体2两侧内壁使用,方形垫71和异面垫72折叠可以变成为一个枕头使用,异面垫72可以作为一个矮的儿童枕使用,侧垫7的翻转方向不仅限于横向也可以是纵向,并且不指定翻转的形式,也可以按照组合的形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7,可将前垫8和枕垫5可以拿出组合,枕垫5放置在前垫8上,成为一个哺乳枕,供哺乳使用;

参照说明书附图8,可将左顶垫92和右顶垫93单独拿出组合,直接形成一个矮的斜坡枕使用,后垫9不指定翻转的形式,也可以按照组合的形式;

侧垫7、前垫8和后垫9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并不固定在现有的位置,可以随意组合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